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发性癫痫大鼠海马电压门控性钠通道β_1亚基表达与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郭凤 高青华 +8 位作者 封瑞 孟秀君 孙凤 俞军龄 毛小元 谢妮 刘睿 吴坤灿 蔡际群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434-1437,共4页
目的与正常Wistar大鼠作对比,探讨自发性癫痫大鼠(SER)海马中电压门控性钠通道β1亚基mRNA与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基因突变分析。方法应用RT-PCR技术检测β1亚基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方法定位β1亚基蛋白;免疫印迹方法检测β1亚基蛋白的表达... 目的与正常Wistar大鼠作对比,探讨自发性癫痫大鼠(SER)海马中电压门控性钠通道β1亚基mRNA与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基因突变分析。方法应用RT-PCR技术检测β1亚基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方法定位β1亚基蛋白;免疫印迹方法检测β1亚基蛋白的表达;直接测序技术筛查β1亚基全部外显子基因突变位点。结果SER海马β1亚基mRNA表达高于Wistar大鼠(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β1亚基蛋白在SER大鼠海马各区中均有表达,且位于细胞膜上;β1亚基蛋白的表达高于Wistar大鼠(P<0.01);直接测序法筛查了β1亚基全部外显子的突变位点,结果未见任何突变。结论SER海马β1亚基表达异常可能会促进癫痫样兴奋活动的产生,进而构成SER癫痫表型的发作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癫痫大鼠 电压门控通道 亚基 基因突变 癫痫 外显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与恶性肿瘤的转移 被引量:4
2
作者 潘惠艳 黄秉仁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7-220,共4页
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VGSC)是可兴奋组织中动作电位的关键离子通道,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VGSC在转移的前列腺癌、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等细胞中表达,其增加了癌细胞的运动和侵袭,促使了癌症的转移,其还将被作为... 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VGSC)是可兴奋组织中动作电位的关键离子通道,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VGSC在转移的前列腺癌、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等细胞中表达,其增加了癌细胞的运动和侵袭,促使了癌症的转移,其还将被作为治疗靶点而进行药物开发和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门控离子通道 癌症 转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β_3亚基下调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 被引量:2
3
作者 赵璇 谭弘 +3 位作者 李昌林 张璐 王英伟 俞卫锋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98-600,共3页
目的探讨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β3亚基(SCN3B)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发挥的作用。方法成年SD大鼠50只,10只随机均分为RNA干扰组(R组)和对照组(C组),R组椎管内注射质粒,C组注射生理盐水,western blot鉴定质粒干扰效果。40只行坐骨神经分支选... 目的探讨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β3亚基(SCN3B)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发挥的作用。方法成年SD大鼠50只,10只随机均分为RNA干扰组(R组)和对照组(C组),R组椎管内注射质粒,C组注射生理盐水,western blot鉴定质粒干扰效果。40只行坐骨神经分支选择结扎切断(spared nerve injury,SNI)模型制备,成功后的26只随机分为模型RNA干扰组(SR组)和模型对照组(SC组)。SR组分别在术后第7、9、11天椎管内注射SCN3B的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质粒,第3次注药后7天检测。SC组,椎管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余操作相同。分别进行von Frey测试,观察背根神经节SCN3B表达下调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引起的机械痛阈值降低程度的影响。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表明R组大鼠的SCN3B表达量明显低于C组(P<0.05)。