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电压源变流器的动态牵引网阻抗模拟方法
1
作者 冯洪赟 朱泓宇 +5 位作者 董跃 王俊辉 张逸凡 刘芸江 李朝阳 胡海涛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7-244,共8页
新型所群双边牵引供电系统能够减少电分相数量、增加供电臂距离并提高供电能力,可有效解决西部艰险山区电气化铁路建设中电分相设置困难的难题。目前,该系统仍处于理论验证及实验探索阶段,在仿真系统中,模拟因列车移动所导致的牵引网阻... 新型所群双边牵引供电系统能够减少电分相数量、增加供电臂距离并提高供电能力,可有效解决西部艰险山区电气化铁路建设中电分相设置困难的难题。目前,该系统仍处于理论验证及实验探索阶段,在仿真系统中,模拟因列车移动所导致的牵引网阻抗动态变化的过程较难实现。针对此问题,首先提出一种基于电压源变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的牵引网阻抗模拟方法,通过对VSC交流端口等效阻抗的控制来模拟实物系统中列车两端牵引网阻抗的变化,进而实现对列车动态运行过程的实验模拟;随后运用所提方法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系统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模拟列车各种工况时牵引网阻抗的动态变化,所提出的牵引网阻抗模拟方法有利于进一步开展新型所群双边牵引供电系统的探索与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抗模拟 电压变流器 所群贯通供电 牵引供电 dq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直流配电系统中源侧变流器具有宽频特性的相位补偿方法
2
作者 唐欣 张睿宁 +1 位作者 屈贝 李珍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959-2967,I0084-I0086,共12页
针对直流配电系统中,源侧变流器和负载侧变流器之间的交互作用容易引起系统振荡,导致系统失稳的问题,该文针对主从控制模式下的源侧变流器设计了相位补偿控制环节。首先建立了直流配电系统源侧子系统和负载侧子系统阻抗模型,分析出源侧... 针对直流配电系统中,源侧变流器和负载侧变流器之间的交互作用容易引起系统振荡,导致系统失稳的问题,该文针对主从控制模式下的源侧变流器设计了相位补偿控制环节。首先建立了直流配电系统源侧子系统和负载侧子系统阻抗模型,分析出源侧变流器输出阻抗的负阻尼特性是引起系统振荡的重要原因;进而设计出相应的补偿控制环节,以实现对源侧变流器输出阻抗相位补偿,补偿后的阻抗在全频段为正阻尼,减小了阻抗交截点的相位差,从而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进一步对引入的补偿环节进行降阶化简,以便于实际工程应用。最后,通过仿真和硬件在环实验验证了所设计补偿环节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配电系统 电压变流器 相位补偿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压源型并网变流器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方法综述
3
作者 宋少鹏 田艳军 +1 位作者 李欣 徐小奇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3,共13页
电压源型变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广泛应用于分布式发电和储能单元等并网领域中,VSC系统严重影响并网系统的稳定运行。开发并网VSC潜在故障的健康状态监测和早期观测识别,对于保证变流器持续安全稳定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电压源型变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广泛应用于分布式发电和储能单元等并网领域中,VSC系统严重影响并网系统的稳定运行。开发并网VSC潜在故障的健康状态监测和早期观测识别,对于保证变流器持续安全稳定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并网VSC的主电路结构及常见电气故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包括DC-link电容故障、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故障、滤波电感故障、交流侧电流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故障等,并阐明了故障发生机理与故障特性;其次,以并网VSC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方法为核心,对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分类和归纳,对比总结了不同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方法的优点和不足;最后,对并网VSC状态检测和故障诊断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变流器(vsc) 变流器故障 故障机理与特性 变流器状态监测 变流器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型双向Z源储能变流器拓扑结构及空间电压矢量调制策略 被引量:13
