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3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逆变器电压源化运行时的限流工作模式分析及控制策略设计
1
作者 吴婧婷 张伟 +4 位作者 彭英杰 王振雄 杨泽斌 易皓 卓放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26,共9页
随着电网新能源渗透率的不断上升,部分地区配电网电压极易被扰动,电网强度下降。当逆变器在电压源模式工作模式下,可以提升并网特性,在弱电网下起到主动支撑的作用。此时,逆变器的电流控制能力下降,在大功率负载投切时易出现过电流问题... 随着电网新能源渗透率的不断上升,部分地区配电网电压极易被扰动,电网强度下降。当逆变器在电压源模式工作模式下,可以提升并网特性,在弱电网下起到主动支撑的作用。此时,逆变器的电流控制能力下降,在大功率负载投切时易出现过电流问题,需要采取限流措施。然而,对电压源运行的逆变器限流时,可能引起电压失同步,产生失稳、脱网风险。提出一种用于逆变器电压源化运行时的限流控制策略,以下垂控制的电压源型工作模式为例,分析其输出电流受限时的功角关系和失同步的原因。通过相角切换改善逆变器输出电流受限时的同步性,提高了逆变器电压源化运行时的工作性能,提升了变流器在弱电网中的主动支撑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 限流控制 电压模式逆变 构网控制 相角切换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采样扰动抑制的电压源逆变器三矢量无模型预测电流控制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胡存刚 尹政 +3 位作者 芮涛 陆格野 曹文平 唐曦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08-2417,I0027,共11页
针对传统电压源逆变器无模型预测电流控制(model-free predictive current control,MFPCC)方法存在电流纹波大、电流梯度更新停滞以及预测性能易受采样扰动影响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计及采样扰动的三矢量MFPCC方法。在一个控制周期应用... 针对传统电压源逆变器无模型预测电流控制(model-free predictive current control,MFPCC)方法存在电流纹波大、电流梯度更新停滞以及预测性能易受采样扰动影响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计及采样扰动的三矢量MFPCC方法。在一个控制周期应用3个基本矢量,并根据价值函数计算矢量作用时间,降低了输出电流纹波;其次,通过建立不同矢量作用下的电流梯度方程组,实现电流梯度数据的实时更新,消除了停滞现象;再次,分析采样扰动对MFPCC的影响,采用扩张状态观测器估计采样扰动以补偿预测电流控制,抑制其对输出电流的影响。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对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逆变 无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三矢量 电流梯度更新 采样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非线性负载的逆变器多电压谐波控制策略
3
作者 董德智 周松林 +2 位作者 朱云国 杨洪深 张涛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2-166,共15页
针对非线性负载下逆变器输出电压质量差、动态性能不足的问题,在传统双环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多电压谐波控制策略。首先,揭示了双环控制三相四线制逆变器非线性负载下输出电压畸变的机理,并分析了逆变输出电压谐波分布的特点。其次,对每... 针对非线性负载下逆变器输出电压质量差、动态性能不足的问题,在传统双环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多电压谐波控制策略。首先,揭示了双环控制三相四线制逆变器非线性负载下输出电压畸变的机理,并分析了逆变输出电压谐波分布的特点。其次,对每相逆变器提出在各低次电压谐波频率的同步坐标系下实现谐波抑制的多电压谐波控制方法,根据不同电压谐波的特点提出基于解耦双同步坐标系的3次电压谐波dq分量构造以及解耦多同步坐标系的5、7次电压谐波dq分量构造的方法,以消除各dq轴信号的交流成分,提高电压谐波控制的性能。进而,在静止坐标系下建立各电压谐波控制环路统一数学模型,阐述了多电压谐波控制器参数的设计方法,并讨论了所提逆变器控制系统的输出阻抗特性和鲁棒性。最后,搭建200 kVA的T形三电平逆变器平台,用实验验证所提多电压谐波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 电压谐波控制 非线性负载 电压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伺服系统逆变器死区非线性补偿策略
4
作者 周国祥 王邦继 +1 位作者 王梦轩 许琨辉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630-2642,共13页
