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永磁同步电动机参数的自适应在线辨识方法 被引量:61
1
作者 安群涛 孙力 赵克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1-36,共6页
为了实现永磁同步电动机参数的在线实时估算,提出了一种在同一模型中对电阻、电感和永磁磁链进行辨识的自适应辨识方法。该方法在同步旋转的d-q坐标系下,利用d轴和q轴的电压、电流及其偏差,借助Popov超稳定理论建立参数的辨识模型并推... 为了实现永磁同步电动机参数的在线实时估算,提出了一种在同一模型中对电阻、电感和永磁磁链进行辨识的自适应辨识方法。该方法在同步旋转的d-q坐标系下,利用d轴和q轴的电压、电流及其偏差,借助Popov超稳定理论建立参数的辨识模型并推导出待辨识参数的自适应律,保证了特定条件下系统的稳定性和参数的收敛性。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动机 电动机参数 在线辨识 自适应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永磁同步电动机参数辨识技术 被引量:5
2
作者 张辉 郝跃 +1 位作者 邓先明 严正藩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72-77,共6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动机运行时参数变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FFRLS的变遗忘因子最小二乘法的电动机参数辨识方法以及实验设计方案。该方法引入误差概念,使遗忘因子与引入的误差成反比关系,根据实时数据进行动态调整,进而解决了FFRLS单一遗... 针对永磁同步电动机运行时参数变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FFRLS的变遗忘因子最小二乘法的电动机参数辨识方法以及实验设计方案。该方法引入误差概念,使遗忘因子与引入的误差成反比关系,根据实时数据进行动态调整,进而解决了FFRLS单一遗忘因子切换问题,改善辨识系统的收敛速度和稳定性能。利用MATLAB/Simulink对变遗忘因子最小二乘法进行了仿真验证;搭建了以FPGA为核心的永磁同步电动机在线参数辨识平台。实验结果证明,所提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电动机参数辨识,可以应用在永磁同步电动机的高性能控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动机 电动机参数辨识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矿用变频器异步电动机参数离线辨识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蒋德智 荣相 +2 位作者 陈雯雅 王越 连超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6-101,120,共7页
在无速度传感器条件下,变频器调速性能与异步电动机参数密切相关,现有异步电动机参数离线辨识方法大多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等计算电流幅值和相位,存在频谱泄漏和栅栏效应,易导致测量误差。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将异步电动机等效电路作... 在无速度传感器条件下,变频器调速性能与异步电动机参数密切相关,现有异步电动机参数离线辨识方法大多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等计算电流幅值和相位,存在频谱泄漏和栅栏效应,易导致测量误差。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将异步电动机等效电路作为负载的矿用变频器异步电动机参数离线辨识方法。采用稳态响应法辨识定子电阻,采用瞬态响应法辨识转子电阻和漏感;在此基础上,建立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电动机模型,在恒压频比空载运行状态下,对电流瞬时值进行旋转坐标变换,计算电流幅值和相位,进而辨识定转子互感和空载励磁电流,避免了频谱泄漏和栅栏效应。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表明,转子电阻和漏感参数辨识结果与给定的电动机模型参数相符,验证了参数辨识方法的准确性。380 V/2.2 kW电动机参数辨识实验结果表明,变频器施加给电动机的电压信号得到了正确的电流响应,与仿真结果一致,且电动机参数辨识过程可重复性较好,辨识精度较高。搭建660 V/90 kW矿用变频器机芯,将辨识出的电动机参数用于矿用变频器矢量控制系统,实测结果表明,变频器能够在额定转矩下带载启动并持续稳定运行,电动机参数辨识结果可满足矿用变频器矢量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用变频器 异步电动机 电动机参数辨识 离线辨识 旋转坐标变换 矢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铭牌参数的感应电动机低穿能力评估 被引量:5
4
作者 孟庆伟 赵莹 高涵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7-134,共8页
针对指导电动机选型、电压暂降治理、保护整定、进行暂降事故损失评估、划分事故责任等问题,通过理论推导加仿真验证的方式,提出了一种基于感应电动机铭牌参数的低电压穿越能力的评估方法。选择安全临界电压和暂降临界切除时间为电动机... 针对指导电动机选型、电压暂降治理、保护整定、进行暂降事故损失评估、划分事故责任等问题,通过理论推导加仿真验证的方式,提出了一种基于感应电动机铭牌参数的低电压穿越能力的评估方法。选择安全临界电压和暂降临界切除时间为电动机低电压穿越能力的特征值。利用感应电动机转差-电压-转矩关系,分析暂降前和暂降中电动机运动规律,明确其稳定运行的界限。基于铭牌参数对临界转差率和临界转差率和相应电压下的最大转矩进行估算,分别推导出恒功率、恒转矩以及风机、泵类负载下安全临界电压和暂降临界切除时间的不同表达。利用软件进行仿真模型的搭建,并通过分析算例中的安全临界电压、临界转差率与暂降临界切除时间,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电压穿越能力 安全临界电压 暂降临界切除时间 电动机铭牌参数 电压暂降 临界转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模反推式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的速度跟踪控制 被引量:5
5
作者 杨俊友 刘启宇 +1 位作者 赵菲 门博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9年第6期601-605,共5页
由于负载扰动和电动机内部参数变化会降低系统的伺服性能,因此为了消除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保持系统的跟踪性能,提出了一种将变结构控制和反推控制相结合的速度跟踪控制策略.反推法可以保证系统的全局一致渐近稳定,但对变化较快和较... 由于负载扰动和电动机内部参数变化会降低系统的伺服性能,因此为了消除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保持系统的跟踪性能,提出了一种将变结构控制和反推控制相结合的速度跟踪控制策略.反推法可以保证系统的全局一致渐近稳定,但对变化较快和较大的不确定扰动抑制不够理想;变结构控制具有快速响应及对不确定因素的不变性等优点,采用反推和变结构相结合的控制方法能够实现快速的速度渐近跟踪,同时系统控制器能够保证系统在电动机参数和外界负载变化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应用Matlab仿真验证了系统设计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 直接驱动 反推 滑模变结构 速度跟踪 电动机参数 负载扰动 鲁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步电动机控制转差率节能方法的研讨 被引量:1
6
作者 谈大柏 程南平 《江苏电机工程》 1989年第3期35-40,共6页
本文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论证了一种异步电动机的节能方法。即以转差率作为控制参量,调节电压,提高异步电动机在轻载时运行效率,达到节能的目的。
关键词 异步电动机控制 节能方法 电动机效率 轻载 机械损耗 调节电压 电动机参数 控制参量 等值电路 杂散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搅拌装置电动机的选用
7
作者 刘清 柳凌云 +1 位作者 王永生 梁永生 《湖北农机化》 2020年第6期86-86,共1页
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是工业的动力源、产品的生命源,正确合理地选用电动机是保证生产安全、经济、可靠的重要保证.本文以搅拌装置电动机为研究对象,介绍了电动机的选用原则,解析了电动机参数的选取方法.
关键词 电动机选用 电动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东供水工程泵站级数及泵组参数论证 被引量:1
8
作者 田建林 陈彬 曾继军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9-82,共4页
对宁东供水工程泵站级数、泵组型式、泵组参数包括单机流量、水泵台数、水泵效率、水泵淹没深度等参数的选择情况进行了总结和介绍,供其他调水工程设计参考。
