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单元气相缓蚀剂的合成,气相缓蚀能力及电化学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大全 高立新 周国定 《电化学》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08-313,共6页
以吗啉 ,甲醛和环己胺作原料 ,合成N ,N_二 (4_吗啉甲基 )_环己胺 (BMMCH) ,应用红外光谱和氢核磁共振谱表征其结构 ,并由气相防锈甄别实验和气相防锈能力试验考察其气相防锈性能 ;采用密闭空间挥发减量实验 ,比较其气化挥发能力 .结果... 以吗啉 ,甲醛和环己胺作原料 ,合成N ,N_二 (4_吗啉甲基 )_环己胺 (BMMCH) ,应用红外光谱和氢核磁共振谱表征其结构 ,并由气相防锈甄别实验和气相防锈能力试验考察其气相防锈性能 ;采用密闭空间挥发减量实验 ,比较其气化挥发能力 .结果表明 ,BMMCH对碳钢具有较好的防锈效果 ;其挥发能力较亚硝酸二环己胺弱 .另通过碳钢在模拟大气腐蚀水中的极化曲线测试 ,发现BMMCH的存在导致碳钢电极的腐蚀电位负移 ,对阴极过程能起抑制作用 ,同时降低了阳极钝化区的电流密度 .电化学阻抗谱研究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缓蚀剂 吗啉衍生物 MANNICH反应 挥发能力实验 电化学极化曲线 金属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三唑和8-羟基喹啉对铜的缓蚀协同作用 被引量:30
2
作者 张大全 高立新 +1 位作者 周国定 陆柱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4-78,共5页
通过电化学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苯并三唑(BTA)和8-羟基喹啉(HQ)对铜的缓蚀协同作用,BTA和HQ复配使用后提高了电极的膜电阻,降低了电极的膜电容,增强了对铜腐蚀的抑制作用.通过MM2分子力学程序和PPP-SCF量子化学方法优化计算了... 通过电化学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苯并三唑(BTA)和8-羟基喹啉(HQ)对铜的缓蚀协同作用,BTA和HQ复配使用后提高了电极的膜电阻,降低了电极的膜电容,增强了对铜腐蚀的抑制作用.通过MM2分子力学程序和PPP-SCF量子化学方法优化计算了BTA和HQ的分子结构参数,分析讨论了它们之间的缓蚀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三唑 8-羟基喹啉 协同作用 交流阻抗谱 PPP-SCF程序计算 缓蚀作用 缓蚀剂 络合物保护膜 电化学极化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晶合金Mg_(65)Y_(10)Cu_(25)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成 张庆生 +2 位作者 江峰 张海峰 胡壮麒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016-1020,共5页
利用电化学极化曲线方法、交流阻抗 (EIS)技术和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研究了Mg65Y10 Cu2 5非晶及相应的晶化合金在 3 5 %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极化曲线测试结果表明 ,非晶合金Mg65Y10 Cu2 5在NaCl溶液中为活性溶解 ,腐蚀反应由阴极... 利用电化学极化曲线方法、交流阻抗 (EIS)技术和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研究了Mg65Y10 Cu2 5非晶及相应的晶化合金在 3 5 %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极化曲线测试结果表明 ,非晶合金Mg65Y10 Cu2 5在NaCl溶液中为活性溶解 ,腐蚀反应由阴极反应和阳极反应共同控制。EIS测试表明 ,随着浸泡时间延长 ,非晶合金耐蚀性下降 ,EIS由 3个时间常数变为 2个时间常数。SEM测试表明 ,非晶合金经过 2 4h浸泡后 ,表面发生了极为不均匀的腐蚀 ;EDAX能谱表明 ,非晶合金经过浸泡后 ,表面成分发生了较大变化 ,含镁量减少 ,表面出现了浓度分布不均匀的氧元素。晶化后Mg65Y10 Cu2 5合金的耐蚀性略有提高。探讨了非晶合金在 3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65Y10Cu25非晶合金 交流阻抗 腐蚀行为 NACL溶液 电化学极化曲线 镁基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介质中精氨酸复合缓蚀剂缓蚀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黄文恒 黄茜 +2 位作者 刘勇 曹琨 徐海舟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10,共5页
本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在硫酸介质中精氨酸及复配对碳钢缓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精氨酸、碘化钾和抗坏血酸存在协同效应,属于混合型缓蚀剂,当精氨酸的浓度为40 mg/L、碘化钾的浓度为125 mg/L和抗坏血酸的浓度20 m... 本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在硫酸介质中精氨酸及复配对碳钢缓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精氨酸、碘化钾和抗坏血酸存在协同效应,属于混合型缓蚀剂,当精氨酸的浓度为40 mg/L、碘化钾的浓度为125 mg/L和抗坏血酸的浓度20 mg/L时缓蚀效果最佳,在此条件下平均缓蚀效率可达到97%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酸 缓蚀剂 电化学极化曲线 复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Zn双元离子注入不锈钢的研制与抗菌性能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詹玮婷 倪红卫 +3 位作者 陈荣生 霍开富 张寒霜 熊平源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635-1638,共4页