针对伺服系统在高开关频率应用下逆变器死区非线性效应引起的电流谐波畸变问题,提出无死区双调制波脉冲宽度调制(PWM)和逆变器非线性补偿相结合的策略。首先基于反并联二极管的续流特性,在互补驱动脉冲之间加入驱动空缺区以避免死区时... 针对伺服系统在高开关频率应用下逆变器死区非线性效应引起的电流谐波畸变问题,提出无死区双调制波脉冲宽度调制(PWM)和逆变器非线性补偿相结合的策略。首先基于反并联二极管的续流特性,在互补驱动脉冲之间加入驱动空缺区以避免死区时间的引入。其次通过向直轴注入斜坡电流来获取逆变器非线性特性所对应的误差电压,采用线性迭代插值法来求解逆变器非线性误差电压与电流幅值之间的关系,最终实现逆变器非线性误差电压的在线补偿。同时阐述了引入死区时间后再进行补偿和无死区双调制波PWM的区别,对两者解除占空比限制的效果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表明,所提策略能够增加输出电压的线性调制区,消除由死区时间导致的输出占空比限制,有效地抑制了高开关频率逆变器死区非线性效应导致的电流谐波畸变。此外所提策略易于实现,无需额外的控制环路计算,可适用于更高开关频率的伺服驱动控制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逆变死区非线性 死区消除 非线性补偿 误差电压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逆变器非线性在线补偿的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5
作者 杨公德 陈宇翔 颜朝斌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254-3265,共12页
驱动永磁同步电机的电压源型逆变器存在死区时间、导通/关断延迟以及开关管导通压降等非线性因素,导致电机定子电流发生畸变,影响电机运行性能。为此,根据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特点,在电压源型逆变器模型参数未知且无需额外硬件电路的情况下... 驱动永磁同步电机的电压源型逆变器存在死区时间、导通/关断延迟以及开关管导通压降等非线性因素,导致电机定子电流发生畸变,影响电机运行性能。为此,根据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特点,在电压源型逆变器模型参数未知且无需额外硬件电路的情况下,提出一种基于逆变器非线性在线补偿的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电流控制方法。首先,分析逆变器非线性因素与电机相电压之间的关系,构建直、交轴扰动电压补偿模型;其次,采用三相静止坐标系中参考电流准确判别定子电流极性,解决电流过零点附近极性不易判断的问题;然后,基于逆变器非线性因素引起的平均扰动电压理论,通过交轴电流误差直接提取逆变器非线性因素引起的扰动电压,并对电压矢量进行在线补偿,以减小逆变器非线性对模型预测电流控制性能的影响;同时,根据电流无差拍控制原则,采用三矢量调制策略,降低电流纹波;最后,搭建仿真模型和实验平台进行算法验证。结果表明,在不同负载工况下,所提方法有效抑制了永磁同步电机运行时相电流中的5次、7次电流谐波,改善了定子电流总谐波畸变率,提高了电流正弦度,且有效避免了谐波平面下的复杂计算过程,具有实现方式简单、成本低等优点,为永磁同步电机牵引驱动系统的研究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非线性 在线补偿 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扰动电压 交轴电流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逆变器非线性因素的异步电机定子电阻在线辨识方法
6
作者 陈法宣 胡亚山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49,共11页
为了提升基于相直流模型的异步电机定子电阻在线辨识方法的辨识精度,提出一种考虑逆变器非线性因素的定子电阻在线辨识方法。首先详细分析逆变器非线性因素对电阻辨识精度的影响机理,随后通过离线自学习得到由于逆变器非线性因素导致的... 为了提升基于相直流模型的异步电机定子电阻在线辨识方法的辨识精度,提出一种考虑逆变器非线性因素的定子电阻在线辨识方法。首先详细分析逆变器非线性因素对电阻辨识精度的影响机理,随后通过离线自学习得到由于逆变器非线性因素导致的逆变器误差电压,并将逆变器误差电压的自学习结果与推导得到的误差电压理论计算式相融合,在进行定子电阻在线辨识时实时补偿逆变器误差电压。进一步地,考虑到相电流中存在影响辨识精度的直流零漂分量,优化了电阻辨识时序与电阻计算方法,有效提高电阻辨识精度。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不同负载、不同开关频率稳定旋转工况下均具有较高的电阻辨识精度,辨识误差均不超过4%,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子电阻在线辨识 逆变非线性因素 参数自学习 电压补偿 异步电机 直流信号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具有直通电流抑制能力的低电压尖峰Y源逆变器
7
作者 马建伟 刘鸿鹏 +2 位作者 魏来 张伟 张书鑫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2-82,共11页
