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骨癌痛模型的制备及电压依赖性钠通道Nav1.8在其背根神经节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刘艳红 张宏 徐龙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19-322,共4页
目的建立大鼠骨癌痛模型并观察电压依赖性钠通道Nav1.8在其背根神经节(DRG)的表达,以探讨Nav1.8在癌症性疼痛中的作用。方法在雌性SD大鼠左胫骨内注射Walker256细胞(103/μl、104/μl、105/μl)后1、3、5、7、10、14天观察机械痛敏阈值... 目的建立大鼠骨癌痛模型并观察电压依赖性钠通道Nav1.8在其背根神经节(DRG)的表达,以探讨Nav1.8在癌症性疼痛中的作用。方法在雌性SD大鼠左胫骨内注射Walker256细胞(103/μl、104/μl、105/μl)后1、3、5、7、10、14天观察机械痛敏阈值和CO2激光热痛敏阈值的变化,与对照组大鼠进行比较,分析癌痛组大鼠出现痛阈降低的时间。于接种细胞后14天取双侧胫骨做病理切片观察肿瘤生长情况。RT-PCR检测癌痛组及对照组大鼠L5~L6DRGNav1.8基因的表达。结果所有接种Walker256细胞的大鼠均可见胫骨内实质性肿瘤的膨胀性生长和严重的骨质重构。各癌痛组大鼠分别于第7~14天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疼痛行为学改变,其左侧(癌痛侧)DRGNav1.8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对侧的表达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胫骨内注射Walker256细胞的大鼠在产生浸润性生长的骨肿瘤同时,可伴进行性的痛觉过敏,是骨转移瘤相关疼痛研究可靠的动物模型。Nav1.8基因在骨癌痛模型大鼠DRG中的表达水平上调,提示该通道可能参与骨癌痛的发生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癌痛 通道 NAV1.8 神经节 电压依赖性钠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多卡因对DNP引发的电压依赖性钠电流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关婷婷 吴新民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09-810,共2页
目的记录钠通道阻滞剂利多卡因对2,4-二硝基苯酚(DNP)作用下神经元电生理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浓度为10-5mol/L、10-4mol/L及5×10-4mol/L利多卡因对10-5mol/LDNP诱发的大鼠海马神经元电压依赖性钠电流变化的... 目的记录钠通道阻滞剂利多卡因对2,4-二硝基苯酚(DNP)作用下神经元电生理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浓度为10-5mol/L、10-4mol/L及5×10-4mol/L利多卡因对10-5mol/LDNP诱发的大鼠海马神经元电压依赖性钠电流变化的影响。结果DNP可使钠电流峰值明显升高。预先应用10-5mol/L与10-4mol/L利多卡因后再给予DNP,海马神经元钠电流峰值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而5×10-4mol/L利多卡因可使给予DNP后的钠电流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在DNP作用下,利多卡因可通过抑制电压依赖性钠通道起到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膜片钳术 海马 神经元 电压依赖性钠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射频对大鼠痛行为及背根神经节电压门控性钠离子通道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张胜男 岳剑宁 +5 位作者 潘娜 杨云廷 白云飞 张福康 徐志卿 崔秀玉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4期259-265,共7页
目的:探讨脉冲射频(pulsed radiofrequency,PRF)对正常大鼠痛行为的影响以及对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神经元电压门控性钠离子通道(voltage-gated sodium channels,VGSC)的电流密度和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80~1... 目的:探讨脉冲射频(pulsed radiofrequency,PRF)对正常大鼠痛行为的影响以及对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神经元电压门控性钠离子通道(voltage-gated sodium channels,VGSC)的电流密度和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80~100 g雄性SD大鼠63只,随机分为对照组,sham组及PRF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将sham组及PRF组大鼠经腹腔麻醉后暴露其右侧坐骨神经,PRF组坐骨神经接受2 Hz,2 min,42℃的脉冲射频处理,而sham组不接受脉冲射频处理。在脉冲射频前2 h,脉冲射频后1 d,3 d,5 d,7 d分别测定各组大鼠的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paw withdrawal mechanical threshold,PWMT)和热辐射缩足反射潜伏期(paw withdrawal thermal latency,PWTL)。