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化学除氯后碳化再生混凝土钢筋锈蚀状态评价
1
作者 何昱皞 屈锋 +3 位作者 石卫华 王功勋 黄博 侯海龙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0-629,共10页
再生混凝土结构是实现绿色低碳建设工程的应用方向之一,但在实际环境条件下碳化和氯盐共同侵蚀可能是影响结构耐久性的重要因素。通过测试锈蚀电位和电阻率,研究电化学除氯前后掺合料、骨料、碳化时间、电化学参数对碳化再生混凝土(carb... 再生混凝土结构是实现绿色低碳建设工程的应用方向之一,但在实际环境条件下碳化和氯盐共同侵蚀可能是影响结构耐久性的重要因素。通过测试锈蚀电位和电阻率,研究电化学除氯前后掺合料、骨料、碳化时间、电化学参数对碳化再生混凝土(carbonized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CRAC)钢筋锈蚀状态的影响规律,建立电阻率模型,对氯盐侵蚀环境下CRAC电化学修复后钢筋锈蚀状态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对比普通混凝土(NAC),电化学除氯后CRAC总体上呈现锈蚀风险更低的趋势。电化学除氯后,粉煤灰掺量10%时CRAC钢筋锈蚀状态最好;再生粗骨料品质和取代率的提升能改善钢筋的锈蚀状态,取代率100%时锈蚀电位比天然混凝土高85%;碳化时间延长、除氯时间增加、电流密度增大均能增强CRAC钢筋的抗锈蚀能力,锈蚀风险均低于10%。根据试验测得的电阻率,考虑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电化学参数等因素,建立CRAC电化学修复后的电阻率模型,模型值与试验值误差为-8.73%~5.35%,为电化学除氯后CRAC的钢筋锈蚀状态预测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碳化 盐侵蚀 锈蚀状态 电化学除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温过程中NaCl盐渍土相变的电化学特征
2
作者 肖泽岸 李康良 +2 位作者 段杰云 王启航 郭茂亮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0-206,共7页
氯盐渍土是中国西北寒旱区一种典型的盐渍土类型,其电化学特征是深入理解盐渍土腐蚀病害机理的关键。为探究盐渍土孔隙溶液相变与其电化学特征之间的联系,以NaCl盐渍粉质黏土为研究对象,测试了不同含盐量和温度条件下NaCl盐渍土的电化... 氯盐渍土是中国西北寒旱区一种典型的盐渍土类型,其电化学特征是深入理解盐渍土腐蚀病害机理的关键。为探究盐渍土孔隙溶液相变与其电化学特征之间的联系,以NaCl盐渍粉质黏土为研究对象,测试了不同含盐量和温度条件下NaCl盐渍土的电化学阻抗谱。研究表明:NaCl盐渍土阻抗随着测试频率的增加而逐步降低,并在高频率时逐步达到稳定。NaCl盐渍土的阻抗模的对数值在冻结前随温度的降低线性增加,而在冻结后,冰晶和盐结晶的生成导致土体阻抗模值发生显著增加。NaCl盐渍土在冻结前表现为一段容抗弧,而在冻结后,由相变导致的土体水盐迁移使得土体在出现阻抗弧后又存在一段扩散阻抗。根据土体在冻结前后的导电路径,建立了土体在冻结前后的等效电路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土体孔隙溶液相变与对应电路元件之间的联系。此研究对深入理解盐渍土电化学特征及孔隙溶液相变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土 冻结过程 电化学阻抗谱 相变 等效电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氧化法处理低浓度氨氮废水
3
作者 李鋆 赵国萍 +3 位作者 黄光法 李佳男 陶怡恺 谢诚哲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0-146,共7页
设计了一种旋转阴极电化学处理装置,内部设置有过流式板式电极组,由10片DSA阳极(Ti/RuO_(2)-IrO_(2))和11片钛板阴极交替排列组成,将该装置应用于氨氮废水处理,并对电化学处理装置制氯效率、去除氨氮的影响因素及能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 设计了一种旋转阴极电化学处理装置,内部设置有过流式板式电极组,由10片DSA阳极(Ti/RuO_(2)-IrO_(2))和11片钛板阴极交替排列组成,将该装置应用于氨氮废水处理,并对电化学处理装置制氯效率、去除氨氮的影响因素及能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电化学装置处理氨氮的最佳反应条件为pH 9左右、电流密度25 mA/cm^(2)、停留时间3 min;当废水中COD与氨氮共存时,电化学装置对氨氮的氧化效果一定程度上被抑制。最后以某厂内两种实际废水为试验对象,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考察了电化学处理装置的运行效果,氨氮去除率分别为93.0%和94.5%,去除1 kg氨氮的能耗分别为70.75、83.20 kW·h,运行费用分别为28.30、33.28元,对比折点加氯方法能够节省运行费用50.9%~5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 电化学 氧化法 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再生混凝土电化学除氯效果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峰 屈锋 +3 位作者 王功勋 程火焰 黄志 金浩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52-959,共8页
