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动汽车移动储能系统模型及控制策略 被引量:35
1
作者 鲍谚 姜久春 +2 位作者 张维戈 牛利勇 张彩萍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36-43,共8页
针对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电动汽车移动储能技术,综合考虑电网约束、电池约束、车主使用需求,建立了电动汽车移动储能系统模型,并采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由于标准粒子群优化(SPSO)算法在处理高维问题时更易出现早熟收敛,... 针对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电动汽车移动储能技术,综合考虑电网约束、电池约束、车主使用需求,建立了电动汽车移动储能系统模型,并采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由于标准粒子群优化(SPSO)算法在处理高维问题时更易出现早熟收敛,根据仿生算法思想对其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基于防碰撞粒子群优化(CAPSO)算法的电动汽车移动储能控制策略。几个典型基准测试函数的测试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较PSO算法性能更优。最后,通过平抑负荷、平抑可再生能源发电功率波动、平抑计及可再生能源出力的负荷3个算例,对实际系统进行了定量模拟,验证了模型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移动储能 模型 控制策略 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模型及SOC预测方法 被引量:23
2
作者 邵海岳 钟志华 +2 位作者 何莉萍 钟勇 陈宗璋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637-640,共4页
简要介绍了铅酸蓄电池的电化学过程,提出了一种考虑温度影响的动态R-Q电池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新的基于状态空间的SOC递推算法。对电池的两种放电过程仿真计算表明,该算法精确可靠,计算速度快,易于实现,适合电动汽车上使用。基... 简要介绍了铅酸蓄电池的电化学过程,提出了一种考虑温度影响的动态R-Q电池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新的基于状态空间的SOC递推算法。对电池的两种放电过程仿真计算表明,该算法精确可靠,计算速度快,易于实现,适合电动汽车上使用。基于状态空间的SOC预测方法通过电池稳态开路电压来计算SOC,在电池充放电循环过程中没有误差累积,同样可用于其它类型的动力电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ev) 状态空间 模型 荷电状态(SOC)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驱动电动汽车模型参考自适应稳定性控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家林 奥迪 +1 位作者 王杨 熊锐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5-363,共9页
为提高四轮独立驱动电动车(EV)辆行驶中侧向稳定性和安全性,设计了一种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MRAC)直接横摆力矩稳定性控制算法。上层控制器通过Lyapunov数设计并对系统轮胎侧偏刚度、车身质量参数进行实时估计以获得额外横摆力矩;下层控... 为提高四轮独立驱动电动车(EV)辆行驶中侧向稳定性和安全性,设计了一种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MRAC)直接横摆力矩稳定性控制算法。上层控制器通过Lyapunov数设计并对系统轮胎侧偏刚度、车身质量参数进行实时估计以获得额外横摆力矩;下层控制器利用二次规划法优化所得力矩分配至各轮,以保证控制器动态响应的实时性。在双移线工况下进行Carsim与Simulink联合仿真的结果表明:在附着因数为0.85时,该算法的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的平均绝对误差相比传统滑模控制分别下降43.0%、37.1%;在附着因数为0.40时,分别下降了25.3%、23.2%。因此,该算法提高了车辆行驶稳定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ev) 四轮独立驱动 模型参考自适应(MRAC) 参数不确定性 力矩分配优化 行驶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耦合因素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时空分布预测 被引量:23
4
作者 程杉 赵子凯 +1 位作者 陈诺 于子豪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4-201,208,共9页
