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罗氏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检测大小鼠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王红 王冉冉 +3 位作者 赵得发 单忠艳 滕卫平 滕晓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2期3966-3970,共5页
目的探讨罗氏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检测大、小鼠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稳定性、可靠性,以及比较不同品系大、小鼠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差异。方法 2016年11月—2017年3月,选取7~8周龄昆明小鼠60只和SD大鼠30只;7~8周龄昆明小... 目的探讨罗氏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检测大、小鼠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稳定性、可靠性,以及比较不同品系大、小鼠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差异。方法 2016年11月—2017年3月,选取7~8周龄昆明小鼠60只和SD大鼠30只;7~8周龄昆明小鼠30只(随机分为实验性甲状腺激素增多组、实验性甲状腺激素减少组和甲状腺功能正常组,各10只),7~8周龄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实验性甲状腺激素增多组、实验性甲状腺激素减少组和甲状腺功能正常组,各10只);10周龄远交系SD大鼠、近交系BN大鼠、远交系昆明小鼠、近交系C57BL/B6N小鼠各20只。采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检测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_3)、总甲状腺素(TT_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素(FT_4)。结果昆明小鼠、SD大鼠血清甲状腺功能指标批内变异系数分别为0.697%~1.853%、0.946%~1.253%,昆明小鼠、SD大鼠血清甲状腺功能指标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1.389%~2.670%、1.150%~2.834%。昆明小鼠、SD大鼠实验性甲状腺激素增多组TT_3、TT_4、FT_3、FT_4水平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实验性甲状腺激素减少组TT_3、TT_4、FT_3、FT_4水平低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P<0.05)。各品系实验动物血清甲状腺功能指标变异系数均>5.000%,近交系实验动物血清甲状腺功能指标集中趋势优于远交系。结论罗氏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检测大、小鼠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结果稳定性较好,能够较好地区分实验性甲状腺激素增多组、实验性甲状腺激素减少组及甲状腺功能正常组甲状腺功能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激素类 罗氏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 鼠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源性高碘地区健康人群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筛查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侯振江 张靖宇 +2 位作者 牟兆新 范洪 王华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01-406,共6页
目的:探讨沧州市健康体检人群甲状腺自身抗体的阳性率及其与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测定沧州市3 218名健康体检人群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甲状腺过氧... 目的:探讨沧州市健康体检人群甲状腺自身抗体的阳性率及其与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测定沧州市3 218名健康体检人群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 Ab),分别以TPOAb>34 U/ml和Tg Ab>115 U/ml为阳性,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健康人群甲状腺自身抗体的总阳性率为16.19%,且随年份增加呈明显的增高趋势,不同性别之间的阳性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P<0.001),其中TPOAb、Tg Ab、TPOAb和Tg Ab同时阳性的检出率分别为14.57%、12.74%和11.12%,1 686名女性的阳性检出率(21.53%、19.16%、16.67%)显著高于男性(6.92%、5.68%、5.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且随年龄增加阳性检出率逐渐升高,女性阳性率高峰在≥70岁年龄组,男性阳性率高峰在50~59岁年龄组。甲亢和亚甲亢、甲减和亚甲减甲状腺自身抗体的阳性检出率和OR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沧州市健康体检人群甲状腺自身抗体的阳性率较高,对甲状腺功能正常而自身抗体阳性者进行动态监测、随访或早期干预,有利于甲状腺疾病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及其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人群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代谢标志物ICTP、BAP对肺癌骨转移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17
3
作者 忻宇 韩宝惠 +2 位作者 娄家陶 吴京 牛艳洁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0年第10期947-953,共7页
背景与目的骨代谢标志物是一类源于骨基质或骨细胞的代谢指标,可反映骨代谢情况。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I型胶原交联羧基端肽(cross-linked telopeptide of type I collage,ICTP)和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one-specific alkalin... 背景与目的骨代谢标志物是一类源于骨基质或骨细胞的代谢指标,可反映骨代谢情况。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I型胶原交联羧基端肽(cross-linked telopeptide of type I collage,ICTP)和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one-specific alkaline phosphatase,BAP)在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意义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方法,共入组110例,分为3组。初治肺癌患者共90例,临床分期为IV期,分为骨转移组50例和非骨转移组40例,健康对照组20例,采用酶联免疫法和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检测所有入组者治疗前的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ICTP和BAP水平,对骨转移的各因素与血清ICTP和BAP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骨转移组的血清ICTP和BAP水平显著高于非骨转移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多发性骨转移组(骨转移数≥3)的血清BAP水平显著高于少发性骨转移组(骨转移数<3)(P<0.05)。混合性骨转移组的血清BAP水平显著高于溶骨性骨转移组(P<0.05)。ICTP和BAP在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敏感性分别为18%和40%,特异性分别为98.3%和95%,准确度分别为61.8%和70%。联合检测血清ICTP和BAP可提高其敏感性和准确度(分别为52%和74.5%)。结论由于检测方便、无创性、成本较低,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ICTP和BAP在肺癌骨转移的临床诊断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骨转移 ICTP BAP 酶联免疫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AFP、CEA、CA125、CA199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7
4
作者 汤钦枞 魏祥坤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11期1395-1397,1402,共4页
目的:探讨AFP(甲胎蛋白)、CEA(癌胚抗原)、CA125(糖链抗原CA125)、CA199(糖链抗原CA199)等四种肿瘤标志物在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ncer,PHC)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应用中选择优化合理、经济实用的肿瘤标志物组合提供参考... 目的:探讨AFP(甲胎蛋白)、CEA(癌胚抗原)、CA125(糖链抗原CA125)、CA199(糖链抗原CA199)等四种肿瘤标志物在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ncer,PHC)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应用中选择优化合理、经济实用的肿瘤标志物组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化学发光标记免疫法测定原发性肝癌组40例、肝脏良性疾病组55例、正常对照组52例中AFP、CEA、CA125、CA199的含量,比较四种肿瘤标志物单独或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结果:PHC组中血清AFP、CEA、CA125、CA199含量显著高于良性肝病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4种肿瘤标志物的联检阳性率为85.0%,显著高于良性肝病组(40.0%)和正常对照组(5.7%)(P均<0.01);联合检测在提高PHC诊断敏感性(P<0.05)的同时,特异性有所下降(P<0.05)。结论:肿瘤标志物AFP、CEA、CA125、CA199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PHC的阳性诊断率,四种肿瘤标志物联检对PHC有十分重要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肿瘤标记 生物学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血清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