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80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F_(6)气体压力对GIS隔离开关操作时暂态电压过程的影响分析
1
作者 何雨峰 丁登伟 +4 位作者 卢贵有 程浪 邵帅 刘卫东 何良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41,共9页
SF_(6)气体压力直接关系到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IS)隔离开关分合过程中触头间的动态绝缘特性。为研究SF_(6)气体压力变化对隔离开关操作时所激发暂态电压过程的影响,文中根据GIS隔离开关开合短母线方式1试验,基于1100 kV GIS隔离开关搭建... SF_(6)气体压力直接关系到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IS)隔离开关分合过程中触头间的动态绝缘特性。为研究SF_(6)气体压力变化对隔离开关操作时所激发暂态电压过程的影响,文中根据GIS隔离开关开合短母线方式1试验,基于1100 kV GIS隔离开关搭建试验平台,将隔离开关绝缘气体压力从0.4 MPa分别提升至0.5 MPa和0.54 MPa,利用超宽频电压监测系统准确测量了隔离开关操作时断口两侧的暂态电压,并分析暂态电压时域特征、频谱分布和时频分布特征变化。通过试验数据分析发现当随着SF_(6)气体压力增大,GIS隔离开关合闸时间从333 ms非线性减小至242 ms。交流电源侧特快速暂态过电压(VFTO)过冲系数随气压升高而降低,短母线侧VFTO过冲系数无明显变化。分闸时间从169 ms近似线性降低至98 ms,分闸后短母线侧残余电压明显降低,两侧单次暂态过电压过冲系数无明显变化。SF_(6)气体压力增大时,分合过程中断口两侧的暂态电压主频点未改变,但是在10 MHz以上的高频区域,气体压力越低,高频分量越小。断口两侧的暂态电压最高瞬时频率没有明显变化,10 MHz以下的低频分量随气压变化,持续时间未发生明显改变,但10 MHz以上的高频分量随气压增大,持续时间有所延长。通过文中研究,为进一步优化GIS隔离开关现场运行工况,改善操作过程中的动态绝缘特性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隔离开关 SF_(6)气体压力 特快速暂态过电压 频谱分布 时频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直流母线并联谐振零电压过渡三相PWM电压源逆变器 被引量:24
2
作者 明正峰 钟彦儒 +1 位作者 宁耀斌 孙向东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1-35,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用于三相电机驱动的直流母线并联谐振零电压过渡电压源逆变器(DC -RailPRZVTVSI’)电路。该电路中所有开关均工作在零电压开关 (ZVS)或零电流开关(ZCS)条件下。该电路对谐振元件和辅助开关的功率要求较低 ,控制简单且不... 提出了一种新的用于三相电机驱动的直流母线并联谐振零电压过渡电压源逆变器(DC -RailPRZVTVSI’)电路。该电路中所有开关均工作在零电压开关 (ZVS)或零电流开关(ZCS)条件下。该电路对谐振元件和辅助开关的功率要求较低 ,控制简单且不依赖于负载条件 ,过渡过程所需时间可以自由选择。本文给出了该电路详细的理论分析和计算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结果证实了所提出电路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谐振 电压过 逆变器 脉宽调制 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压过零点电流幅值分析的MOA阻性电流提取方法 被引量:21
3
作者 朱宝森 宋璠 魏新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65-172,共8页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etal oxide arrester,MOA)是电力系统过电压保护的主要装置,对MOA进行在线监测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监测MOA的运行状况主要是监测其阻性泄漏电流。针对目前几种MOA阻性电流提取方法存在的问题,根据A、B...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etal oxide arrester,MOA)是电力系统过电压保护的主要装置,对MOA进行在线监测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监测MOA的运行状况主要是监测其阻性泄漏电流。针对目前几种MOA阻性电流提取方法存在的问题,根据A、B、C三相电压过零时流过避雷器的全电流与构成它的阻性和容性电流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一种新的阻性电流提取方法,并推导出了该方法的数学公式。最后分别建立了在系统电压正常和有谐波状态下的仿真模型,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证实了该方法能有效地滤除电网电压3次谐波和相间耦合电容产生的干扰,为MOA性能的判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阻性电流 提取方法 电压过 零点 谐波电压 相间耦合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母线零电压过渡软开关逆变器中点电压不平衡问题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明正峰 倪光正 +1 位作者 周文云 钟彦儒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1-86,共6页
分析了轻载时直流母线零电压过渡软开关逆变器存在的中点电压不平衡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对其产生的原因和对电路工作过程的影响进行了详细描述,并给出了该中点电压不平衡问题的解决方案,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关键词 电压过 中点电压 不平衡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力发电机低电压过渡的相角补偿控制策略 被引量:21
5
作者 王伟 陈宁 +1 位作者 朱凌志 徐殿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62-68,共7页