为探究遭受氯盐侵蚀钢筋再生混凝土耐久性修复路径,通过内掺氯盐方式模拟再生混凝土遭受氯盐侵蚀,开展再生混凝土电化学除氯试验,研究再生骨料特征和通电参数对电化学除氯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5~25 mm再生粗骨料粒径范围的钢筋再... 为探究遭受氯盐侵蚀钢筋再生混凝土耐久性修复路径,通过内掺氯盐方式模拟再生混凝土遭受氯盐侵蚀,开展再生混凝土电化学除氯试验,研究再生骨料特征和通电参数对电化学除氯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5~25 mm再生粗骨料粒径范围的钢筋再生混凝土电化学除氯效率是5~30 mm粒径范围钢筋再生混凝土的1.36倍;随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增加,电化学除氯效率增大,取代率达50%时,钢筋再生混凝土除氯效率较普通混凝土提高约26%;随通电电流密度增大,再生混凝土除氯效率增大,相较1 A/m^(2),电流密度3 A/m^(2)时的电化学除氯效率是其1.45倍,电流密度从1 A/m^(2)增大到2 A/m^(2),再生混凝土除氯效率增幅比普通混凝土更明显;随除氯时间延长,再生混凝土除氯效率明显增大,相对普通混凝土,再生混凝土前期除氯效率占比更大,7 d除氯效率是28 d的51%;基于电化学除氯效率开展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影响大于再生骨料粒径,但电化学除氯时间影响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再生混凝土 骨料粒径 再生骨料取代率 电化学除氯 电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冻融作用钢筋混凝土电化学除氯模型研究
5
作者 胡松 屈锋 +4 位作者 程火焰 陈峰 石卫华 王功勋 金浩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8-225,共8页
氯盐侵蚀与冻融循环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结构遭受严重的耐久性损伤。电化学除氯能有效解决氯盐侵蚀产生的钢筋锈蚀问题,但在盐冻地区其除氯机理受混凝土冻融损伤的影响。对内掺氯盐的冻融损伤混凝土开展电化学除氯试验,基于相对动弹性模... 氯盐侵蚀与冻融循环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结构遭受严重的耐久性损伤。电化学除氯能有效解决氯盐侵蚀产生的钢筋锈蚀问题,但在盐冻地区其除氯机理受混凝土冻融损伤的影响。对内掺氯盐的冻融损伤混凝土开展电化学除氯试验,基于相对动弹性模量建立混凝土冻融损伤度,研究冻融循环作用后钢筋混凝土电化学除氯机理,建立冻融损伤混凝土电化学除氯效率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普通混凝土,冻融环境下粉煤灰混凝土冻融损伤度更大,平均除氯效率更低。随冻融次数和粉煤灰掺量增加,混凝土冻融损伤度增大。随冻融损伤度和除氯时间的增加,混凝土平均除氯效率增加。冻融损伤混凝土平均除氯效率相较于未遭受冻融损伤混凝土,达到钝化目标所需时间更短。基于混凝土损伤度建立了冻融损伤混凝土电化学除氯模型,试验值与模型拟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盐侵蚀 粉煤灰 冻融循环 电化学除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电化学除氯发展现状
6
作者 房子柱 李森林 +6 位作者 吴烨 李宁 冯龙海 冯妍 孙克纬 余志诚 杨浩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0-501,共12页
Cl^(-)入侵会造成钢筋表面钝化膜被破坏,导致钢筋锈蚀,严重损害钢筋混凝土的结构耐久性。电化学除氯(ECE)作为有效去除混凝土中Cl^(-)的方法得到不断发展。本文主要介绍近年来电化学除氯技术的成果,分析电化学除氯的机制以及影响因素,... Cl^(-)入侵会造成钢筋表面钝化膜被破坏,导致钢筋锈蚀,严重损害钢筋混凝土的结构耐久性。电化学除氯(ECE)作为有效去除混凝土中Cl^(-)的方法得到不断发展。本文主要介绍近年来电化学除氯技术的成果,分析电化学除氯的机制以及影响因素,包括电流密度、阳极种类、电解质溶液种类、活性填充料种类、水灰比、钢筋和阳极布置方式以及保护层厚度,讨论电化学除氯对钢筋混凝土的黏结性能、孔隙率、离子分布、抗渗透性能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提出电化学除氯的发展方向,为采用电化学除氯技术提高钢筋混凝土的耐久性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 钢筋锈蚀 钢筋混凝土 电化学除氯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除氯对钢筋腐蚀状态及其周围混凝土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文龙 周旭东 +2 位作者 张宇 张云升 马智聪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68-75,共8页