注射前,两组大鼠机械痛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注射后,SR组的机械痛阈值为(7.23±1.74)g,明显高于SC组(2.31±0.46)g和注射前(1.60±0.23)(P<0.05)。结论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的SCN3B的表达水平下调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所致的痛觉过敏有一定的逆转作用,提示SCN3B参与神经损伤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门控离子通道β3亚基 神经病理疼痛 RNA干扰 痛觉过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钠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电压门控性钙离子通道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朱小丽 刘砚星 +3 位作者 种宝贵 马红芳 江平 张晓燕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66-1270,共5页
目的:研究水杨酸钠对大鼠海马神经元上电压门控性钙离子通道的作用,为海马参与耳鸣引起的情绪变化提供电生理学的依据。方法利用脑片膜片钳技术观察水杨酸钠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电压门控性钙离子通道电生理学特性的影响。结果水杨酸钠对... 目的:研究水杨酸钠对大鼠海马神经元上电压门控性钙离子通道的作用,为海马参与耳鸣引起的情绪变化提供电生理学的依据。方法利用脑片膜片钳技术观察水杨酸钠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电压门控性钙离子通道电生理学特性的影响。结果水杨酸钠对电压门控性钙离子通道电流( ICa )有抑制作用,而且具有浓度依赖性(0.1~10 mmol · L-1)。水杨酸钠对海马神经元ICa的半抑制浓度( IC50)为1.64。1 mmol·L-1水杨酸钠对ICa的稳态激活动力学有明显影响,使ICa的稳态激活曲线向超极化方向移动大约9 mV左右,但是对其稳态失活动力学没有明显影响。结论水杨酸钠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抑制 ICa ,对其稳态激活动力学有明显影响。水杨酸钠对大鼠海马神经元上ICa的影响可能与海马参与耳鸣引起的情绪变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 耳鸣 海马 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 脑片膜片钳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与药物抗性癫痫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子怡 周列民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46-447,共2页
关键词 电压门控离子通道 药物抗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压门控钠通道在神经病理性痛中的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董辉 胡三觉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1-63,共3页
电压门控钠通道 (VGSC)在神经病理性痛的发生和维持中起重要作用。非特异性的通道阻断剂是神经病理性痛的一种治疗手段 ,但由于可能产生严重的副作用而限制了其使用。最近研究揭示了几种主要在外周感觉神经系统中表达的VGSC的亚型与神... 电压门控钠通道 (VGSC)在神经病理性痛的发生和维持中起重要作用。非特异性的通道阻断剂是神经病理性痛的一种治疗手段 ,但由于可能产生严重的副作用而限制了其使用。最近研究揭示了几种主要在外周感觉神经系统中表达的VGSC的亚型与神经病理性痛密切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门控通道 神经病理 亚型 阻断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压门控性钠离子通道β_1亚基条件性过表达转基因小鼠的制备
7
作者 任荣荣 谭弘 王英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79-482,共4页
目的制备电压门控性钠离子通道β1亚基基因(SCN1b)条件性过表达转基因小鼠。方法将电压门控性钠离子通道β1亚基的编码序列片段插入表达载体pCMV-loxp-lacZ-stop-loxp-IRES-eGFP中;应用显微注射法将构建好的目的载体注入供卵小鼠受精卵... 目的制备电压门控性钠离子通道β1亚基基因(SCN1b)条件性过表达转基因小鼠。方法将电压门控性钠离子通道β1亚基的编码序列片段插入表达载体pCMV-loxp-lacZ-stop-loxp-IRES-eGFP中;应用显微注射法将构建好的目的载体注入供卵小鼠受精卵核中,移植受精卵入假孕雌鼠输卵管;经PCR检测阳性的后代小鼠即为原代小鼠,通过后代小鼠X-gal染色鉴定目的基因在原代小鼠的整合部位。结果共获得13只仔鼠,其中3只为目的基因表达阳性的原代小鼠,其中1只原代小鼠的背根神经节(DRG)细胞X-gal染色呈阳性。结论成功制备在DRG条件性过表达SCN1b的转基因小鼠模型,为深入研究电压门控性钠离子通道β1亚基在痛觉调控中的功能提供了工具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门控离子通道 神经病理疼痛 背根神经节 转基因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压门控钠通道与背根神经元伤害性传入 被引量:5
8