基于撬棒保护(crowbar)的控制方法是双馈风电机组(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实现低电压过渡(low voltage ride through,LVRT)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撬棒保护退出后,故障恢复过渡过程中,转子过电流仍有可能损坏变流器。针对上... 基于撬棒保护(crowbar)的控制方法是双馈风电机组(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实现低电压过渡(low voltage ride through,LVRT)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撬棒保护退出后,故障恢复过渡过程中,转子过电流仍有可能损坏变流器。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双馈电机的动态等效模型构建故障过程系统分析模型,深入分析故障发生和电网电压恢复过程中的机端电压相角跳变机制及其对矢量定向精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相角补偿控制原理,改进现有LVRT控制策略,将控制流程分为正常运行、撬棒保护投入、撬棒保护退出和电网电压恢复4个阶段。在正常运行及撬棒保护退出阶段,采用定子磁链定向控制;在撬棒保护投入阶段,封闭转子侧变流器绝缘栅双极型功率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的脉冲,网侧变流器保持正常工作;在电网电压恢复阶段采用相角补偿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能够有效抑制电网电压恢复过程中的过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撬棒保护 双馈风力发电机 电压过 相角跳变 相角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直流断路器组件内IGBT关断瞬态电压过冲的关键影响参数 被引量:7
6
作者 刘欣 王利桐 +1 位作者 梁贵书 齐磊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654-2662,共9页
基于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的全控型混合式高压直流断路器是多端柔性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关键设备,其半导体组件内IGBT关断瞬态电压过冲是工程中需重点关注的问题,该文以典型的IGBT全桥拓扑结构的半... 基于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的全控型混合式高压直流断路器是多端柔性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关键设备,其半导体组件内IGBT关断瞬态电压过冲是工程中需重点关注的问题,该文以典型的IGBT全桥拓扑结构的半导体组件为例,研究了半导体组件内部的母排杂散电感对IGBT关断瞬态电压过冲的影响,揭示了母排杂散电感对IGBT关断瞬态电压过冲的影响机理,获得了IGBT关断瞬态电压过冲关于组件内不同母排中杂散电感的灵敏度;在研究高压直流断路器中IGBT关断机理的基础上获得了包括IGBT器件本身的物理特性参数在内的影响关断瞬态电压过冲的关键参数及其影响规律,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组件内电容支路杂散电感对IGBT关断瞬态电压影响最大,其应作为重点优化对象;除杂散电感外,IGBT的栅极氧化层电容、关断过程集射极电压快速上升时对应的拐点电压以及栅极驱动电阻为影响IGBT关断瞬态电压的关键参数,且均与关断瞬态电压呈负相关性。该研究结论可为半导体组件内部杂散电感的控制、栅极驱动电阻的选择以及IGBT器件的选型或定制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断路器 半导体组件 杂散电感 驱动电阻 瞬态电压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VPWM技术在零电压过渡三相逆变器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3
7
作者 明正峰 钟彦儒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6-61,共6页
该文对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技术在一种新的零电压过渡三相逆变器中的应用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说明,从空间矢量旋转的角度讨论了逆变桥的零电压过渡(ZVT)过程。新型软开关电路的主要优点为:所有的功率器件均工作在零电压开关(ZVS)或零... 该文对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技术在一种新的零电压过渡三相逆变器中的应用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说明,从空间矢量旋转的角度讨论了逆变桥的零电压过渡(ZVT)过程。新型软开关电路的主要优点为:所有的功率器件均工作在零电压开关(ZVS)或零电流开关(ZCS)条件下,电路中的谐振过程均自然发生,零电压过渡的实现不需要增加任何的电压或电流传感器件,且ZVT时间的长短可以自由控制,使得整个电路的实现过程控制简单。文中详细分析了该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相关的控制策略,并讨论了该逆变器实际应用中的若干问题。通过实验验证了文中分析过程的正确性、可行性及可实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VPWM 电压过 三相逆变器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低电压过渡的高阶滑模控制仿真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郑雪梅 李琳 徐殿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78-183,共6页
