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先无功–后有功”功率补偿的配电网电压协同控制策略 被引量:6
1
作者 贺春光 王涛 +7 位作者 杨书强 张菁 安佳坤 郭伟 范文弈 赵杰 王辉 窦春霞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36,共11页
整县分布式光伏电源的大量开发与利用及分布式电源规模化并网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与“乡村振兴”两大国家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分布式电源发电尖峰和低谷阶段与负荷峰谷时常不同步,进而导致配电系统过/欠电压问题,严重影... 整县分布式光伏电源的大量开发与利用及分布式电源规模化并网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与“乡村振兴”两大国家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分布式电源发电尖峰和低谷阶段与负荷峰谷时常不同步,进而导致配电系统过/欠电压问题,严重影响了电能质量,甚至威胁系统安全。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先无功–后有功”功率补偿的配电网层级式电压协同控制策略。首先,建立基于“先无功–后有功”功率补偿的配电网层级式电压协同控制框架。其次,结合多微电网节点注入电流与电压的方程与功率–电压灵敏度分析,根据多节点电压越限程度,提出一种基于“先无功–后有功”功率补偿的多智能体协同调节策略,该策略先通过无功补偿器进行无功调节,当电压尚未得到有效治理时,再采用多微电网进行有功调节。再次,为了进一步满足各节点微电网有功功率调节需求,并考虑电网内部源–荷–储运行成本与污染排放,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微电网内部分布式源–荷–储优化协调功率控制策略。最后,在MATLAB平台中设计了3种仿真场景以及IEEE测试系统模型对所提控制策略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电压协同控制方法在最经济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各节点电压的综合高效治理,同时,所提出的微电网优化协调功率控制策略能使源–荷–储在绿色经济的供电模式下实时精准地满足电压治理目标下微电网有功调节的需求。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先无功-后有功”功率补偿 电压协同控制 源-荷-储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伏发电预测的分布式协同电压控制方法
2
作者 崔柳 李成豪 +2 位作者 谢赟 廖强 吴冠男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06-1113,共8页
为应对高渗透光伏系统发电不确定性带来的电压波动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光伏发电预测的分布式协同电压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结合电压调节器的协调控制与光伏逆变器无功功率的分布式协同控制,实现对电压的精细调节。首先,利用光伏发... 为应对高渗透光伏系统发电不确定性带来的电压波动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光伏发电预测的分布式协同电压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结合电压调节器的协调控制与光伏逆变器无功功率的分布式协同控制,实现对电压的精细调节。首先,利用光伏发电预测数据预估未来的电压变化,从而提前调整电压调节器的档位和电容器开关,减少电压的大幅波动;然后,采用分布式控制算法,在系统中协调多个逆变器的无功功率输出,确保系统电压保持在合理范围内。通过修改后的IEEE123节点测试系统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与传统控制方法相比,该方法有效降低了电压偏差,同时减少了电压调节器频繁动作的次数,从而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预测 分布式协同电压控制 电压调节器 光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混合风电场频率电压支撑的分布式自适应解耦控制
3
作者 田晓煜 赵海宇 +4 位作者 翟文辉 姚伟 常喜强 亢朋朋 杨桂兴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6-139,共14页
跟网型风机与构网型风机共同构成的混合风电场具有宽短路比范围稳定运行的优势,但是在弱电网下存在频率电压控制交互影响难以协同支撑的问题。在分析了跟/构网型变流器的频率电压动态耦合特性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混合风电场... 跟网型风机与构网型风机共同构成的混合风电场具有宽短路比范围稳定运行的优势,但是在弱电网下存在频率电压控制交互影响难以协同支撑的问题。在分析了跟/构网型变流器的频率电压动态耦合特性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混合风电场频率电压支撑的分布式自适应解耦控制。该控制由风机间分布式协同控制和风机内部单元级频率电压解耦自适应控制的两个控制层级构成。分布式控制使得各风机保持一致性协同输出,最大化利用各风机的转子动能。自适应控制从风机内部层级考虑混合风电场各风机的运行状态,实现了风电场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风电场的调节能力。最后,解耦补偿控制对跟/构网型风机进行有功无功前馈解耦,抑制了频率电压支撑过程中的交互影响。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搭建了混合风电场接入的四机两区域系统。仿真结果验证了混合风电场频率-电压支撑控制的可行性和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自适应控制 频率电压协同 相量动态过程 混合风电场 构网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对称短路故障下多风电场电压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梦瑶 许凌 +2 位作者 张添 秦振涛 姚骏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4-73,共10页