在单一金属离子抗菌性能和作用范围存在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Ag/Zn双元抗菌金属离子注入制备抗菌不锈钢的方法。该方法将有助于抗菌广谱性和抗菌性能的提高,迄今未有双元抗菌金属离子不锈钢的报道。平板菌落计数法表明,Ag/Zn双元离子注... 在单一金属离子抗菌性能和作用范围存在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Ag/Zn双元抗菌金属离子注入制备抗菌不锈钢的方法。该方法将有助于抗菌广谱性和抗菌性能的提高,迄今未有双元抗菌金属离子不锈钢的报道。平板菌落计数法表明,Ag/Zn双元离子注入试样对革兰氏阴性大肠杆菌(E.coil)和革兰氏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都具有优良的抗菌效果(抗菌率>99%);电化学极化曲线表明,注入试样的耐腐蚀性能较未注入试样略有提高;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原子力显微镜(AFM)等对离子注入层离子化学状态及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初步讨论了注入层性质与抗菌性能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注入 抗菌不锈钢 平板菌落计数法 电化学极化曲线 X射线光电子能谱 原子力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高铬铸铁在热强碱中受冲刷时的腐蚀行为 被引量:3
6
作者 刘钧泉 李卫 涂小慧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04-207,共4页
为考察不同材料在热强碱中的腐蚀和磨损腐蚀行为,用电位线性扫描方法测定了Cr13和Cr26两种高铬铸铁在静态和动态的模拟介质中的极化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动态条件下的腐蚀电流密度比静态条件下约大两个数量级;在动态冲刷条件下,铸铁材料... 为考察不同材料在热强碱中的腐蚀和磨损腐蚀行为,用电位线性扫描方法测定了Cr13和Cr26两种高铬铸铁在静态和动态的模拟介质中的极化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动态条件下的腐蚀电流密度比静态条件下约大两个数量级;在动态冲刷条件下,铸铁材料的表面始终处于活化状态,磨损腐蚀速率远大于纯腐蚀速率;Cr26抗磨损腐蚀的性能优于Cr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铬铸铁 热强碱 冲刷 腐蚀行为 电化学极化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碳钢在选煤厂三种不同水质中的腐蚀行为 被引量:3
7
作者 田江漫 解京选 +1 位作者 张琦 曲会东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90-692,697,共4页
以河南永城煤矿区某选煤厂的水质为研究对象,采用全浸失重法、电化学测试及X射线衍射方法研究了45#碳钢在选煤厂清水(生活用水)、循环水和矿井水(生产系统补加水)3种水质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45#碳钢在3种水质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腐蚀,... 以河南永城煤矿区某选煤厂的水质为研究对象,采用全浸失重法、电化学测试及X射线衍射方法研究了45#碳钢在选煤厂清水(生活用水)、循环水和矿井水(生产系统补加水)3种水质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45#碳钢在3种水质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腐蚀,且其腐蚀程度排序为:矿井水>循环水>清水;XRD图谱分析结果显示,3种水质中的腐蚀产物均为铁锈,且其主要成分为Fe3O4和FeO(OH),说明整个电化学腐蚀过程阳极主要进行的是铁的溶解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煤厂 45#碳钢 失重法 电化学稳态极化曲线 XR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唑啉硫酸酯盐两性表面活性剂用作缓蚀剂的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张贵才 马涛 +1 位作者 葛际江 齐宁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3-55,共3页
以油酸、羟乙基乙二胺和氨基磺酸为原料合成了咪唑啉硫酸酯盐两性表面活性剂,并通过红外光谱进行表征.应用电化学极化曲线、静态挂片评价其缓蚀性能及缓蚀机理.考察了其与阻垢剂1-羟基亚乙基二膦酸(HEDP)的兼容性.实验结果表明,咪唑啉... 以油酸、羟乙基乙二胺和氨基磺酸为原料合成了咪唑啉硫酸酯盐两性表面活性剂,并通过红外光谱进行表征.应用电化学极化曲线、静态挂片评价其缓蚀性能及缓蚀机理.考察了其与阻垢剂1-羟基亚乙基二膦酸(HEDP)的兼容性.实验结果表明,咪唑啉硫酸酯盐两性表面活性剂对A3碳钢在饱和二氧化碳模拟盐水中的腐蚀具有抑制作用,添加量为50 mg/L时,体系的腐蚀电流密度由98.27μA/cm2降到了17.0μA/cm2;静态挂片实验用量为10 mg/L时,缓蚀率达90%.在咪唑啉硫酸酯盐使用量为10 mg/L时,对HEDP的使用效果影响不大;而HEDP对其缓蚀性能亦基本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表面活性剂 硫酸酯盐 咪唑啉 缓蚀剂 电化学极化曲线 羟乙基乙二胺 腐蚀电流密度 缓蚀性能 HEDP 原料合成 氨基磺酸 红外光谱 缓蚀机理 抑制作用 二氧化碳 A3碳钢 挂片实验 使用效果 兼容性 二膦酸 亚乙基 阻垢剂 添加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藏地区土壤浸出液的腐蚀性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伟光 潘吉林 +2 位作者 李二建 丁建华 樊凯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2-85,99,共5页
