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铅Ba(Ce,Ti)O_3陶瓷的电卡效应 被引量:1
1
作者 陈育伦 刘小强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00-703,733,共5页
本文使用标准固相烧结法制备了Ba(Ti_(1-x)Ce_x)O_3(x=0.10,0.15,0.20)陶瓷,通过XRD分析发现这些陶瓷中除了Ba(Ti_(1-x)Ce_x)O_3主相外,还存在少量的杂相。利用Rietveld拟合的方法,获得了Ba(Ti_(1-x)Ce_x)O_3主相中的Ce/Ti实际比例。介... 本文使用标准固相烧结法制备了Ba(Ti_(1-x)Ce_x)O_3(x=0.10,0.15,0.20)陶瓷,通过XRD分析发现这些陶瓷中除了Ba(Ti_(1-x)Ce_x)O_3主相外,还存在少量的杂相。利用Rietveld拟合的方法,获得了Ba(Ti_(1-x)Ce_x)O_3主相中的Ce/Ti实际比例。介电温谱表明这些陶瓷均存在一个明显的介电峰,且随着x的增加,峰值温度下降,介电峰宽展宽。利用不同温度下的电滞迴线,给出了不同温度和电场强度下的极化值,通过间接法获得了这些陶瓷的电卡效应。结果表明,BaTi_(0.9)Ce_(0.1)O_3的电卡效应最强,其DT值在403K和40kV/cm的电场下达到最大值,为0.48K,电卡强度为0.12×10^(-6)K·m/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卡效应 Ba(Ti1-xCex)O3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综合性能电卡复合材料及大功率制冷器件
2
作者 李强 杜飞宏 +3 位作者 冯嘉旺 施骏业 陈江平 钱小石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20-426,共7页
通过制备BaZr_(0.2)Ti_(0.8)O_(3)-P(VDF-TrFE-CFE)复合材料来改善聚合物基电卡材料的综合性能,设计基于流固耦合传热的大功率制冷器件并通过有限元仿真来评估以不同电卡材料为制冷核心元件的器件制冷能力和效率。结果表明:相较于基础... 通过制备BaZr_(0.2)Ti_(0.8)O_(3)-P(VDF-TrFE-CFE)复合材料来改善聚合物基电卡材料的综合性能,设计基于流固耦合传热的大功率制冷器件并通过有限元仿真来评估以不同电卡材料为制冷核心元件的器件制冷能力和效率。结果表明:相较于基础聚合物,BZT质量分数为10%的复合材料T-BZT-10%具有显著优异的电卡制冷性能和导热性能。在10 K的温度跨度下,以T-BZT-10%为制冷核心元件的电卡器件可实现31.0 W/cm^(3)的制冷功率密度和1060.4 W的总制冷功率为基础电卡制冷器件的10倍),且COP达到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数值仿真 导热系数 电卡效应 制冷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开关装置及在电卡制冷原型器件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赖骏颖 徐智毅 +4 位作者 牛翔 何厚铸 梁威 关旭辉 鲁圣国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84,共17页
电卡效应制冷是一种新兴的绿色固态制冷技术,由于具有成本低、COP高及可微型化等优点被认为是取代传统压缩机制冷的选择之一。现今阻碍电卡制冷器件应用的主要问题是电卡材料单片温变不足,在器件设计中采用回热式或串联式结构可将材料... 电卡效应制冷是一种新兴的绿色固态制冷技术,由于具有成本低、COP高及可微型化等优点被认为是取代传统压缩机制冷的选择之一。现今阻碍电卡制冷器件应用的主要问题是电卡材料单片温变不足,在器件设计中采用回热式或串联式结构可将材料温变放大至工程应用量级。介绍了串联式电卡制冷器件中热开关装置的概念、性能指标及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并结合电卡效应原理分析了不同种类热开关在电卡制冷器件中的适配性。介绍了回热式和串联式电卡制冷原型器件的研究成果,基于串联式电卡制冷器件进行模拟计算,分析热开关装置的性能对制冷器件性能的影响。串联式结构理论上更适配于电卡制冷器件,利用电场驱动流体介质的热开关装置响应速度快、断开热阻大的特点可以帮助串联式电卡制冷器件突破现今技术瓶颈,从而发挥电卡制冷技术在各制冷系统领域的技术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开关 电卡效应 固态制冷技术 热管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卡制冷材料与系统发展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7