作者 谭智勇 吉永华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98-202,共5页
背根神经节 (DRG)神经元伤害性传入涉及到多层面复杂的神经递质与其相关靶受体的分子参与和调控。本文侧重结合DRG神经元中钠电流的表达分布规律 ,简要地论及了电压门控钠通道与DRG神经元伤害性感觉传入及其调制的一些关系。
关键词 电压门控通道 背根神经元 伤害感觉传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在难治性癫痫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张乔 孟帆 周其冈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57-863,共7页
癫痫是一种常见神经系统慢性疾病。国际抗癫痫联盟将癫痫发作定义为由于大脑中异常过度或同步化的神经元活动导致的体征或症状的短暂发生。大约70%的患者通过适当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癫痫发作,但仍有约1/3患者对现有抗癫痫药物(antiepi... 癫痫是一种常见神经系统慢性疾病。国际抗癫痫联盟将癫痫发作定义为由于大脑中异常过度或同步化的神经元活动导致的体征或症状的短暂发生。大约70%的患者通过适当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癫痫发作,但仍有约1/3患者对现有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sy drug,AED)治疗没有反应。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voltage-gated sodium channel,VGSC)的α亚基由1个高度保守的基因家族进行编码,其中SCN1A、SCN2A和SCN8A基因突变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病因。已有研究表明,VGSC在难治性癫痫(treatment-resistant epilepsy,TRE)病理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TRE概念、发病和耐药机制进行全面分析,并综述了VGSC介导TRE机制研究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门控离子通道 难治癫痫 抗癫痫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DRG内ClC-3敲减导致的TNF-α/IL-10失衡对电压门控性钠通道表达和机械痛敏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汪小芳 何苏月 +2 位作者 马卓琳 杨杰 庞瑞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153-1160,共8页
目的:研究敲减大鼠背根神经节(DRG)内ClC-3氯通道/反向转运体对神经元电压门控性钠通道表达和大鼠机械痛敏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成年SD大鼠鞘内注射ClC-3 shRNA腺相关病毒(AAV-ClC-3 shRNA)以敲减DRG内ClC-3的表达,RT-qPCR、免疫荧光染色... 目的:研究敲减大鼠背根神经节(DRG)内ClC-3氯通道/反向转运体对神经元电压门控性钠通道表达和大鼠机械痛敏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成年SD大鼠鞘内注射ClC-3 shRNA腺相关病毒(AAV-ClC-3 shRNA)以敲减DRG内ClC-3的表达,RT-qPCR、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从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ClC-3、细胞因子和电压门控性钠通道表达的变化,用up-down方法检测机械痛敏。结果:鞘内注射AAV-ClC-3 shRNA后DRG组织ClC-3的表达下调,大鼠出现机械触诱发痛。敲减DRG组织ClC-3的表达可致电压门控性钠通道Nav1.3、Nav1.7、Nav1.8和Nav1.9的表达增加。敲减DRG组织ClC-3的表达可提高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降低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论:大鼠DRG内ClC-3下调导致TNF-α/IL-10失衡,进而增加电压门控性钠通道Nav1.3、Nav1.7、Nav1.8和Nav1.9表达,增强神经组织兴奋性,最终导致机械痛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疼痛 ClC-3通道 背根神经节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0 电压门控通道 机械痛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表达对宫颈癌细胞增殖侵袭转移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潘惠艳 赵群 +3 位作者 詹阳 赵丽红 张卫华 吴玉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89-193,共5页