由于风电场往往处在电网末端,与负荷中心呈现逆分布特点,系统在不对称短路故障条件下具有较差的电压支持能力,风电机组的低电压运行适应性能受到严峻挑战。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结合风电并网导则,研究提升电网故障下多风电系统低电压运行... 由于风电场往往处在电网末端,与负荷中心呈现逆分布特点,系统在不对称短路故障条件下具有较差的电压支持能力,风电机组的低电压运行适应性能受到严峻挑战。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结合风电并网导则,研究提升电网故障下多风电系统低电压运行适应能力的控制方法。论文首先建立了多风电系统的正负序等效电路,分析了影响系统公共连接点电压的因素。其次,分析了不对称故障下单风电场电压控制的限制条件,然后以改善不同运行场景下风电系统低电压运行适应能力为目标,提出了多风电系统暂态电压协同控制方法。最后,建立了多风场暂态电压控制仿真计算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可有效改善公共连接点暂态电压水平,并灵活实现最大风能跟踪,为有效提升多风电系统的低电压运行适应能力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短路故障 风电并网导则 暂态电压水平 电压运行适应能力 电压协同控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的新能源配电网电压无功协同优化模型 被引量:71
5
作者 郭清元 吴杰康 +1 位作者 莫超 徐宏海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85-1396,共12页
考虑配电网运行的时序特性,以多时段功率损耗最小、电压偏离最小和电压无功优化中需求响应利用率最大化为多目标函数,建立分布式新能源配电网电压无功协同控制的多时段多目标动态优化模型。在对配电网无功补偿装置无功功率进行优化配置... 考虑配电网运行的时序特性,以多时段功率损耗最小、电压偏离最小和电压无功优化中需求响应利用率最大化为多目标函数,建立分布式新能源配电网电压无功协同控制的多时段多目标动态优化模型。在对配电网无功补偿装置无功功率进行优化配置并充分利用实时的需求响应基础上,提出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环境下配电网电压无功多目标协同优化的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方法。在优化问题求解中,优化的决策变量包括离散型变量和连续型变量,而且潮流约束等式计算复杂性大。该文首先将潮流模型转化成锥规划模型,将潮流变量间复杂的关系以线性公式替代,而新变量则用特殊结构的锥集表示,从而简化了优化模型,使得优化问题转化为可高效快速精确求解的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模型。采用PG&E的69节点配电系统测试的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配电网 电压无功协同优化 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 分布式电源 需求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机组电网友好型控制技术要点及展望 被引量:36
6
作者 程鹏 马静 +1 位作者 李庆 王伟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56-467,共12页
风电机组电网友好型控制是实现风电机组与电网灵活互动的重要途径。通过电压/电流的灵活给定与调节,可令风电机组以有利于电网平衡的方式运行,凸显风电机组的电网友好性特征。因此,该文首先从功能维度、频率维度、时间维度出发,论述风... 风电机组电网友好型控制是实现风电机组与电网灵活互动的重要途径。通过电压/电流的灵活给定与调节,可令风电机组以有利于电网平衡的方式运行,凸显风电机组的电网友好性特征。因此,该文首先从功能维度、频率维度、时间维度出发,论述风电机组电网友好型控制的典型特征。针对风电机组电压/电流控制方面的需求,分别列举风电机组电网友好型控制在电压协同、电流调控方面的典型策略,以展示电网友好型控制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并预测未来可能的发展动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友好控制 风电机组 电压协同 电流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灭弧室与SF_6灭弧室串联的混合断路器开断容量增益特性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程显 段雄英 +2 位作者 廖敏夫 陈建华 邹积岩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1-207,共7页
基于真空和SF6气体两种不同灭弧介质的灭弧特点,分析真空灭弧室与SF6灭弧室串联组成的混合断路器可获得更大开断能力的机理。根据混合断路器开断能力提高机理提出对其操动控制机构的要求,并将额定电压12 kV,开断电流20kA的真空断路器与... 基于真空和SF6气体两种不同灭弧介质的灭弧特点,分析真空灭弧室与SF6灭弧室串联组成的混合断路器可获得更大开断能力的机理。根据混合断路器开断能力提高机理提出对其操动控制机构的要求,并将额定电压12 kV,开断电流20kA的真空断路器与额定电压12 kV,开断电流6.3 kA的SF6断路器串联搭建光控模块式混合断路器实验模型。对实验模型进行短路电流开断测试,并对比单个SF6断路器与基于相同SF6断路器串联真空断路器的混合断路器的短路电流开断能力。得出SF6断路器与混合断路器的开断容量曲线,混合断路器相比SF6断路器开断容量增益倍数在1.4以上。证明混合断路器可在不增加SF6气体使用量的前提下提高短路电流开断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断路器开断容量瞬态恢复电压协同动作增益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