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开发了在原子水平上研究电化学催化剂的方法
1
作者 汤玮健(摘译)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6-176,共1页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伯克利实验室)的一个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新技术,以前所未有的分辨率在原子水平上研究电化学过程。电化学反应——由电流流动引起或伴随电流流动的化学转化——是电池、燃料电池、电解和太阳能燃料发电等技术的...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伯克利实验室)的一个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新技术,以前所未有的分辨率在原子水平上研究电化学过程。电化学反应——由电流流动引起或伴随电流流动的化学转化——是电池、燃料电池、电解和太阳能燃料发电等技术的基础。电化学还驱动光合作用等生物过程,并在地球表面之下形成和分解金属矿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反应 电化学催化 燃料电池 电化学过程 团队开发 地球表面 金属矿石 化学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胺对2,5-二巯基-1,3,4-噻二唑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化学催化作用的循环伏安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于雷 王献红 +2 位作者 李季 景遐斌 王佛松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11-314,共4页
研究了聚苯胺 ( PAn)膜电极在 2 ,5-二巯基 -1 ,3 ,4 -噻二唑 ( DMc T)溶液中电化学处理或浸泡后的循环伏安 ( CV)曲线的变化规律 .实验结果表明 ,PAn膜电极在 DMc T溶液中进行电化学处理或浸泡过程可使DMc T进入 PAn膜内部与 PAn形成... 研究了聚苯胺 ( PAn)膜电极在 2 ,5-二巯基 -1 ,3 ,4 -噻二唑 ( DMc T)溶液中电化学处理或浸泡后的循环伏安 ( CV)曲线的变化规律 .实验结果表明 ,PAn膜电极在 DMc T溶液中进行电化学处理或浸泡过程可使DMc T进入 PAn膜内部与 PAn形成复合物 .PAn对 DMc T的电化学催化作用可能和二者之间形成的电子给体 -受体复合物有关 .该复合物的电化学氧化还原特性不同于 PAn和 DMc T,其氧化还原反应速率和可逆性均优于 DM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电化学催化 PA 膜电极 电极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催化降解苯胺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宋卫锋 马前 +1 位作者 李义久 倪亚明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57-159,共3页
用新兴的电化学催化系统 ,以采用特殊工艺自制的 DSA类电极为阳极 ,对自配的苯胺溶液进行了降解处理 。
关键词 电化学催化系统 降解 苯胺 OH HO2 自由基 氧化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油电化学催化氧化脱硫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文波 汪树军 +2 位作者 刘红研 张伟 王义刚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3033-3039,共7页
采用一种新型的电化学催化氧化方法,研究了在碱性电解体系中汽油脱硫的规律.结果表明:在碱性电解体系中汽油电解催化氧化脱硫的理论分解电压范围为0.5~1.5V;适宜的电解条件为:分解电压1.90V,碱液浓度1.0mol·L^-1,油/... 采用一种新型的电化学催化氧化方法,研究了在碱性电解体系中汽油脱硫的规律.结果表明:在碱性电解体系中汽油电解催化氧化脱硫的理论分解电压范围为0.5~1.5V;适宜的电解条件为:分解电压1.90V,碱液浓度1.0mol·L^-1,油/电解液进料体积比1/3,搅拌速度300r·min^-1,适宜温度50℃,电流密度155mA·cm^-2,进料流速200ml·min^-1.在此条件下油品硫含量从310μg·g^-1下降到120μg·g^-1左右,且对油品的主要性质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 电化学催化氧化 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压下电化学催化羰化直接合成异氰酸酯 被引量:6
5
作者 杨宏洲 邓友全 +1 位作者 石峰 司马天龙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913-1915,共3页