实现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利共赢的前提之一是如何有效预测电动汽车的充电负荷,而电动汽车时空转移的随机性和转移过程中各因素的耦合性增加了充电负荷预测的难度,文中提出一种计及动态转移规划和耦合因素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时空分布预测方... 实现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利共赢的前提之一是如何有效预测电动汽车的充电负荷,而电动汽车时空转移的随机性和转移过程中各因素的耦合性增加了充电负荷预测的难度,文中提出一种计及动态转移规划和耦合因素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时空分布预测方法。首先,基于出行链技术建立含多类型电动汽车的单体出行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交通流量、行驶路况和温度,构建电动汽车的单位里程能耗数学模型。然后,基于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理论,考虑剩余行程和路网拥堵信息,动态更新路网信息和随机规划电动汽车时空转移路径。最后,基于算例,对比分析电动汽车及其充电负荷在不同策略、职能区域和出行日情况下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文中所提方法能够全面反映电动汽车车主的出行决策,且预测结果能真实反应电动汽车类型和职能区域不同导致的充电负荷在幅值和分布上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ev) 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理论 出行链 能耗模型 充电负荷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充电平台充电桩数量和价格协同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喜群 钱忆薇 莫栋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785-1793,1803,共10页
基于随机效用最大化理论,提出电动汽车充电平台用户端的用户行为决策模型.在满足车辆服务需求和充电站约束条件下,分别推导企业利润最大化和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函数下的卡罗需-库恩-塔克(KKT)条件、最优数量和最优价格,通过数值实验分... 基于随机效用最大化理论,提出电动汽车充电平台用户端的用户行为决策模型.在满足车辆服务需求和充电站约束条件下,分别推导企业利润最大化和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函数下的卡罗需-库恩-塔克(KKT)条件、最优数量和最优价格,通过数值实验分析参数敏感性.最优化结果表明,合适的充电价格和充电桩数量决定用户前往不同区域充电的意愿,充电价格和充电桩数量在多区域多时段都有最优解.模型结果表明:在空间上,价格和数量随距离增加呈现递减趋势,且递减幅度增大;在时间上,高峰期的定价高于低谷期的定价,低谷期的区域间定价差异大于高峰期的区域间定价差异.对比不同目标,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下的最优充电价格普遍低于利润最大化目标下的价格,社会福利最大化下的最优充电桩数量多于利润最大化下的充电桩数量.敏感性参数分析结果表明,电池容量、单位电池容量的充电时长、多项Logit(MNL)模型中的敏感度均与目标结果呈现负相关,与感知效用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ev) 充电平台 用户行为决策模型 敏感性分析 协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永磁同步电机分布参数提取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何逢春 贾晓宇 +3 位作者 陈敏 徐德鸿 何茂军 柳绪丹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77-185,共9页
电动汽车驱动系统通常由电池组、逆变器以及永磁同步电机构成。由于逆变器中功率半导体器件高频地开关,驱动系统会产生电磁干扰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永磁同步电机为共模电磁干扰和差模电磁干扰提供了传播路径,其寄生参... 电动汽车驱动系统通常由电池组、逆变器以及永磁同步电机构成。由于逆变器中功率半导体器件高频地开关,驱动系统会产生电磁干扰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永磁同步电机为共模电磁干扰和差模电磁干扰提供了传播路径,其寄生参数增强了电磁干扰,因此它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EMI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电机物理结构的基础上,基于永磁同步电机的集总参数模型,将模型中的电路元件与电机寄生参数联系起来;然后通过理论计算和有限元仿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绕组电感、相间互感、寄生电容、铜耗电阻和铁损电阻的获取方法,并通过实验测量验证了理论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基于所提参数提取方法,得到了集总参数模型参数,通过仿真和网络分析仪实验测量进行了所提方法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电磁干扰(EMI)模型 电动汽车(e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用户充电决策行为的电动汽车充电引导策略 被引量:20
