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矩形微流道内流体电动效应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张鹏 左春柽 周德义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22-528,共7页
由于固-液界面双电层的作用,矩形微流道中的压力驱动流存在电动效应。矩形微流道截面上双电层场和速度场的控制方程分别是二维Poisson-Boltzmann方程和修正Navier-Stokes方程。应用有限控制容积法对控制方程进行了数值求解,并计算了压... 由于固-液界面双电层的作用,矩形微流道中的压力驱动流存在电动效应。矩形微流道截面上双电层场和速度场的控制方程分别是二维Poisson-Boltzmann方程和修正Navier-Stokes方程。应用有限控制容积法对控制方程进行了数值求解,并计算了压力梯度与雷诺数之间的关系,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之差在5%之内。相同尺寸的微流道中,考虑电动效应的模型预测液体摩擦系数的值大于宏观流体理论中液体摩擦系数的值,且电解质溶液浓度越低,摩擦系数偏离宏观流体理论值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效应 摩擦系数 雷诺数 有限控制容积法 计算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路电流电动效应的计算
2
《农村电工》 2012年第11期49-49,共1页
编辑同志:请问为什么要用短路冲击电流来计算短路电流的电动效应?
关键词 短路电流 电动效应 计算 冲击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微球荧光的腔量子电动力学增强效应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吉有 徐晓轩 +1 位作者 陆颖 张存洲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7-209,共3页
报道了腔量子电动力学效应对高钡玻璃微球荧光光谱的影响,利用Mie散射的共振峰位计算公式,对测量的光谱进行了分析,估算了自发辐射速率的量子电动力学效应的增强因子,实验证实其增强幅度超过676倍.
关键词 腔量子电动力学效应 结构共振 玻璃微球荧光 增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电场下致密储层表面双电层分子模拟
4
作者 杨珊珊 宁正福 吕方涛 《特种油气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2,共7页
针对外电场下致密储层表面双电层电动现象认识不清、界面双电层微观特性通过宏观实验难以准确表征的问题,从微观角度出发,探究外电场下双电层电动现象对润湿性以及原油渗流的影响,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建立了外电场下致密储层表面双电层模... 针对外电场下致密储层表面双电层电动现象认识不清、界面双电层微观特性通过宏观实验难以准确表征的问题,从微观角度出发,探究外电场下双电层电动现象对润湿性以及原油渗流的影响,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建立了外电场下致密储层表面双电层模型,探究313 K、20 MPa下致密储层表面双电层在电场作用下的影响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施加电场后,溶液离子扩散程度减弱,双电层发生膨胀,作用在带电表面的静电相互作用使水膜更厚更稳定,这有利于岩石表面的水润湿性;电场强度越大,双电层离子密度越大,电黏度效应增强,受界面黏性阻力影响,油相渗流速度增加,但增幅有限;地层水溶液内部在电场作用下产生更强的离子水化作用,改变电场强度后,不同离子水化程度变化不同。研究成果对外电场下致密储层微观理论发展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电层 外电场 电动效应 分子动力学 致密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电动-水动力驱油机理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关继腾 陈月明 王玉斗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2000年第5期23-27,共5页
根据物理化学流体动力学理论 ,从多孔介质渗流的毛管模型出发 ,建立了储层条件下电动力水动力耦合公式。利用该理论公式和Buckley Leverett模型 ,探讨了恒速注水电动 水动力驱油机理 ,利用该机理对国内外两个典型实验结果进行了拟合。... 根据物理化学流体动力学理论 ,从多孔介质渗流的毛管模型出发 ,建立了储层条件下电动力水动力耦合公式。利用该理论公式和Buckley Leverett模型 ,探讨了恒速注水电动 水动力驱油机理 ,利用该机理对国内外两个典型实验结果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 ,在储层条件下 ,由电动力引起的电渗作用是提高水驱油采收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且电加热作用可以降低原油粘度 ,从而提高水驱油采收率。当直流电场的电位梯度为 7.5V/cm时 ,电加热可以提高原油采收率 1 3%左右 ,而电动力仅可以提高采收率 2 %左右。直流电场作用可以降低水油比 ,施加 5.0V/cm的电场 ,当注入 3倍孔隙体积水时 ,水油比减小了 1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场 水驱油藏 采收率 电动效应 电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强激光与固体靶作用驱动量子电动力学级联和稠密正电子产生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黄海荣 张亮琪 +2 位作者 刘维媛 余同普 罗文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6-56,共11页
极端超短超强激光脉冲的诞生将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推进到由辐射阻尼效应和量子电动力学(QED)效应占主导的高度非线性物理范畴。强场QED效应蕴含了丰富的物理过程包括辐射阻尼、高能伽马辐射、正负电子对产生、QED级联、真空极化等,是高... 极端超短超强激光脉冲的诞生将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推进到由辐射阻尼效应和量子电动力学(QED)效应占主导的高度非线性物理范畴。强场QED效应蕴含了丰富的物理过程包括辐射阻尼、高能伽马辐射、正负电子对产生、QED级联、真空极化等,是高能量密度物理和强场物理研究领域的前沿热点。QED级联是解释致密天体辐射和伽马射线暴形成的重要物理机制,其产生的稠密正电子源在高能物理、材料无损探测、癌症诊断等领域亦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介绍了QED级联过程及其理论模型,讨论了固体靶中的QED级联发展及其诱导的非线性物理效应,并回顾了固体靶中稠密正电子产生的主要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场量子电动力学效应 超强激光与固体靶作用 级联发展 稠密正电子产生 分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口微通道电渗流微混合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7
