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心理潜变量及异质性的电动汽车联合充电选择行为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立晓 周娅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16-1224,共9页
为深入剖析电动汽车用户联合充电方式和充电地点的选择行为,揭示用户心理潜变量、社会经济属性及充电属性对其联合充电选择行为的共同影响,文章基于上海市电动汽车用户的实证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构建考虑心理潜变量的混合选择模型剖... 为深入剖析电动汽车用户联合充电方式和充电地点的选择行为,揭示用户心理潜变量、社会经济属性及充电属性对其联合充电选择行为的共同影响,文章基于上海市电动汽车用户的实证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构建考虑心理潜变量的混合选择模型剖析联合充电选择行为的决策机理。分析结果表明:风险规避态度、里程焦虑及充电习惯均对联合充电选择存在显著影响;混合选择模型的拟合度明显优于混合Logit模型;日出行距离、充电费用、停车政策等属性在模型估计中表现出异质性。对用户联合充电方式和充电地点的选择行为预测结果表明,混合选择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际调查数据的误差在5%以内,混合选择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能力和解释能力。该文研究结果可为充电需求预测及充电管理策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用户 联合充电方式与地点选择行为 心理潜变量 混合选择模型 异质性 混合Log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驶离充电桩行为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倩 罗霞 张奕源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22年第1期73-79,共7页
电动汽车驶离充电桩行为能使充电设施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是目前车桩发展不平衡问题下需要关注的问题。现有研究缺乏对用户充电后驶离行为的分析,为探求电动汽车驶离行为的驱动因素,首先,通过引入社会责任意识和感知转换成本两个态度潜变... 电动汽车驶离充电桩行为能使充电设施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是目前车桩发展不平衡问题下需要关注的问题。现有研究缺乏对用户充电后驶离行为的分析,为探求电动汽车驶离行为的驱动因素,首先,通过引入社会责任意识和感知转换成本两个态度潜变量,融合结构方程模型与离散选择模型,构建了混合选择模型(HCM)。该模型框架下包含结构模型、测量模型和选择模型三部分。其次,采用D-efficient实验设计法生成意愿调查问卷,对电动汽车用户开展实证调查。最后,对HCM模型进行同步求解。结构模型和测量模型将难以直接观测的态度潜变量进行了量化,选择模型同时纳入了态度潜变量、个人社会经济属性变量和充电场景属性变量,并根据模型标定值对关键因素作弹性和边际分析。结果表明:社会责任意识更强和感知转换成本更低的个体更倾向于充电后驶离;移车费时和惩罚费用对用户影响最为显著,弹性值分别为-0.365和0.169,边际效用分别为-0.0173和0.0324;引入潜变量的HCM模型能够提高模型解释能力,拟合优度较普通Logit模型提升了0.2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充电驶离行为 混合选择模型 电动汽车用户 潜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需双方博弈视角下的V2G优化策略
3
作者 戴朝华 杨帅 +1 位作者 叶圣永 范文礼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6-174,193,共10页
随着电动汽车爆发式发展,充电负荷的冲击性与电网支撑能力的矛盾突出.为此,提出一种基于供需双方博弈视角的电动汽车充放电(vehicletogrid,V2G)优化策略.首先,结合用户充放电行为特性,构建使电动汽车充放电与基础负荷互洽的电能价格分... 随着电动汽车爆发式发展,充电负荷的冲击性与电网支撑能力的矛盾突出.为此,提出一种基于供需双方博弈视角的电动汽车充放电(vehicletogrid,V2G)优化策略.首先,结合用户充放电行为特性,构建使电动汽车充放电与基础负荷互洽的电能价格分享机制;然后,针对聚合商电能定价与电动汽车用户充放电行为选择过程中的领导-追随者博弈关系,建立优化模型,领导者层面以聚合商收益最大化为目标,追随者层面以电动汽车用户用电成本最小化为目标;最后,利用搜寻者优化算法分别求解双方的优化目标,进行博弈循环直到均衡,从而得到最优的电能定价策略和电动汽车充放电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充放电策略能使电动汽车充放电负荷对基础负荷曲线起到削峰填谷作用,使基础负荷曲线方差减小56.6%,峰谷差减少28.0%,同时,电动汽车用户的充放电成本减少40.4%,而聚合商收益增加约4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用户 聚合商 动态博弈 电能定价 充放电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