目的:探讨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voltage-gated sodium channels,VGSCs)在宫颈癌细胞中的表达、分布及其对该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用Western blot了解VGSCs在不同宫颈癌细胞株中表达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检测VGSCs蛋白在细胞中的... 目的:探讨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voltage-gated sodium channels,VGSCs)在宫颈癌细胞中的表达、分布及其对该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用Western blot了解VGSCs在不同宫颈癌细胞株中表达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检测VGSCs蛋白在细胞中的定位。分别用MTT法和Matrigel法检测VGSCs对宫颈癌细胞的增生和侵袭作用。以半定量RT-PCR和RNAi方法确认宫颈癌细胞中VGSC表达亚型及其功能。结果:在检测的4种宫颈癌细胞株中,ME180细胞表达较高水平VGSCs蛋白,其存在于细胞膜和细胞质中。VGSCs抑制剂-河豚毒素(TTX)对ME180细胞增生无影响(P>0.05),但呈浓度依赖性抑制细胞的Matrigel侵袭(P<0.05)。在ME180细胞中检测到Nav 1.2、Nav 1.6和Nav 1.7三种VGSCs亚型,其中Nav 1.6 mRNA占总mRNA的78%,RNAi抑制Nav 1.6mRNA表达后可降低细胞侵袭达52%(P<0.05)。结论:VCSCs在宫颈癌ME180细胞株高表达,Nav 1.6为其主要表达亚型,增加了体外癌细胞的侵袭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电压门控离子通道 侵袭 TTX Nav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压门控性钠通道与相关疾病研究进展
12
作者 李华 《生物学教学》 2013年第8期2-5,共4页
电压门控性钠通道与许多疾病相关,本文综述相关研究进展。
关键词 电压门控通道 突变 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受体介导对大鼠三叉神经节神经元电压门控性钙离子通道的作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孙晖 李国超 +6 位作者 解敏 刘悦雁 李忠稳 王烈成 王元银 周健 张志愿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07-210,共4页
目的应用全细胞膜片钳研究P2受体介导对大鼠的三叉神经节(TG)神经元上电压门控性钙离子通道(VGCC)的作用。方法急性分离大鼠TG神经元细胞,通过全细胞膜片钳记录电压门控性钙离子通道电流,分别灌流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及P2X、P2Y受体... 目的应用全细胞膜片钳研究P2受体介导对大鼠的三叉神经节(TG)神经元上电压门控性钙离子通道(VGCC)的作用。方法急性分离大鼠TG神经元细胞,通过全细胞膜片钳记录电压门控性钙离子通道电流,分别灌流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及P2X、P2Y受体的激动剂,观察其对VGCC电流的作用。结果 ATP对大鼠TG神经元细胞的VGCC电流有可逆的抑制作用(P<0.05),P2X受体激动剂αβ-meATP能够显著抑制TG神经元的VGCC电流(P<0.05),而P2Y受体激动剂2-MeSADP对VGCC电流无明显作用。结论 P2受体介导对大鼠的TG神经元上VGCC电流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节 P2受体 全细胞膜片钳 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质酮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电压门控性钙通道及其突触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郑建全 杨爱珍 +1 位作者 周建政 刘传缋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82-187,共6页
目的 研究皮质酮对海马神经元电压门控性钙通道和突触活动的影响 ,以阐明其作用机理。方法 以培养的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为标本 ,使用膜片钳技术的全细胞记录方式 ,通过压力注射给药的方法观察皮质酮对神经元电压门控性钙通道及其自发... 目的 研究皮质酮对海马神经元电压门控性钙通道和突触活动的影响 ,以阐明其作用机理。方法 以培养的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为标本 ,使用膜片钳技术的全细胞记录方式 ,通过压力注射给药的方法观察皮质酮对神经元电压门控性钙通道及其自发性突触活动的影响。结果 皮质酮 1、10和 10 0μmol·L- 1可使神经元电压门控性钙电流的幅度分别增加 (14± 8) %、(41± 13) %和 (5 8± 9) % ,其增强效应具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特征 ,但没有电压依赖性 ,也不改变钙通道的电学特征。 10 0 μmol·L- 1皮质酮可使海马神经元突触活动的发生频率增加约 4倍。在使用河豚毒素阻断神经元的突触传递活动后 ,皮质酮仍然可以诱发低频 (4.6± 1.0 )Hz低幅 (0 .18±0 .0 9)nA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结论 皮质酮对海马神经元电压门控性钙电流及其突触活动有明显的增强作用。