4
作者 高志刚 樊辉 +1 位作者 徐少华 李建林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240-3248,共9页
针对传统Z源逆变器电容电压应力高、启动冲击电流大、存在非正常工作状态、能量无法双向流动等缺点,提出了一种改进高性能双向Z源变流器拓扑。将改进型Z源逆变器中的二极管用一个带有反并联二极管的全控开关代替,通过对全控开关的控制,... 针对传统Z源逆变器电容电压应力高、启动冲击电流大、存在非正常工作状态、能量无法双向流动等缺点,提出了一种改进高性能双向Z源变流器拓扑。将改进型Z源逆变器中的二极管用一个带有反并联二极管的全控开关代替,通过对全控开关的控制,使Z源电感中的电流可反向流动,电感电压始终被钳位在电容电压,进而消除传统和改进型Z源逆变器在小电感或轻载下出现的非正常工作状态,保持直流链电压稳定。此外,控制电感电流的反向流动还可实现能量由交流侧向直流侧回馈。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空间电压矢量调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拓扑的电容电压应力和启动冲击电流比传统拓扑的更小,可在纯无功负载下运行,并可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 变流器 轻载 双向流动 电压畸变 空间电压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靠背电压源型变流器的非线性解耦矢量控制 被引量:16
5
作者 严干贵 李军徽 +3 位作者 蒋桂强 陈涛 黄亚峰 王健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9-135,共7页
建立了背靠背电压源型变流器在dq坐标系下的动态模型,基于反馈线性化方法设计了变流器与两端交流系统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非线性解耦控制器,实现了有功和无功功率的独立控制,基于电磁暂态仿真软件PSCAD/EMTDC和30kVA/380V物理样机对参考... 建立了背靠背电压源型变流器在dq坐标系下的动态模型,基于反馈线性化方法设计了变流器与两端交流系统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非线性解耦控制器,实现了有功和无功功率的独立控制,基于电磁暂态仿真软件PSCAD/EMTDC和30kVA/380V物理样机对参考功率跟踪进行了仿真和实验,对所构建控制器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靠背电压变流器 反馈线性化 解耦矢量控制 脉宽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压源型并网变流器的机–网电气振荡机理及稳定判据研究 被引量:37
6
作者 张琛 蔡旭 李征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174-3183,共10页
电压源型变流器广泛地应用于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并网与接入。随着可再生能源在电网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并网变流器在实际电网接入及运行中出现一系列不稳定现象,如次同步振荡和谐波振荡等。因此,揭示其内在作用机理,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是... 电压源型变流器广泛地应用于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并网与接入。随着可再生能源在电网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并网变流器在实际电网接入及运行中出现一系列不稳定现象,如次同步振荡和谐波振荡等。因此,揭示其内在作用机理,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是电力系统应对电力电子化冲击的关键。为此,该文对电压源型并网变流器与电网所构成的"机–网系统"的小干扰稳定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建立了"机–网系统"的机理模型;给出了"机–网系统"RLC电路等效,并利用频域相量法从阻尼特性的角度揭示了"机–网系统"产生振荡的机理;随后,解析的推导出"机–网系统"固有谐振点频率以及临界稳定判据的表达式;最后在PSCAD/EMTDC以及RTDS硬件在环实时仿真平台上搭建"机–网系统"详细模型,验证了机理分析以及小干扰失稳解析判据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变流器 锁相环 电气振荡 小干扰稳定性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ES装置用电压源型变流器双闭环功率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7
7
