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不可逆电化学过程中的功和热 被引量:4
1
作者 郭子成 杨建一 关忠恕 《河北轻化工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25-27,共3页
在基础物理化学的基础上,用热力学方法讨论了不可逆电池过程的功和热,给出了计算公式,并推广到无副反应的电解过程。
关键词 不可逆 电化学过程 化学过程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电化学过程的开发研究
2
作者 黄仲涛 叶代启 《化工进展》 EI CAS 1987年第1期21-26,共6页
前言目前世界上使用的能源,绝大部分是由燃烧化石燃料而获得的化学能。其方式一般由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以机械能或者电能加以利用。
关键词 电化学过程 阳极 活化过电位 电催化剂 电解质溶液 开路电压 电极材料 多相催化作用 燃料电池 连续电池 电流密度 发电过程 加氢反应 浓度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电晕放电降解杂原子有机物的电化学过程 被引量:3
3
作者 邹芳 吴祖成 +1 位作者 康颖 马香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91-95,共5页
以吡啶为模型污染物,研究了电晕放电等离子体过程中产生的高活性羟基自由基降解含氮杂原子有机物的过程,从微液滴角度理解在有水存在下电晕放电的电化学过程。高压电场下,微液滴水汽形成微电解池,电化学反应在这一微电解池中进行。结果... 以吡啶为模型污染物,研究了电晕放电等离子体过程中产生的高活性羟基自由基降解含氮杂原子有机物的过程,从微液滴角度理解在有水存在下电晕放电的电化学过程。高压电场下,微液滴水汽形成微电解池,电化学反应在这一微电解池中进行。结果表明:电压为20.75kV时,平均初始浓度为8287mg·m-3吡啶的去除率达到90.4%。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液滴中的中间产物有反丁烯二酸、草酸等小分子酸,离子色谱检测到了硝酸根离子的存在,由此推导了有机物的降解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晕放电 羟基自由基 降解 吡啶 电化学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咪唑Weng—氟化氢在电化学过程中有高导电性
4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5-65,共1页
关键词 离子液体 咪唑Weng-氟化氢 日本 京都大学 电化学过程 高导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_(0.8-x)Fe_(0.15+x)Mg_(0.05)PO_4的制备、表征及电化学过程研究
5
作者 戴仲葭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98-201,共4页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Mg掺杂的磷酸铁锰锂(LiMn_(0.8-x)Fe_(0.15+x)Mg_(0.05)PO_4)正极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恒流充放电等手段对合成样品的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所制样品为具有良好橄榄石...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Mg掺杂的磷酸铁锰锂(LiMn_(0.8-x)Fe_(0.15+x)Mg_(0.05)PO_4)正极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恒流充放电等手段对合成样品的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所制样品为具有良好橄榄石型结构的纳米颗粒。Mg的掺入提升了材料中Mn和Fe的容量发挥率,0.1C倍率下材料的容量提升率达23.2%,1C倍率时循环100周后材料比容量为110.1mAh/g,容量保持率高于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Mn0.8-xFe0.15+xMg0.05PO4 电化学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吡咯电化学掺杂过程的拉曼光谱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文斌 张新夷 +1 位作者 丁杰 董绍俊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93-196,共4页
共轭导电聚合物经过掺杂,电导率可以提高十几个数量级,由绝缘体变为导体.但是,掺杂对聚合物链结构的影响方面,人们目前尚所知甚少.从实验的角度看,由于物性测量结果和材料的制备过程密切相关,往往不容易重复,有时还会出现一些令人困惑... 共轭导电聚合物经过掺杂,电导率可以提高十几个数量级,由绝缘体变为导体.但是,掺杂对聚合物链结构的影响方面,人们目前尚所知甚少.从实验的角度看,由于物性测量结果和材料的制备过程密切相关,往往不容易重复,有时还会出现一些令人困惑的假象.电化学现场物性测量技术可以针对同一样品,由电化学方法改变掺杂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吡咯 电化学过程 掺杂 散射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研究电沉积生核过程的电化学方法
7
作者 于维平 段淑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30-534,共5页
在恒阴极电流上叠加一小振幅方波电流研究电沉积的生核过程.理论分析表明,由小幅度方波电流产生的电位-时间响应曲线可以表征原有恒电流下的电极特征;电沉积中产生的过电位特征峰是由于生核步骤迟缓所造成.实验结果证明:电沉积N... 在恒阴极电流上叠加一小振幅方波电流研究电沉积的生核过程.理论分析表明,由小幅度方波电流产生的电位-时间响应曲线可以表征原有恒电流下的电极特征;电沉积中产生的过电位特征峰是由于生核步骤迟缓所造成.实验结果证明:电沉积Ni-P合金初期形成非晶核所需能量比电沉积晶态Ni核要小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电化学过程 非晶态合金 生核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A-K均值聚类的电化学废水处理过程离子浓度软测量 被引量:5