皮质酮的即刻增强效应可能与其调节基因表达的作用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酮 大鼠 海马 神经元 电压门控通道 突触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内渗透压改变对三叉神经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电流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沈颉飞 王海业 +3 位作者 麻颖宜 刘云飞 张书垣 杜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38-342,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内液渗透压对三叉神经节神经元(TRGN)上的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VGSCs)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 TRGN细胞从SD乳鼠分离出来之后,运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的方法对VGSCs电流进行记录和分析,通过调节电极内液的组成成分来控制细胞内... 目的探讨细胞内液渗透压对三叉神经节神经元(TRGN)上的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VGSCs)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 TRGN细胞从SD乳鼠分离出来之后,运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的方法对VGSCs电流进行记录和分析,通过调节电极内液的组成成分来控制细胞内液渗透压;再与正常渗透压相对比,探讨低渗(260 mOsm)和高渗(350 mOsm)对通道激活和失活动力学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细胞内液低渗刺激可以影响VGSCs电流的激活和失活特性,包括V0.5、失活曲线(G-V曲线)特征均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对于细胞内高渗刺激,仅VGSCs电流的失活特性有一定改变,包括失活速率和k值。结论三叉神经细胞上VGSCs的动力学参数可以通过细胞内液低渗和高渗进行调节,并可表现为不同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节神经元 渗透压浓度 电压门控离子通道 电生理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压门控钠通道亚型Nav1.5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与细胞体外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瑞 王静 +2 位作者 沈怡 雷鸣 王泽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9-202,共4页
目的观察电压门控钠通道(voltage-gated sodiumchannels,VGSCs)亚型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体外转移的关系。方法通过RT-PCR,Western blot,MTT及Transwell小室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MCF-7中VGSCs的表达及VG... 目的观察电压门控钠通道(voltage-gated sodiumchannels,VGSCs)亚型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体外转移的关系。方法通过RT-PCR,Western blot,MTT及Transwell小室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MCF-7中VGSCs的表达及VGSCs特异性阻断剂河豚毒素(TTX)对细胞的毒性、迁移和侵袭特性的影响。结果在MDA-MB-231细胞和MCF-7细胞中同时存在NaV1.1,NaV1.4和NaV1.8的高表达;而在MDA-MB-231细胞中发现NaV1.3和NaV1.5、NaV1.6的表达量较MCF-7细胞中明显升高,尤其是NaV1.5的表达具有功能性意义。体外应用1μmol/L和30μmol/L TTX处理细胞后,与对照组相比,MDA-MB-231细胞的体外侵袭性分别下降了(12.50±0.19)%和(53.58±1.03)%,而MCF-7细胞的体外侵袭性却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结论乳腺癌细胞MDA-MB-231中存在高表达的NaV1.5,TTX阻断VGSCs后显著抑制其体外侵袭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门控通道 NAV1.5 侵袭转移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竭运动对大鼠心脏传导系统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α亚基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常芸 杨红霞 薄冰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80-986,共7页