双馈感应发电机(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在变速恒频风电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风力发电占供电比重增长迅速,在电网出现故障导致电压跌落后,风力机组如果纷纷解列会带来系统暂态不稳定,并可能造成局部甚至是系统全面... 双馈感应发电机(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在变速恒频风电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风力发电占供电比重增长迅速,在电网出现故障导致电压跌落后,风力机组如果纷纷解列会带来系统暂态不稳定,并可能造成局部甚至是系统全面瘫痪,故人们开始关注风力机并网并相应提出了低电压过渡要求。分析了DFIG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在电网电压骤降时DFIG的控制策略,并根据滑模变结构的控制原理,设计了一种高阶滑模变结构控制器。该方案在电网电压正常时,可使系统获得良好的动态特性实现最大风能追踪,且在电网电压骤降时,可有效地减小转子电流的冲击并抑制直流母线电压的波动。仿真结果表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感应发电机 电压过 滑模变结构控制 变速恒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串联网侧变换器的双馈风电机组低电压过渡控制策略 被引量:12
9
作者 廖勇 李辉 +1 位作者 姚骏 庄凯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7期90-98,共9页
双馈感应发电机(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因其对电网故障的敏感性,其低电压过渡(low voltage ride-through requirement,LVRT)控制技术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在分析电网故障时DFIG产生转子过电流机理的基础上,对采用串... 双馈感应发电机(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因其对电网故障的敏感性,其低电压过渡(low voltage ride-through requirement,LVRT)控制技术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在分析电网故障时DFIG产生转子过电流机理的基础上,对采用串联网侧变换器(series grid-side converter,SGSC)的新型DFIG系统提出了电网电压正常时的"零电压矢量"改进控制策略及电网故障时保持DFIG系统不脱网运行的故障改进控制策略。所提故障控制策略从限制定子磁场暂态直流分量和负序工频分量及减小从风机吸收能量的角度出发,通过控制串联网侧变换器抑制定子磁链暂态直流以及负序分量对发电机转子侧的不良影响,通过控制转子侧变换器(rotor-side converter,RSC)进一步限制故障时的定、转子电流,从而实现DFIG系统在电网故障时的低电压过渡运行。在电网对称和非对称短路故障条件下,对一台采用SGSC的2MW DFIG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并与采用传统"crowbar protection"方案和改进励磁控制策略方案的DFIG在电网故障时的不脱网运行能力进行了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方案可实现电网故障时DFIG系统的零电压过渡运行,系统具有良好的低电压过渡控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感应发电机 风力发电:串联网侧变换器 电网故障 电压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行波保护的电压过零点附近故障检测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束洪春 司大军 孙向飞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0期77-80,共4页
当电压过零点附近发生故障时行波信号十分微弱,并且叠加在强大的工频量信号上,再加上各种干扰因素,实际中行波保护不能正确检测到行波波头,可能导致保护拒动或误动。文章对电压过零点附近故障与非电压过零点附近故障进行了大量的电磁暂... 当电压过零点附近发生故障时行波信号十分微弱,并且叠加在强大的工频量信号上,再加上各种干扰因素,实际中行波保护不能正确检测到行波波头,可能导致保护拒动或误动。文章对电压过零点附近故障与非电压过零点附近故障进行了大量的电磁暂态仿真,结果表明,电压过零点附近故障时电流行波的低尺度小波变换波形绝大部分远离时间轴,而非电压过零点附近故障时电流行波的低尺度小波变换波形绝大部分靠近时间轴。并根据这一特征提出了一种检测电压过零点附近故障的方法,仿真试验表明该方法可靠、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波保护 电压过零点 故障检测 波头 小波变换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中相电压过零点为时间基点的氧化锌避雷器阻性电流提取方法 被引量:14
11
作者 魏新劳 郑文雷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209-218,共10页
氧化锌避雷器是电力系统限制过电压的重要保护设备,通常采用在线监测阻性泄漏电流的方法对其运行状况进行判断。结合目前各阻性泄漏电流提取方法的优点,以B相电压过零点为时间参考点的泄漏电流谐波分析法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型阻性泄漏... 氧化锌避雷器是电力系统限制过电压的重要保护设备,通常采用在线监测阻性泄漏电流的方法对其运行状况进行判断。结合目前各阻性泄漏电流提取方法的优点,以B相电压过零点为时间参考点的泄漏电流谐波分析法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型阻性泄漏电流的提取方法,并给出了该方法的数学模型。通过仿真计算证明,该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消除电网谐波电压与相间耦合电容的干扰,避免因某相避雷器故障、三相避雷器差异以及电网电压波动等因素给监测带来的影响,还可以准确地提取阻性泄漏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过零点 阻性泄漏电流 氧化锌避雷器 提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零电压过渡全桥软开关电路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旭 王兆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16-19,共4页
指出了移相全桥型零电压开关PWM变换电路的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合大功率开关电源的零电压过渡全桥软开关电路,分析了电路的工作原理,通过实验研究验证了电路的可行性,并测定了效率.