作者 赵亮 刘林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019-3023,共5页
Fluid flow in the microchannel is limited to the low Reynolds number regime.As a result,mixing of solutions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in the microchannel is inherently diffusion dominated,requiring a long mixing c... Fluid flow in the microchannel is limited to the low Reynolds number regime.As a result,mixing of solutions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in the microchannel is inherently diffusion dominated,requiring a long mixing channel and retention time to attain a homogeneous solution.In this paper the flow characteristics in the two-dimension closed-end microchannel electroosmotic flow were simulated,and the mixing efficiencies of the closed-end microchannel electroosmotic flow applying different electric field intensities were compar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ecause of existing non-uniform induced back pressure,there were two annular flows in the whole closed-end microchannel,enhancing the convection effect and leading to a shorter mixing time and higher mixing effici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动 微混合 双电层 电动效应 闭口微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正电子发射研究进展
8
作者 蔡达锋 王剑 +1 位作者 谷渝秋 郑志坚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8-73,共6页
介绍了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产生正电子的相关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进展。简要回顾了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正电子的发现过程及激光-等离子体作用产生正电子的三种物理机制;详细地叙述了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正电子的两类典型实验方式... 介绍了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产生正电子的相关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进展。简要回顾了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正电子的发现过程及激光-等离子体作用产生正电子的三种物理机制;详细地叙述了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正电子的两类典型实验方式(即直接方式和间接方式)及相关的实验和数值模拟结果;对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产生正电子的研究进行了评述。从现有研究进展来看,目前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所获结论差异较大,还需要从激光设备、实验方案设计以及理论和模拟研究方面做大量细致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等离子体 正电子产生 量子电动力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太空中心
9
作者 周琪 《导航定位学报》 2010年第1期4-5,共2页
关键词 台湾 卫星系统工程 微卫星 自主发展 太空 电离层 科学研究 计划 发射 电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压下半导体微腔内激子与光子行为的研究
10
作者 章继东 陈京好 +5 位作者 邓元明 安龙 章昊 杨富华 李国华 郑厚植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23-225,共3页
由于腔模与激子对压力的依赖关系不同,所以可以选择不同的压力使激子和光场处于不同的耦合状态,从而实现对耦合的调谐。利用这种办法,我们观测到了代表激子与光场强耦合作用的Rabi分裂。由于在我们现有样品结构中压力对激子本征行为的... 由于腔模与激子对压力的依赖关系不同,所以可以选择不同的压力使激子和光场处于不同的耦合状态,从而实现对耦合的调谐。利用这种办法,我们观测到了代表激子与光场强耦合作用的Rabi分裂。由于在我们现有样品结构中压力对激子本征行为的影响很小,与以前报道的温度、电场等调谐方式相比,这种调谐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调谐半导体微腔内激子与腔模的耦合程度,而且能够保持激子的本征性质在整个调谐过程中基本不变。这有助于研究在强耦合过程中激子极化激元的本征性质。将实验结果与压力下激子与腔模耦合理论进行拟合,得出了正确的Rabi分裂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微腔 压力光谱 Rabi分裂 量子电动力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子星辐射引力红移的量子真空极化修正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家麟 季沛勇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6-180,共5页