8
作者 秦美华 朱红求 +3 位作者 李勇刚 陈俊名 张凤雪 李文婷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458-3464,共7页
针对电化学废水处理过程出口离子浓度无法在线检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状态转移的K均值聚类算法的软测量建模方法。在分析内部反应机理的基础上,结合物料平衡和吸附动力学定理建立电化学过程的机理模型;由于单一的软测量模型难以满足... 针对电化学废水处理过程出口离子浓度无法在线检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状态转移的K均值聚类算法的软测量建模方法。在分析内部反应机理的基础上,结合物料平衡和吸附动力学定理建立电化学过程的机理模型;由于单一的软测量模型难以满足实际的精度要求,提出一种基于状态转移的K均值聚类算法将原始数据集进行聚类,应用状态转移算法对K均值算法的初始聚类中心进行优化,同时,引入离群值矩阵动态迭代同时实现数据聚类和异常值检测;最后,对聚类后的不同训练子集分别建立子模型,综合各子模型得到基于多模型切换方法的软测量模型。通过某废水处理厂的现场数据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证明了所建立的电化学废水处理过程离子浓度软测量模型合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测量 废水处理过程 动力学模型 状态转移算法 电化学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开发了在原子水平上研究电化学催化剂的方法
9
作者 汤玮健(摘译)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6-176,共1页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伯克利实验室)的一个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新技术,以前所未有的分辨率在原子水平上研究电化学过程。电化学反应——由电流流动引起或伴随电流流动的化学转化——是电池、燃料电池、电解和太阳能燃料发电等技术的...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伯克利实验室)的一个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新技术,以前所未有的分辨率在原子水平上研究电化学过程。电化学反应——由电流流动引起或伴随电流流动的化学转化——是电池、燃料电池、电解和太阳能燃料发电等技术的基础。电化学还驱动光合作用等生物过程,并在地球表面之下形成和分解金属矿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反应 电化学催化剂 燃料电池 电化学过程 团队开发 地球表面 金属矿石 化学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弛豫时间分布法分解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化学阻抗谱 被引量:1
10
作者 庄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57-458,共2页
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um,EIS)是非常实用的电化学表征技术之一,被广泛地用于科学研究当中。其工作原理是在很宽的频率范围内(mHz–MHz)获得一个小电流/电压偏置信号的响应特性1,据此信息可以获得不同时间... 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um,EIS)是非常实用的电化学表征技术之一,被广泛地用于科学研究当中。其工作原理是在很宽的频率范围内(mHz–MHz)获得一个小电流/电压偏置信号的响应特性1,据此信息可以获得不同时间尺度下发生的物理、电化学过程,包括物质运输、反应动力学甚至热力学过程等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阻抗谱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时间分布 电化学交流阻抗谱 分解 弛豫 电化学过程 热力学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电化学专辑序言
11
作者 刘江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9-161,共3页
基于无机固体氧化物电解质的电化学过程可在发电、电解以及电化学合成等领域起到重要作用.由于固体氧化物晶格中离子的迁移活化能高,这类电化学过程需要在高温下(400~800℃)进行,故一般称为高温电化学过程.较之传统的电化学,高温电化学... 基于无机固体氧化物电解质的电化学过程可在发电、电解以及电化学合成等领域起到重要作用.由于固体氧化物晶格中离子的迁移活化能高,这类电化学过程需要在高温下(400~800℃)进行,故一般称为高温电化学过程.较之传统的电化学,高温电化学过程具有一些特别的优势:首先是动力学过程快,无需贵金属催化剂;其次,电解质中一般只有一种导电离子,目标产物选择性好,且涉及到的多数反应为气固两相催化反应,反应器结构简单,副产物少;此外,由于氧化物电解质一般具有稳定性好、电化学窗口宽等特点,高温电化学反应器可大电流、高电位下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过程 电化学合成 高电位 贵金属催化剂 电化学反应器 产物选择性 固体氧化物 反应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届亚洲电化学储能装置阻抗谱研讨会通知
12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2015年第2期235-235,共1页