本工作分别采用1 A/m^(2)、2 A/m^(2)和3 A/m^(2)的电流密度对不同水灰比(0.47、0.38、0.33)掺盐混凝土进行30 d电化学除氯(ECE)修复,以钢筋腐蚀状态、除氯效率及残余氯离子浓度分布为指标,评价ECE修复效果,并结合扫描电镜(SEM)、X射线... 本工作分别采用1 A/m^(2)、2 A/m^(2)和3 A/m^(2)的电流密度对不同水灰比(0.47、0.38、0.33)掺盐混凝土进行30 d电化学除氯(ECE)修复,以钢筋腐蚀状态、除氯效率及残余氯离子浓度分布为指标,评价ECE修复效果,并结合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及核磁共振(NMR)测试方法,探究ECE处理前后混凝土水化产物、孔结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ECE处理可以阻止钢筋锈蚀或恢复钝化;水灰比增大、电流密度增加,ECE效率显著提升;ECE处理后,混凝土中Ca(OH)2含量增加,且Ca(OH)2晶体能有效填充孔隙,使靠近阳极处的混凝土密实度增大、孔隙率降低,而靠近阴极处混凝土中的水化产物被迫分解造成孔隙疏松。ECE处理后阴极处混凝土内微孔(0.001~0.1μm)向介孔(0.1~1μm)演变,对钢筋-混凝土粘结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除氯 钢筋混凝土 离子浓度分布 核磁共振 线性极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离子环境下混凝土钢筋的电化学阻抗谱特征 被引量:22
8
作者 伍远辉 罗宿星 +2 位作者 付盈盈 肖英 孙成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5-67,84,共4页
用电化学阻抗谱(EIS)方法研究了混凝土钢筋浸泡在氯离子溶液中的阻抗谱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浸泡初期,钢筋电化学阻抗谱为一半径很大的容抗弧,钢筋处于钝化状态;随着腐蚀的发展,钢筋的阻抗谱表现为双容抗弧,钢筋表面的钝化膜已破裂,钢筋... 用电化学阻抗谱(EIS)方法研究了混凝土钢筋浸泡在氯离子溶液中的阻抗谱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浸泡初期,钢筋电化学阻抗谱为一半径很大的容抗弧,钢筋处于钝化状态;随着腐蚀的发展,钢筋的阻抗谱表现为双容抗弧,钢筋表面的钝化膜已破裂,钢筋发生了孔蚀,其腐蚀过程受电荷传递过程控制;在浸泡后期,阻抗谱低频段出现了Warburg阻抗,钢筋腐蚀转变为扩散过程控制。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钢筋的电荷转移电阻减小,腐蚀速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钢筋 离子 腐蚀 电化学阻抗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离子对苯酚电化学氧化降解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王璇 黄卫民 +2 位作者 刘小波 陆海彦 林海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61-365,共5页
研究了Ti/SnO2-Sb2O5/PbO2和Ti/Ru-Ti-Sn阳极对苯酚电化学氧化降解时氯离子的作用.结果表明,在电解液中加入氯离子能提高苯酚的去除效率并完全降解苯酚.无氯离子时,有机物电化学降解主要以直接电氧化方式进行;当氯离子存在时,不仅发生... 研究了Ti/SnO2-Sb2O5/PbO2和Ti/Ru-Ti-Sn阳极对苯酚电化学氧化降解时氯离子的作用.结果表明,在电解液中加入氯离子能提高苯酚的去除效率并完全降解苯酚.无氯离子时,有机物电化学降解主要以直接电氧化方式进行;当氯离子存在时,不仅发生直接电氧化,而且发生了间接电氧化.对于析氯阳极体系(如Ti/Ru-Ti-Sn阳极),主要发生有机物的间接电氧化;对于高氧超阳极体系(如Ti/SnO2-Sb2O5/PbO2阳极),有机物的间接和直接电氧化同时发生.氯离子对有机物的间接电氧化起类似媒介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是由于氯离子在有机物氧化过程中阳极表面层和溶液本体电生成了氯离子或活性氯的氧化还原媒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 电化学氧化 降解 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除氯处理后的混凝土微观结构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孙文博 高小建 +1 位作者 杨英姿 巴恒静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08-1112,共5页