4
作者 李子超 施骏业 +1 位作者 陈江平 钱小石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3,共13页
电卡制冷循环基于巨电卡效应,利用电介质极化/退极化过程中的可逆焓变实现热力学循环。电卡制冷循环使用固态工质,环境友好、能量转化效率高。固态工质直接由电能驱动,结构简单,在微系统制冷领域拥有潜在技术优势。近十年来,国际上多个... 电卡制冷循环基于巨电卡效应,利用电介质极化/退极化过程中的可逆焓变实现热力学循环。电卡制冷循环使用固态工质,环境友好、能量转化效率高。固态工质直接由电能驱动,结构简单,在微系统制冷领域拥有潜在技术优势。近十年来,国际上多个研究机构在铁电陶瓷、单晶、高分子、液晶等凝聚态材料中陆续观测到巨电卡效应;电卡制冷热力学循环研究亦均取得进展。本文从电卡效应的热力学原理、工质材料、制冷系统的仿真与验证三个方面综述电卡制冷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目前,电卡工质温变极限可达40~50 K,循环不可逆损失小于10%;理论热力学完善度可达40%~60%;实际系统零负载温宽达14 K。电卡制冷技术未来的发展需要在凝聚态相变理论、新材料合成、工质集成工艺、固态界面传热/传质、固态热力学循环等跨学科研究领域实现协同突破,从而发挥其在微制冷系统领域的技术潜力。在未来电卡制冷有望为我国芯片冷却、动力电池热管理等关键技术的发展提供高效、紧凑的热管理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卡效应 固态制冷技术 与弛豫铁 介质 热管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f^(4+)离子掺杂BNT对电卡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石雯静 黄韵瑶 +1 位作者 魏晓勇 靳立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88-592,共5页
该文采用传统固相合成法制备了Bi_(0.5)Na_(0.5)Ti_((1-x))Hf_(x)O_(3)(x=0,0.02,0.04和0.06)陶瓷,通过X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了其相结构、微观表面,并研究了其介电性能、铁电性能及比热容与相变的关系。通过构建电... 该文采用传统固相合成法制备了Bi_(0.5)Na_(0.5)Ti_((1-x))Hf_(x)O_(3)(x=0,0.02,0.04和0.06)陶瓷,通过X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了其相结构、微观表面,并研究了其介电性能、铁电性能及比热容与相变的关系。通过构建电场和温度的条件,共同调控铁电相变。再借助麦克斯韦方程,通过间接法计算,最终在50℃、70 kV/cm的电场下,在Bi_(0.5)Na_(0.5)TiO_(3)-0.04Hf陶瓷中通过诱导畴变得到了0.5 K的负电卡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NT基 电卡效应 无铅 钙钛矿 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平移式电卡制冷系统模拟及性能分析
6
作者 江松轩 韩华 +1 位作者 任正雄 高嘉檠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28-237,244,共11页
为了改善电卡制冷的性能,以三元聚偏氟乙烯(PVDF)为电卡材料,构建了流体平移主动式电卡蓄冷器(AER),并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多物理场仿真平台建立了该AER系统的二维模型,进行性能仿真。通过特定工况及变参数分析,讨论了电卡制冷的影... 为了改善电卡制冷的性能,以三元聚偏氟乙烯(PVDF)为电卡材料,构建了流体平移主动式电卡蓄冷器(AER),并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多物理场仿真平台建立了该AER系统的二维模型,进行性能仿真。通过特定工况及变参数分析,讨论了电卡制冷的影响因素,发现材料导热性能是制约电卡效应发挥的重要因素,导热性能不佳不但导致施加电场时材料热量无法有效传递给流体,而且会发生温度交叉,导致去电场时未有效降温的材料中心与流体抢夺电卡效应冷量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卡效应 三元聚偏氟乙烯 主动式蓄冷器 流体平移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