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电化学协同过硫酸盐去除焚烧厂MBR出水富里酸的机理研究
1
作者
卢雨杉
于志鹏
+7 位作者
丁文川
吴思妍
李东铭
敖延瑾
周俊朗
金桓宇
秦霁桐
曾晓岚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6-32,共7页
该研究选取不锈钢与Ti/IrO_(2)涂层电极、石墨与石墨分别作为一、二级反应池的阴阳极,采用两级电化学协同过硫酸盐法去除焚烧厂渗滤液MBR处理出水中的富里酸。通过淬灭实验,依次探讨了过硫酸钠(PDS)投加量和电流密度2种主要因素对富里...
该研究选取不锈钢与Ti/IrO_(2)涂层电极、石墨与石墨分别作为一、二级反应池的阴阳极,采用两级电化学协同过硫酸盐法去除焚烧厂渗滤液MBR处理出水中的富里酸。通过淬灭实验,依次探讨了过硫酸钠(PDS)投加量和电流密度2种主要因素对富里酸降解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PDS=12 g/L,J=14.7 mA/cm^(2)时,一级反应池中富里酸的去除率达88.70%,主要归因于活化态PDS(*PDS)及∙OH的氧化和Fe(OH)3絮凝作用。适当增加PDS投加量可显著促进*PDS氧化作用,但对体系中其他机制的影响较小;提高电流密度可显著促进∙OH氧化作用。(2)在二级反应池中不投加PDS,当J=14.7 mA/cm^(2)时,两级反应池总去除率达95.55%。中、低电流密度下,二级反应池中富里酸的去除主要归因于*PDS及∙OH的氧化作用;高电流密度下,∙OH氧化为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里酸
电化学协同过硫酸盐体系
作用机制
两级反应池
MBR出水
焚烧厂渗滤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化学协同过硫酸盐氧化法处理含盐有机废水
被引量:
14
2
作者
陈希
纪志永
+3 位作者
黄智辉
赵颖颖
刘杰
袁俊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572-5577,共6页
近年来,随着煤化工行业不断发展,废水排放量加大。煤化工行业废水排放量大、高盐和高化学需氧量的现状使得对其的处理成为一大热点和难点。本文以伊犁某工厂实际含盐有机废水(TDS含量25000mg/L)成分为依据,选取2-甲氧基苯酚作为煤化工...
近年来,随着煤化工行业不断发展,废水排放量加大。煤化工行业废水排放量大、高盐和高化学需氧量的现状使得对其的处理成为一大热点和难点。本文以伊犁某工厂实际含盐有机废水(TDS含量25000mg/L)成分为依据,选取2-甲氧基苯酚作为煤化工废水中典型有机物,采用电化学协同过硫酸盐法处理含盐有机废水,主要考察电压、初始过硫酸钠浓度、极板间距及初始pH对2-甲氧基苯酚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综合考虑电能消耗及氧化剂成本,在2V电压、极板间距3cm、过硫酸钠投加量5g/L、pH=12以及反应3h条件下,2-甲氧基苯酚的降解率可达到97.5%,相较单一的电化学法或过硫酸盐氧化法均有显著提升,协同效应明显。本文研究结果为今后煤化工行业含盐有机废水的绿色高效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过硫酸盐
氧化
协同
含盐有机废水
2-甲氧基苯酚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Fe(Ⅱ)基协同络合体系下靛蓝电化学还原染色
被引量:
4
3
作者
汪康康
李晓燕
姚继明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6-48,49-51,共6页
针对当前电化学染色过程中电流效率低、染料还原率低问题。文中以铁-葡萄糖酸钠(DGS)-Abal B协同络合体系为氧化还原媒介,对靛蓝进行间接电化学还原染色,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靛蓝在Fe(Ⅲ)或Fe(Ⅱ)-DGS-Abal B媒介中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针对当前电化学染色过程中电流效率低、染料还原率低问题。文中以铁-葡萄糖酸钠(DGS)-Abal B协同络合体系为氧化还原媒介,对靛蓝进行间接电化学还原染色,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靛蓝在Fe(Ⅲ)或Fe(Ⅱ)-DGS-Abal B媒介中的电化学行为,研究了硫酸亚铁、葡萄糖酸钠、Abal B、NaOH对氧化还原峰电流值和染料还原率和亚铁离子转化率的影响,探讨了靛蓝间接电化学还原的机理。结果表明,在还原时间为30 min,工作电压6.00 V,阴极面积10 cm^2时,优化的电解液组成成分为:靛蓝2.5 g/L,硫酸亚铁10.0 g/L,葡萄糖酸钠8.0 g/L,Abal B 7.0 g/L,氢氧化钠30.0 g/L;在此工艺下,染料还原率可达90.00%,并与传统保险粉染色进行对比,棉织物染色K/S值提高7.43%,且色牢度与传统染色工艺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Ⅱ)-DGS-Abal