为了研究电化学除氯对混凝土中离子分布和微观结构的影响规律,采用压汞法、SEM电子显微镜分析等方法对电化学除氯后不同水灰比混凝土试件中钢筋附近和表面层的氯离子和钾钠离子含量、孔隙结构、显微结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电化... 为了研究电化学除氯对混凝土中离子分布和微观结构的影响规律,采用压汞法、SEM电子显微镜分析等方法对电化学除氯后不同水灰比混凝土试件中钢筋附近和表面层的氯离子和钾钠离子含量、孔隙结构、显微结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电化学除氯后,钢筋附近混凝土与外层混凝土相比,氯离子含量约为1/2,钾离子含量约为5~10倍,钠离子含量约为8~18倍,水化物颗粒间结合不连续、部分水化产物分解.钢筋附近区域混凝土中的氯离子含量明显低于外表层混凝土,钾、钠离子在钢筋阴极附近大量聚集.经过电化学处理后的混凝土试件钢筋附近区域的孔隙率和大孔含量增多,结构疏松;而外表层混凝土结构致密,孔隙细化,水化产物成网络状结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除氯 离子含量分布 孔隙结构 混凝土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柱端喷壁式电化学检测法用于利尿剂氢氯噻嗪和氨苯喋啶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兰 童萍 +2 位作者 何聿 黄端华 陈国南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2-25,共4页
应用毛细管电泳 电化学检测法对利尿剂氢氯噻嗪和氨苯喋啶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电化学检测和电泳分离条件对氢氯噻嗪和氨苯喋啶分离、检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分离、检测条件下,两种待测物在8min内达到基线分离。氨苯喋啶和氢氯噻嗪的... 应用毛细管电泳 电化学检测法对利尿剂氢氯噻嗪和氨苯喋啶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电化学检测和电泳分离条件对氢氯噻嗪和氨苯喋啶分离、检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分离、检测条件下,两种待测物在8min内达到基线分离。氨苯喋啶和氢氯噻嗪的检测限分别达到0 29和0 25mg/L。对两物质于日内和日间重复测定7次,迁移时间的日内相对标准偏差(RSD)不大于1 6%,峰电流的日内RSD不大于3 1%;迁移时间的日间RSD不大于1 7%,峰电流的日间RSD不大于4 9%。将该方法用于复方氨苯喋啶成药中氨苯喋啶和氢氯噻嗪的分离和测定,成药的检测结果与标示量比较,相对误差小于4 6%。在模拟尿样中对氢氯噻嗪和氨苯喋啶进行标准溶液添加回收实验,其回收率分别为93 5%~96 7%和96 6%~97 2%,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电化学检测 利尿剂 氨苯喋啶 噻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酚在含氯体系中的电化学氧化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咏 刘丹 +1 位作者 赵仕林 赖晶晶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0-34,共5页
以Ru-Ir/Ti三元电极作阳极电解处理苯酚废水,研究废水中Cl-初始浓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电解时间内,苯酚的电化学氧化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废水中Cl-的初始浓度越大,苯酚完全被氧化所需的时间也越短,即其表观速率常数越大... 以Ru-Ir/Ti三元电极作阳极电解处理苯酚废水,研究废水中Cl-初始浓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电解时间内,苯酚的电化学氧化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废水中Cl-的初始浓度越大,苯酚完全被氧化所需的时间也越短,即其表观速率常数越大.苯酚在Cl-体系中降解的中间产物主要有4-氯苯酚,1-氯苯酚,2,4-二氯苯酚,2,6二氯苯酚,2,4,6-三氯苯酚及各种短链脂肪酸和氯代醇等;最终产物是CO2、CHCl2和CHCl3.电解中间体的生成和降解速率随废水中Cl-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据此,导出苯酚在含Cl-体系中电化学氧化的反应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氧化 苯酚 离子 降解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氮平、去甲氯氮平及奥氮平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文标 翟屹民 +2 位作者 王传跃 秦英绂 翁永振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50-553,共4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安培电化学检测法 ,考察了氯氮平、去甲氯氮平和奥氮平在不同 pH值流动相下的色谱分离情况及其色谱峰高与检测电压的关系。结果表明 ,氯氮平、去甲氯氮平和奥氮平的保留时间均随流动相 pH值的升高而延长 ;在pH值为 4 5 ...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安培电化学检测法 ,考察了氯氮平、去甲氯氮平和奥氮平在不同 pH值流动相下的色谱分离情况及其色谱峰高与检测电压的关系。结果表明 ,氯氮平、去甲氯氮平和奥氮平的保留时间均随流动相 pH值的升高而延长 ;在pH值为 4 5 6和 5 5 6的流动相中 ,均可实现基线分离。 3种化合物的色谱峰高与检测电压之间呈典型的“S”型曲线 ,pH值升高时该曲线均左移。氯氮平、去甲氯氮平和奥氮平的检测电压必须大于产生最大氧化电流的最低电压才能得到稳定的检测电流。这种典型的“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平 去甲氮平 奥氮平 HPLC 电化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BMIMBF4-H2O中邻氯硝基苯的电化学还原性能 被引量:11