通过测试川藏不同地区土壤浸出液的理化参数如腐蚀性元素含量、pH、电导率等,评估了这些地区土壤环境的腐蚀性。同时考察了Q355B钢试样在土壤浸出液、超纯水及3.5%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土壤浸出液的电导率、溶液中阴离子... 通过测试川藏不同地区土壤浸出液的理化参数如腐蚀性元素含量、pH、电导率等,评估了这些地区土壤环境的腐蚀性。同时考察了Q355B钢试样在土壤浸出液、超纯水及3.5%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土壤浸出液的电导率、溶液中阴离子含量对材料的腐蚀影响较大,电导率越高、土壤中阴离子含量越多,腐蚀越严重。试样在成都土壤浸出液中的腐蚀最严重,腐蚀速率为0.0118 mm/a,约为在3.5%NaCl溶液的1/3;试样在理塘禾泥乡土壤浸出液中的腐蚀最轻微,腐蚀速率为0.0004 mm/a,与在超纯水中的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藏地区 土壤浸出液 腐蚀 电化学曲线 电化学阻抗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A05铝合金黑色氧化膜的结构及耐蚀性能
10
作者 王爱荣 朱芳坤 +1 位作者 杨凤霞 安彩霞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6-59,共4页
用两步化学氧化法在铝合金表面获得了黑色氧化膜。利用全浸渍腐蚀试验及电化学极化曲线评价了膜的耐蚀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膜的表面形貌,采用能量散射谱(EDS)测定膜的成分。结果表明:铝合金的黑色氧化膜具有网块状结构,膜层主要... 用两步化学氧化法在铝合金表面获得了黑色氧化膜。利用全浸渍腐蚀试验及电化学极化曲线评价了膜的耐蚀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膜的表面形貌,采用能量散射谱(EDS)测定膜的成分。结果表明:铝合金的黑色氧化膜具有网块状结构,膜层主要由O、Al、Mn、Co、Cr五种元素所组成,未经封闭的铝合金氧化膜的耐蚀性能很差,而经重铬酸钾封闭后,耐蚀性大为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氧化膜 电化学极化曲线 形貌 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rrosion behavior of 907 steel under thin electrolyte layers of artificial seawater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慧萍 丁少春 +3 位作者 朱娟 张昭 张鉴清 曹楚南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3期806-814,共9页
The corrosion behavior of 907 steel under thin electrolyte layer(TEL)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cathodic polarization curve measurement,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EIS)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 The corrosion behavior of 907 steel under thin electrolyte layer(TEL)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cathodic polarization curve measurement,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EIS)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thodic diffusion current density presents the variation trend of initial increase and subsequent decrease with the decrease of TEL thickness, and the maximum deposits at 58 μm. The cotangent-hyperbolic impedance(O) is rationally first introduced to study the diffusion process of the reactants through the corrosion products layer with many permeable holes. The initial corrosion rate of 907 steel under different TEL thickness increases with the decrease of TEL thickness except that of 104 μm,whereas the corrosion rate after long time corrosion can be ranked as 104 μm﹥402 μm﹥198 μm﹥301 μm﹥bulk sol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7 steel atmospheric corrosion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polar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