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醇胺类缓蚀剂为电解质的电化学再碱化修复效果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张俊喜 鲁进亮 +3 位作者 蒋俊 邬永成 王昆 屈文俊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0-205,共6页
研究了醇胺类缓蚀剂辅助电化学再碱化修复碳化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可行性.采用电化学测试技术及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乙醇胺及二甲基乙醇胺缓蚀剂在混凝土中的迁移以及在含有2g/LNaCl+0.01mol/L NaOH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模拟体系中的缓蚀效果... 研究了醇胺类缓蚀剂辅助电化学再碱化修复碳化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可行性.采用电化学测试技术及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乙醇胺及二甲基乙醇胺缓蚀剂在混凝土中的迁移以及在含有2g/LNaCl+0.01mol/L NaOH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模拟体系中的缓蚀效果.结果表明:在2A/m2恒电流密度形成的电场作用下,2种缓蚀剂通过30mm厚混凝土的速率明显高于未通电情况,即电场对醇胺类缓蚀剂的迁移扩散过程起到了促进作用.随着乙醇胺及二甲基乙醇胺浓度的增大,其缓蚀效果也逐步提高;相同浓度下二甲基乙醇胺表现出更优异的缓蚀效果,在浓度为0.04mol/L时其对Q235钢筋的缓蚀率达95.78%.二甲基乙醇胺的存在加快了电化学再碱化后钢筋腐蚀电位的正移,钢筋腐蚀电流密度更小,明显地改善了电化学再碱化的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再碱化 醇胺类缓蚀剂 电迁移 极化 阻抗 钢筋 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修复对混凝土微观结构影响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6
2
作者 沈灵 夏晋 张晖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3-28,共6页
电化学修复技术是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重要方法。目前国内外的研究都主要集中于电化学处理对钢筋锈蚀起到的保护作用,而已有研究提出电化学处理会改变混凝土的微观结构和组成,由此可能引起混凝土耐久性和力学性质的变化。梳理总... 电化学修复技术是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重要方法。目前国内外的研究都主要集中于电化学处理对钢筋锈蚀起到的保护作用,而已有研究提出电化学处理会改变混凝土的微观结构和组成,由此可能引起混凝土耐久性和力学性质的变化。梳理总结了电化学除氯法、再碱化法和新型双向电迁移法对混凝土微观结构产生的影响。电化学修复法对微观结构的影响有相似规律,电解液和通电参数等因素对混凝土的影响程度不同。今后需要加强电化学修复对混凝土微观结构和混凝土宏观性质影响的综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微观结构 电化学除氯 电化学再碱化 双向电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混凝土再碱化后钢筋混凝土粘结性能研究
3
作者 屈文俊 王昆 熊焱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4-67,共4页
碳化混凝土再碱化过程中,由于物理和化学作用,对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有影响。采用拉拔试验,考虑到电流密度、再碱化时间、碳酸钠溶液浓度等因素研究了再碱化后钢筋混凝土的粘结强度。采用扫描电镜(SEM)分析了混凝土的微观结构,结果表... 碳化混凝土再碱化过程中,由于物理和化学作用,对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有影响。采用拉拔试验,考虑到电流密度、再碱化时间、碳酸钠溶液浓度等因素研究了再碱化后钢筋混凝土的粘结强度。采用扫描电镜(SEM)分析了混凝土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再碱化后,钢筋混凝土的粘结强度得到明显提高;电流、碳酸钠溶液浓度以及再碱化时间对再碱化后的粘结强度有显著影响;混凝土的微观结构发生了改变,孔隙率减小,有利于粘结强度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再碱化 碳化混凝土 粘结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蚀剂辅助再碱化技术对碳化钢筋混凝土的修复 被引量:2