作者 辛征 魏莉 施啸寒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68-173,193,共7页
基于PI控制器的双闭环功率控制系统简单可靠,但存在理论参数控制效果不理想、参数进一步调整缺乏系统方法的问题。针对该问题,以超导磁储能(SMES)装置中较常采用的电压源型变流器(VSC)为对象,研究其双闭环功率控制系统中PI参数的设置方... 基于PI控制器的双闭环功率控制系统简单可靠,但存在理论参数控制效果不理想、参数进一步调整缺乏系统方法的问题。针对该问题,以超导磁储能(SMES)装置中较常采用的电压源型变流器(VSC)为对象,研究其双闭环功率控制系统中PI参数的设置方法。首先给出SMES系统中VSC数学模型及控制系统结构,并基于二阶最佳整定思想推导各环PI控制器理论参数的计算式;然后以传递函数及根轨迹为工具,分析各环PI控制器参数变化对各环动态特性的影响规律,并据此总结参数调整步骤;最后通过仿真算例验证理论分析的合理性和参数调整步骤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磁储能 电压变流器 双闭环 功率控制 PI参数调整 根轨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微网群的多端口电流源变流器共模电压抑制仿真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浩 何晋伟 贾宏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74-79,110,共7页
研究了一种基于电流源的多端口变换器,并将其应用于微网群的互联。针对微网群系统共模电压较高,易造成电机绝缘损坏、电磁干扰、通信故障、保护误动作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综合空间矢量调制策略。首先,对零矢量的冗余开关状态进行优选... 研究了一种基于电流源的多端口变换器,并将其应用于微网群的互联。针对微网群系统共模电压较高,易造成电机绝缘损坏、电磁干扰、通信故障、保护误动作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综合空间矢量调制策略。首先,对零矢量的冗余开关状态进行优选,抑制零矢量作用产生的共模电压尖峰。然后,研究变流器不同矢量排序方案对系统共模电压的影响,提出一种优选的排序策略,进一步降低无序的矢量排列造成的共模电压尖峰。最后,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搭建含多端口电流源的微网群仿真模型,并针对所提综合调制策略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证明了该调制策略的可行性和对共模电压抑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网群 电流变流器 共模电压抑制 空间矢量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导磁储能电压源型变流器系统电磁干扰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罗映红 黄林柯 +2 位作者 李重阳 郝溪 史冬蓓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337-2343,共7页
超导磁储能用电压源型变流器是超导磁体与电网进行能量交换的桥梁,采用复杂的级联结构,大量使用高频大功率开关器件(如IGBT)。工作时由于开关器件动作会产生很高的dv/dt和di/dt,引起严重的电磁干扰。首先,对超导磁储能电压源型变流器电... 超导磁储能用电压源型变流器是超导磁体与电网进行能量交换的桥梁,采用复杂的级联结构,大量使用高频大功率开关器件(如IGBT)。工作时由于开关器件动作会产生很高的dv/dt和di/dt,引起严重的电磁干扰。首先,对超导磁储能电压源型变流器电磁干扰产生机理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该级联电路的传导电磁干扰等效电路模型;其次,对电路中各器件的高频特性进行分析。最后通过仿真,对比分析电路器件高频寄生参数对电磁干扰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器件的高频寄生参数对传导电磁干扰有很大影响,在高频段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磁储能(SMES) 电压变流器 传导电磁干扰 高频寄生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电流限幅的构网型变流器暂态稳定分析与自适应限幅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宏亮 肖晃庆 张利东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40,共11页