脉冲射频后1 d取L4~5段DRG细胞,应用单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大鼠DRG细胞钠电流密度和动力学特性的改变。结果:sham组和PRF组大鼠术后不同时间点的PWMT值和PWTL值与自身手术前的基础阈值相比无差异,各组大鼠之间相同时间点的PWMT值和PWTL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RF组大鼠DRG细胞电压依赖性钠电流密度、半数激活电压(V1/2act)、半数失活电压(V1/2inact)与sham组和对照组相比也均无显著差异。结论:该参数的脉冲射频未影响正常大鼠痛行为。DRG神经元钠电流密度以及通道动力学特性也未受该参数脉冲射频的影响,提示该参数的脉冲射频可能并不影响大鼠生理状态下伤害性感觉传导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射频 背根神经节 电压依赖性离子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对大鼠皮层神经元钠通道电流的影响
4
作者 张伟伟 张晗 +2 位作者 曹芳 穆淑梅 康现江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8-283,298,共7页
以原代培养的胎鼠皮层神经元为材料,使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了10ng/mL与50ng/mL的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分别处理6h和24h后对皮层神经元电压依赖性钠电流的影响.结果显示,50ng/mL的TNF-α对钠电流具有显著... 以原代培养的胎鼠皮层神经元为材料,使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了10ng/mL与50ng/mL的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分别处理6h和24h后对皮层神经元电压依赖性钠电流的影响.结果显示,50ng/mL的TNF-α对钠电流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而对钠通道的激活性质与失活性质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皮层神经元 电压依赖性钠通道 膜片钳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通过抑制背根神经节Nav1.7上调治疗神经根性疼痛 被引量:9
5
作者 张玮丽 唐倩 +2 位作者 邓镇 赵元淑 钟祎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32-339,共8页
目的:探究传统中药葛根素(puerarin,PU)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神经根性疼痛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自体髓核(neucleus pulposus,NP)移植的方法复制大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模型。实验一:20只大鼠用完全随机化分组法分成假手术组(sham,n=4... 目的:探究传统中药葛根素(puerarin,PU)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神经根性疼痛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自体髓核(neucleus pulposus,NP)移植的方法复制大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模型。实验一:20只大鼠用完全随机化分组法分成假手术组(sham,n=4)和NP组(n=16),NP组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a,DRG)中电压门控钠通道Nav1.7的表达,ELISA法检测DRG和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含量;Western blot方法检测DRG组织TNF-α的表达。实验二:40只大鼠分为五组(n=8):sham组;NP移植组;NP+PU组;NP+Veh组;NP+PU+TNF-α组,对NP移植大鼠连续7天腹腔注射葛根素(100 mg/kg,每日1次)观察镇痛效果;在术后0、3、5、7、14天进行疼痛行为学检测,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作为痛觉阈值检测指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DRG组织中TNF-α和磷酸化核转录因子-κB(phosphorylated-nucleus factor-κB,p-NF-κB)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Nav1.7表达情况。结果:NP移植组大鼠手术同侧DRG中Nav1.7表达上升,同侧DRG组织和CSF中TNF-α含量显著增加;葛根素明显缓解NP移植引起的单侧机械性痛觉过敏和热痛觉超敏;葛根素降低NP移植组大鼠同侧DRG中TNF-α、p-NF-κB(p-p65)和Nav1.7的表达;鞘内注射TNF-α(0.3 ng,每6小时1次,持续7天)阻断了葛根素的镇痛作用,并抑制了葛根素引起的Nav1.7的降低。结论:葛根素可通过抑制背根神经节Nav1.7上调治疗神经根性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肿瘤坏死因子-α 背根神经节 电压依赖性钠通道 神经根性疼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