4
作者 蒋俊 孙珂 +2 位作者 陈健 袁强 张俊喜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54-260,共7页
通过迁移试验研究了两种醇胺类缓蚀剂在混凝土保护层中的传质行为;通过电化学测试方法研究了缓蚀剂在模拟混凝土孔隙液(2 000mg/L NaCl溶液)中对钢筋的缓蚀效果;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了缓蚀剂辅助再碱化技术对碳化钢筋混泥土结构的修复效果... 通过迁移试验研究了两种醇胺类缓蚀剂在混凝土保护层中的传质行为;通过电化学测试方法研究了缓蚀剂在模拟混凝土孔隙液(2 000mg/L NaCl溶液)中对钢筋的缓蚀效果;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了缓蚀剂辅助再碱化技术对碳化钢筋混泥土结构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在模拟混凝土孔隙液中,缓蚀剂能有效抑制钢筋的腐蚀;外加电场对醇胺缓蚀剂的迁移扩散过程起到了促进作用;缓蚀剂辅助再碱化技术可以提高再碱化的修复效果,有效抑制钢筋混凝土中钢筋的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电化学再碱化 缓蚀剂 物料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拉曼光谱实时检测的碳化钢筋混凝土再碱化机理探究 被引量:8
5
作者 童芸芸 叶良 马超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94-901,共8页
为了从本质上解释再碱化技术对碳化钢筋混凝土的修复机理,通过1个隔绝外界空气和电解质溶液的模拟混凝土/钢筋界面,利用拉曼光谱技术实现了对碳化钢筋混凝土再碱化修复过程中腐蚀产物成分变化的实时检测.结果表明:经过强加电流式人工加... 为了从本质上解释再碱化技术对碳化钢筋混凝土的修复机理,通过1个隔绝外界空气和电解质溶液的模拟混凝土/钢筋界面,利用拉曼光谱技术实现了对碳化钢筋混凝土再碱化修复过程中腐蚀产物成分变化的实时检测.结果表明:经过强加电流式人工加速腐蚀钢筋后,腐蚀产物主要成分为绿锈.在再碱化修复过程中,2个反应同时发生:绿锈被还原为氢氧化亚铁(Fe(OH)_2),并转变为四氧化三铁(Fe_3O_4).酚酞显色试验结果和Fe_3O_4的生成证明了再碱化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的碱性.电化学检测结果进一步证明了再碱化技术可以有效减小钢筋的腐蚀概率,降低钢筋的腐蚀活性并使之达到中等程度,但是并没有使钢筋再钝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再碱化处理 碳化钢筋混凝土 腐蚀产物 拉曼光谱 腐蚀电位 腐蚀电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腐蚀产物实时检测的再钝化机理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童芸芸 叶良 马超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5-81,共7页
利用拉曼光谱技术,实时检测混凝土/钢筋界面腐蚀产物的成分.通过比较人工加速碳化处理、强加阳极电流加速腐蚀和再碱化处理前后混凝土/钢筋界面腐蚀产物的变化,研究电化学再碱化技术的再钝化机理.结果表明,施加阳极电流可以加快碳化混... 利用拉曼光谱技术,实时检测混凝土/钢筋界面腐蚀产物的成分.通过比较人工加速碳化处理、强加阳极电流加速腐蚀和再碱化处理前后混凝土/钢筋界面腐蚀产物的变化,研究电化学再碱化技术的再钝化机理.结果表明,施加阳极电流可以加快碳化混凝土中钢筋的腐蚀速度,其腐蚀产物主要成分为绿锈;电化学再碱化处理过程中,绿锈先是被还原为Fe(OH)_2,同时生成氧化物Fe_3O_4;再碱化处理结束180 d后,Fe(OH)_2被氧化成δ-Fe OOH,Fe_3O_4转化成γ-Fe_2O_3,但一旦通入阳极电流,经过再碱化处理的混凝土内的混凝土/钢筋界面重新生成绿锈,而强加阳极电流并不能加快非碳化混凝土中钢筋的腐蚀速度.研究表明,电化学再碱化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混凝土的碱性,降低钢筋的腐蚀活性,但是钢筋不会被再钝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材料 钢筋混凝土 碳化 电化学再碱化处理 腐蚀产物 拉曼光谱 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