电流限幅环节的引入深刻改变了构网型变流器的暂态同步机制与动态特性。为研究大扰动故障下电流限幅环节对构网型变流器暂态同步稳定性的影响,基于功角特性曲线分析了传统d轴优先限幅策略在故障条件下的动态特性。在电网电压暂降且未及... 电流限幅环节的引入深刻改变了构网型变流器的暂态同步机制与动态特性。为研究大扰动故障下电流限幅环节对构网型变流器暂态同步稳定性的影响,基于功角特性曲线分析了传统d轴优先限幅策略在故障条件下的动态特性。在电网电压暂降且未及时切除故障的工况下,变流器将会“锁死”在限幅控制模式。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限幅方法,引入自适应系数调整限幅状态下构网型变流器的功角特性曲线。首先,确定自适应系数的取值范围,以保证变流器在各工况下均能恢复正常运行状态。然后,采用等面积法则选取自适应系数最优取值,使变流器获得最大极限切除角和极限切除时间。最后,通过PSCAD/EMTDC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以及自适应限幅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变流器 构网型变流器 电流限幅 暂态稳定性 功角特性曲线 等面积法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端直流配电系统负载变流器相位补偿控制策略
11
作者 唐欣 屈贝 +2 位作者 张睿宁 李晓萌 李珍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61,共12页
在多端直流配电系统中,定功率控制负载变流器的恒功率特性会降低系统阻尼,易引发直流电压和直流电流振荡,导致系统失稳。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直流电压前馈的相位补偿控制策略。首先,推导了负载变流器的直流侧阻抗模型,并基于连分式理论对... 在多端直流配电系统中,定功率控制负载变流器的恒功率特性会降低系统阻尼,易引发直流电压和直流电流振荡,导致系统失稳。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直流电压前馈的相位补偿控制策略。首先,推导了负载变流器的直流侧阻抗模型,并基于连分式理论对阻抗模型进行降阶,得到一阶阻抗模型。其次,基于一阶阻抗模型分析出影响负载变流器负阻尼特性的主导因素,进而推导出基于直流电压前馈的相位补偿控制策略,可在全频段将负载变流器阻抗校正为正阻尼特性,从而提高直流配电系统的稳定性。最后,以三端直流配电系统为例,通过Simulink仿真和StarSim硬件在环实验,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直流配电系统 电压变流器 相位补偿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谐波电网环境电压源型并网变流器滑模变结构直接功率控制策略 被引量:10
12
作者 熊平化 孙丹 邓伦杰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45-1850,共6页
针对实际电网电压中存在实时动态变化的谐波运行环境,提出电压源型并网变流器广义谐波下的滑模变结构直接功率控制(sliding-mode-based direct power control,SMCDPC)策略;其实施是针对所有次数谐波,该控制策略不需实时精确的电网谐波... 针对实际电网电压中存在实时动态变化的谐波运行环境,提出电压源型并网变流器广义谐波下的滑模变结构直接功率控制(sliding-mode-based direct power control,SMCDPC)策略;其实施是针对所有次数谐波,该控制策略不需实时精确的电网谐波次数和相位检测,具有实际工程应用价值。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广义畸变电网环境中的并网电压源型变流器(grid-connected voltage-sourced converters,VSC)的完整数学模型,提出3种该运行环境下的控制目标:正弦形输出电流,消除有功功率波动和无功功率波动。完成了滑模变结构直接功率控制设计。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传统滑模变结构直接功率控制,改进的滑模变结构直接功率控制增强了电压源型并网变流器在实际电网广义电压谐波下环境中的运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电压变流器 广义谐波电网电压 滑模变结构直接功率控制 有功功率波动 无功功率波动 正弦形三相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压源变流器死区效应分析及抑制策略 被引量:8
13
作者 梁营玉 刘建政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135-142,共8页
死区效应是引起电压源变流器非线性特性的主要因素之一,会导致变流器运行性能变差。深入分析了死区效应对变流器的具体影响及传统死区补偿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新型无差拍控制的变流器重复控制策略,用于抑制死区效应。详细阐述... 死区效应是引起电压源变流器非线性特性的主要因素之一,会导致变流器运行性能变差。深入分析了死区效应对变流器的具体影响及传统死区补偿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新型无差拍控制的变流器重复控制策略,用于抑制死区效应。详细阐述了所提方法的控制结构和原理,对其死区补偿性能和稳定性进行了深入分析。所提方法能有效消除死区效应引起的电流谐波,并能校正输出电流的偏差,使其精确跟踪指令电流。相比于传统死区补偿方法,所提方法不需要额外的硬件检测电路或复杂的电流极性检测算法。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区效应 电压变流器 新型无差拍 重复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驱风电场多电压源型变流器控制耦合引发振荡的机理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郑泽天 沈沉 +3 位作者 严鋆 袁沐琛 刘晔 范辉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14-26,共13页