针对传统耦合电感型阻抗源逆变器存在直流链电压尖峰和直通电流过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具有直通电流抑制能力的低电压尖峰Y源逆变器。分析了所提拓扑在直通状态和非直通状态下的工作原理,并给出了一个开关周期内的主要波形。采用安秒和伏... 针对传统耦合电感型阻抗源逆变器存在直流链电压尖峰和直通电流过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具有直通电流抑制能力的低电压尖峰Y源逆变器。分析了所提拓扑在直通状态和非直通状态下的工作原理,并给出了一个开关周期内的主要波形。采用安秒和伏秒平衡原理,分别推导出关键器件的电压、电流应力。与改进型Y源逆变器对比,当绕组系数相同时,所提拓扑在相同的升压比下具有更小的直通占空比,增大了调制比范围,提高了直流链电压利用率,并能够降低直流链电压尖峰。而且,所提拓扑能够抑制直通电流的增大,相同直流链电压下需要更小的直通时间使其直通状态下的开关管导通损耗更小。最后,搭建240 W实验装置充分验证所提拓扑的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逆变 耦合电感 直通电流抑制 电压尖峰 电压电流应力 功率损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压型逆变器非线性的分析及补偿 被引量:31
8
作者 陈斌 王婷 +1 位作者 吕征宇 姚文熙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4-30,共7页
为提高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系统中磁链估算的精度,本文分析了死区时间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非理想特性对电压型逆变器输出误差的影响,得出在母线电压不变的情况下,IGBT关断过程中,输出电压上升下降时间与电流值成反比的结论... 为提高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系统中磁链估算的精度,本文分析了死区时间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非理想特性对电压型逆变器输出误差的影响,得出在母线电压不变的情况下,IGBT关断过程中,输出电压上升下降时间与电流值成反比的结论。结合实验数据,讨论了占空比、开关频率、相电流与误差电压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逆变器非线性补偿方法,电流较小时,该方法补偿的误差电压随电流值变化明显。实验证明该补偿方法能够很好地抑制因逆变器误差电压产生的扰动,准确估算电机转子磁链的幅值和相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逆变 非线性 误差电压 IGBT非理想特性 磁链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零轴电压影响的永磁同步电机逆变器非线性自学习方法 被引量:5
9
作者 王高林 李熙伦 +3 位作者 王奇维 张国强 赵楠楠 徐殿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585-3591,共7页
逆变器非线性是影响永磁同步电机低速运行控制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降低逆变器非线性产生的负面影响,提出一种考虑零轴电压的逆变器非线性误差自学习方法。该文阐明了坐标变换过程中逆变器非线性对零轴电压的影响,并通过在直轴注入... 逆变器非线性是影响永磁同步电机低速运行控制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降低逆变器非线性产生的负面影响,提出一种考虑零轴电压的逆变器非线性误差自学习方法。该文阐明了坐标变换过程中逆变器非线性对零轴电压的影响,并通过在直轴注入斜坡电流信号,实现逆变器非线性误差电压特性提取,同时结合零轴电压随电角度变化的特性,对其在自学习过程中的影响进行修正,从而实现逆变器非线性特性曲线的离线辨识,以及逆变器非线性误差在线补偿。最后对所研究的逆变器非线性误差电压自学习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逆变非线性 自学习 零轴电压 电流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解耦控制的三相电压型SPWM逆变器 被引量:16
10
作者 邹祖冰 蔡丽娟 甘辉霞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57-60,共4页
该文针对变速风力发电机组系统所用的三相电压型SPWM 逆变器,采用非线性变换和非线性反馈理论,建立了三相电压型 PWM 逆变器非线性数学模型,推导出其反馈线性化方程,从而得出三相电压型 PWM 逆变器有功电流和无功电流的解耦控制策略。... 该文针对变速风力发电机组系统所用的三相电压型SPWM 逆变器,采用非线性变换和非线性反馈理论,建立了三相电压型 PWM 逆变器非线性数学模型,推导出其反馈线性化方程,从而得出三相电压型 PWM 逆变器有功电流和无功电流的解耦控制策略。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较好地实现三相电压型 PWM 逆变器的解耦控制,具有较好的动态特性和较强的鲁棒性,能够提高变速风力发电机组供电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WM逆变 三相电压 变速风力发电机组 无功电流 非线性解耦控制 供电质量 非线性数学模型 仿真 非线性反馈 非线性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电平三相电压源逆变器结构优化设计