14
作者 柳英姿 肖丽平 +3 位作者 张凯 赵淑凤 张静波 陆嘉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059-2064,共6页
以离子液体BMIMBF4为溶剂和支持电解质,H2O为氢源,采用循环伏安法、交流阻抗法研究邻氯硝基苯在Cu微盘电极上的电化学还原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邻氯硝基苯在离子液体中是一个受扩散控制的反应;由不同极化电位下的电化学阻抗谱可看出,在高... 以离子液体BMIMBF4为溶剂和支持电解质,H2O为氢源,采用循环伏安法、交流阻抗法研究邻氯硝基苯在Cu微盘电极上的电化学还原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邻氯硝基苯在离子液体中是一个受扩散控制的反应;由不同极化电位下的电化学阻抗谱可看出,在高频区主要是以电化学极化控制为主,在低频区出现直线表明电化学反应受反应物质扩散控制,表明该电化学反应是受电化学极化和反应物扩散联合控制,随电位负移,电极表面电荷传质的容抗弧逐渐减小,反应更易进行;在电解合成实验中,在最优条件下(E=-0.9V,c=74.4 mmol/L,Q=517.6 C)得到的产率(86.2%)最高,比同类反应中电化学合成文献报道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循环伏安 交流阻抗 电化学阻抗谱 硝基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除氯后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郭育霞 贡金鑫 尤志国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63-868,共6页
电化学除氯是短期内有效去除遭受氯盐污染的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技术,可增强结构耐久性并提高使用寿命,但电化学除氯后混凝土性能会发生变化.对电化学除氯后混凝土的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内容包括除氯对混凝土抗压强度、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 电化学除氯是短期内有效去除遭受氯盐污染的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技术,可增强结构耐久性并提高使用寿命,但电化学除氯后混凝土性能会发生变化.对电化学除氯后混凝土的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内容包括除氯对混凝土抗压强度、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混凝土渗透性和混凝土中剩余氯离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所控制的除氯参数下,除氯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有一定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有所提高,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随电流密度和电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电化学除氯 力学性能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参数对混凝土除氯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9
16
作者 高小建 郑秀梅 杨英姿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10年第5期579-584,共6页
为确定氯盐污染混凝土结构的最佳电化学除氯参数,对掺3%水泥质量NaCl的混凝土圆柱体试件进行电化学除氯实验,研究了3种不同电流密度(1、2、3A/m2)和3种不同电解液(自来水、饱和Ca(OH)2溶液、Na3BO3为0.1mol/L)作用下的氯离子排出量随时... 为确定氯盐污染混凝土结构的最佳电化学除氯参数,对掺3%水泥质量NaCl的混凝土圆柱体试件进行电化学除氯实验,研究了3种不同电流密度(1、2、3A/m2)和3种不同电解液(自来水、饱和Ca(OH)2溶液、Na3BO3为0.1mol/L)作用下的氯离子排出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电流密度越大,通电开始6d内混凝土的除氯速率越快;28d的总除氯量越多,钢筋附近混凝土微观结构劣化和碱性物质富集越多.因此,确定2A/m2为最佳电流密度.相同电流密度通电28d后,自来水中的除氯量大约只有其他2种电解液的50%,因此,应采用碱度较高的饱和Ca(OH)2溶液或物质的量浓度Na3BO3为0.1mol/L的电化学除氯电解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电化学除氯 最佳参数 电流密度 电解液 通电时间 速率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酚在氯离子体系中的电化学氧化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咏 赵仕林 +1 位作者 李启彬 旦增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1-22,33,共3页
