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单壁碳纳米管-DNA酶复合结构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被引量:6
1
作者 封科军 姚艳玲 +1 位作者 沈国励 俞汝勤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676-1680,共5页
结合DNA酶优异的氧化还原催化特性和碳纳米管的电化学特性,制备了单壁碳纳米管-DNA酶复合材料,并通过壳聚糖将其固定到玻碳电极表面构建了电化学生物传感界面.研究了单壁碳纳米管-DNA酶复合结构的氧化还原反应催化特性,并以此为传感平... 结合DNA酶优异的氧化还原催化特性和碳纳米管的电化学特性,制备了单壁碳纳米管-DNA酶复合材料,并通过壳聚糖将其固定到玻碳电极表面构建了电化学生物传感界面.研究了单壁碳纳米管-DNA酶复合结构的氧化还原反应催化特性,并以此为传感平台构建了葡萄糖氧化酶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结果表明,单壁碳纳米管-DNA酶复合材料修饰的电极对过氧化氢的响应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5×10-6~1×10-2mol/L)和良好的检测灵敏度(检出限为1×10-6mol/L).采用制备的葡萄糖氧化酶传感器实现了对葡萄糖的快速灵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DNA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纳米复合材料 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材料过氧化物模拟酶在比色分析及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郑丽 赵锦航 +1 位作者 牛小方 杨云慧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5-120,129,共7页
纳米材料模拟酶与天然酶相比,稳定性好,反应活性较高,易于对各类功能分子或蛋白质等进行修饰和标记,能够方便地应用于生物分析检测中。近几年,国内外的研究人员制备出各种各样的新型纳米材料模拟酶用于过氧化氢、葡萄糖、癌症标志物的... 纳米材料模拟酶与天然酶相比,稳定性好,反应活性较高,易于对各类功能分子或蛋白质等进行修饰和标记,能够方便地应用于生物分析检测中。近几年,国内外的研究人员制备出各种各样的新型纳米材料模拟酶用于过氧化氢、葡萄糖、癌症标志物的检测。简要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磁性纳米粒子、金属纳米粒子、纳米合金等纳米材料模拟酶在比色分析及电化学传感器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过氧化物模拟 比色分析 电化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e3O4-PGA@Au构建无酶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检测葡萄糖 被引量:5
3
作者 关桦楠 龚德状 +5 位作者 宋岩 刘博 韩博林 杨帆 崔琳琳 张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67-272,共6页
基于聚谷氨酸(poly-(γ-glutamic acid),PGA)金磁微粒(Fe3O4-PGA@Au)电沉积修饰玻碳电极,构建具有高灵敏度和选择性的无酶型葡萄糖电化学生物传感器。采用绿色还原吸附法制备Fe3O4-PGA@Au,并利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透射电... 基于聚谷氨酸(poly-(γ-glutamic acid),PGA)金磁微粒(Fe3O4-PGA@Au)电沉积修饰玻碳电极,构建具有高灵敏度和选择性的无酶型葡萄糖电化学生物传感器。采用绿色还原吸附法制备Fe3O4-PGA@Au,并利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Fe3O4-PGA@Au的理化性质。优化葡萄糖传感检测体系的反应温度、pH值、扫描速率和反应时间等检测参数。采用循环伏安法考察无酶传感器检测葡萄糖时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Fe3O4-PGA@Au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性能;在葡萄糖浓度分别为0.1~5.0μmol/L和10~250μmol/L范围内时,所构建的生物传感器峰电流密度与其葡萄糖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74μmol/L(RSN=3);此无酶型生物传感器具有好的重复性和抗干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纳米模拟 金纳米粒子 四氧化三铁 聚谷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吡咯膜电化学包埋固定酶及其复合酶生物传感器 被引量:8
4
作者 朱立平 陆云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19-621,共3页
采用电化学包埋法成功地将乳酸脱氢酶固定化在聚吡咯膜上,获得了具有生物活性和电活性的聚吡咯乳酸脱氢酶导电膜,并进一步制备了用以测定丙酮酸的聚吡咯乳酸脱氢酶金电极生物传感器。同时尝试用电化学包埋法将乳酸脱氢酶和辅酶NADH同时... 采用电化学包埋法成功地将乳酸脱氢酶固定化在聚吡咯膜上,获得了具有生物活性和电活性的聚吡咯乳酸脱氢酶导电膜,并进一步制备了用以测定丙酮酸的聚吡咯乳酸脱氢酶金电极生物传感器。同时尝试用电化学包埋法将乳酸脱氢酶和辅酶NADH同时固定化在聚吡咯膜上,获得了具有电化学活性的聚吡咯乳酸脱氢酶NADH 金复合酶电极。深入的实验证实了复合电极生物传感器具有线性的工作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包埋 聚吡咯膜 乳酸脱氢 生物 化活性 复合电极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介孔碳的电化学酪氨酸酶生物传感器法测定水体中的苯酚及高效液相色谱法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吴立冬 刘欢 +2 位作者 李晋成 付啸辰 宋怿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68-1372,共5页