A novel synthesis of several isocyanates by direct electrocatalytical carbonylation of corresponding amines can proceed through an electrochemically regenerable palladium(Ⅱ) catalyst in combination with copper acetat... A novel synthesis of several isocyanates by direct electrocatalytical carbonylation of corresponding amines can proceed through an electrochemically regenerable palladium(Ⅱ) catalyst in combination with copper acetate as cocatalyst with an excellent conversion and selectivity under mild condi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Pd(PPh 3) 2Cl 2 was the best catalyst. For aromatic amines, the main products were the corresponding isocyanates. And for aliphatic amines, various products were detec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催化 氧化羰化 异氰酸酯 醋酸铜 配合物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茂铁单羧基衍生物/Nafion修饰电极对多巴胺的电化学催化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杨庆华 叶宪曾 +2 位作者 陶家洵 孙浩然 董绍俊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38-744,共7页
研究了涂布法制备的FcCOOH/Nafion在LiClO4和甘氨酸底液中,00~08V(vs.SCE)电位范围内均可呈现FcCOOH的氧化还原峰。FcCOOH/Nafion聚合物薄膜修饰电极对水溶液中的多巴胺(DA)在pH20~40范围内均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利用旋转圆盘电极进... 研究了涂布法制备的FcCOOH/Nafion在LiClO4和甘氨酸底液中,00~08V(vs.SCE)电位范围内均可呈现FcCOOH的氧化还原峰。FcCOOH/Nafion聚合物薄膜修饰电极对水溶液中的多巴胺(DA)在pH20~40范围内均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利用旋转圆盘电极进行了催化过程动力学分析,求出了催化反应动力学参数。修饰电极的稳定性和催化稳定性都较好,在DA的浓度为20×10-5~15×10-3mol/L的范围内,催化峰电流与DA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有应用于分析DA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茂铁 NAFION 修饰电极 电化学催化 多巴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浸矿的电化学催化 被引量:17
7
作者 刘晓荣 李宏煦 +2 位作者 胡岳华 邱冠周 徐兢 《湿法冶金》 CAS 2000年第3期22-27,共6页
生物浸矿由于其浸出速率很低而使其实际应用受到了严重限制。金属硫化物的生物浸出过程实质上是电子得失的电化学氧化还原过程 ,因此利用电化学原理可强化金属硫化物的生物浸出。介绍了不同矿物间组成的腐蚀电极、金属离子催化、外加电... 生物浸矿由于其浸出速率很低而使其实际应用受到了严重限制。金属硫化物的生物浸出过程实质上是电子得失的电化学氧化还原过程 ,因此利用电化学原理可强化金属硫化物的生物浸出。介绍了不同矿物间组成的腐蚀电极、金属离子催化、外加电位 (流 )等强化生物浸矿的电化学方法 ,同时分析了细菌的作用和其所受到的影响。探讨了各种方法强化生物浸矿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浸矿 腐蚀电极 离子催化 电化学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的电化学催化 被引量:5
8
作者 李莉 陈四国 +4 位作者 齐学强 王耀琼 季孟波 李兰兰 魏子栋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03-411,共9页
系统介绍了重庆大学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电化学催化方面的研究工作.指出PEMFC成流过程中造成电池性能衰减及寿命短与催化剂和膜电极(MEA)相关的主要因素有:催化剂在载体表面迁移、聚结、溶解,随同载体腐蚀一并流失,催化剂中毒,... 系统介绍了重庆大学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电化学催化方面的研究工作.指出PEMFC成流过程中造成电池性能衰减及寿命短与催化剂和膜电极(MEA)相关的主要因素有:催化剂在载体表面迁移、聚结、溶解,随同载体腐蚀一并流失,催化剂中毒,MEA催化层水淹导致反应气体短缺而引起的"负差效应"以及小分子有机物缓慢的氧化动力学.重庆大学燃料电池研究小组近年来从分子模拟机理出发,结合实验求证,探索制备高活性、高稳定性、高催化剂利用率、抗溺水性电极的方法、技术和手段,为提高催化剂的寿命和利用率,降低催化剂成本,寻求可行的解决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电化学催化 氧还原 甲醇氧化 甲酸氧化 DFR 电极过程动力学 抗溺水性 Pt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磺酸酞菁钴-DDAB表面活性剂薄膜电极的电化学与电化学催化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胡乃非 黄茸 杨敬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1200-1204,共5页
