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电动旋转介电泳的生物粒子介电常数测试技术 被引量:3
1
作者 朱晓璐 倪中华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61-866,共6页
建立了基于机器视觉系统测量生物粒子介电常数的测量平台,并对建立测试平台所涉及的测量介电常数的理论模型、电极设计及仿真、粒子角速度检测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电极腔中心区域的半径为电极腔中心到电极顶尖距离的1/... 建立了基于机器视觉系统测量生物粒子介电常数的测量平台,并对建立测试平台所涉及的测量介电常数的理论模型、电极设计及仿真、粒子角速度检测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电极腔中心区域的半径为电极腔中心到电极顶尖距离的1/2圆形区域为最佳区域,在这个区域中转矩的变化基本在5%以内,介电泳力很小,基本解决了测试过程中影响粒子测量精度的迁移运动问题,降低了粒子迁移造成的误差.另一方面,融合机器视觉技术和概率统计的算法,实现了对单个和多个粒子进行测量,且对粒子的形状没有特殊要求.测试平台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运行效率,同时具有良好的普遍适用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偶极矩 电常数 电动旋转介电泳 机器视觉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介电泳的生物粒子分离芯片 被引量:6
2
作者 倪中华 朱树存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24-728,共5页
在阐述介电泳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研究了传统介电泳力、电动旋转介电泳力和行波介电泳的计算模型力,分析了克劳修斯莫索提因子对正负介电泳的影响,给出了介电泳力的统一计算模型.研究了基于介电泳技术的多种类型的生物粒子分离芯片... 在阐述介电泳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研究了传统介电泳力、电动旋转介电泳力和行波介电泳的计算模型力,分析了克劳修斯莫索提因子对正负介电泳的影响,给出了介电泳力的统一计算模型.研究了基于介电泳技术的多种类型的生物粒子分离芯片的研究现状,并从与芯片实验室的集成性、分离的准确性、分离对象多样性和分离对象的尺寸等综合指标,分析了基于微流体和介电泳混合作用、行波介电泳以及介电笼等方法构造的生物粒子分离芯片各自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综合应用行波介电泳和介电笼分离技术,建立面向200nm^2μm的微纳米生物粒子分离芯片,从而为建立满足分子芯片实验室需求的分离芯片研制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电泳 行波电泳 电动旋转介电泳 分离芯片 芯片实验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