研究了用Ti/RuO2-IrO2三元电极作阳极电解处理人工合成苯酚废水时Cl-初始浓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电解时间范围内苯酚在阳极上的电化学氧化符合一级动力学关系;废水中Cl-的初始浓度越大,苯酚完全被电化学氧化所需的时... 研究了用Ti/RuO2-IrO2三元电极作阳极电解处理人工合成苯酚废水时Cl-初始浓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电解时间范围内苯酚在阳极上的电化学氧化符合一级动力学关系;废水中Cl-的初始浓度越大,苯酚完全被电化学氧化所需的时间也越短,其表观速度常数越大,电解中间体的生成和降解速率也越大。采用HPLC、GC/MS等方法鉴定出苯酚在Cl-体系下降解的中间产物主要有4-氯苯酚,1-氯苯酚,2,4-二氯苯酚,2,6二氯苯酚,2,4,6-三氯苯酚、各种短链脂肪酸及氯代醇等;最终产物是CO2、CHCl2和CHCl3。依此推导出了苯酚在Cl-体系下电化学降解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氧化 苯酚 离子 降解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中氯离子渗透性测定的电化学方法 被引量:12
18
作者 史美伦 张雄 吴科如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1998年第6期55-59,63,共6页
本文提出了三种测定氯离子在混凝土中渗透性的简易的电化学方法,可用来代替较为复杂的ASTM建议的电学方法。方法简单省时,可靠性好,其中两法可用通用的电化学仪器进行测量,另一方法可以得到关于影响渗透性的各因素的信息。
关键词 离子 渗透性 电化学 交流阻抗 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通道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法同时检测硝酸根、亚硝酸根和氯酚类化合物 被引量:8
19
作者 杨冰仪 莫金垣 +2 位作者 邹小勇 赖瑢 黄宝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84-488,共5页
建立了同时测定环境水样中的硝酸根、亚硝酸根离子和氯酚类化合物的双通道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法。将电导检测器和安培检测器并联,优化了缓冲溶液、工作电极、工作电位和分离高压等实验参数。结果表明,在优化的电泳条件下即-1.0V(vs.SCE)... 建立了同时测定环境水样中的硝酸根、亚硝酸根离子和氯酚类化合物的双通道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法。将电导检测器和安培检测器并联,优化了缓冲溶液、工作电极、工作电位和分离高压等实验参数。结果表明,在优化的电泳条件下即-1.0V(vs.SCE)的检测电位、聚酰胺修饰碳糊电极(安培检测),15.0mmol/L硼砂15.5mmol/LKH2PO4(pH=8.6)的缓冲溶液,13kV的分离电压,25μmi.d.×70cm的分离毛细管。6种样品(硝酸根、亚硝酸根离子和氯酚类化合物)在14min内可以实现分离检测,样品的线性范围为0.05~30.0mg/L,检出限为0.02~0.05mg/L,迁移时间和峰高的相对标准偏差(n=8)为2.0%~3.4%。将此法应用于实际废水样品的测定,结果满意,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7.2%~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通道毛细管电泳电化学 硝酸根 亚硝酸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氯苯酚的电化学处理技术 被引量:5
20
作者 周明华 吴祖成 +2 位作者 丛燕青 叶倩 汪大翚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25-229,共5页
以邻氯苯酚为模型污染物探讨了直接阳极氧化,紫外光辐射联合阳极氧化和阴极还原3种电化学技术用于难生化污染物的削减.直接阳极氧化更适于有机物降解的预处理.提高电流虽能增加邻氯苯酚及其废水COD的去除速率,电流效率却降低.联合紫外... 以邻氯苯酚为模型污染物探讨了直接阳极氧化,紫外光辐射联合阳极氧化和阴极还原3种电化学技术用于难生化污染物的削减.直接阳极氧化更适于有机物降解的预处理.提高电流虽能增加邻氯苯酚及其废水COD的去除速率,电流效率却降低.联合紫外光化学氧化后,光电一体化工艺存在协同效应,通过动力学参数计算了协同作用的增加因子.在阴极还原工艺中,通过合理的电化学反应器设计使得邻氯苯酚的氧化效率较直接阳极氧化有所提高.通过色谱分析简单揭示了邻氯苯酚在阳极氧化和阴极还原中的不同降解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降解 电化学 光电催化 协同效应 阴极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