四磺酸酞菁钴配合物阴离子 ( Co Pc TS4- )在水溶液中可借助离子交换进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 ( DDAB)薄膜 ,从而形成 Co Pc TS4- DDAB薄膜电极 .循环伏安法表明 ,该薄膜电极在 p H7.0的空白缓冲溶液中十分稳定 ,... 四磺酸酞菁钴配合物阴离子 ( Co Pc TS4- )在水溶液中可借助离子交换进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 ( DDAB)薄膜 ,从而形成 Co Pc TS4- DDAB薄膜电极 .循环伏安法表明 ,该薄膜电极在 p H7.0的空白缓冲溶液中十分稳定 ,有两对准可逆的还原氧化峰 ,其中第一对峰的 Epc1 =-0 .2 8V,Epa1 =-0 .1 8V( vs.SCE) ,为中心离子 Co( ) Co( )的还原氧化峰 ;第二对峰的 Epc2 =-1 .30 V,Epa2 =-1 .1 8V,为酞菁环的还原氧化峰 .应用循环伏安法估计了该薄膜体系的电荷传递扩散系数 Dct和表观非均相电极反应速率常数 ko .Co Pc TS4- DDAB薄膜电极可用于对三氯乙酸 ( TCA)的电化学催化还原 .催化电流与 TCA浓度在 4× 1 0 - 5~ 1× 1 0 - 3 mol 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磺酸酞菁钴 表面活性剂 薄膜电极 电化学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催化中的表面微观结构与特殊反应性能 被引量:7
10
作者 孙世刚 陈声培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98-406,共9页
综述以 C1分子的电催化氧化或还原作为探针反应 ,对电催化剂表面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内在联系和规律进行研究的结果 .从研制不同原子排列结构的金属单晶电极的模型电催化研究 ,到研制不同纳米材料的载体电催化剂的应用研究 ,不仅对 C1分子... 综述以 C1分子的电催化氧化或还原作为探针反应 ,对电催化剂表面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内在联系和规律进行研究的结果 .从研制不同原子排列结构的金属单晶电极的模型电催化研究 ,到研制不同纳米材料的载体电催化剂的应用研究 ,不仅对 C1分子反应的机理和动力学规律获得了深入认识 ,而且对电催化表面原子排列结构及修饰 ,纳米结构特征及其所引起的特殊电催化性能和异常红外效应等取得了一系列创新的研究结果 ,推动了相关理论和应用的进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 反应机理 动力学 表面微观结构 电化学催化 纳米结构 原子排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BDD薄膜电极电化学催化氧化硝基酚 被引量:9
11
作者 高成耀 常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988-1994,共7页
研究了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法(HFCVD)制备得到钽衬底掺硼金刚石膜电极(Ta/BDD)的物理性质和电势窗口,并考察了其用于电化学催化氧化硝基酚过程中的性能及各种影响因素.扫描电镜和拉曼光谱表明,Ta/BDD电极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通过测试Ta/BD... 研究了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法(HFCVD)制备得到钽衬底掺硼金刚石膜电极(Ta/BDD)的物理性质和电势窗口,并考察了其用于电化学催化氧化硝基酚过程中的性能及各种影响因素.扫描电镜和拉曼光谱表明,Ta/BDD电极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通过测试Ta/BDD电势窗口发现,该电极具有较高的析氧过电位.在Ta/BDD电化学催化氧化硝基酚过程中,化学需氧量(COD)和高效液相色谱测试表明,硝基酚能够有效降解,电流密度、支持电解液及浓度对降解过程影响较大,温度影响不明显.强化寿命实验表明,Ta/BDD电极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Ta/BDD电极是一种适于硝基酚降解和COD去除的优良电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掺杂金刚石薄膜电极 污水处理 硝基酚 电化学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Si/Mg-Al滤料电化学催化降解饮用水中氯仿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天玉 陈咏梅 +4 位作者 刘永康 周荣振 杨扬 华岚英 万平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27-530,共4页
