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t/短MWNTs催化剂的制备及电化学稳定性 被引量:3
1
作者 秦晓平 邵志刚 +2 位作者 周志敏 陈旭光 衣宝廉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47-852,共6页
采用动电位扫描和氧还原的方法研究了三种不同直径(<8nm、10~20nm、30~50nm)的短MWNTs(长度0.5~2μm)所制取的20%Pt/MWNTs催化剂的电化学稳定性。在动电位条件[0.6~1.2Vvs.SHE(标准氢电极)循环300圈]下,经过处理的碳管的CV曲线... 采用动电位扫描和氧还原的方法研究了三种不同直径(<8nm、10~20nm、30~50nm)的短MWNTs(长度0.5~2μm)所制取的20%Pt/MWNTs催化剂的电化学稳定性。在动电位条件[0.6~1.2Vvs.SHE(标准氢电极)循环300圈]下,经过处理的碳管的CV曲线几乎无变化;而VulcanXC72在动电位扫描100圈后的CV曲线变化较大。由碳管作为载体制取的催化剂中,20%Pt/MWNT(MWNT直径10~20nm)催化剂的电化学表面积下降幅度最小为64.5%;而商业化的20%Pt/VulcanXC-72(JM)催化剂的电化学表面积下降为68.5%。结果表明,20%Pt/MWNT(MWNT直径10~20nm)催化剂的电化学稳定性比20%Pt/VulcanXC-72(JM)下降幅度要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碳纳米管 燃料电池 电化学比表面积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丙基-β-环糊精修饰纳米碳管载钯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甲酸氧化性能
2
作者 白正宇 牛璐 +2 位作者 石敏 蒋利宾 李志超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0-66,共7页
以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为添加剂修饰碳纳米管为复合载体,常温常压下,成功合成了Pd纳米簇状结构,并用于甲酸的电催化氧化.XRD及TEM结果表明,制备出的Pd纳米簇状结构由粒径均匀,约为3.6nm的纳米颗粒组成,且高度分散沉积在载体表面... 以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为添加剂修饰碳纳米管为复合载体,常温常压下,成功合成了Pd纳米簇状结构,并用于甲酸的电催化氧化.XRD及TEM结果表明,制备出的Pd纳米簇状结构由粒径均匀,约为3.6nm的纳米颗粒组成,且高度分散沉积在载体表面.循环伏安测试结果表明,催化剂Pd/HP-β-CD-MWCNTs对甲酸氧化表现出了较高的催化活性和电化学比表面积.研究表明,在HP-β-CD存在条件下,将Pd纳米簇沉积在未作处理的碳纳米管上制备的催化剂适合应用于甲酸燃料电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酸氧化 纳米簇状结构 羟丙基-Β-环糊精 电化学比表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对Pt-Fe/C催化剂电催化氧还原反应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王彦恩 唐亚文 +3 位作者 周益明 高颖 刘长鹏 陆天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43-746,共4页
制备了用作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碳载Pt-Fe(Pt-Fe/C)阴极催化剂,X射线能量色散谱(EDX)、X射线衍射谱和电化学测量的结果表明,在Pt-Fe/C催化剂中,Fe以3种形式存在.质量分数大约为20%的Fe进入Pt的晶格,形成Pt-Fe合金,质量分数大约为80%的Fe... 制备了用作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碳载Pt-Fe(Pt-Fe/C)阴极催化剂,X射线能量色散谱(EDX)、X射线衍射谱和电化学测量的结果表明,在Pt-Fe/C催化剂中,Fe以3种形式存在.质量分数大约为20%的Fe进入Pt的晶格,形成Pt-Fe合金,质量分数大约为80%的Fe没有进入Pt的晶格而以Fe和Fe2O3的形式单独存在.该催化剂经酸处理后,非合金化Fe和Fe2O3被溶解,而使Pt-Fe/C催化剂的电化学活性比表面积要比未经酸处理前的增加约30%左右,导致Pt-Fe/C催化剂对氧还原的电催化活性优于未经酸处理前的Pt-Fe/C催化剂.研究结果表明,Pt-Fe/C催化剂的电化学活性比表面积对氧还原的电催化活性起重要的作用,另外,只有与Pt形成合金的Fe能提高Pt对氧还原的电催化活性,而非合金化的Fe对Pt催化剂对氧还原的电催化活性基本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载Pt-Fe催化剂 氧还原 电化学活性比表面积 电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