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基催化材料在电化学还原二氧化碳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张琦钰 高利军 +4 位作者 苏宇航 马晓博 王翊丞 张亚婷 胡超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753-2772,共20页
利用电化学还原技术将二氧化碳(CO_(2))转化为高能燃料或高值化学品是提升CO_(2)利用附加值、缓解CO_(2)排放压力的有效途径,也是风电、水电和太阳能等绿色能源的转化与存储方式之一,对间歇性电能“削峰填谷”意义重大。实现高效电化学... 利用电化学还原技术将二氧化碳(CO_(2))转化为高能燃料或高值化学品是提升CO_(2)利用附加值、缓解CO_(2)排放压力的有效途径,也是风电、水电和太阳能等绿色能源的转化与存储方式之一,对间歇性电能“削峰填谷”意义重大。实现高效电化学还原CO_(2)的关键之一在于创制高性能的电催化材料。综述了碳基催化材料在电化学还原CO_(2)方面的研究进展,系统探讨了本征缺陷碳材料、掺杂碳材料、碳基复合材料和整体式碳材料的结构特点以及与电催化还原CO_(2)性能的构效关系,并在此基础之上,展望了碳基催化材料在电化学还原CO_(2)领域中的挑战和未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基催化剂 多孔炭 电化学还原二氧化碳 单原子催化剂 杂原子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用铜基催化剂设计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郑逸群 李敦 +2 位作者 闵媛媛 李雨窈 黄宏文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57,共17页
随着全球经济增长,对能源需求不断攀升,进而推动了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可避免导致CO_(2)排放量的持续上升。为有效应对这一环境挑战,电催化CO_(2)还原(CO_(2)RR)技术应运而生,并迅速成为研究热点。该技术不仅可将CO_(2)转换为燃料和化学... 随着全球经济增长,对能源需求不断攀升,进而推动了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可避免导致CO_(2)排放量的持续上升。为有效应对这一环境挑战,电催化CO_(2)还原(CO_(2)RR)技术应运而生,并迅速成为研究热点。该技术不仅可将CO_(2)转换为燃料和化学品,而且有助于实现可再生能源储存。在众多催化剂中,铜基催化剂因其能高效将CO_(2)直接转化为高价值多碳化学品(如乙烯和乙醇)而受到关注。近年来,铜基CO_(2)RR催化剂优化设计进展显著,主要集中在提高催化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上。重点综述了近年来电催化CO_(2)RR用铜基催化剂的优化设计策略研究进展。从调控催化活性和选择性以及稳定性2方面,分别讨论了晶面工程、合金化处理、铜氧化态调节、催化剂表面功能化和缺陷工程等代表性调控策略的研究进展,探讨了电催化剂的核心参数(组成、微观结构、形貌、尺寸等)对催化剂性能的协同效应。最后对未来电催化CO_(2)RR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并分析当前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 电催化剂 铜基催化剂 纳米晶体合成 改性 高值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属氧化物材料的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 被引量:11
3
作者 郝磊端 孙振宇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4-102,共19页
电催化方法还原二氧化碳制备高附加值化学品,在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平衡碳循环和储存可再生途径产生的电能等方面展现较大潜力。通过设计高效电催化剂来降低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过程所需的过电位并提高产物的选择性和电流密度,对电催化还... 电催化方法还原二氧化碳制备高附加值化学品,在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平衡碳循环和储存可再生途径产生的电能等方面展现较大潜力。通过设计高效电催化剂来降低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过程所需的过电位并提高产物的选择性和电流密度,对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金属氧化物基材料作为电催化剂在二氧化碳电还原中的最新研究进展,深入探讨了金属氧化物在催化反应中的作用、稳定性及结构性能关系,并对金属氧化物基材料在二氧化碳电还原中未来的设计和研究方向做出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 金属氧化 电催化剂 选择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节氧化镉-炭黑界面高效电催化CO_(2)还原生成CO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丽君 李欣 +4 位作者 洪崧 詹新雨 王迪 郝磊端 孙振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93-201,共9页