关键词 供水工程 水泵 电动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VISOR2002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模块开发 被引量:50
9
作者 曾小华 王庆年 +2 位作者 李骏 王伟华 初亮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94-396,416,共4页
介绍了混合动力汽车仿真软件ADVISOR中的并联控制策略 ,结合课题的实际情况 ,对ADVI SOR2 0 0 2的并联控制策略进行了二次开发 ,并针对某一车型进行了仿真对比 ,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不仅能够鲁棒地在ADVISOR2 0 0 2界面中运行 ,而... 介绍了混合动力汽车仿真软件ADVISOR中的并联控制策略 ,结合课题的实际情况 ,对ADVI SOR2 0 0 2的并联控制策略进行了二次开发 ,并针对某一车型进行了仿真对比 ,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不仅能够鲁棒地在ADVISOR2 0 0 2界面中运行 ,而且合理、可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汽车 ADVISOR软件 并联控制 动机参数 电动机参数 铅酸电池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imal design of butterfly-shaped linear ultrasonic motor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 and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被引量:9
10
作者 时运来 陈超 赵淳生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2期393-404,共12页
A new method for optimizing a butterfly-shaped linear ultrasonic motor was proposed to maximize its mechanical output.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technology and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were combined together to ... A new method for optimizing a butterfly-shaped linear ultrasonic motor was proposed to maximize its mechanical output.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technology and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were combined together to realize the optimal design of the butterfly-shaped linear ultrasonic motor. First, the operation principle of the motor was introduced. Second, the finite element parameterized model of the stator of the motor was built using ANSYS parametric design language and some structure parameters of the stator were selected as design variables. Third, the sample points were selected in design variable space using latin hypercube Design. Through modal analysis and harmonic response analysis of the stator based on these sample points, the target responses were obtained. These sample points and response values were combined together to build a response surface model. Finally, the simplex method was used to find the optimal soluti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many aspects of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of the butterfly-shaped linear ultrasonic motor have been fulfilled. The prototype motor fabricated based on the optimal design result exhibited considerably high dynamic performance, such as no-load speed of 873 ram/s, maximal thrust of 27.5 N, maximal efficiency of 43%, and thrust-weight ratio of 4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ear ultrasonic motor PIEZOELECTRIC optimal desig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finite element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ovel current vector decomposition controller design for six-phase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11
作者 袁雷 胡冰新 +1 位作者 魏克银 林莹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4期841-849,共9页
The vector control algorithm based on vector space decomposition (VSD) transformation method has a more flexible control freedom, which can control the fundamental and harmonic subspace separately. To this end, a cu... The vector control algorithm based on vector space decomposition (VSD) transformation method has a more flexible control freedom, which can control the fundamental and harmonic subspace separately. To this end, a current vector decoupling control algorithm for six-phase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PMSM) is designed. Using the proposed synchronous rotating coordinate transformation matrix, the fundamental and harmonic components in d-q subspace are changed into direct current (DC) component, only using the traditional proportional integral (PI) controller can meet the non-static difference adjustment, and the controller parameter design method is given by employing intemal model principle. In addition, in order to remove the 5th and 7th harmonic components of stator current, the current PI controller parallel with resonant controller is employed in x-y subspace to realize the specific harmonic component compensation. Simulation results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current decoupling vector controll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x-phase PMSM current vector decomposition internal control resonant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