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压钳位法检测细胞内钙振荡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厚昌 蒋毅萍 陈中玉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6期504-506,共3页
目的 建立一种电压钳位技术检测细胞内钙振荡的方法。方法 采用全细胞电压钳位法检测非洲爪蟾卵母细胞微量注射CaCl2 诱发的振荡电流。结果 振荡电流持续 1h以上 ,并分别被注射EGTA和肝素以及细胞外灌流氮氟灭酸所取消。结论 结果... 目的 建立一种电压钳位技术检测细胞内钙振荡的方法。方法 采用全细胞电压钳位法检测非洲爪蟾卵母细胞微量注射CaCl2 诱发的振荡电流。结果 振荡电流持续 1h以上 ,并分别被注射EGTA和肝素以及细胞外灌流氮氟灭酸所取消。结论 结果提示该振荡电流为钙诱发的振荡电流。以同样的方法也能测得氨甲酰胆碱激动表达于非洲爪蟾卵母细胞膜之大鼠脑胆碱受体而产生的振荡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母细胞 电压钳技术 钙离子 细胞钙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对非洲爪蟾卵母细胞ATP-激活电流的调制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照宇 程剑侠 +1 位作者 朱凡 张玉芹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303-305,共3页
研究H+对非洲爪蟾卵母细胞内源性ATP受体的调制作用。采用双极电压钳技术记录卵母细胞膜ATP受体介导的电流。实验检测的细胞全部对ATP敏感,应用pH为7.4的ATP(10-3mol/L)后引起一特征性电流,呈浓度依赖性。改用pH为6.5,6.0,5.5的ATP(10-3... 研究H+对非洲爪蟾卵母细胞内源性ATP受体的调制作用。采用双极电压钳技术记录卵母细胞膜ATP受体介导的电流。实验检测的细胞全部对ATP敏感,应用pH为7.4的ATP(10-3mol/L)后引起一特征性电流,呈浓度依赖性。改用pH为6.5,6.0,5.5的ATP(10-3mol/L)后,电流幅值明显减弱。结果表明,pH值降低,可抑制ATP诱导的卵母细胞膜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 卵母细胞 ATP受体 双极电压钳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苯氟嗪对表达于爪蟾卵母细胞上的KCNQ1/KCNE1钾通道电流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国红 耿仙 +3 位作者 赵志英 王娜 贝俊杰 张海林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16,共6页
目的研究双苯氟嗪对KCNQ1/KCNE1钾通道电流的影响,以探讨其抗心律失常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双电极电压钳技术,观察双苯氟嗪对表达于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上的KCNQ1/KCNE1钾通道电流的影响。结果双苯氟嗪(0.3~30μmol.L-1)浓度依赖性地... 目的研究双苯氟嗪对KCNQ1/KCNE1钾通道电流的影响,以探讨其抗心律失常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双电极电压钳技术,观察双苯氟嗪对表达于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上的KCNQ1/KCNE1钾通道电流的影响。结果双苯氟嗪(0.3~30μmol.L-1)浓度依赖性地抑制KCNQ1/KCNE1电流,IC50为(8.9±1.8)μmol.L-1。在-10~90mV范围内双苯氟嗪对KCNQ1/KCNE1电流的抑制作用具有电压依赖性。双苯氟嗪10μmol.L-1使KCNQ1/KCNE1电流的半数激活电压右移3mV,增大激活时间常数,减慢KCNQ1/KCNE1电流的激活;降低慢去活时间常数和快去活时间常数,加速KCNQ1/KCNE1电流的去活。结论双苯氟嗪降低KCNQ1/KCNE1钾通道电流并改变其动力学特征,提示双苯氟嗪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可能与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苯氟嗪 钾通道 电压钳技术 爪蟾属 卵母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苯氨丁酸抑制脊髓背角神经元谷氨酸量子释放的机制 被引量:2
4
作者 马红雨 杨鲲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981-984,共4页