通过调节氧化镉与炭黑之间的界面实现了高效电化学二氧化碳还原.不同氧化镉和炭黑含量的CdO/CB复合材料利用超声处理方法制备.采用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所得复合材料进行表征,揭示了其结构组成和形貌.用H型电... 通过调节氧化镉与炭黑之间的界面实现了高效电化学二氧化碳还原.不同氧化镉和炭黑含量的CdO/CB复合材料利用超声处理方法制备.采用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所得复合材料进行表征,揭示了其结构组成和形貌.用H型电解池对CdO/CB复合材料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的性能进行测试发现,CdO质量分数为20%的CdO/CB可在−1.0 V(vs.RHE)电位下获得高达92.7%的总法拉第效率,而纯CdO在相同条件下的法拉第效率仅为69.5%.CO的法拉第效率最高可达87.4%.进一步的对比实验和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CdO/CB具有更高的电催化CO_(2)还原性能源于复合材料中氧化镉与炭黑之间的界面和高接触面积.此外,CdO/CB可在至少10 h的二氧化碳电还原反应中保持稳定的CO法拉第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二氧化碳还原 氧化碳 氧化 炭黑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催化CO_(2)还原立方体Cu_(2)O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大面积膜电极反应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朝龙 罗希 +2 位作者 张杨 徐能能 徐开兵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91-1002,F0002,共13页
电化学二氧化碳还原反应(carbon dioxide reduction reaction,CO_(2)RR)产乙烯目前已成为电催化CO_(2)RR领域的研究重点和热点.通过简单的化学沉淀耦合化学还原保护法成功获得了富含(111)晶面的立方体结构Cu_(2)O催化剂,系统研究了其在... 电化学二氧化碳还原反应(carbon dioxide reduction reaction,CO_(2)RR)产乙烯目前已成为电催化CO_(2)RR领域的研究重点和热点.通过简单的化学沉淀耦合化学还原保护法成功获得了富含(111)晶面的立方体结构Cu_(2)O催化剂,系统研究了其在H型反应器以及零间距膜电极组件(membrane electrode assembly,MEA)反应器中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富含(111)晶面的立方体结构Cu_(2)O催化剂表现出了优异的产乙烯活性;相比于H型反应器,零间距MEA反应器进行CO_(2)RR时的最佳法拉第效率(Faradaic efficiency,FE)提升了13.94%,总电流密度也基本可以满足工业化的需求(>200 mA/cm^(2));设计并组装的大面积(25 cm^(2))零间距MEA反应器在CO_(2)RR中表现出了优异的催化性能,且在槽压大于2.9 V时表现出了独特的“面积效应”.“面积效应”的出现表明零极距MEA反应器在有效面积放大时,除电极面积、电解质浓度、CO_(2)流速等关键因素的调控外,极板的流道设计、导电性优化等均可能会影响催化反应的电流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二氧化碳还原反应 Cu_(2)O催化剂 (111)晶面 零间距膜电极组件反应器 面积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给受体对电催化反应影响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朱凤 彭小连 张文彬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66-680,共15页
质子给受体是众多电催化反应中重要的参与者,质子给受体种类和浓度对电催化反应速率甚至产物种类均会有显著影响。本文从电催化析氢、二氧化碳的电化学还原、电催化析氧及醇的电化学氧化生成醛酮的典型反应机理出发,总结这4种电催化反... 质子给受体是众多电催化反应中重要的参与者,质子给受体种类和浓度对电催化反应速率甚至产物种类均会有显著影响。本文从电催化析氢、二氧化碳的电化学还原、电催化析氧及醇的电化学氧化生成醛酮的典型反应机理出发,总结这4种电催化反应中所用质子给受体种类及质子转移路径等,探讨它们对电催化反应效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给/受体 析氢 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 析氧 醇电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