11
作者 胡文平 杨少波 +2 位作者 郭力 王磊 闫鹏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1-286,共6页
目前多电平三相电压源逆变器被广泛应用于高压、大功率电子设备中,为解决传统三相电压源逆变器运行中出现的直流侧电容电压失衡问题,基于空间矢量调制开关直流电源对逆变器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建立多电平三相电压源逆变器等效模型,利用60... 目前多电平三相电压源逆变器被广泛应用于高压、大功率电子设备中,为解决传统三相电压源逆变器运行中出现的直流侧电容电压失衡问题,基于空间矢量调制开关直流电源对逆变器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建立多电平三相电压源逆变器等效模型,利用60°坐标的空间矢量调制算法实现空间矢量调制,利用电容电压平衡算法充分考虑不同矢量间的切换顺序,实现电容电流平衡。实验结果表明,对比传统方法,该方法调制多电平三相电压源逆变器输出线电压波形畸变率为0.18%,电容点电压波动可控制在3 V以内,优于对比方法,具有更好的应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矢量调制开关 直流电 多电平 三相电压逆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扰动观测器的光伏并网逆变器直流侧母线电压控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刘鑫蕊 高超 王智良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97-906,共10页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当光伏板输出功率突变时,直流侧母线电压波动幅度较大,若控制不当,将直接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为提高母线电压的控制性能,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扰动观测器的直接功率控制方法。该方法无需增加额外的传感器,利用扰动观...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当光伏板输出功率突变时,直流侧母线电压波动幅度较大,若控制不当,将直接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为提高母线电压的控制性能,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扰动观测器的直接功率控制方法。该方法无需增加额外的传感器,利用扰动观测器,对光伏板输出功率进行实时观测,并将其作为前馈量加入到功率内环,使功率内环给定含有输入功率信息。针对功率内环,重新定义了控制输入量,省去了同步旋转坐标变换环节。详细介绍了观测器及功率内环的设计过程,并给出内外环参数整定方法。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并网逆变 直流侧母线电压 非线性扰动观测 直接功率控制 前馈 双闭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容电压全前馈的并网逆变器高鲁棒性稳定控制策略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明 李玉龙 +2 位作者 杨倬 朱军 解宝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171-4183,I0024,共14页
虽然并网逆变器采用电容电压全前馈控制策略,能够有效抑制电网电压背景谐波对并网电流的影响。但是在弱电网工况环境下,由于锁相环、数字控制延时等因素与电网阻抗相互耦合,导致逆变器稳定较差、在阻抗交截频域中呈现弱无源性,易引发系... 虽然并网逆变器采用电容电压全前馈控制策略,能够有效抑制电网电压背景谐波对并网电流的影响。但是在弱电网工况环境下,由于锁相环、数字控制延时等因素与电网阻抗相互耦合,导致逆变器稳定较差、在阻抗交截频域中呈现弱无源性,易引发系统谐波振荡甚至失稳问题。鉴于此,该文借助无源性理论和阻抗分析方法,深度揭示了影响系统各频带阻抗特性的主导因素,进而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容电压全前馈的并网逆变器高鲁棒性稳定控制策略。理论分析表明:所提控制策略不仅能有效地拓宽系统输出阻抗稳定范围,还可以保证改进后的系统输出阻抗具有较高的幅值增益。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电网 电容电压全前馈 数字控制延时 锁相环 并网逆变 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误差电压精确计算的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逆变器非线性补偿方法 被引量:14
14
作者 龙江 杨明 +4 位作者 陈扬洋 刘铠源 张军 张杰 徐殿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6425-6435,共11页