目的 研究GABAB 受体特异性激动剂氯苯氨丁酸(baclofen)在脊髓背角神经元抑制谷氨酸量子释放的机制。方法 在脊髓薄片标本上 ,采用全细胞电压钳法记录脊髓背角神经元谷氨酸能的微兴奋性突触后电流 (miniatureexcita torypostsynapticc... 目的 研究GABAB 受体特异性激动剂氯苯氨丁酸(baclofen)在脊髓背角神经元抑制谷氨酸量子释放的机制。方法 在脊髓薄片标本上 ,采用全细胞电压钳法记录脊髓背角神经元谷氨酸能的微兴奋性突触后电流 (miniatureexcita torypostsynapticcurrents;mEPSCs) ,通过分析这些电流的变化来研究baclofen影响谷氨酸量子释放的机制。结果 ba clofen抑制mEPSCs的发放频率 ,但对平均幅度无明显影响 ,表明baclofen抑制谷氨酸释放的作用部位在突触前。在无钙溶液或者K+ 通道阻滞剂 4 AP存在的条件下 ,baclofen对mEPSCs发放频率的抑制作用不受影响 ,但腺苷酸环化酶激动剂foskolin (可使cAMP保持在较高水平 )能降低其抑制作用。而蛋白激酶C (PKC)激动剂PDBu对baclofen的抑制作用无影响。用NEM破坏G蛋白 ,则可取消baclofen的抑制效果。结论 baclofen不是通过影响突触前Ca2 + 通道或K+通道 ,或PKC途径 ,而是通过作用于G蛋白和 (或 )cAMP途径抑制谷氨酸的释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苯氨丁酸 脊髓 谷氨酸 全细胞电压钳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胆碱对非洲爪蟾卵母细胞ATP-激活电流的调制作用
5
作者 程剑侠 王照宇 +1 位作者 朱凡 张玉芹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305-307,共3页
研究乙酰胆碱对爪蟾卵母细胞上ATP激活电流的影响及其机理。用双电极电压钳技术记录爪蟾卵母细胞的细胞外液加入乙酰胆碱对ATP激活电流(IATP)的影响。结果显示,乙酰胆碱对大多数细胞IATP具有增强作用,而对少数细胞IATP具有抑制作用,且... 研究乙酰胆碱对爪蟾卵母细胞上ATP激活电流的影响及其机理。用双电极电压钳技术记录爪蟾卵母细胞的细胞外液加入乙酰胆碱对ATP激活电流(IATP)的影响。结果显示,乙酰胆碱对大多数细胞IATP具有增强作用,而对少数细胞IATP具有抑制作用,且均呈现浓度依赖性;乙酰胆碱对IATP的调制作用是通过毒蕈碱样乙酰胆碱受体(M受体)激活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受体 爪蟾卵母细胞 ATP-激活电流 双极电压钳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铅对人和小鼠瞬时受体电位A1离子通道的抑制作用
6
作者 赵红 宋玉竹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49-954,共6页
目的研究醋酸铅对瞬时受体电位A1(TRPA1)通道的影响。方法应用细胞内钙荧光成像系统检测原代培养的小鼠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上TRPA1(mTRPA1)通道和外源性表达在HEK293细胞上的人源TRPA1(hTRPA1)和mTRPA1通道介导的细胞外钙内流;应用... 目的研究醋酸铅对瞬时受体电位A1(TRPA1)通道的影响。方法应用细胞内钙荧光成像系统检测原代培养的小鼠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上TRPA1(mTRPA1)通道和外源性表达在HEK293细胞上的人源TRPA1(hTRPA1)和mTRPA1通道介导的细胞外钙内流;应用双电极电压钳技术记录外源性表达在爪蟾卵母细胞上的hTRPA1通道介导的电流。结果醋酸铅3.0和10.0μmol·L^(-1)对TRPA1介导的小鼠DRG神经元外钙内流的抑制率分别为(36.7±4.1)%和(79.4±3.1)%;醋酸铅浓度依赖性地抑制爪蟾卵母细胞上h TRPA1通道介导的电流,醋酸铅0.3,1.0,3.0,10.0和30.0μmol·L^(-1)对+80 mV处电流的抑制率分别为(1.0±0.7)%,(11.6±0.8)%,(57.7±3.2)%,(93.6±2.6)%和(93.2±2.7)%,其IC50为2.4μmol·L^(-1)。结论 TRPA1通道是铅的内源性作用靶点,低浓度醋酸铅可抑制TRPA1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铅 背根神经节 神经元 瞬时受体电位A1通道 电压钳技术 钙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β4亚基点突变体的构建
7
作者 张璐 朱晓鹏 +1 位作者 长孙东亭 罗素兰 《热带生物学报》 2019年第4期307-313,共7页
利用PCR介导的定点突变技术构建包含β4亚基的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点突变体模型,同时采用双电极电压钳技术,对激动剂ACh和拮抗剂α-CTx RegIIA对突变受体的活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β4亚基胞外N端序列第168位的异亮氨酸(Ile)成功突变成... 利用PCR介导的定点突变技术构建包含β4亚基的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点突变体模型,同时采用双电极电压钳技术,对激动剂ACh和拮抗剂α-CTx RegIIA对突变受体的活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β4亚基胞外N端序列第168位的异亮氨酸(Ile)成功突变成了丝氨酸(Ser),突变后的受体对激动剂ACh的活性降低,对拮抗剂α-CTx RegIIA的活性降低了1.4倍,半阻断剂量(IC50)为170 n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 β4亚基 PCR介导的定点突变 双电极电压钳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