近年来,直驱风机风电场相关的电力系统电磁振荡现象已成为研究热点。文中对风电场中多台静止无功发生器(SVG)之间的耦合振荡机理以及由此引发风电场自持振荡的可能性进行了研究。考虑到直驱风机和风电场出口SVG同属电压源型变流器(VSC)... 近年来,直驱风机风电场相关的电力系统电磁振荡现象已成为研究热点。文中对风电场中多台静止无功发生器(SVG)之间的耦合振荡机理以及由此引发风电场自持振荡的可能性进行了研究。考虑到直驱风机和风电场出口SVG同属电压源型变流器(VSC),在控制结构上具有相似性,提出了定电压控制模式下双VSC耦合系统产生不稳定模式的机理及其电压参考值匹配判据,对运行方式发生变化(体现为与系统的连接电抗发生变化)导致发散振荡的概率给出了计算方法。结合算例分析和讨论可知,当定电压控制的2台SVG电气距离较近时,如不满足电压参考值匹配判据则系统存在不稳定模式。通过计算连接电抗大小变化时主导特征根实部的分布函数可知,该模式与连接电抗变化情况弱相关,与SVG控制模式强相关,且可能成为风电场内直驱风机非线性限幅自持振荡的激发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振荡 直驱风机 静止无功发生器 电压变流器 耦合振荡 自持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源-电压源变流器混合并联独立供电系统的分布式功率控制 被引量:8
15
作者 何晋伟 王坤放 +3 位作者 王瑞琪 张伟 韩俊飞 刘宗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12-22,共11页
针对电流源型变流器和电压源型变流器共同支撑的混合型独立微电网,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电流源-电压源变流器混合系统支撑独立微电网功率控制的新型下垂控制策略。其中,电压源型变流器仍采用传统的P-f、Q-V下垂控制,而电流源型变流器通过虚... 针对电流源型变流器和电压源型变流器共同支撑的混合型独立微电网,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电流源-电压源变流器混合系统支撑独立微电网功率控制的新型下垂控制策略。其中,电压源型变流器仍采用传统的P-f、Q-V下垂控制,而电流源型变流器通过虚拟电流矢量在电压定向轴方向的投影来模拟有功电流的大小;无功电流是基于电压源无功下垂控制的对偶性,结合dq轴物理量之间的耦合特性,通过d轴电压计算得到,在不需要检测无功功率的基础上实现了无功功率的分布式控制。电流源仅通过电流环路便可实现和电压源之间合理的功率分配。通过建立小信号模型,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和参数设计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控制 下垂控制 微电网 电流变流器 电压变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流控制电压源的并联三相变流器环流抑制控制方法
16
作者 刘厚云 高晋 +2 位作者 王瑞妙 胡婷立 熊小伏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7-33,共7页
三相变流器并联运行能提高系统可靠性和传输容量,然而并联结构为环流提供了流通路径,可能导致供电质量降低,运行损耗增加,为此必须采取措施抑制环流。本文以变流器作为电流控制电压源,通过增加环路等值阻抗的方法抑制环流。经分析可知,... 三相变流器并联运行能提高系统可靠性和传输容量,然而并联结构为环流提供了流通路径,可能导致供电质量降低,运行损耗增加,为此必须采取措施抑制环流。本文以变流器作为电流控制电压源,通过增加环路等值阻抗的方法抑制环流。经分析可知,变流器输出电压不对称及线路参数不对称引起的零序环流和谐波环流流经相同的路径,采集并联变流器系统环流,经转移阻抗计算得到输出电压,并与正常运行时的控制系统输出电压叠加,环流回路相当于增加了该转移阻抗。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且转移阻抗选择纯电阻时,零序环流和谐波环流均能进行有效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变流器 并联结构 环流抑制 电流控制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压源型变流器并网系统多时间尺度间相互作用 被引量:19
17
作者 杜步阳 邵德军 +2 位作者 朱建行 石梦璇 徐友平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5547-5559,共13页