采用新型的介孔碳材料作为固载酪氨酸酶的检测平台构建生物传感器,应用于水体环境中苯酚污染物的检测,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电化学酪氨酸酶生物传感器法的准确性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介孔碳的"空间限制效应"能够防止酪氨酸酶(三... 采用新型的介孔碳材料作为固载酪氨酸酶的检测平台构建生物传感器,应用于水体环境中苯酚污染物的检测,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电化学酪氨酸酶生物传感器法的准确性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介孔碳的"空间限制效应"能够防止酪氨酸酶(三维尺寸为6.5 nm×9.8 nm×5.5 nm)体外去折叠失活。基于介孔碳材料构建的电化学酪氨酸酶生物传感器在苯酚污染物检测方面显示了优良的性能,其重现性、灵敏度、稳定性、选择性以及检出限均比较令人满意。基于介孔碳的电化学酪氨酸酶生物传感器对苯酚污染物的检出限达到20 nmol/L,线性范围为0.1~10μmol/L。采用基于介孔碳的电化学酪氨酸酶生物传感器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实际水样品进行测定结果比对,结果表明该生物传感器方法检测结果准确、有效,适合于苯酚污染物突发污染事件的应急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介孔碳 酪氨酸 苯酚 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氢歧化模拟酶CoTPPS_4用于电化学传感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奚星林 章咏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02-103,共2页
随着模拟酶研究的深入,模拟酶在生物传感器方面的应用研究也逐渐开展起来。Sigel和Saito分别报道,meso-四(4-磺基苯)卟啉(TPPS_4)及其钴络合物(CoTPPS_4)可以作为过氧化氢歧化酶的模拟酶,并能催化H_2O_2的分解,但未见将此模拟酶应用于... 随着模拟酶研究的深入,模拟酶在生物传感器方面的应用研究也逐渐开展起来。Sigel和Saito分别报道,meso-四(4-磺基苯)卟啉(TPPS_4)及其钴络合物(CoTPPS_4)可以作为过氧化氢歧化酶的模拟酶,并能催化H_2O_2的分解,但未见将此模拟酶应用于生物传感器的报道。本文将CoTPPS_4修饰的阴离子交换树脂用尼龙网固定在原电池式氧电极上,由H_2O_2分解生成的O_2来定量H_2O_2。实验证明该模拟酶可以很好地应用于生物传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 钴卟啉 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纳米酶的电化学传感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7
作者 张家豪 黄绰林 刘英菊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408-419,共12页
食品安全恶性事件频发会对公众饮食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这对食品安全检测手段的要求不断提高。纳米酶因其能够基于特定的纳米结构催化天然酶的底物而展现出色的催化活性,使其在电化学传感检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该文首先介绍了纳米酶的... 食品安全恶性事件频发会对公众饮食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这对食品安全检测手段的要求不断提高。纳米酶因其能够基于特定的纳米结构催化天然酶的底物而展现出色的催化活性,使其在电化学传感检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该文首先介绍了纳米酶的4种催化活性(类过氧化物酶、类氧化物酶、类过氧化氢酶、类超氧化物歧化酶),详细阐述了纳米酶催化反应的机理,其次总结了基于纳米酶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安全(食品添加剂、农药、重金属离子、食源性致病菌、霉菌毒素)检测中的研究,并指出该领域现存的问题,以及展望该领域未来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食品安全 检测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afion共固定Pt/PEDOT/MWCNTs复合材料和辣根过氧化物酶电化学H_2O_2生物传感器
8
作者 王珊珊 樊友军 +4 位作者 张艳勤 谭一良 钟静萍 王辉 沈星灿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7-332,共6页
以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为载体,采用改进的一步化学合成法制备了Pt/聚3,4-乙烯二氧噻吩(PEDOT)/MWCNTs复合材料,以Nafion共固定此复合材料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从而研制出性能优良的生物传感器。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变换红... 以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为载体,采用改进的一步化学合成法制备了Pt/聚3,4-乙烯二氧噻吩(PEDOT)/MWCNTs复合材料,以Nafion共固定此复合材料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从而研制出性能优良的生物传感器。