根据电流反馈确定误差电压的逆变器非线性补偿被广泛用于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其整定过程得到的误差电压包含两相逆变器非线性因素。为获得各相误差电压,传统方法假设不同电流下任意相误差电压数值相等,然而该假设在小电流时并不成立,... 根据电流反馈确定误差电压的逆变器非线性补偿被广泛用于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其整定过程得到的误差电压包含两相逆变器非线性因素。为获得各相误差电压,传统方法假设不同电流下任意相误差电压数值相等,然而该假设在小电流时并不成立,导致补偿效果欠佳。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迭代线性插值的误差电压精确计算方法,综合考虑死区时间、功率器件开通/关断延时、寄生电容和开关管压降等多种非线性因素影响,得到相误差电压与相电流幅值的准确映射关系。针对由零电流钳位导致的电流过零附近误差电压判断不准问题,提出基于相电流指令的误差电压判断方法,进一步提升补偿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逆变器非线性补偿方法比较,所提方案具有更优的暂、稳态补偿效果和电流谐波抑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电压逆变 逆变非线性补偿 误差电压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族具有高增益的准分裂源逆变器
15
作者 孟祥瑞 房绪鹏 +1 位作者 王剑 张信宇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73,共8页
逆变器作为一种常见的电力电子变换器,在电力系统各种工作场景中被广泛应用.其中,分裂源逆变器(split-source inverter,简称SSI)因使用了较少的无源元器件,因此在实现调制因数和升压占空比的同时实现了其逆变功能,但是这种类型的逆变器... 逆变器作为一种常见的电力电子变换器,在电力系统各种工作场景中被广泛应用.其中,分裂源逆变器(split-source inverter,简称SSI)因使用了较少的无源元器件,因此在实现调制因数和升压占空比的同时实现了其逆变功能,但是这种类型的逆变器在工作过程中的电压增益并不高.为有效提升电压增益,基于反Γ源阻抗网络,提出一族新型的分裂反Γ源逆变器(split anti-Γsource inverter,简称SAΓSI),而且与分裂源结构相结合提出了SAΓSI-1逆变器.同时,为消除漏感所引起的电压振荡,对SAΓSI-1逆变器进行适当改进并添加电压钳位单元,又提出了SAΓSI-2,SAΓSI-3逆变器,以此有效提高这种类型逆变器的可靠性.通过理论分析、电路仿真和具体实验等综合论证并验证了这种分裂反Γ源逆变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 反Γ 分裂 电压钳位 电压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机驱动用新型谐振直流环节电压源逆变器 被引量:51
16
作者 贺虎成 刘卫国 +1 位作者 李榕 马瑞卿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60-65,共6页
为了实现电机控制系统的高功率密度和高性能运行,必须提高逆变器的工作频率以提高功率变换器的效率和增强性能。然而,较高的工作频率会引起严重的电磁干扰和开关损耗从而导致系统整体效率降低。软开关技术被认为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 为了实现电机控制系统的高功率密度和高性能运行,必须提高逆变器的工作频率以提高功率变换器的效率和增强性能。然而,较高的工作频率会引起严重的电磁干扰和开关损耗从而导致系统整体效率降低。软开关技术被认为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结合软开关技术的优点和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控制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用于电机驱动系统的谐振直流环节软开关电压源逆变器,通过在传统硬开关逆变器的直流环节添加辅助谐振单元,实现了逆变桥开关器件的PWM软开关动作,同时,辅助谐振单元的开关也为软开关操作。文中阐述了该软开关逆变器拓扑的动作时序和动作模式,并对软开关动作时序的瞬态过渡过程进行了数学分析。对提出的新型软开关逆变器驱动无刷直流电机进行了仿真和实验研究,结果验证了电路结构和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谐振 电压逆变 电机驱动 电压开关 零电流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电压畸变不平衡情况下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 被引量:111
17
作者 郭小强 邬伟扬 漆汉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28,19,共7页