关键词 电压过 软开关电路 移相全桥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寄生电容对零电压过渡 PWM 电路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旭 王兆安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1998年第4期48-51,13,共5页
本文介绍了零电压过渡PWM软开关电路的工作原理,详细分析了寄生电容参数对电路工作过程的影响,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实验证实了本文的分析。
关键词 电压过 PWM 寄生电容 软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蓄电池组供电的谐振极零电压过渡PWM逆变器 被引量:1
14
作者 明正峰 钟彦儒 周文云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3-47,共5页
介绍了一种适用于串联蓄电池组供电的谐振极零电压过渡 (RPZVT)逆变器改进电路。该电路克服了传统的RPZVT逆变器电路正常工作时需要一个谐振电感电流阈值的困难 ,并且电路中所有的开关器件都能得到软开关条件 ,谐振只发生在主功率器件... 介绍了一种适用于串联蓄电池组供电的谐振极零电压过渡 (RPZVT)逆变器改进电路。该电路克服了传统的RPZVT逆变器电路正常工作时需要一个谐振电感电流阈值的困难 ,并且电路中所有的开关器件都能得到软开关条件 ,谐振只发生在主功率器件状态过渡的瞬间 ,控制简单 ,效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电池组 供电 谐振极 电压过 PWM 逆变器 软开关 逆变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电压过渡过程对PWM逆变器输出性能的影响及校正方法
15
作者 明正峰 段龙 钟彦儒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2002年第1期65-68,共4页
本文重点讨论了直流母线零电压过渡 (DC RailZVT)PWM逆变单元中一些非线性因素 (诸如母线电压零凹槽等 )对系统输出性能的影响。通过图示说明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对这种影响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和描述 ,得出了相关的结论并给出了相关的校正方... 本文重点讨论了直流母线零电压过渡 (DC RailZVT)PWM逆变单元中一些非线性因素 (诸如母线电压零凹槽等 )对系统输出性能的影响。通过图示说明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对这种影响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和描述 ,得出了相关的结论并给出了相关的校正方法。最后 ,在系统条件完全相同的两种三相逆变器 (硬开关条件和软开关条件 )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过 逆变单元 输出性能 PWM 逆变器 校正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光伏电站逆变器输出电压过高案例分析
16
作者 苏渊 刘建国 《农村电工》 2023年第8期58-58,共1页
1情况概述某村级分布式光伏电站位于海拔570m的高台地区,总装机容量为335.16kW,分成两期建设。一期光伏电站装机容量为126.36kW,由13组光伏阵列组成,每组阵列的功率为9.72kW。光伏电站一期设置一台组串式逆变器,该逆变器交流输出额定功... 1情况概述某村级分布式光伏电站位于海拔570m的高台地区,总装机容量为335.16kW,分成两期建设。一期光伏电站装机容量为126.36kW,由13组光伏阵列组成,每组阵列的功率为9.72kW。光伏电站一期设置一台组串式逆变器,该逆变器交流输出额定功率为125kW。该电站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并网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站 组串式逆变器 总装机容量 交流输出 光伏阵列 并网模式 逆变器输出 电压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调制模式GaN功放电压过冲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戈硕 时晓航 +2 位作者 陈欣 周伟 袁月乾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52-255,共4页