B
协同
络合
体系
靛蓝
电化学
还原染色
循环伏安
还原率
亚铁离子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煤的电化学脱硫研究(Ⅰ)——酸性无隔膜电解体系
被引量:
14
4
作者
王知彩
崔平
涂晓霞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02年第4期1-3,共3页
以山家林洗精煤为原料,试验研究了酸性无隔膜电解体系中煤的电化学脱硫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煤中硫酸盐硫和黄铁矿硫都可获得理想的脱除效果,全硫脱除率最高可达54.8%。此外,红外光谱分析证实酸性体系中电化学脱硫对煤质影响较大,碳氢比...
以山家林洗精煤为原料,试验研究了酸性无隔膜电解体系中煤的电化学脱硫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煤中硫酸盐硫和黄铁矿硫都可获得理想的脱除效果,全硫脱除率最高可达54.8%。此外,红外光谱分析证实酸性体系中电化学脱硫对煤质影响较大,碳氢比明显增高,同时煤中有机硫也被明显脱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
电化学
脱硫
酸性
体系
红外分析
硫酸盐
黄铁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低阶煤熔融体系电化学转化过程
被引量:
2
5
作者
朱凌岳
朱丽娜
+3 位作者
纪德强
苑丹丹
吴红军
王宝辉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2-76,84,I0006,共7页
为解决低阶煤转化的高耗能、高污染与分级转化调控难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化学过程的低阶煤转化方法,以镍作为电化学反应阴极与阳极,在熔融体系中,采用热—电化学协同反应过程电解低阶煤进行提质转化。结果表明:低阶煤在熔融体系中能够...
为解决低阶煤转化的高耗能、高污染与分级转化调控难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化学过程的低阶煤转化方法,以镍作为电化学反应阴极与阳极,在熔融体系中,采用热—电化学协同反应过程电解低阶煤进行提质转化。结果表明:低阶煤在熔融体系中能够进行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随温度的升高,能够有效降低氧化还原电位;低阶煤的电化学转化随反应时间的改变而呈现阶段性变化;电压/电流、温度是低阶煤转化的关键影响因素,通过调控电压/电流与反应度匹配,能够获得理想的低阶煤转化率;在反应温度为360℃、电压为2.0 V、反应时间为4 h条件下,低阶煤电化学转化率可以达到87.3%,其中液体转化率为48.8%,气体转化率为3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阶煤
熔融
体系
电化学
提质转化
热—
电化学
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硫酸盐体系中黄铁矿阳极氧化动力学
6
作者
尹周澜
蒋汉瀛
+1 位作者
舒余德
赵瑞荣
《有色金属》
EI
CSCD
1989年第2期54-59,共6页
本工作采用 Z-80单板机控制的电化学测试系统,结合多种电化学研究方法,在硫酸盐体系中研究了天然黄铁矿阳极氧化动力学规律。
关键词
阳极氧化
电化学
黄铁矿
铁矿物
电极反应
电化学
反应
电极电位
线性电位扫描
电子传递系数
电流阶跃
电位阶跃
控制步骤
稳定电位
稳态极化曲线
硫酸盐
体系
电极过程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硫酸盐还原菌原位合成纳米硫化亚铁还原Cr(Ⅵ)
被引量:
3
7
作者
胡凡
陈元彩
+1 位作者
胡勇有
程建华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1-67,共7页
利用硫酸盐还原菌(SRB)原位合成纳米硫化亚铁(Nano-FeS)构建Nano-FeS@SRB体系还原Cr(Ⅵ)。通过电化学实验和电子传递抑制剂实验探究Nano-FeS对细胞电子传递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Nano-FeS@SRB具有较高的Cr(Ⅵ)还原能力,Cr(Ⅵ)的还...
