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心理潜变量及异质性的电动汽车联合充电选择行为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立晓 周娅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16-1224,共9页
为深入剖析电动汽车用户联合充电方式和充电地点的选择行为,揭示用户心理潜变量、社会经济属性及充电属性对其联合充电选择行为的共同影响,文章基于上海市电动汽车用户的实证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构建考虑心理潜变量的混合选择模型剖... 为深入剖析电动汽车用户联合充电方式和充电地点的选择行为,揭示用户心理潜变量、社会经济属性及充电属性对其联合充电选择行为的共同影响,文章基于上海市电动汽车用户的实证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构建考虑心理潜变量的混合选择模型剖析联合充电选择行为的决策机理。分析结果表明:风险规避态度、里程焦虑及充电习惯均对联合充电选择存在显著影响;混合选择模型的拟合度明显优于混合Logit模型;日出行距离、充电费用、停车政策等属性在模型估计中表现出异质性。对用户联合充电方式和充电地点的选择行为预测结果表明,混合选择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际调查数据的误差在5%以内,混合选择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能力和解释能力。该文研究结果可为充电需求预测及充电管理策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用户 联合充电方式与地点选择行为 心理潜变量 混合选择模型 异质性 混合Log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需双方博弈视角下的V2G优化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戴朝华 杨帅 +1 位作者 叶圣永 范文礼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6-174,193,共10页
随着电动汽车爆发式发展,充电负荷的冲击性与电网支撑能力的矛盾突出.为此,提出一种基于供需双方博弈视角的电动汽车充放电(vehicletogrid,V2G)优化策略.首先,结合用户充放电行为特性,构建使电动汽车充放电与基础负荷互洽的电能价格分... 随着电动汽车爆发式发展,充电负荷的冲击性与电网支撑能力的矛盾突出.为此,提出一种基于供需双方博弈视角的电动汽车充放电(vehicletogrid,V2G)优化策略.首先,结合用户充放电行为特性,构建使电动汽车充放电与基础负荷互洽的电能价格分享机制;然后,针对聚合商电能定价与电动汽车用户充放电行为选择过程中的领导-追随者博弈关系,建立优化模型,领导者层面以聚合商收益最大化为目标,追随者层面以电动汽车用户用电成本最小化为目标;最后,利用搜寻者优化算法分别求解双方的优化目标,进行博弈循环直到均衡,从而得到最优的电能定价策略和电动汽车充放电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充放电策略能使电动汽车充放电负荷对基础负荷曲线起到削峰填谷作用,使基础负荷曲线方差减小56.6%,峰谷差减少28.0%,同时,电动汽车用户的充放电成本减少40.4%,而聚合商收益增加约4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用户 聚合商 动态博弈 电能定价 充放电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用户出行特性和配电网线路可用裕度的充电站规划 被引量:34
3
作者 李宏仲 强伟 +1 位作者 高宇男 孙伟卿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48-56,共9页
考虑到电动汽车用户、电动汽车充电站和配电网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根据路网交通流量和用户出行特性建立了电动汽车用户的年总耗时成本模型。在计及电动汽车充电站和配电网的年总成本的基础上建立了全社会年总成本模型,以此对电动汽... 考虑到电动汽车用户、电动汽车充电站和配电网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根据路网交通流量和用户出行特性建立了电动汽车用户的年总耗时成本模型。在计及电动汽车充电站和配电网的年总成本的基础上建立了全社会年总成本模型,以此对电动汽车充电站进行优化规划。针对电动汽车充电站接入配电网的馈线布局,考虑了线路的通道资源问题,并建立了可用裕度模型。根据环境条件、社会条件、自然条件等外在条件对充电站的候选站址进行初步筛选。然后,以单位时间内充电站的综合成本最小为目标对充电站的容量进行优化配置。利用离散二进制粒子群算法和删除路径算法实现了电动汽车充电站的选址定容及接入配电网的馈线规划。最后,以33节点的路网和19节点的配电网为例,验证了所提模型及求解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用户 电动汽车充电站 配电网 出行特性 候选站址选择 可用裕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动态损失厌恶的V2G市场交易激励机制设计 被引量:4
4
作者 史乐峰 吕胜男 吕通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3-242,共10页
为推进V2G服务设想的实现,本文将电动汽车用户的动态损失厌恶特性考虑在内,分析了一般“保底收购,随行就市”市场制度下,电动汽车用户与电网公司间关于V2G服务交易的博弈行为,并提出了相应的激励机制。研究发现:在一般“保底收购,随行... 为推进V2G服务设想的实现,本文将电动汽车用户的动态损失厌恶特性考虑在内,分析了一般“保底收购,随行就市”市场制度下,电动汽车用户与电网公司间关于V2G服务交易的博弈行为,并提出了相应的激励机制。研究发现:在一般“保底收购,随行就市”市场制度下,电动汽车用户关于V2G服务的行为选择无法满足电网公司关于V2G服务电量的期望;电动汽车用户对V2G服务电量的决策受其对未来交易价格预期的影响,且存在违约风险。鉴于此,文章引入“激励保证金+违约金”的激励机制,并给出了对应的保底价格策略、激励保证金与违约金等策略,以使电动汽车用户的V2G服务选择与电网公司的期望相统一。算例分析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模型与理论分析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用户 电网公司 V2G服务 损失厌恶 交易激励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