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控制系统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7
1
作者 黄李琴 季学武 陈奎元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6,共4页
自行设计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由控制器、转向盘转矩传感器、车速传感器、电流传感器(在控制器内)、助力电机及减速机构、机械式转向器、蓄电池等组成。EPS的控制系统主要由控制器、传感器及信号处理电路、助力电机及驱动电路等组成... 自行设计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由控制器、转向盘转矩传感器、车速传感器、电流传感器(在控制器内)、助力电机及减速机构、机械式转向器、蓄电池等组成。EPS的控制系统主要由控制器、传感器及信号处理电路、助力电机及驱动电路等组成。控制算法由电机助力控制算法和电机转矩控制算法两部分构成。该方案易于实现,同时又能保证转向控制系统较高的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电动助力转向控制系统 EPS 电动伺服机构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助力转向助力特性补偿策略的耦合仿真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林逸 张昕 施国标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7-219,154,共4页
采用ADAMS与MATLAB耦合仿真的方法,将电动助力转向控制与整车模型相结合,进行了助力特性补偿策略的仿真研究,解决了多体动力学自由度过多和控制运算法则过于复杂两者共处的问题。通过对助力特性进行补偿调节,提高了汽车的行驶稳定性。
关键词 电动助力转向控制 整车模型 多体动力学自由度 控制运算法 行驶稳定性 耦合仿真模型 EP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EPS系统控制策略(英文)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洪强 孟建兵 +3 位作者 曲宝军 娄广军 黄丙琪 管东方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39-44,69,共7页
电动助力转向控制是EPS系统的基本控制策略。针对EPS系统的稳定性和快速性的要求,通过EPS系统各部分动力学方程,建立了基于MATLAB/Simulink的仿真模型,对常规PID控制和基于粒子群算法的PID控制进行了仿真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粒子群... 电动助力转向控制是EPS系统的基本控制策略。针对EPS系统的稳定性和快速性的要求,通过EPS系统各部分动力学方程,建立了基于MATLAB/Simulink的仿真模型,对常规PID控制和基于粒子群算法的PID控制进行了仿真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粒子群算法的PID控制策略,使EPS控制效果得以改善,系统响应时间快,鲁棒性好,趋于稳定所用时间短,为实现EPS的稳定性和快速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助力转向控制 控制策略 动力学方程 PID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驾驶员个体差异的汽车EPS控制仿真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金波 夏光 +1 位作者 汪选要 邱利宏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65-870,共6页
行车安全与驾驶员、车辆、道路等密切相关,而不同驾驶员个体之间的特性差异很大。文章将驾驶员分为A(熟练)、B(一般)、C(生手)3类,给定的行驶路径作为驾驶员模型的输入,转向盘转矩作为模型的输出;将A类驾驶员的输出转向盘转矩作为期望值... 行车安全与驾驶员、车辆、道路等密切相关,而不同驾驶员个体之间的特性差异很大。文章将驾驶员分为A(熟练)、B(一般)、C(生手)3类,给定的行驶路径作为驾驶员模型的输入,转向盘转矩作为模型的输出;将A类驾驶员的输出转向盘转矩作为期望值,考虑不熟练驾驶员因对侧向力感知缺乏而导致的误操作转矩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跟踪期望驾驶特性的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lectric power steering,EPS)控制策略,建立了能够表征驾驶特性(熟练程度等)并考虑误操作转矩的驾驶员模型,与车辆组成人-车闭环系统。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跟踪期望驾驶特性的汽车EPS控制策略,改善了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减轻了驾驶员的转向负担,从而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员 个体差异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控制 误操作转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 control of novel active steering integrated with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function 被引量:8
5
作者 ZHAO Wan-zhong LI Yi-jun +2 位作者 WANG Chun-yan ZHAO Ting GU Xiao-yue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8期2151-2157,共7页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active steering system, a novel active steering system integrated with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function was introduced, which can achieve the functions of both active steering and electric pow...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active steering system, a novel active steering system integrated with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function was introduced, which can achieve the functions of both active steering and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In view of the interference from road random signal and sensor noise in the novel active steering system, the H∞ control model of the novel active steering system was built. With satisfying steering feel, good robust performance and steering stability being the control objectives, the H∞ controller for the novel active front steering (AFS) system was design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novel AFS system with H∞ control strategy can attenuate the road interference quickly, and there is no resonance peak in the bode diagram. It can make the driver obtain more useful information in the low frequency range, and attenuate the road interference better in the high frequency range, thus the driver can get more satisfying road feeling. Therefore, the designed H∞ controller can synthesize the advantages of both robust performance and robust stability, and has certain contribution to the design of novel AFS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hicle engineering active steering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H∞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