利用硫酸盐还原菌(SRB)原位合成纳米硫化亚铁(Nano-FeS)构建Nano-FeS@SRB体系还原Cr(Ⅵ)。通过电化学实验和电子传递抑制剂实验探究Nano-FeS对细胞电子传递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Nano-FeS@SRB具有较高的Cr(Ⅵ)还原能力,Cr(Ⅵ)的还原是微生物介导的过程,经Nano-FeS@SRB体系处理后,Cr(Ⅵ)被转化为低毒的Cr(OH);和Cr;O;。Nano-FeS增强了SRB的胞外电子传递,可作为电子穿梭体将细胞代谢产生的电子传递给Cr(Ⅵ),实现Cr(Ⅵ)到Cr(Ⅲ)的还原。在Cr(Ⅵ)初始质量浓度为20 mg/L、反应温度为35 ℃、体系pH为5.0的条件下,Cr(Ⅵ)去除率为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Ⅵ)
纳米硫化亚铁
硫酸盐
还原菌
协同
体系
还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化学协同过硫酸盐去除焚烧厂MBR出水富里酸的机理研究
1
作者
卢雨杉
于志鹏
丁文川
吴思妍
李东铭
敖延瑾
周俊朗
金桓宇
秦霁桐
曾晓岚
机构
重庆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市巴蜀中学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6-32,共7页
基金
国家外国专家项目(G2022165012L)
第八届重庆市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S202310611250)
+1 种基金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项目(CY240127)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科技项目(P45220)。
文摘
该研究选取不锈钢与Ti/IrO_(2)涂层电极、石墨与石墨分别作为一、二级反应池的阴阳极,采用两级电化学协同过硫酸盐法去除焚烧厂渗滤液MBR处理出水中的富里酸。通过淬灭实验,依次探讨了过硫酸钠(PDS)投加量和电流密度2种主要因素对富里酸降解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PDS=12 g/L,J=14.7 mA/cm^(2)时,一级反应池中富里酸的去除率达88.70%,主要归因于活化态PDS(*PDS)及∙OH的氧化和Fe(OH)3絮凝作用。适当增加PDS投加量可显著促进*PDS氧化作用,但对体系中其他机制的影响较小;提高电流密度可显著促进∙OH氧化作用。(2)在二级反应池中不投加PDS,当J=14.7 mA/cm^(2)时,两级反应池总去除率达95.55%。中、低电流密度下,二级反应池中富里酸的去除主要归因于*PDS及∙OH的氧化作用;高电流密度下,∙OH氧化为主要作用。
关键词
富里酸
电化学协同过硫酸盐体系
作用机制
两级反应池
MBR出水
焚烧厂渗滤液
Keywords
fulvic acid
persulfate oxidation with electrochemistry cooperation
mechanisms
two-stage reactor cells
MBR effluent
leachate from an incineration plant
分类号
X7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化学协同过硫酸盐氧化法处理含盐有机废水
被引量:
14
2
作者
陈希
纪志永
黄智辉
赵颖颖
刘杰
袁俊生
机构
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
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
石油石化污染物控制与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河北省现代海洋化工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572-5577,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B0600504)
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2016-9)
文摘
近年来,随着煤化工行业不断发展,废水排放量加大。煤化工行业废水排放量大、高盐和高化学需氧量的现状使得对其的处理成为一大热点和难点。本文以伊犁某工厂实际含盐有机废水(TDS含量25000mg/L)成分为依据,选取2-甲氧基苯酚作为煤化工废水中典型有机物,采用电化学协同过硫酸盐法处理含盐有机废水,主要考察电压、初始过硫酸钠浓度、极板间距及初始pH对2-甲氧基苯酚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综合考虑电能消耗及氧化剂成本,在2V电压、极板间距3cm、过硫酸钠投加量5g/L、pH=12以及反应3h条件下,2-甲氧基苯酚的降解率可达到97.5%,相较单一的电化学法或过硫酸盐氧化法均有显著提升,协同效应明显。本文研究结果为今后煤化工行业含盐有机废水的绿色高效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关键词