2015年4月16~17日,中国·北京·清华大学 主办 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化工学会储能工程专委会 协办 一、会议目的 电化学阻抗谱作为一种强有力的电化学分析方法,能够有效区分具有不同时间尺度的各种电化学... 2015年4月16~17日,中国·北京·清华大学 主办 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化工学会储能工程专委会 协办 一、会议目的 电化学阻抗谱作为一种强有力的电化学分析方法,能够有效区分具有不同时间尺度的各种电化学过程,揭示电极结构、反应机理,确定传质过程中的控制步骤,从而为电化学装置的优化设计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在电池、燃料电池、光伏电池的产业及研究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本次研讨会旨在促进相关学者在应用电化学阻抗谱研究电化学能量转换和储存装置方面的交流,同时扩大学术界和企业研发界在此领域的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分析方法 电化学阻抗谱 储能装置 亚洲国家 国家重点实验室 燃料电池 电化学过程 电化学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加工高效节能高频开关电源及智能化系统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桂东 张波 +1 位作者 肖文勋 丘东元 《电源学报》 2011年第1期31-37,共7页
电化学加工是一个高耗能的工艺过程,采用高频开关电源实现高效节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研制出一套智能化的电化学加工高频开关电源系统。该系统由一台15V/10kA/150kW的高效节能电化学加工开关电源及一套电化学工艺过程智能监... 电化学加工是一个高耗能的工艺过程,采用高频开关电源实现高效节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研制出一套智能化的电化学加工高频开关电源系统。该系统由一台15V/10kA/150kW的高效节能电化学加工开关电源及一套电化学工艺过程智能监控系统组成。文中从主电路设计、控制电路设计、结构设计与热分析以及电源信息管理系统几个部分对该系统进行详细分析和介绍,由此研制出一台样机。该样机效率可达90%,比传统的电化学加工装置节能20%以上,减少金属流失1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节能 智能化 电化学工艺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铜过程混合电位本质的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谷新 胡光辉 +1 位作者 王周成 林昌健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3-117,共5页
现场测量了铜基和陶瓷基化学镀铜过程混合电位-时间曲线(Emix-t),成功地检测到了化学镀诱发过程.考察了添加剂和络合剂的浓度以及pH值对Emix-t曲线的影响,结合阴、阳极极化曲线及双电层理论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新生铜活化的铜基... 现场测量了铜基和陶瓷基化学镀铜过程混合电位-时间曲线(Emix-t),成功地检测到了化学镀诱发过程.考察了添加剂和络合剂的浓度以及pH值对Emix-t曲线的影响,结合阴、阳极极化曲线及双电层理论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新生铜活化的铜基化学镀铜的诱发过程是一个缓慢激活过程,所对应的Emix-t曲线是一个稍微倾斜的台阶,这不同于钯活化的基体的诱发过程.通过对不同活化工艺的Emix-t曲线的比较,发现较高的活化温度能明显减少活化时间,而且还可加速诱发过程,从而提高化学沉积铜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铜 铜基体 陶瓷基体 新生铜 混合电位 诱发时间 活化工艺 电化学过程 钯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AZ31锰系磷化膜的生长过程及形成机理 被引量:18
15
作者 崔学军 周吉学 +2 位作者 林修洲 罗宏 龚敏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21,共7页
以磷酸二氢锰的盐溶液为研究体系,采用SEM和EDS和电化学分析手段,研究镁合金AZ31锰系磷化膜的生长过程和形成机理。结果表明:磷化膜的生长过程分为5个阶段:基体溶解-成核阶段(0~130 s)、基体和磷化膜溶解阶段(130~630 s)、磷化膜快速... 以磷酸二氢锰的盐溶液为研究体系,采用SEM和EDS和电化学分析手段,研究镁合金AZ31锰系磷化膜的生长过程和形成机理。结果表明:磷化膜的生长过程分为5个阶段:基体溶解-成核阶段(0~130 s)、基体和磷化膜溶解阶段(130~630 s)、磷化膜快速生长阶段(630~1 300 s)、磷化膜稳态生长阶段(1 300~2 000 s)和磷化终止阶段(2 000 s以后)。磷酸盐晶核在镁合金AZ31浸入溶液的初始阶段一次形成,并优先在β相表面经过成核—长大—分裂—细化—增厚5个过程,沿表面方向生长和外延,最终形成致密的磷化膜。并且,磷化膜有两层,第一层是以Mg3(PO4)2和AlPO4以及MnHPO4为主的沉积薄膜;第二层则是在β相表面成核—长大的MnHPO4磷化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磷酸盐转化膜 形成机理 电化学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表征技术在电池界面演化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冀昱辰 杨卢奕 +1 位作者 林海 潘锋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0-754,共15页
在二次电池中,电极/电解液界面的演化行为对电池的性能和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工作机理出发,详细综述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先进原位表征技术,包括原位原子力显微镜、原位三维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电化学石英晶体天平、电化学微... 在二次电池中,电极/电解液界面的演化行为对电池的性能和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工作机理出发,详细综述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先进原位表征技术,包括原位原子力显微镜、原位三维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电化学石英晶体天平、电化学微分质谱、原位拉曼光谱、原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并且基于二次电池界面演化体系,本文将其划分为从液相到固相的电极/电解液界面中间相演化、沉积型金属负极的电沉积过程与金属-气体电池的三相界面演化,以及从固相到液相的固体组分电化学分解与固体组分溶解,列举了多种原位先进表征手段在这些复杂体系研究中联合应用的实例,展示了多模态界面原位表征技术在不同尺度下的立体分析能力。