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适配体亲吻复合物构建电化学阻抗传感器用于腺苷的检测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秋香 赵燕苹 +4 位作者 吴冬枝 蔡淑贤 夏垚坤 陈梅 陈敬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81-1086,共6页
基于适体探针(Aptamer probes,AP)和发卡探针(Hairpin probes,HP)在腺苷(Adenosine,AD)存在时的新型结合模式,构建了一种非标记型电化学阻抗传感器用于腺苷的检测。固定在电极表面的AP在腺苷存在时会折叠成发夹结构,其发夹的环部... 基于适体探针(Aptamer probes,AP)和发卡探针(Hairpin probes,HP)在腺苷(Adenosine,AD)存在时的新型结合模式,构建了一种非标记型电化学阻抗传感器用于腺苷的检测。固定在电极表面的AP在腺苷存在时会折叠成发夹结构,其发夹的环部与HP的环部部分互补杂交,二者通过环-环相互作用(类似人类“亲吻”行为)形成一个“亲吻型适配体复合物”,由于复合物的空间位阻作用,使得电极的阻抗信号明显变大。相反,腺苷不存在时,AP呈舒展状态,无法与HP结合成稳定的“亲吻”结构,电极的阻抗信号无明显变化。以电子传递电阻值作为响应信号来检测腺苷,最佳实验条件下,在5~1 000 nmol/L浓度范围内,电阻值与腺苷浓度的对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达0.6 nmol/L。另外,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有望应用于临床实际样本中腺苷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体 电化学阻抗传感器 亲吻 腺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拟糖蛋白的电化学阻抗生物传感器用于糖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
2
作者 邹蕊 黄晓妍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70-1374,共5页
以D-甘露糖和伴刀豆球蛋白(ConA)的相互作用为研究对象,利用美拉德反应将D-甘露糖共价结合到负载蛋白牛血清蛋白(BSA)的表面形成拟糖蛋白,然后将拟糖蛋白固定到玻碳电极表面,以拟糖蛋白表面的D-甘露糖为分子识别物质,构建了检测伴刀豆... 以D-甘露糖和伴刀豆球蛋白(ConA)的相互作用为研究对象,利用美拉德反应将D-甘露糖共价结合到负载蛋白牛血清蛋白(BSA)的表面形成拟糖蛋白,然后将拟糖蛋白固定到玻碳电极表面,以拟糖蛋白表面的D-甘露糖为分子识别物质,构建了检测伴刀豆球蛋白(ConA)的电化学阻抗传感器。拟糖蛋白制备过程简单,D-甘露糖负载量大,在空间中提供多个结合位点,因此能与ConA形成多价复合物,提高了传感器的灵敏度。该传感器的响应值与ConA浓度的对数在5.0×10-11~5.0×10-9mol/L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7×10-11mol/L,D-甘露糖和ConA之间的结合常数为2.6×106L/mol。该方法简单,可适用于不同糖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为构建高灵敏度的电化学阻抗传感器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阻抗传感器 糖与蛋白相互作用 拟糖蛋白 伴刀豆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Nafion/纳米金构建阻抗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胡晓琴 李晓霞 高楼军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6年第6期21-23,共3页
利用多壁碳纳米管(MWNT)—Nafion和纳米金(GNPs)修饰金电极构建了一种简单、灵敏检测人端粒DNA的电化学阻抗传感器。首先将Nafion分散的MWNT滴涂于Au电极表面,再利用电化学沉积法将GNPs沉积到MWNT—Nafion修饰Au电极表面,以GNPs为... 利用多壁碳纳米管(MWNT)—Nafion和纳米金(GNPs)修饰金电极构建了一种简单、灵敏检测人端粒DNA的电化学阻抗传感器。首先将Nafion分散的MWNT滴涂于Au电极表面,再利用电化学沉积法将GNPs沉积到MWNT—Nafion修饰Au电极表面,以GNPs为载体固定人端粒探针DNA制备DNA传感器。在最优实验条件下,将传感器用于人端粒DNA的检测中,结果表明:目标人端粒DNA的线性范围为1.0×10-13~5.0×10-11mol/L,检出限(S/N=3)为2.5×10-14mol/L。采用MWNT为基底沉积GNPs修饰电极检测的灵敏度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阻抗传感器 多壁碳纳米管 纳米金 人端粒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