目的:探讨力竭运动后不同时相大鼠心脏窦房结、房室结和浦肯野氏纤维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α亚基(SCN5A)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特点,为阐明运动性心律失常发生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0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一次力竭运动组、反... 目的:探讨力竭运动后不同时相大鼠心脏窦房结、房室结和浦肯野氏纤维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α亚基(SCN5A)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特点,为阐明运动性心律失常发生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0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一次力竭运动组、反复力竭组及其相应的对照组,每组10只。分别于力竭运动后0、4、12及24小时取材,进行心电图、免疫荧光组化及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测试心脏窦房结、房室结和浦肯野氏纤维细胞离子通道因子SCN5A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不同力竭运动后,窦房结SCN5A mRNA表达运动后各时相组均显著低于其对照组(P<0.01),一次力竭运动后即刻、4小时窦房结SCN5A mRNA表达显著低于房室结(P<0.01)和浦肯野氏纤维(P<0.05)。反复力竭运动后即刻窦房结SCN5A mRNA表达显著低于房室结和浦肯野氏纤维(P<0.01)。结论:力竭运动可导致心脏传导系统细胞膜离子通道亚型SCN5A在mRNA和蛋白水平异常低表达,其中窦房结改变最明显和持久,其结果可能引起心脏起搏和传导功能异常,构成运动性心律失常的病理与发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传导系统 力竭运动 电压门控离子通道α亚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压门控性钾离子通道对人骨肉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进 杨彤涛 +1 位作者 甘璐 周勇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9年第16期4619-4623,共5页
研究钾离子通道在人骨肉瘤细胞的表达及通道抑制剂对人骨肉瘤细胞系增殖的影响。通过RT-PCR对三株人骨肉瘤细胞系MG63、Saos—2和SOSP—9607中相关钾离子通道,包括kv1.1,kv1.3,kv1.5,kv2.1,kv3.3/3.4,kv4.1,kv5.1,kv9.3,herg,heag和kcnq... 研究钾离子通道在人骨肉瘤细胞的表达及通道抑制剂对人骨肉瘤细胞系增殖的影响。通过RT-PCR对三株人骨肉瘤细胞系MG63、Saos—2和SOSP—9607中相关钾离子通道,包括kv1.1,kv1.3,kv1.5,kv2.1,kv3.3/3.4,kv4.1,kv5.1,kv9.3,herg,heag和kcnq1的基因表达进行检测;用非特异性的电压门控性钾离子通道抑制剂4—AP(4-aminopyridine,4-氨基吡啶)和氯化铯(CsCl),特异性的HERG、HEAG、和KCa通道抑制剂E—4031、丙咪嗪(imipramine)和TEA(tetraethylammoni-um,四乙铵)通过MTT法检测抑制剂对三株人骨肉瘤细胞系MG63、Saos—2和SOSP—9607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RT—PCR发现kv1.3,kv1.5,kv2.1,kv3.3/3.4,kv4.1,kv9.3,herg和heag通道基因在三株骨肉瘤细胞系中均有表达,而kv5.1通道基因只在MG63细胞中表达,kcnq1通道基因只在SOSP—607和MG63细胞中表达。MTT法检测发现:E-4031,imipramine和TEA对三株骨肉瘤细胞的增殖没有明显的影响,而4—AP药物浓度在3mol和5mol时对细胞增殖影响明显。CSCL药物浓度在5mol时对细胞增殖也有影响,但影响程度较4—AP小。提示钾离子通道在RNA水平广泛地表达于实验的三株人骨肉瘤细胞中,但只有电压门控性钾离子通道参与细胞增殖过程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1-5p通过下调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Kv1.1表达减轻大鼠三叉神经痛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雪雯 郭刚文 +1 位作者 余珊子 胡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9,共11页
目的: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电压门控性钾通道(voltage-gated potassium channel,Kv)已被证实参与TN的发生、发展,但具体机制仍不明确。微RNA(microRNA,miR)可通过调节三叉神经节(trig... 目的: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电压门控性钾通道(voltage-gated potassium channel,Kv)已被证实参与TN的发生、发展,但具体机制仍不明确。微RNA(microRNA,miR)可通过调节三叉神经节(trigeminal ganglion,TG)上Kv通道的表达及神经元兴奋性,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本研究旨在探索TN模型中TG上Kv1.1和miR-21-5p的关系,评估miR-21-5p是否对Kv1.1有调控作用,为TN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1)假手术组(sham组,n=12),大鼠仅在术侧切口缝合,不结扎神经;2)Sham+agomir NC组(n=6),sham大鼠通过脑立体定位注射方法于术侧TG微量注射agomir NC;3)Sham+miR-21-5p agomir组(n=6),sham大鼠通过脑立体定位注射方法于术侧TG微量注射miR-21-5p agomir;4)TN组(n=12),采用铬肠线慢性缩窄性眶下远端神经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of the distal infraorbital nerve,dIoN-CCI)法构建TN大鼠模型;5)TN+antagomir NC组(n=6),TN大鼠通过脑立体定位注射方法于术侧TG微量注射antagomir NC;6)TN+miR-21-5p antagomir组(n=6),TN大鼠通过脑立体定位注射方法于术侧TG微量注射miR-21-5p antagomir。