将Fe-Si颗粒与Mg-Al颗粒混合制成Fe-Si/Mg-Al滤料,用于电化学催化降解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氯仿.结果表明,氯仿浓度为80μg/L的水体以10m/h流速一次性通过厚度为30cm、Fe-Si质量分数为25%-90%的滤料时,氯仿降解率可保持在60%以上,其中Fe-S... 将Fe-Si颗粒与Mg-Al颗粒混合制成Fe-Si/Mg-Al滤料,用于电化学催化降解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氯仿.结果表明,氯仿浓度为80μg/L的水体以10m/h流速一次性通过厚度为30cm、Fe-Si质量分数为25%-90%的滤料时,氯仿降解率可保持在60%以上,其中Fe-Si质量分数为50%时降解率高达72.5%,且对水体色度、Fe^3+和Al^3+浓度等水质指标均无不良影响.2种合金间的电偶作用可以显著活化Fe-Si表面,且Mg-Al颗粒表面的自钝化膜可以降低偶合后的腐蚀电流,使Mg-Al颗粒消耗量、Fe^3+和Al^3+等溶出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料 饮用水 氯仿 电化学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催化剂的研究方法 第十一章 电化学催化中的原位红外反射光谱法 被引量:7
13
作者 孙世刚 贡辉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806-814,共9页
关键词 固体催化 研究方法 电化学催化 原位红外反射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碳背景下燃煤电厂对策分析与电化学催化还原技术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双忱 武凯 +4 位作者 刘畅 别璇 王智 王雨菲 李嘉雨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9-149,共11页
分析了目前CO_(2)减排的压力和趋势,以电化学催化还原为技术核心,结合燃煤排放特点,对电化学体系进行了优选,提出限碳背景下燃煤电厂的减排策略。在缓解日益严峻的CO_(2)减排和温室效应问题的同时,将大体量废弃的CO_(2)转化为具有利用... 分析了目前CO_(2)减排的压力和趋势,以电化学催化还原为技术核心,结合燃煤排放特点,对电化学体系进行了优选,提出限碳背景下燃煤电厂的减排策略。在缓解日益严峻的CO_(2)减排和温室效应问题的同时,将大体量废弃的CO_(2)转化为具有利用价值的产品是碳捕集与利用的必由之路。对CO_(2)电化学催化还原技术的过程原理进行简要阐述,围绕电极、电解质、CO_(2)溶解性、反应器形式进行讨论,结合电化学催化还原技术特点和燃煤电厂结构特征,对大体量、低浓度CO_(2)电化学催化还原条件进行筛选,确定了以Cu基气体扩散电极-离子液体-连续式反应器为核心的基本电化学体系,进而提出燃煤电厂烟气中CO_(2)电化学催化还原对策,但在向实际应用转化过程中该技术仍面临非理想气源中杂质的影响、还原电流密度低引发的产物生成速率慢、电极寿命短、产物多样性伴随的分离及提纯难度大等障碍,为面向应用的技术发展指明了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减排 CO_(2) 电化学催化还原 燃煤电厂 尾气 资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催化的密度泛函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莉 魏子栋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07-315,共9页
围绕电化学催化问题,综述了密度泛函理论研究电极电势、电催化剂结构与物种的吸附脱附、电子转移以及电催化剂活性、稳定性的关系.电极电势与金属催化剂d带中心影响着电极表面物种的形成、吸附和脱附,通过催化剂合金化或表面修饰、载体... 围绕电化学催化问题,综述了密度泛函理论研究电极电势、电催化剂结构与物种的吸附脱附、电子转移以及电催化剂活性、稳定性的关系.电极电势与金属催化剂d带中心影响着电极表面物种的形成、吸附和脱附,通过催化剂合金化或表面修饰、载体-催化剂相互作用可实现催化剂d带中心的调控,寻找最优吸附强度的催化剂,以期提高催化活性;通过电极电势与催化剂的HOMO能级的调控,实现与电子受体物质LUMO能级的匹配,达到促进或抑制催化剂与电子受体物质之间电子转移的快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催化 密度泛函理论 d带中心 电子转移 Fermi能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载CeO_2粒子群扩展阳极用于汽油电化学催化氧化脱硫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文波 汪树军 +2 位作者 张静 汪远昊 刘红研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0-36,共7页
以椰壳活性碳载CeO2作为粒子群阳极,通过电化学催化氧化脱除汽油中的硫化物。热力学研究表明,模型硫化物的理论分解电压并不高,一般为0.1-0.5 V,在电解液中加入Ce3+,既可提高脱硫速率,又可增大脱硫率。实验结果表明,以碳载CeO2为粒子群... 以椰壳活性碳载CeO2作为粒子群阳极,通过电化学催化氧化脱除汽油中的硫化物。热力学研究表明,模型硫化物的理论分解电压并不高,一般为0.1-0.5 V,在电解液中加入Ce3+,既可提高脱硫速率,又可增大脱硫率。实验结果表明,以碳载CeO2为粒子群阳极,以Ce(NO3)3为电解液,在最佳脱硫条件,即分解电压2.0 V、CeO2负载量为5%(质量分数),Ce3+离子浓度0.08 mol/l、汽油/电解液进料体积比1∶3、电流密度155 mA/cm2和进料流速80 ml/min时,汽油的最高脱硫率达到6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载CeO2 粒子群电极 汽油 电化学催化氧化 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乙腈基二硫纶自组装膜修饰金电极对多巴胺的电化学催化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先娟 王怀生 张玉军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67-470,共4页