电网电压不平衡且畸变情况下的系统控制策略是大规模光伏系统并网运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为实现光伏系统输出恒定有功功率,同时并网电流谐波含量满足IEEEStd.929-2000标准,提出一种系统控制策略。首先对光伏系统输出功率流进行分... 电网电压不平衡且畸变情况下的系统控制策略是大规模光伏系统并网运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为实现光伏系统输出恒定有功功率,同时并网电流谐波含量满足IEEEStd.929-2000标准,提出一种系统控制策略。首先对光伏系统输出功率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推导出系统输出恒定有功功率对应的并网电流参考指令,设计电网电压正序/负序分量的测量方案,建立基于并联无源阻尼的并网控制模型;对系统稳定性进行分析,并对系统稳态误差控制进行探讨;最后在电网电压畸变/不平衡情况下对系统控制方案进行实验测试。实验结果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 并网逆变 电网电压畸变 电网电压不平衡 并网电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直流母线并联谐振零电压过渡三相PWM电压源逆变器 被引量:24
18
作者 明正峰 钟彦儒 +1 位作者 宁耀斌 孙向东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1-35,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用于三相电机驱动的直流母线并联谐振零电压过渡电压源逆变器(DC -RailPRZVTVSI’)电路。该电路中所有开关均工作在零电压开关 (ZVS)或零电流开关(ZCS)条件下。该电路对谐振元件和辅助开关的功率要求较低 ,控制简单且不... 提出了一种新的用于三相电机驱动的直流母线并联谐振零电压过渡电压源逆变器(DC -RailPRZVTVSI’)电路。该电路中所有开关均工作在零电压开关 (ZVS)或零电流开关(ZCS)条件下。该电路对谐振元件和辅助开关的功率要求较低 ,控制简单且不依赖于负载条件 ,过渡过程所需时间可以自由选择。本文给出了该电路详细的理论分析和计算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结果证实了所提出电路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谐振 电压过渡 逆变 脉宽调制 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颖的电压源逆变器自适应死区补偿策略 被引量:52
19
作者 周华伟 温旭辉 +2 位作者 赵峰 张剑 郭新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26-32,共7页
为解决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电压源逆变器低频和轻载时死区效应导致相电压和相电流畸变、零电流钳位效应等问题,分析死区效应和零电流钳位效应,提出一种新颖的自适应死区补偿策略。该策略无需... 为解决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电压源逆变器低频和轻载时死区效应导致相电压和相电流畸变、零电流钳位效应等问题,分析死区效应和零电流钳位效应,提出一种新颖的自适应死区补偿策略。该策略无需电流极性检测,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下,通过PI控制器调节扰动观测器观测出的q轴扰动电压,获得死区补偿时间;然后在传统SVPWM基础上,在每个脉宽调制周期内,根据两个非零空间电压矢量作用时间之比分配该死区补偿时间;最后用分配的补偿时间对这两个矢量作用时间分别进行补偿。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明显地抑制电流低频谐波,有效地削弱零电流钳位现象,提高系统低速运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电压逆变 死区效应 零电流钳位效应 扰动观测 自适应死区时间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电压源型逆变器级联的静止同步补偿器 被引量:19
20
作者 伏祥运 王建赜 +2 位作者 张小聪 曾繁鹏 纪延超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72-76,共5页
提出一种三相电压源型逆变器级联的静止同步补偿器。该补偿器主电路由具有独立直流侧电容的三相电压源型逆变器通过单相耦合变压器级联而成,耦合变压器的容量为补偿器容量的1/3,具有逆变器中开关器件的开关应力小、直流侧电容电压波动... 提出一种三相电压源型逆变器级联的静止同步补偿器。该补偿器主电路由具有独立直流侧电容的三相电压源型逆变器通过单相耦合变压器级联而成,耦合变压器的容量为补偿器容量的1/3,具有逆变器中开关器件的开关应力小、直流侧电容电压波动小、补偿电流的波形品质好等优点。采用移相脉宽调制技术可以在不改变输出电压品质的情况下降低逆变器的开关频率,将输出电压的谐波主频带推至3倍开关频率附近,采用d-q解耦控制可提高补偿器的响应速度。考虑到补偿器中各逆变器可能存在参数不一致的问题,对各逆变器的直流侧进行电压平衡控制,仿真实验证明了该补偿器及其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无功补偿 静止同步补偿 三相电压 逆变 级联 移相脉宽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