这些原位表征技术的联用不仅能够提供对电极/电解液界面在实际电池运行条件下动态演化过程的深入理解,还可以揭示影响电池性能和稳定性的关键因素。本文还讨论了当前研究中面临的挑战和取得的进展,并提出了对未来研究的展望。原位界面表征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将有助于深入理解电池界面演化机制,提升电池性能和稳定性,推动新型电池技术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表征 二次电池 电化学过程 界面演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程方向的热力学判据及其在有功参与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任聚杰 郭子成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1-5,共5页
将新的自发过程定义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相结合,推导出了更加方便、适用的过程方向的热力学判据,其中包括有功参与的过程方向的热力学判据,解决了长期困扰物理化学工作者的一个理论问题,即有功参与的过程方向无热力学判据的问题。详细说明... 将新的自发过程定义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相结合,推导出了更加方便、适用的过程方向的热力学判据,其中包括有功参与的过程方向的热力学判据,解决了长期困扰物理化学工作者的一个理论问题,即有功参与的过程方向无热力学判据的问题。详细说明了该判据在电化学、表面化学及光化学等特殊物理化学过程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学第二定律 自发过程的判据 电化学过程 表面过程 化学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个LiCoO_2纳米粒子充放电过程的实时光学成像
18
作者 龙亿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66-267,共2页
含锂纳米材料已经被广泛用作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研究单个纳米粒子电化学活性,可以“Bottom up”地建立起纳米材料结构-器件性能关系,有助于新型、高效电极材料的设计和优化。因此,发展可用于单个纳米粒子实时构效分析的原位分析方... 含锂纳米材料已经被广泛用作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研究单个纳米粒子电化学活性,可以“Bottom up”地建立起纳米材料结构-器件性能关系,有助于新型、高效电极材料的设计和优化。因此,发展可用于单个纳米粒子实时构效分析的原位分析方法极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COO2 纳米材料 充放电过程 光学成像 透射电子显微镜 结构表征 器件性能 锂离子电池 电化学过程 电化学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球形Ni(OH)_2的表面修饰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杜晓华 张泉荣 +1 位作者 姜长印 万春荣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8-80,共3页
为提高镍电极的导电性 ,在电极制作过程中需添加一定量的导电剂 ,通过混合添加的导电剂 ,受工艺条件的限制 ,其均匀性和利用率不是十分理想。通过化学方法 ,利用动态积分进料工艺在Ni(OH ) 2 的表面包覆上了一层钴的化合物 ,经SEM分析观... 为提高镍电极的导电性 ,在电极制作过程中需添加一定量的导电剂 ,通过混合添加的导电剂 ,受工艺条件的限制 ,其均匀性和利用率不是十分理想。通过化学方法 ,利用动态积分进料工艺在Ni(OH ) 2 的表面包覆上了一层钴的化合物 ,经SEM分析观察 ,包覆层分布均匀 ,与基体结合牢固、稳定。采用包覆钴化合物的Ni(OH ) 2 制备的镍电极 ,经 0 .3C及 1.0C充放电测试表明 ,其充电电压低 ,放电平台高 ,比容量大 ,大电流充放电效率及活性材料的利用率得到了明显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电极 表面改性 碱性蓄电池 氢氧化镍 电化学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酸溶液中氯离子对工业纯铁的腐蚀机理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董俊华 曹楚南 林海潮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79-282,共4页
The influence of Cl- concentration and acidity to the polarization curves of iron electrode is measured. The kinetic paramters of the anodic and cathodic process of iron electrode is obtain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re... The influence of Cl- concentration and acidity to the polarization curves of iron electrode is measured. The kinetic paramters of the anodic and cathodic process of iron electrode is obtain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reaction mechanisms is suggested. The thoeretical values of corrosion paramters are in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val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 氯离子 腐蚀机理 电化学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