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和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对制得的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同时通过循环伏安法详细探讨了该传感器对H2O2的响应性能。结果表明,固定的HRP仍能维持其结构和生物活性,并进行有效和稳定的直接电子转移。该方法由于使用了载体MWCNTs及NaBH4的进一步还原过程,明显增强了传感器对H2O2的电催化活性。在优化条件下,该传感器对H2O2在0.008~1.8mmol/L浓度范围内成线性相关,检出限为0.4μmol/L,且具有良好的重现性、稳定性和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H2O2生物传感器 多壁碳纳米管 纳米铂 聚3 4-乙烯二氧噻吩 辣根过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应用于无酶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王银珠 顾斌 +6 位作者 李小墨 王继奎 贾飞飞 丁宝辰 张莉莉 程志鹏 仲慧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4-49,共6页
综述了近年来各种新型复合材料在无酶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应用方面的研究与进展。重点介绍和归纳了离子液体、纳米材料(金属及其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碳纳米材料、钙钛矿纳米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其在无酶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上的应用,并对复合... 综述了近年来各种新型复合材料在无酶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应用方面的研究与进展。重点介绍和归纳了离子液体、纳米材料(金属及其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碳纳米材料、钙钛矿纳米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其在无酶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上的应用,并对复合材料实际应用于无酶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方面的未来发展及所存在的问题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电化学 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纳米仿生酶构建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用于活性氧检测 被引量:5
10
作者 郝喜娟 赵沈飞 +3 位作者 张春媚 胡芳馨 杨鸿斌 郭春显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83-3193,3218,共12页
活性氧是一类存在于人体内性质活泼的含氧物质的总称,紫外线、化学药品以及大气污染等都可以诱导人体内活性氧的产生。活性氧涉及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是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癌症等多种疾病的信号分子,活性氧浓度的检测可以预测这... 活性氧是一类存在于人体内性质活泼的含氧物质的总称,紫外线、化学药品以及大气污染等都可以诱导人体内活性氧的产生。活性氧涉及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是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癌症等多种疾病的信号分子,活性氧浓度的检测可以预测这些疾病。但活性氧半衰期短,活细胞释放量少,因此,快速准确地检测活性氧浓度对疾病的诊断和预防至关重要。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具有操作简单、响应快、成本低、易于微型化等优点,适用于实时原位检测活性氧。它作为一种重要的活性氧检测平台而受到研究者们的密切关注。传感材料是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核心部分,决定着传感器的灵敏度、响应速度、线性范围和检出限。因此,合理设计传感材料是构建高性能活性氧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重要环节。纳米仿生酶因其独特的催化活性、选择性及稳定性,近年来被广泛用于构建活性氧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作为两种典型的纳米仿生酶,普鲁士蓝和磷酸锰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其中,普鲁士蓝因具有较高的过氧化氢催化活性和选择性,被称为"人工过氧化物酶",一般用于检测过氧化氢。磷酸锰是一种独特的锰盐,可通过歧化反应从水溶液中快速去除超氧化物,一般用于检测超氧负离子。为提高上述两种纳米仿生酶的导电性、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研究者一般将它们与高导电性材料复合,并通过调控纳米仿生酶尺寸和增加附着量等手段制备高效复合材料。本文围绕上述两种典型的纳米仿生酶(普鲁士蓝和磷酸锰),总结了其相关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活性氧检测中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两种典型纳米仿生酶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物化特性,然后概括了它们分别在过氧化氢和超氧负离子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最新进展,特别是对其物化特性和检测性能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此外,本文还展望了上述两种纳米仿生酶的未来发展前景,对其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所面临的挑战给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纳米仿生 普鲁士蓝 磷酸锰 活性氧 过氧化氢 超氧负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基纳米结构新材料在非酶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建斌 左国防 +1 位作者 王鹏 雷新有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8年第11期6-10,20,共6页