测量中子星表面辐射谱的引力红移被认为是探究这类致密天体基本物理特性最为直接有效的手段.但是,脉冲星、磁星这些强磁化中子星表面的辐射红移不仅源于引力的作用,还需要考虑星体表面的磁化等离子体以及由超强磁场所诱导的量子电动力学... 测量中子星表面辐射谱的引力红移被认为是探究这类致密天体基本物理特性最为直接有效的手段.但是,脉冲星、磁星这些强磁化中子星表面的辐射红移不仅源于引力的作用,还需要考虑星体表面的磁化等离子体以及由超强磁场所诱导的量子电动力学(quantum electrodynamics,QED)真空极化效应对辐射的电磁作用.运用Gordon有效度规理论研究磁化等离子体以及QED真空极化效应对星体辐射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一般情况下对辐射引力红移的修正起主要作用的是星体表面的磁化等离子体,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还必须考虑QED真空极化效应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星 磁星 引力红移 磁化等离子体 量子电动力学真空极化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参数对非理想真空激光光强极限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伍艺通 吉亮亮 李儒新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12,共10页
人类在实验室可实现的激光强度极限是强场量子电动力学(QED)的重要问题。在非理想真空条件下,极端超强激光与残留的电子相互作用触发伽马光子辐射与正负电子对产生的QED级联效应,从而显著消耗激光能量,大幅降低可实现的激光峰值强度。... 人类在实验室可实现的激光强度极限是强场量子电动力学(QED)的重要问题。在非理想真空条件下,极端超强激光与残留的电子相互作用触发伽马光子辐射与正负电子对产生的QED级联效应,从而显著消耗激光能量,大幅降低可实现的激光峰值强度。考虑到QED级联效应与激光偏振、焦斑尺寸、脉宽长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基于囊括QED过程的粒子网格模拟方法(Particle-in-cell, PIC)对上述参数的效应进行分析,同时构建了激光场演化的自洽方程来进行解释,二者结果基本保持一致,获得的强度极限在考虑的参数范围内为10^(26)~10^(27) W/cm^(-2)。结果表明,同等情形下,圆偏振激光可激发更强的QED级联,使得激光强度上限略低于线偏振。此外,紧聚焦激光由于QED级联发生的时空间尺度更小,从而激光的吸收效应被显著抑制,进而可以实现更强的聚焦强度。对于更长脉宽的激光,由于正负电子对吸收的能量区域更加弥散,使得可实现的激光强度上限阈值有所提升。但对于超短脉宽情形(如单周期),由于QED级联的种子源电子束不能很好地被约束在激光区域,理论分析耗散的激光能量偏高。此外,在高真空度的情形下,残余电子的随机性也会对可实现激光强度产生一定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后续开展极端强场QED实验和数100 PW级超强超短激光装置建设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极限强度 强场量子电动力学 量子电动力学级联效应 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 PIC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功能材料及在传感器中的应用——光传感器(连载七)
13
作者 卢崇考 《传感器技术》 CSCD 1998年第1期63-66,共4页
简要叙述了高分子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特性,并对今后应用予以展望。
关键词 光电导效应 光生电动效应 高分子光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ew dimmer for alternating-current directly driven light-emitting-diode lamp 被引量:1
14
作者 KIM Jong-hyun RYU Myung-hyo +1 位作者 YOON Hyok-min SONG Eui-ho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2期374-379,共6页
A new dimmer using a men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 (MOSFET) for alternating-current (AC) directly driven light-emitting-diode (LED) lamp was presented. The control method of proposed dimmer is pul... A new dimmer using a men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 (MOSFET) for alternating-current (AC) directly driven light-emitting-diode (LED) lamp was presented. The control method of proposed dimmer is pulse width control (PWM) method.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phase-controlled dimmer, the proposed PWM dimmer can produce sine wave and did not cause harmonics problem. Furthermore, the proposed control method did not amplify the light flicker due to the independence of input voltage. Therefore, the PWM dimmer can be used as the dimmer of the AC LED lamp instead of the conventional phase-controlled dimmer. The experimental result shows that the proposed PWM dimmer has good performa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ternating-current directly driven light-emitting-diode pulse width control 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 flicker tri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