7
作者 范宏 李嘉晖 郭琦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3-30,共8页
快充站(fast charging station,FCS)是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的重要能源供给设施。随着EV的推广应用,快充负荷也逐渐攀升,对配电网运行产生了一定影响。然而,快充负荷作为一种需求侧响应资源,可通过有序充电控制缓解EV接入给配... 快充站(fast charging station,FCS)是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的重要能源供给设施。随着EV的推广应用,快充负荷也逐渐攀升,对配电网运行产生了一定影响。然而,快充负荷作为一种需求侧响应资源,可通过有序充电控制缓解EV接入给配电网运行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文中提出考虑用户充电决策行为的EV充电引导策略。首先,考虑动态交通路况影响,利用出行链理论构建EV移动模型,进行用户出行模拟,并刻画剩余电量的时空分布。其次,考虑剩余电量、充电设施分布与充电服务价格,利用后悔理论构建用户充电决策模型,并刻画充电负荷时空分布。然后,以配电网网损最小为目标,构建充电服务价格优化模型,通过优化公共FCS的充电服务价格,引导充电负荷时空分布。最后,对不同服务价格方案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文中方法对小容量车型的引导效果更好,且用户时间消耗等效折算系数越大,文中方法对充电负荷引导的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ev)移动模型 充电负荷 动态交通路况 充电决策行为 充电服务价格 充电引导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通信息的电动汽车制动策略及仿真 被引量:1
8
作者 董振鹏 祖炳锋 +1 位作者 周建伟 徐佳晨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5-42,共8页
为了提高滑行能量回收经济性和踏板制动安全性、舒适性,基于交通信息,提出了电动汽车(EV)制动协调策略。分析了滑行制动的经济性,由交通信息和汽车行驶状态确定滑行制动强度;由道路信息和前方车辆信息建立汽车安全距离模型和碰撞预警策... 为了提高滑行能量回收经济性和踏板制动安全性、舒适性,基于交通信息,提出了电动汽车(EV)制动协调策略。分析了滑行制动的经济性,由交通信息和汽车行驶状态确定滑行制动强度;由道路信息和前方车辆信息建立汽车安全距离模型和碰撞预警策略,利用预警信息对滑行制动和踏板制动强度进行协调。对本策略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利用交通信息的滑行策略,在通行良好工况下综合能耗减少1.1%,拥堵工况下减轻驾驶员的制动疲劳;预警和协调策略避免了频繁预警,减小了紧急避撞触发几率。因此,利用交通信息能够辅助驾驶员进行更加合理的制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ev) 制动协调 交通信息 滑行制动 安全距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变参数模型的汽车移动无线充电系统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马精慧 宋杨 《电子测量技术》 2018年第4期16-23,共8页
基于谐振网络互感理论,构建了电动汽车移动无线充电系统的线性变参数(LPV)模型,完整刻画了充电过程中系统的动态变化;进一步给出发射与接收线圈之间互感的计算公式,分析了汽车纵向和横向位置对互感的影响。然后通过仿真分析了互感变... 基于谐振网络互感理论,构建了电动汽车移动无线充电系统的线性变参数(LPV)模型,完整刻画了充电过程中系统的动态变化;进一步给出发射与接收线圈之间互感的计算公式,分析了汽车纵向和横向位置对互感的影响。然后通过仿真分析了互感变化对接收端电流的影响,与现有结果进行对比,LPV模型更能准确描述电动汽车移动对充电过程的显著影响,为移动无线充电系统的控制设计问题提供了基础。尤其当汽车与发射线圈产生较大横向位移时,充电功率降低,对其进行一定的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移动无线充电 线性变参数模型 互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侧面柱碰的电动汽车车门多学科优化设计 被引量:10
10
作者 郝琪 李海伦 +2 位作者 崔宏伟 田钰楠 刘正午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20年第3期314-321,共8页
为综合考虑车门结构刚度、振动特性和侧面柱碰撞安全性能,对电动汽车车门进行基于近似模型的多目标多学科优化设计(MDO)。以全新设计的单排两座小型电动汽车(EV)为目标车型,建立了与实验对标的整车及车门有限元模型。基于欧洲侧面柱碰... 为综合考虑车门结构刚度、振动特性和侧面柱碰撞安全性能,对电动汽车车门进行基于近似模型的多目标多学科优化设计(MDO)。以全新设计的单排两座小型电动汽车(EV)为目标车型,建立了与实验对标的整车及车门有限元模型。基于欧洲侧面柱碰实验标准,利用Hammersley实验设计(DOE)方法,结合主效应分析,确定9个车门关键零件的尺寸为设计变量;结合径向基函数(RBF)近似方法,进行全局优化。结果表明:在保证车门振动特性的同时,多学科优化方法有效提高车门刚度及侧面柱碰综合指标,并实现车门减质量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ev) 车门 侧面柱碰撞 多学科优化设计(MDO) 近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况识别的IWM-EV主动悬架MOPSO模糊滑模控制 被引量:4