脉冲调制GaN功率放大器已大量应用于雷达及通信系统,随着技术的发展,脉冲功放的开关速度和功率量级不断提高。由于线路和器件内部分布电感的存在,关断时漏极电流的快速变化会感应产生较大的电压尖峰,严重时会引起功放漏极击穿。文中以... 脉冲调制GaN功率放大器已大量应用于雷达及通信系统,随着技术的发展,脉冲功放的开关速度和功率量级不断提高。由于线路和器件内部分布电感的存在,关断时漏极电流的快速变化会感应产生较大的电压尖峰,严重时会引起功放漏极击穿。文中以大功率GaN脉冲功放管为例,研究了电压尖峰的产生机理。经理论分析推算、仿真设计、实测验证,研究出了抑制电压过冲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N功率放大器 脉冲调制 电压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开关函数模型的TCSC电容电压过零点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冯宇 董海波 唐轶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7期6-10,共5页
TCSC电容电压的过零点特性对其工作过程有着显著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TCSC的暂稳态特性、工作区域转换、特殊触发策略的采用以及同步信号选择等几个方面。该文基于TCSC的开关函数模型并借助MATLAB仿真工具,提出了研究电容电压过零点特性... TCSC电容电压的过零点特性对其工作过程有着显著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TCSC的暂稳态特性、工作区域转换、特殊触发策略的采用以及同步信号选择等几个方面。该文基于TCSC的开关函数模型并借助MATLAB仿真工具,提出了研究电容电压过零点特性的数字仿真方法。通过数字仿真,分析了电容电压过零点特性对暂稳态过程、工作区域转换的影响;指出了采用特殊触发策略和不同同步信号的必要性,讨论了TCSC电感支路的通态等值电阻对阻抗控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TCSC电容电压的过零点特性比较全面地反映了TCSC的其他特性,可作为研究其他特性和TCSC控制策略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活交流输电系统 TCSC 开关函数模型 电容电压 过零点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占空比补偿的三电平双Buck逆变器电压过零畸变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9
作者 纪任馨 《电子测量技术》 2020年第22期26-30,共5页
三电平双Buck逆变器具有无桥臂直通和无开关二极管反向恢复的独特优点,多用于对逆变电压质量要求严格的场合。通常采用半周期控制,但半周期控制会使电感电流断续,导致输出电压产生过零畸变。本文以改善由于电流断续导致的电压畸变,提高... 三电平双Buck逆变器具有无桥臂直通和无开关二极管反向恢复的独特优点,多用于对逆变电压质量要求严格的场合。通常采用半周期控制,但半周期控制会使电感电流断续,导致输出电压产生过零畸变。本文以改善由于电流断续导致的电压畸变,提高输出电压质量为目的。首先介绍了三电平双Buck逆变器的工作模态,介绍了半周期控制下电路的工作原理,并分析了逆变输出电压过零畸变的原因;然后以输出电压质量为目标,提出占空比补偿的控制方法。最后通过仿真验证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显示采用占空比补偿的控制方法比采用传统SPWM调制方法的谐波提高1%。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占空比补偿的控制方法能有效降低输出电压过零时畸变程度,改善电压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电平双Buck逆变器 半周期控制 电压过零畸变 占空比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供电电压过低的危害和解决的措施
20
作者 苑经纬 《煤炭科学技术》 CAS 1983年第9期18-24,61,共8页
一、前言在现代煤矿的生产过程中,通风、排水、提升、运输以及采掘等各个环节,都使用着各种机械设备,这些设备几乎都是由电力进行拖动和控制的。如果没有一个安全稳定的电网,不间断地供给质量合格的电力,煤矿生产是难以进行的。随着我... 一、前言在现代煤矿的生产过程中,通风、排水、提升、运输以及采掘等各个环节,都使用着各种机械设备,这些设备几乎都是由电力进行拖动和控制的。如果没有一个安全稳定的电网,不间断地供给质量合格的电力,煤矿生产是难以进行的。随着我国工业的迅速发展,大批设备的投入运行,在一定时期内,电力紧张和电压过低的情况又是难以避免的。开滦赵各庄矿处在京、津、唐电网末梢,从六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末,陡河电站投入前的近20年来,电力紧张,电压大幅度降低。当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入运行 机械设备 电压过 赵各庄矿 力率 变电所母线 电容器补偿 串联电容器 一次绕组 二次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