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电化学脱水试验及研究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单忠健
-
机构
中国矿业学院研究生部
-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1982年第9期35-38,62,共5页
-
文摘
选煤生产中浮选尾煤的处理,由于普遍采用絮凝剂,浮选尾煤的澄清浓缩(在耙式浓缩机或深锥浓缩机中)已能得到妥善解决。但是,浓缩产品的进一步脱水却仍然是一个至今未能解决的问题。这种粘稠状微细煤泥采用任何机械力进行脱水都是非常困难的,但采用电化学脱水的办法却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电化学脱水过程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
-
关键词
电化学脱水
浮选尾煤
耙式浓缩机
选煤生产
深锥浓缩机
产品水分
入料粒度
脱水效果
粘稠状
试验室试验
-
分类号
TD9
[矿业工程—选矿]
-
-
题名响应面法优化煤焦油电化学脱水的操作条件
被引量:10
- 2
-
-
作者
李学坤
李稳宏
冯自立
孙智慧
李冬
-
机构
西北大学化工学院
西安文理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陕西理工学院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
出处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23-1129,共7页
-
基金
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基金资助项目(2010ZDKG-42)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0JM2002)
+1 种基金
陕西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0JK874)
西安市科技局创新支撑计划项目(CXY1021)
-
文摘
采用YS-3电脱盐试验与破乳剂评选仪,对中温热解煤焦油电化学脱水进行了实验。考察了破乳剂加入种类和加入量、电场强度、去离子水加入量、脱水温度、脱水时间等6个单因素对煤焦油电化学脱水效果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对破乳剂加入量、去离子水加入量、脱水温度、脱水时间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8种破乳剂中,以多乙烯多胺类引发剂合成的水溶性XD-2破乳剂的破乳效果最好;煤焦油电化学脱水的优化条件为:电场强度900 V/cm、脱金属剂加入量30.0μg/g、去离子水加入量13.4%(φ)、破乳剂加入量17.4μg/g,脱水温度108℃、脱水总时间17.3 min,在此条件下,脱水率最高达到99.5%,煤焦油中水含量最低为127.7μg/g,符合加氢原料油进料要求。
-
关键词
煤焦油
响应面法
电化学脱水
破乳剂
-
Keywords
coal tar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electrochemical dehydration
demulsifier
-
分类号
TQ523.6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
-
题名欢三联稠油电化学脱水中破乳剂使用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卿三权
甄玉全
-
机构
辽河油田职工大学化工系
-
出处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18-221,共4页
-
文摘
对辽河油田锦州采油厂欢三联合站稠油热-电-化学脱水中有效使用破乳剂、提高脱水效果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根据实验确定的药剂浓度、脱水温度与脱水率之间的关系并保证电脱水器获得最佳工作条件,改变了现场加药方法,使破乳剂日加量减少了500kg,净化油含水率由1.5%降到0.5%以下。
-
关键词
稠油
电化学脱水
破乳剂
脱水
原油
-
Keywords
Viscous Crude Oil,Electrochemical Dehydration,Demulsifier,Demulsifecating/Dehydrating Capacity,Field Uses,Jinzhou Oil Produetion Factory in Liaohe
-
分类号
TE624.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加工工程]
-
-
题名胶态FeS颗粒在电脱水器油水界面上的沉积与防治
被引量:37
- 4
-
-
作者
吴迪
孟祥春
张瑞泉
赵凤玲
丛丽
陈岩
林森
-
机构
天津大学化学工程研究所
大庆油田建设设计研究院水化室
-
出处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17-319,341,共4页
-
文摘
大庆油田杏二联合站电脱水器内油水过渡层加厚 ,导致脱水电流过高 ,电场频繁破坏。为解决这一问题 ,研究了油水过渡层加厚的原因 ,研制了可防止这一现象出现的原油破乳剂。在电场破坏时脱出的污水呈黑色 ,含大量FeS颗粒 (134mg/L) ,SRB菌 (1.1× 10 5个 /mL)及其他细菌。FeS颗粒为胶态粒子 (粒径范围 <0 .0 4— 2 0 μm) ,为SRB产生的H2 S腐蚀油井和地面设备的产物。将黑色含油污水与含水原油配制成含水 70 %的乳状液 ,乳状液静置破乳时 (5 0℃ )脱出淡黄色污水 ,而油水过渡层破裂时脱出黑灰色污水 ,表明FeS颗粒沉积在油水界面。通过专门程序将FeS颗粒从污水分离 ,用含分离出的FeS颗粒的盐水和 45号变压器油配制含水 5 0 %的W/O乳状液 ,在乳状液分层时 (5 0℃ )出现了被胶态FeS颗粒稳定的油水中间层。筛选出了一种可使FeS颗粒表面转变为油湿从而进入油相的破乳剂 (DODD 3) ,以防止油水过渡层生成并增厚 ,用于人工配制的含FeS颗粒的含水 5 0 %的W /O型原油乳状液的破乳脱水时 (5 0℃ ,加量按总液量计为 5 0g/t) ,脱出污水水质 (吸光度 )和净化油含水两项指标均优于原用破乳剂。
-
关键词
石蜡基原油
电化学脱水
油水过滤层
电脱水器
界面稳定性
胶态颗粒
硫化亚铁
破乳剂
-
Keywords
Paraffinic Crude Oil
Electric Chemical Dehydration
Intermediate Emulsified Layer
Electric Dehydrator
Interface Stability
Colloidal Particles
Ferrous Sulfide (FeS)
Demulsifier
-
分类号
TE86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储运工程]
TE86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储运工程]
-
-
题名原油电脱盐脱水技术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6
- 5
-
-
作者
姜子玉
丛玉凤
孙蕊
王常春
孙凡淇
董宴华
-
机构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
-
出处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91-1495,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702087)。
-
文摘
介绍了原油中水和盐的存在形式,原油中含盐含水的危害,电脱盐脱水的设备情况以及影响电脱盐效果的因素,包括温度、注水量、破乳剂种类、压力、混合强度等,概述了几种国内外现有的电脱盐脱水技术手段,包括超声波电脱盐技术、双进油双电场技术、原油脉冲脱盐技术、微波辐射法以及这些技术的应用进展,对原油电脱盐脱水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
关键词
原油预处理
电化学脱盐脱水
破乳
-
Keywords
crude oil pretreatment
electrochemical desalination and dehydration
demulsification
-
分类号
TQ082
[化学工程]
TQ150.6
[化学工程—电化学工业]
TE62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加工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