具有优异性能的石墨烯及其衍生物是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理想的电极材料。以石墨烯纳米复合结构材料为基础的非酶电化学传感器在葡萄糖、双氧水(H_2O_2)、多巴胺(DA)、丙烯酸(AA)、尿酸(UA)、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以及脱氧核糖核酸(D... 具有优异性能的石墨烯及其衍生物是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理想的电极材料。以石墨烯纳米复合结构材料为基础的非酶电化学传感器在葡萄糖、双氧水(H_2O_2)、多巴胺(DA)、丙烯酸(AA)、尿酸(UA)、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以及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等生化分子的检测中,均表现出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检测限低以及长期稳定性好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石墨烯 纳米复合材料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黄曲霉毒素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惠媛媛 王毕妮 彭海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00-305,311,共7页
黄曲霉毒素具有高毒性和致癌性,极易污染各种食品和农产品,因此建立快速有效的分析方法对于其监测和检测具有重要意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以其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无需对样品进行复杂处理等优势,在黄曲霉毒素检测... 黄曲霉毒素具有高毒性和致癌性,极易污染各种食品和农产品,因此建立快速有效的分析方法对于其监测和检测具有重要意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以其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无需对样品进行复杂处理等优势,在黄曲霉毒素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文章综述了免疫传感器、核酸适体传感器、酶传感器在黄曲霉毒素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并对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黄曲霉毒素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为进一步发展简便、快速、灵敏的新型电化学传感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黄曲霉毒素 免疫传感器 核酸适体传感器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放大DNA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林春水 王翊如 陈曦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27-532,共6页
DNA电化学传感器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分析时间短、检测成本低,极大地推动了生物传感器的发展.结合蛋白质酶、功能核酸酶的高催化效率与特异性,可提高检测灵敏度和选择性.本文评述了酶放大DNA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现存问题,... DNA电化学传感器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分析时间短、检测成本低,极大地推动了生物传感器的发展.结合蛋白质酶、功能核酸酶的高催化效率与特异性,可提高检测灵敏度和选择性.本文评述了酶放大DNA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现存问题,展望了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生物传感器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羧基化聚吡咯-氯化血红素和点触发链置换反应信号放大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检测转基因作物中CaMV35S序列
14
作者 翟应惠 夏子豪 +4 位作者 张鸿雁 叶永康 操小栋 郑海松 李云飞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9-36,共8页