电化学
过硫酸盐
氧化
协同
含盐有机废水
2-甲氧基苯酚
自由基
Keywords
electrochemistry
persulfate oxidation
synergistic
salty organic wastewater
2-methoxyphenol
radical
分类号
X78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Fe(Ⅱ)基协同络合体系下靛蓝电化学还原染色
被引量:
4
3
作者
汪康康
李晓燕
姚继明
机构
河北科技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出处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6-48,49-51,共6页
基金
河北科技大学博士基金(81/1181327)
五大平台基金(82/1182233)
文摘
针对当前电化学染色过程中电流效率低、染料还原率低问题。文中以铁-葡萄糖酸钠(DGS)-Abal B协同络合体系为氧化还原媒介,对靛蓝进行间接电化学还原染色,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靛蓝在Fe(Ⅲ)或Fe(Ⅱ)-DGS-Abal B媒介中的电化学行为,研究了硫酸亚铁、葡萄糖酸钠、Abal B、NaOH对氧化还原峰电流值和染料还原率和亚铁离子转化率的影响,探讨了靛蓝间接电化学还原的机理。结果表明,在还原时间为30 min,工作电压6.00 V,阴极面积10 cm^2时,优化的电解液组成成分为:靛蓝2.5 g/L,硫酸亚铁10.0 g/L,葡萄糖酸钠8.0 g/L,Abal B 7.0 g/L,氢氧化钠30.0 g/L;在此工艺下,染料还原率可达90.00%,并与传统保险粉染色进行对比,棉织物染色K/S值提高7.43%,且色牢度与传统染色工艺基本一致。
关键词
Fe(Ⅱ)-DGS-Abal
B
协同
络合
体系
靛蓝
电化学
还原染色
循环伏安
还原率
亚铁离子转化率
Keywords
Fe(Ⅱ)-Dgs-Abal B
Complex Complexation System
Indigo
Electrochemical Dyeing
Cycle Voltammetry
Reduction Rate
Ferrous Ion Conversion Rate
分类号
TS193.5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的电化学脱硫研究(Ⅰ)——酸性无隔膜电解体系
被引量:
14
4
作者
王知彩
崔平
涂晓霞
机构
安徽工业大学化工与环境学院
出处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02年第4期1-3,共3页
基金
安徽省教育委员会自然科学资金(2000j1175)
文摘
以山家林洗精煤为原料,试验研究了酸性无隔膜电解体系中煤的电化学脱硫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煤中硫酸盐硫和黄铁矿硫都可获得理想的脱除效果,全硫脱除率最高可达54.8%。此外,红外光谱分析证实酸性体系中电化学脱硫对煤质影响较大,碳氢比明显增高,同时煤中有机硫也被明显脱除。
关键词
煤
电化学
脱硫
酸性
体系
红外分析
硫酸盐
黄铁矿
分类号
TQ536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阶煤熔融体系电化学转化过程
被引量:
2
5
作者
朱凌岳
朱丽娜
纪德强
苑丹丹
吴红军
王宝辉
机构
东北石油大学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能源转化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大庆化工研究中心
出处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2-76,84,I0006,共7页
基金
黑龙江省青年自然科学基金项目(QC2018008)
东北石油大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018QNL-06)。
文摘