将经抛光清洗的金电极置于5mmol·L-1 cis-1,2-二腈基乙烯-1,2-二硫醇钠(简称二腈基二硫纶,Na2mnt)溶液中浸泡24h,制得Na2mnt自组装膜修饰的金电极mnt-SAM/Au,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上述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多巴胺在mnt-SA... 将经抛光清洗的金电极置于5mmol·L-1 cis-1,2-二腈基乙烯-1,2-二硫醇钠(简称二腈基二硫纶,Na2mnt)溶液中浸泡24h,制得Na2mnt自组装膜修饰的金电极mnt-SAM/Au,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上述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多巴胺在mnt-SAM/Au修饰电极上的氧化还原可逆性显著变好,峰电流增加;此氧化还原过程受扩散控制,多巴胺在电极上无吸附,电极不受污染。由于多巴胺是生物物质,选用在pH 7.00的磷酸盐介质中检测。在所选定的条件下,多巴胺的浓度在4.0×10-6~2.0×10-4 mol·L-1之间与其相应的峰电流(i/nA)之间呈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乙腈基二硫纶 自组装单分子层 化学修饰电极 金电极 多巴胺 电化学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催化剂的研究方法 第十六章 电化学催化中的激光拉曼光谱法(上) 被引量:3
18
作者 任斌 田中群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88-489,共2页
关键词 固体催化 电化学催化 激光拉曼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膦配体取代的乙基乙撑双铁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电化学催化性能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旭锋 徐博 +1 位作者 徐航 李玉龙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521-2529,共9页
以母体配合物[Fe_(2)(CO)_(6)(μ-SCH_(2)CH(CH_(2)CH_(3))S)](1)分别与三(2-呋喃基)膦、二苯基丙基膦、双(二苯基膦)乙炔、1,2-双(二苯基膦基)苯和脱羰试剂Me_(3)NO∙2H_(2)O反应,制备了单取代配合物[Fe_(2)(CO)_(5)(L)(μ-SCH_(2)CH(CH... 以母体配合物[Fe_(2)(CO)_(6)(μ-SCH_(2)CH(CH_(2)CH_(3))S)](1)分别与三(2-呋喃基)膦、二苯基丙基膦、双(二苯基膦)乙炔、1,2-双(二苯基膦基)苯和脱羰试剂Me_(3)NO∙2H_(2)O反应,制备了单取代配合物[Fe_(2)(CO)_(5)(L)(μ-SCH_(2)CH(CH_(2)CH_(3))S)](L=P(2-C_(4)H_(3)O)_(3),2;Ph_(2)PCH_(2)CH_(2)CH_(3),3)、桥联配合物{[Fe_(2)(CO)_(5)(μ-SCH_(2)CH(CH_(2)CH_(3))S)]_(2)(Ph_(2)PC≡CPPh_(2))}(4)和螯合配合物[Fe_(2)(CO)_(4)(κ^(2)-(Ph_(2)P)_(2)(1,2-C_(6)H_(4)))(μ-SCH_(2)CH(CH_(2)CH_(3))S)](5)。配合物2~5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磷谱表征,并进一步得到单晶X射线衍射的确证。电化学研究表明,在弱酸HOAc作为质子源存在的情况下,这些配合物可以实现催化质子还原产生氢气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铁氢化酶 乙基乙撑双铁 晶体结构 电化学催化产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电池电化学催化与催化剂》专辑序言——新能源产业的关键技术:燃料电池 被引量:2
20
作者 魏子栋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9-100,共2页
随着世界石油储量的快速消耗以及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找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替代能源.以氢气的生产、储存、运输及利用为基础的"氢能经济",对于摆脱人类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燃料电... 随着世界石油储量的快速消耗以及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找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替代能源.以氢气的生产、储存、运输及利用为基础的"氢能经济",对于摆脱人类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燃料电池作为将氢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洁净发电装置,是替代现有燃油发动机的最佳选择,不仅可以为现代交通工具提供理想的动力源,而且在移动通讯、潜艇、航空飞行器等方面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催化剂结构 现代交通工具 电化学催化 氢能 替代能源 力源 污染问题 催化 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