为适应快速增长的转基因生物(GMOs)安全评价与管理的需求,高效、可靠的转基因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该文采用一步法合成了羧基化聚吡咯(cPPy)与氯化血红素(Hemin)的纳米复合物(cPPy-hemin),并以其为信号标签合成了一种DN... 为适应快速增长的转基因生物(GMOs)安全评价与管理的需求,高效、可靠的转基因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该文采用一步法合成了羧基化聚吡咯(cPPy)与氯化血红素(Hemin)的纳米复合物(cPPy-hemin),并以其为信号标签合成了一种DNA双链结构功能化的纳米信标(DNA-cPPy-hemin)。利用cPPy-hemin增强的模拟酶催化活性,结合点触发链置换反应(TSDR)信号放大策略,制备了一种新型电化学基因传感器用于转基因成分的灵敏检测。通过信号探针(Ps)与模板链(Ts)、辅助链(As)结合形成DNA双链体结构中的-NH2功能化cPPy-hemin,制备Ts/As/Ps-cPPy-hemin双链DNA结构的纳米信标。在目标花椰菜花叶病毒35S启动子(CaMV35S)序列和燃料链(Fs)存在下,TSDR过程释放出的Ps-cPPy-hemin与固定在电化学沉积金纳米粒子修饰GCE表面上巯基化的DNA捕获探针(Cs)相结合,利用cPPy-hemin对H2O2的模拟酶催化产生的电信号,可实现对CaMV35S的定量检测。在最优条件下,该传感器对目标基因序列的检测范围为1.0×10^(-14)~1.0×10^(-9)mol/L,检出限(S/N=3)为3.2×10^(-15) mol/L。制备的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选择性、重现性与稳定性,可用于转基因大豆中总DNA提取物的CaMV35S转基因片段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基化聚吡咯 氯化血红素 点触发链置换反应 模拟 转基因 电化学基因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NA银铂双金属纳米簇的电化学传感器用于Hg^(2+)的检测 被引量:8
15
作者 傅贤明 刘智晶 +3 位作者 蔡淑贤 李萍 李云腾 陈敬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26-431,共6页
以DNA为模板,通过一步法合成了一种银铂双金属纳米簇(DNA-Ag/Pt NCs),其粒径为2~4 nm,并表现出较强的过氧化物模拟酶活性,能催化H2O2氧化TMB使溶液变蓝色。基于此特性,结合Hg2+可与胸腺嘧啶碱基形成T-Hg2+-T结构,设计研制了一种非标记... 以DNA为模板,通过一步法合成了一种银铂双金属纳米簇(DNA-Ag/Pt NCs),其粒径为2~4 nm,并表现出较强的过氧化物模拟酶活性,能催化H2O2氧化TMB使溶液变蓝色。基于此特性,结合Hg2+可与胸腺嘧啶碱基形成T-Hg2+-T结构,设计研制了一种非标记的电化学传感器,用于Hg2+的灵敏特异性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该传感器的检测范围为0.65~3.5 nmol/L,检出限达0.17 nmol/L,能较好地识别Hg2+。该传感器有望用于实际水样中痕量汞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模板 双金属纳米簇 模拟 汞离子 电化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氧化酶修饰聚苯胺电极的生物电化学响应特性 被引量:12
16
作者 薛怀国 沈之荃 李永舫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30-733,共4页
采用聚合物掺杂方法将胺氧化酶固定在聚苯胺膜中制成聚苯胺/胺氧化酶电极. 该电极对组胺有快速的生物电化学响应, 电极反应受酶动力学控制. 固定化胺氧化酶的表观米氏常数为0.21 mmol/L, 最适pH值为7.3~7.6, 酶催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7... 采用聚合物掺杂方法将胺氧化酶固定在聚苯胺膜中制成聚苯胺/胺氧化酶电极. 该电极对组胺有快速的生物电化学响应, 电极反应受酶动力学控制. 固定化胺氧化酶的表观米氏常数为0.21 mmol/L, 最适pH值为7.3~7.6, 酶催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76 kJ*mol-1. 酶电极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可用来测定组胺. 此外, 酶电极的电化学性质通过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胺氧化 生物传感器 电极 组胺 测定 修饰电极 生物电化学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石墨烯/金纳米粒子/碳化钛复合材料构建双室酶生物燃料电池自供能葡萄糖生物传感器
17
作者 李世宣 蒙化 +6 位作者 尹学虎 易锦飞 马丽红 张艳丽 王红斌 杨文荣 庞鹏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1-39,共9页
基于酶生物燃料电池(EBFCs)构建的自供能电化学传感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小型化及无需外部电源等优势,在生物传感、环境监测和临床诊断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利用石墨烯/金纳米粒子/碳化钛(rGO/AuNPs/Ti_(3)C_(2))纳米复合材... 基于酶生物燃料电池(EBFCs)构建的自供能电化学传感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小型化及无需外部电源等优势,在生物传感、环境监测和临床诊断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利用石墨烯/金纳米粒子/碳化钛(rGO/AuNPs/Ti_(3)C_(2))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玻碳电极(rGO/AuNPs/Ti_(3)C_(2)/GCE)作为EBFCs阴极,在其表面进一步固定葡萄糖氧化酶(GOx),制得EBFCs生物阳极,进而通过组装EBFCs生物阳极和阴极构建了双室酶生物燃料电池自供能葡萄糖生物传感器(EBFCs-SPGB).当阳极室存在目标物葡萄糖时,生物阳极表面固定的GOx发生酶促反应,催化葡萄糖产生电子并经外电路到达阴极,导致阴极表面Fe(CN)_(6)^(3-)发生还原反应,从而产生电化学响应信号.rGO/AuNPs/Ti_(3)C_(2)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电性、生物相容性和大的比表面积,其协同效应可显著提高GOx负载量和有效促进电子在电极表面的传递.构建的EBFCs-SPGB最大功率输出信号与葡萄糖浓度在0.3~10 m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1 mmol/L(S/N=3),可用于人体血清样本中葡萄糖浓度的检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 纳米复合材料 生物燃料电池 自供能电化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位型痕量硫氢根模拟酶生物传感器研究