为解决低阶煤转化的高耗能、高污染与分级转化调控难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化学过程的低阶煤转化方法,以镍作为电化学反应阴极与阳极,在熔融体系中,采用热—电化学协同反应过程电解低阶煤进行提质转化。结果表明:低阶煤在熔融体系中能够进行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随温度的升高,能够有效降低氧化还原电位;低阶煤的电化学转化随反应时间的改变而呈现阶段性变化;电压/电流、温度是低阶煤转化的关键影响因素,通过调控电压/电流与反应度匹配,能够获得理想的低阶煤转化率;在反应温度为360℃、电压为2.0 V、反应时间为4 h条件下,低阶煤电化学转化率可以达到87.3%,其中液体转化率为48.8%,气体转化率为38.5%。
关键词
低阶煤
熔融
体系
电化学
提质转化
热—
电化学
协同
Keywords
low-rank coal
molten system
electrochemistry
upgrading and conversion
thermal electrochemical synergy
分类号
TD849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硫酸盐体系中黄铁矿阳极氧化动力学
6
作者
尹周澜
蒋汉瀛
舒余德
赵瑞荣
机构
中南工业大学
出处
《有色金属》
EI
CSCD
1989年第2期54-59,共6页
文摘
本工作采用 Z-80单板机控制的电化学测试系统,结合多种电化学研究方法,在硫酸盐体系中研究了天然黄铁矿阳极氧化动力学规律。
关键词
阳极氧化
电化学
黄铁矿
铁矿物
电极反应
电化学
反应
电极电位
线性电位扫描
电子传递系数
电流阶跃
电位阶跃
控制步骤
稳定电位
稳态极化曲线
硫酸盐
体系
电极过程
动力学
Keywords
Sulfuric Acid
分类号
TD862 [矿业工程—金属矿开采]
TF80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硫酸盐还原菌原位合成纳米硫化亚铁还原Cr(Ⅵ)
被引量:
3
7
作者
胡凡
陈元彩
胡勇有
程建华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工业聚集区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1-6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7316,21677052)。
文摘
利用硫酸盐还原菌(SRB)原位合成纳米硫化亚铁(Nano-FeS)构建Nano-FeS@SRB体系还原Cr(Ⅵ)。通过电化学实验和电子传递抑制剂实验探究Nano-FeS对细胞电子传递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Nano-FeS@SRB具有较高的Cr(Ⅵ)还原能力,Cr(Ⅵ)的还原是微生物介导的过程,经Nano-FeS@SRB体系处理后,Cr(Ⅵ)被转化为低毒的Cr(OH);和Cr;O;。Nano-FeS增强了SRB的胞外电子传递,可作为电子穿梭体将细胞代谢产生的电子传递给Cr(Ⅵ),实现Cr(Ⅵ)到Cr(Ⅲ)的还原。在Cr(Ⅵ)初始质量浓度为20 mg/L、反应温度为35 ℃、体系pH为5.0的条件下,Cr(Ⅵ)去除率为93%。
关键词
Cr(Ⅵ)
纳米硫化亚铁
硫酸盐
还原菌
协同
体系
还原作用
Keywords
Cr(Ⅵ)
Nano-FeS
sulfate reducing bacteria
synergistic system
reduction effect
分类号
X17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电化学协同过硫酸盐去除焚烧厂MBR出水富里酸的机理研究
卢雨杉
于志鹏
丁文川
吴思妍
李东铭
敖延瑾
周俊朗
金桓宇
秦霁桐
曾晓岚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电化学协同过硫酸盐氧化法处理含盐有机废水
陈希
纪志永
黄智辉
赵颖颖
刘杰
袁俊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Fe(Ⅱ)基协同络合体系下靛蓝电化学还原染色
汪康康
李晓燕
姚继明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煤的电化学脱硫研究(Ⅰ)——酸性无隔膜电解体系
王知彩
崔平
涂晓霞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02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低阶煤熔融体系电化学转化过程
朱凌岳
朱丽娜
纪德强
苑丹丹
吴红军
王宝辉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硫酸盐体系中黄铁矿阳极氧化动力学
尹周澜
蒋汉瀛
舒余德
赵瑞荣
《有色金属》
EI
CSCD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硫酸盐还原菌原位合成纳米硫化亚铁还原Cr(Ⅵ)
胡凡
陈元彩
胡勇有
程建华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