检测术后各组大鼠面部机械痛阈变化。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和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术后大鼠术侧TG中Kv1.1和miR-21-5p的表达情况。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确定Kv1.1和miR-21-5p是否存在靶标关系,即miR-21-5p是否可以直接影响KCNA1的3'端非翻译区(3'-untranslated region,3'-UTR)。通过免疫荧光法测定,对脑立体定位注射的效果进行评价,随后分别将miR-21-5p的类似物(agomir)和agomir NC通过脑立体定位仪注射至sham组大鼠TG内,使miR-21-5p过表达;向TN组大鼠TG内分别注射miR-21-5p的抑制剂(antagomir)和antagomir NC,抑制miR-21-5p表达。观察给药前后大鼠行为学变化,检测干预后大鼠TG内miR-21-5p和Kv1.1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基础痛阈值相比,TN组大鼠在术后第5至15天,面部机械痛阈值显著降低(P<0.05),sham组大鼠面部机械痛阈值稳定在正常水平,证明dIoN-CCI模型构建成功。与sham组相比,TN组TG中Kv1.1 mRNA和蛋白质表达均下调(均P<0.05),miR-21-5p的表达上调(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结果显示:与转染mimic NC和野生型KCNA1(KCNA1 WT)组相比,共转染6 nmol/L或20 nmol/L的rno-miR-21-5p mimics的KCNA1 WT组的荧光素酶活性显著降低(P<0.001);与6 nmol/L rno-miR-21-5p mimics共转染组相比,较大剂量(20 nmol/L)的rno-miR-21-5p mimics共转染组的荧光素酶相对活性显著降低(P<0.001)。免疫荧光法结果显示通过脑立体定位可以将药物准确注入TG。TN组抑制miR-21-5p表达后,大鼠面部机械痛阈升高,TG中Kv1.1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升高;sham组过表达miR-21-5p后,大鼠面部机械痛阈降低,TG中Kv1.1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降低。结论:Kv1.1和miR-21-5p均参与TN的发生、发展,miR-21-5p可以通过结合KCNA13'-UTR来调控Kv1.1的表达,进而影响T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门控通道 miR-21-5p 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i干扰电压门控钠通道scn8a基因对人宫颈癌SiHa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潘惠艳 赵群 +3 位作者 詹阳 赵丽红 张卫华 吴玉梅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350-355,共6页
目的研究scn8a基因(编码Nav1.6亚型钠离子通道蛋白)对人宫颈癌SiHa细胞增生、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小干扰RNA技术(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下调人宫颈癌SiHa细胞scn8a基因表达,使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blotting方法分... 目的研究scn8a基因(编码Nav1.6亚型钠离子通道蛋白)对人宫颈癌SiHa细胞增生、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小干扰RNA技术(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下调人宫颈癌SiHa细胞scn8a基因表达,使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blotting方法分别检测siRNA转染细胞后scn8a mRNA和Nav1.6蛋白变化,噻唑蓝比色法检测其对SiHa细胞的增生影响,采用划痕实验、Matrigel侵袭实验观察其对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siRNA转染SiHa细胞48 h后,scn8a mRNA和Nav1.6蛋白水平分别降低62.7%(P<0.05)和65.8%(P<0.05),针对scn8a基因的siRNA对SiHa细胞的增生无影响(P>0.05),但可有效抑制细胞迁移达55.6%(P<0.05)和侵袭达36.9%(P<0.05)。结论针对scn8a的siRNA干扰了电压门控钠通道在宫颈癌SiHa细胞中表达,其对细胞增生无影响,但抑制了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门控离子通道 scn8a基因 RNA干扰 侵袭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