11
作者 胡一明 李以农 +1 位作者 李哲 郑玲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7-157,共11页
轮毂电机电动汽车(in-wheel motor electric vehicle,IWM-EV)的电机激励与车辆系统的耦合特性严重的恶化车辆的动力学性能以及电机的工作稳定性,针对这种振动负效应问题,建立了考虑机电耦合的车辆动力学耦合模型,并设计了工况识别的主... 轮毂电机电动汽车(in-wheel motor electric vehicle,IWM-EV)的电机激励与车辆系统的耦合特性严重的恶化车辆的动力学性能以及电机的工作稳定性,针对这种振动负效应问题,建立了考虑机电耦合的车辆动力学耦合模型,并设计了工况识别的主动悬架多目标粒子群(multi-objectiv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MOPSO)模糊滑模控制器。基于傅里叶级数法建立了轮毂电机的垂向不平衡激励与电机转矩的电机模型;将电机模型与车辆动力学模型结合建立了电机与悬架联合的垂向-驱动非线性动力学耦合模型。基于耦合模型分析了车辆的机电耦合振动负效应特性,针对模型强非线性的特点,设计了耦合模型的非线性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控制器能既能有效的减小电机的相对偏心率,抑制电机不平衡电磁力,又能提升车辆动力学性能,有效的抑制了轮毂电机电动汽车的振动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IWM) 轮毂电机(ev) 非线性机电耦合模型 工况识别 多目标粒子群(MOPSO)模糊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可移动集装箱式充电站运营调配模式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钟超 万君 +3 位作者 许程鹏 张哲 陈子轩 谢宇峰 《农村电气化》 2023年第7期22-27,共6页
随着电动汽车的不断普及,为满足不同时段车流量下电动汽车充电的需求,充电站的合理规划建设问题显得尤为关键。文章提出一种灵活调配集装箱式移动充电站的方式,有效避免高速公路充电站在车流量高峰期时出现排队现象。文章首先对移动充... 随着电动汽车的不断普及,为满足不同时段车流量下电动汽车充电的需求,充电站的合理规划建设问题显得尤为关键。文章提出一种灵活调配集装箱式移动充电站的方式,有效避免高速公路充电站在车流量高峰期时出现排队现象。文章首先对移动充电站设计及运行方式结构进行分析,分3个场景介绍移动充电站的应用模式;然后针对高速公路充电站排队状况进行建模,利用排队模型分析充电站服务系统性能特征;接着形成计及经济成本及用户充电体验的目标函数,并构建考虑移动充电站灵活调配的高速充电站规划模型,通过预测数据合理配置固定充电桩数量,精确判断调配移动充电站时机。最后利用国网台州沈海高速公路充电汽车服务站点车流量数据进行算例验证,在满足用户的充电需求的情况下,文章所提基于可移动充电站的高速公路充电站模式优化方案与传统单一利用固定充电桩模式相比有更好地经济效益的同时,还为充电站后期充电需求的提升提供了更好地改造升级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充电站 排队模型 电动汽车 充电模式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非完全理性用户的多元充电站优化调度策略 被引量:3
13
作者 何胜利 刘现涛 +1 位作者 张甜 陈中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4-40,共7页
电动汽车(EV)充电站是为用户提供充电服务并为电网提供能量聚合调节能力的中心,需要在保障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实现各方利益的均衡。文中立足包含常规负荷、储能及分布式新能源(DRG)的多元充电站(MCS),设计激励用户参与调节的充电价格机制... 电动汽车(EV)充电站是为用户提供充电服务并为电网提供能量聚合调节能力的中心,需要在保障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实现各方利益的均衡。文中立足包含常规负荷、储能及分布式新能源(DRG)的多元充电站(MCS),设计激励用户参与调节的充电价格机制,并分别基于期望效用理论(EUT)和前景理论(PT),建立用户选择的理性和非完全理性模型。采用模型预测控制(MPC)方法,提出了兼顾充电站运营经济性和调节灵活性的调度策略,并通过虚拟变量的设置,将双层优化转化为单层优化,减少了计算时间。基于面向真实人的实验,验证了非完全理性模型在预测用户行为上的优势。优化仿真实验中,文中所提出的融合社会-物理方法的调度模型在电网指令跟随、经济性优化等方面均表现出了良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ev) 充电站 非完全理性 模型预测控制(MPC) 社会-物理融合 真实人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