电压源型变流器(VSC)的控制环节及其与网络间的相互作用是造成VSC并网系统失稳的重要因素。而VSC的控制具有多时间尺度特征,具体可划分为直流电压控制(DVC)时间尺度和交流电流控制(ACC)时间尺度。现有文献大多仅针对单一时间尺度的稳定... 电压源型变流器(VSC)的控制环节及其与网络间的相互作用是造成VSC并网系统失稳的重要因素。而VSC的控制具有多时间尺度特征,具体可划分为直流电压控制(DVC)时间尺度和交流电流控制(ACC)时间尺度。现有文献大多仅针对单一时间尺度的稳定性问题开展研究,对于多时间尺度环节间的相互作用则鲜有涉及。对此,该文基于模式分析方法,提出衡量多时间尺度间相互作用的量化指标,揭示多时间尺度间相互作用随锁相环带宽和系统短路比的变化规律。进而通过对比不同时间尺度模型的阻尼比和振荡频率,明确多时间尺度间相互作用对系统稳定性分析结果的影响。最后探讨DVC、ACC时间尺度模型的适用范围,并从物理角度对分析结果进行初步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变流器 多时间尺度 直流电压控制(DVC)时间尺度 交流电流控制 (ACC)时间尺度 相互作用 模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靠背电压源型变流器控制策略及其对电能质量问题的隔离能力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金庆忍 郭敏 姚知洋 《电气工程学报》 2020年第3期120-127,共8页
随着电力电子设备在配电网中的应用,其对传统配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带来了诸多益处,并且推动了智能配电网的发展。智能软开关(Softnormallyopenpoint,SNOP)是一种取代传统联络开关的新型电力电子设备。背靠背电压源型变流器(Back-to-back... 随着电力电子设备在配电网中的应用,其对传统配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带来了诸多益处,并且推动了智能配电网的发展。智能软开关(Softnormallyopenpoint,SNOP)是一种取代传统联络开关的新型电力电子设备。背靠背电压源型变流器(Back-to-back voltage source converter,B2B VSC)作为SNOP的一种拓扑结构,未来可能会取代传统配电网中的部分联络开关或连接开关,改善配电网运行的性能和灵活性。对B2BVSC的运行方式进行了介绍,针对于不同的需求,详细描述了B2BVSC的控制策略;针对于配电网中存在的典型电能质量问题,探讨了B2BVSC对典型电能质量问题的隔离能力,通过仿真以及试验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OP 背靠背电压变流器 电能质量 隔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电场柔性直流输电变流器的无源性控制策略 被引量:19
19
作者 王国强 王志新 张学燕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15,共5页
由于海上风能并网直流输电变流器模型本身存在非线性强耦合特性,常规PI调节器控制方式需调节的参数较多,难以获得理想的动态特性。提出利用非线性系统无源性理论,将变流器两相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以拉格朗日方程形式表达,验证被... 由于海上风能并网直流输电变流器模型本身存在非线性强耦合特性,常规PI调节器控制方式需调节的参数较多,难以获得理想的动态特性。提出利用非线性系统无源性理论,将变流器两相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以拉格朗日方程形式表达,验证被控对象为严格无源系统,选取光滑可微的正定存储函数作为Lyapunov函数,满足控制系统在原点渐近稳定要求。同时,为使系统快速收敛到期望平衡点,在控制方程中加入阻尼相加快系统能量耗散。最后,利用Matlab建立的系统仿真模型,分析研究定直流电压、定有功功率、定无功功率等控制方式及其输出特性,结果表明上述方法能够独立控制瞬时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暂态控制性能优于常规P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高压直流输电 基于电压变流器的柔性直流输电 变流器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源变流器的谐波抑制及稳压控制 被引量:3
20
作者 解大 乔歆慧 张延迟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1-26,共6页
为保证敏感负载的高稳定电能供应,提出了一种应用于Z源AC/AC变流器的谐波抑制及稳压算法。通过输入电压基波量与整体量的实时比较产生的误差信号,生成占空比随时间变化的开关调制函数。通过开环方式,对变流器的输出开关占空比进行实时... 为保证敏感负载的高稳定电能供应,提出了一种应用于Z源AC/AC变流器的谐波抑制及稳压算法。通过输入电压基波量与整体量的实时比较产生的误差信号,生成占空比随时间变化的开关调制函数。通过开环方式,对变流器的输出开关占空比进行实时调节。和已有的恒定占空比控制相比,实现了对交流输入电压中低次谐波的有效抑制,并且不要求分别计算各谐波分量,简化了控制策略,同时显著降低了系统对控制器带宽的要求。通过PI闭环控制,将变流器输出电压实时稳定于基准值。概述了变流器的工作原理,分析和推导了谐波抑制调制函数的解析式,设计了PI环节,给出了总体控制方案。仿真表明该控制算法对交流系统侧谐波电压具有良好的抑制能力,同时保证精确稳定的电压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流器 Z 电路拓扑 谐波分析 电压稳定 电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