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相电化学-核磁共振联用技术及其应用
1
作者 倪祖荣 崔晓红 +1 位作者 孙世刚 陈忠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共6页
原位电化学-核磁共振(EC-NMR)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原位谱学方法,可以用于微观层次和分子水平研究电化学吸附、催化的过程和机理。作者综述了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各种流动式和静态式液相EC-NMR联用技术,简要分析了电解池构造以及与EC-... 原位电化学-核磁共振(EC-NMR)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原位谱学方法,可以用于微观层次和分子水平研究电化学吸附、催化的过程和机理。作者综述了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各种流动式和静态式液相EC-NMR联用技术,简要分析了电解池构造以及与EC-NMR装置联用时NMR谱线的特征。通过比较几种常用方法的优缺点,归纳了设计原位EC-NMR联用装置的主要要求。针对电解电极置于NMR谱仪样品检测区域对磁场均匀性的影响及电解电流引起谱线增宽造成分辨率降低这两个问题,提出从硬件上采用薄膜工作电极和电解电流平行静磁场的方法加以有效改善;方法上则可采用分子内多量子相干转移、章动回波、核Overhauser效应和分子间多量子相干转移技术来获得不均匀场下的高分辨NMR谱图,并比较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核磁共振 联用技术 原位 高分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电化学与核磁共振联用新技术及其应用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晓萍 张思月 +4 位作者 汪明畅 张钰桐 苗莎菻 王瑜 孙伟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7-328,共12页
电极表面微观的电化学反应动力学机制无法通过孤立的传统电化学方法直接揭示,核磁共振技术能在分子水平上提供待测样品的化学位移和J耦合产生的微小分裂等信息,它可以更容易地鉴定同分异构体、分子构象和电子变化。因此,原位电化学与核... 电极表面微观的电化学反应动力学机制无法通过孤立的传统电化学方法直接揭示,核磁共振技术能在分子水平上提供待测样品的化学位移和J耦合产生的微小分裂等信息,它可以更容易地鉴定同分异构体、分子构象和电子变化。因此,原位电化学与核磁共振联用技术可以从分子层面上对物质反应机理和反应动力学过程进行原位无损实时研究,发现非原位技术无法监测的短寿命中间体,揭示反应机理和构效关系等相关信息,是一种非常有发展前途的原位谱学技术。但是由于电化学池和核磁共振的不兼容性,对原位电化学与核磁共振的研究及应用相对较少,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原位电化学与核磁共振联用这一新技术,文章分别阐述了该技术的国内外进展、工作原理、面临的挑战及其在电化学催化及物质反应机理、燃料电池和药物研究等方面的应用,并对今后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电化学 核磁共振 电化学-核磁共振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洗与电化学还原联用处理镉-铅污染土壤 被引量:6
3
作者 高松 童新元 +2 位作者 王芸 王卓群 孙瑞莲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788-1794,共7页
为探究螯合剂淋洗与电化学还原联用能否提高土壤重金属去除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两种技术联用的处理方法.比较了淋洗与联用技术Cd和Pb的去除效率,探究了使用联用技术时土壤悬液重金属的传质机制,分析了不同螯合剂处理的成本效益.研究发现... 为探究螯合剂淋洗与电化学还原联用能否提高土壤重金属去除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两种技术联用的处理方法.比较了淋洗与联用技术Cd和Pb的去除效率,探究了使用联用技术时土壤悬液重金属的传质机制,分析了不同螯合剂处理的成本效益.研究发现,联用技术能有效地提高重金属的去除效率,协同增强效应与螯合剂的螯合能力及再生能力有关.氨基多羧酸类螯合剂最大可将Cd和Pb的去除效率提高15.24%和27.05%,小分子有机酸最大可将Cd和Pb的去除效率提高5.31%和10.24%.结果表明,氨基多羧酸类螯合剂更适用于联用修复体系.认为其经济有效的修复手段是采用EDTA淋洗与电化学还原联用,可以将46.60%的Cd和76.93%的Pb从土壤中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淋洗 螯合剂 电化学还原 -铅污染 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叶青原花青素结构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李鑫 刘景玲 +3 位作者 李彦 郭万里 王大巾 梁宗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247-255,共9页
利用核磁共振碳谱、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联合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技术对三叶青根、茎及叶原花青素进行... 利用核磁共振碳谱、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联合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技术对三叶青根、茎及叶原花青素进行结构分析。结果表明,三叶青原花青素主要由原花青定和原翠雀定构成,末端单元以儿茶素为主,延伸单元以表儿茶素和表没食子儿茶素为主。三叶青根、茎及叶原花青素的平均聚合度分别为4.89±0.33、3.77±0.19及4.45±0.48。利用MALDI-TOF MS检测出三叶青根、茎原花青素的三聚体到十聚体,叶原花青素的三聚体到十一聚体。每个聚体内部普遍存在(表)儿茶素和(表)没食子儿茶素结构单元,没食子酰基化以及A型连接。三叶青根、茎及叶原花青素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本研究结果可为三叶青原花青素的基础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青 原花青素 核磁共振碳谱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天然产物创制新药的发展趋势 被引量:8
5
作者 于德泉 《中国工程科学》 1999年第2期87-90,共4页
文章展望了从天然产物中创制新药的发展趋势。单味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研究重点将转向瞄准质控的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研究。进入 2 1世纪 ,中国天然药物研究要在国际上占有重要位置 ,突破口便是中药复方现代化 ,其关键之一便是化学 (有效 )成... 文章展望了从天然产物中创制新药的发展趋势。单味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研究重点将转向瞄准质控的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研究。进入 2 1世纪 ,中国天然药物研究要在国际上占有重要位置 ,突破口便是中药复方现代化 ,其关键之一便是化学 (有效 )成分研究。从中草药中发现有效成分或先导物必须采用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融为一体的机制 ,采用高通量筛选 ,目标就是寻找有效成分或先导物进而创制新药。长短结合 ,正确处理知识创新和新药开发的关系。知识创新须体现在创制新药的应用基础研究中 ,是产生巨大效益的理论基础 ;短程开发是知识累积水平的体现 ,是科研经费的必要补充和保证。改革传统天然产物化学研究模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产物 中草药 化学成分 波谱技术 色谱-质谱联用 核磁共振 新药开发 天然药物 色谱 中药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中四溴双酚S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黄韵竹 王小平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25-1828,1832,共5页
综述了TBBPS的环境水平以及对人体的影响。综述了TBBPS的预处理方法(过滤、超声波萃取、固相微萃、磁性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和薄层色谱法)和检测方法(液相色谱法、化学传感器法和液相色谱-质谱法)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各方法的优缺点,提出... 综述了TBBPS的环境水平以及对人体的影响。综述了TBBPS的预处理方法(过滤、超声波萃取、固相微萃、磁性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和薄层色谱法)和检测方法(液相色谱法、化学传感器法和液相色谱-质谱法)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各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找到合适的TBBPS处理方法的紧迫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代阻燃剂 四溴双酚S 电化学传感器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