18
作者 赵俊剑 韩知璇 +3 位作者 杨秀惠 韩晓微 孙照琦 朱永春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2016年第4期72-78,共7页
以恒电位法在pH=9.0碱性水溶液中碳纤维簇电极上镀单层锌,在含有组氨酸和电解氧化锌镀层下原位合成了锌-组氨酸-羟基络合物修饰碳纤维电极,模拟了生物酶识别痕量的硫氢酸根离子,优化了电极制备的条件。建立了开路电位测定硫氢酸根离子... 以恒电位法在pH=9.0碱性水溶液中碳纤维簇电极上镀单层锌,在含有组氨酸和电解氧化锌镀层下原位合成了锌-组氨酸-羟基络合物修饰碳纤维电极,模拟了生物酶识别痕量的硫氢酸根离子,优化了电极制备的条件。建立了开路电位测定硫氢酸根离子的方法,在中性水溶液中,该电极以开路电位变化响应注入溶液中的硫离子浓度,并可用能斯特方程描述开路电位变化的规律。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1.0×10^(-15)mol/L,检测范围为1.0×10^(-6)~1.0×10^(-15)mol/L,相对标准偏差为3.5%。对实际样品中硫氢酸根离子检测结果为1.12×10^(-13)mol/L,加标回收率为109.2%。研制的电化学传感器具有响应快速,灵敏度高,检出限低,检测范围宽,仪器简单方便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氢酸根 电位法 电化学模拟酶生物传感器 电化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活性铁氰化镍和金属模拟酶协同催化的蛋白质电化学检测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丽娜 谢西月 柴雅琴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515-1520,共6页
该文设计了一种基于金属纳米模拟酶协同催化产生不溶性沉淀的“signal-off”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超灵敏检测甲胎蛋白(AFP)。通过夹心免疫法将具有辣根过氧化物活性的二抗耦合物空心纳米金-铂钯纳米颗粒(HAuNPs-PtPdNPs-Ab2)固载在电... 该文设计了一种基于金属纳米模拟酶协同催化产生不溶性沉淀的“signal-off”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超灵敏检测甲胎蛋白(AFP)。通过夹心免疫法将具有辣根过氧化物活性的二抗耦合物空心纳米金-铂钯纳米颗粒(HAuNPs-PtPdNPs-Ab2)固载在电活性物质铁氰化镍纳米颗粒修饰的电极上。在H2O2存在下,以AFP捕获的二抗耦合物中的HAuNPs和PtPdNPs作为辣根过氧化物模拟酶催化4-氯-1-萘酚(4-CN),并在电极界面生成不溶且不导电的沉淀物苯并-4-氯己二烯酮(4-CD),有效阻碍了电子传递,电化学信号显著降低,可用于AFP的定量检测。实验表明,该传感器对0.1 pg/mL^200 ng/mL AFP表现出良好的检测线性,检出限(S/N=3)为33 fg/mL。该传感策略具有协同催化作用,可提供一种新的多重信号放大方法用于改善传感器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催化作用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金属纳米材料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性金属有机框架模拟酶电化学检测邻苯二酚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关桦楠 邢珂 +1 位作者 张悦 刘树萍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91-697,共7页
通过自组装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复合金属有机框架(Fe_(3)O_(4)@Au/MOF)纳米粒子。应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技术对Fe_(3)O_(4)@Au/MOF进行理化性质表征。基于Fe_(3)O_(4)@Au/MOF的过氧化物... 通过自组装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复合金属有机框架(Fe_(3)O_(4)@Au/MOF)纳米粒子。应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技术对Fe_(3)O_(4)@Au/MOF进行理化性质表征。基于Fe_(3)O_(4)@Au/MOF的过氧化物模拟酶活性,构建出具有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的无酶增强型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用于检测饮用水中邻苯二酚。采用循环伏安法对邻苯二酚进行测定,并优化其电化学检测体系。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最适检测体系如下:反应温度为60℃,Fe_(3)O_(4)@Au/MOF添加量为0.15 g,扫描速率为0.1 V/s,缓冲溶液pH值为5.0。邻苯二酚浓度在0.001~0.1 mmol/L范围内,工作曲线方程为|I_(pa)|=2048.5 c+67.83,R 2=0.9912。检测限(S/N=3)为1.12×10^(-7)mol/L,回收率在98.8%~10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模拟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邻苯二酚 饮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