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单喷管双摆电动伺服系统的设计与建模 被引量:5
1
作者 高智刚 张佼龙 +1 位作者 周军 李朋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88-892,共5页
针对新型战术导弹对摆动喷管伺服系统提出的小型化大功率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动伺服系统的单喷管双摆驱动装置。该装置使用2个相互垂直的直线式电动伺服机构共同推动喷管进行摆动,采用无刷直流电机和滚珠丝杠减速器的结构形式,实现了... 针对新型战术导弹对摆动喷管伺服系统提出的小型化大功率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动伺服系统的单喷管双摆驱动装置。该装置使用2个相互垂直的直线式电动伺服机构共同推动喷管进行摆动,采用无刷直流电机和滚珠丝杠减速器的结构形式,实现了系统的高功率密度和高效率,可提供大输出力矩,并具有良好控制精度。通过对该系统进行运动分析与建模,研究了2个直线式电动伺服机构的运动非线性特性及相互间交连耦合干扰,分析了两者的成因、随摆角分布规律及其对喷管摆动角位置精度的影响,给出了任意摆角下的双通道指令计算方法,据此采用双通道协同工作的方式精确控制喷管摆动方向和摆动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动喷管 电动伺服系统 滚珠丝杠 无刷直流电机 运动非线性 交连耦合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伺服系统——变结构谐波传动电动伺服系统 被引量:8
2
作者 周凤岐 陈瑜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8-50,共3页
介绍了变结构谐波传动电动伺服系统的基本组成、系统原理、特点、动态特性及其应用 。
关键词 电动伺服系统 电动舵机 谐波传动 变结构控制 火箭 导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伺服系统模型构建与辨识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彬 周军 高智刚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76-79,共4页
针对用频域法解得的电动伺服系统传递函数模型不能很好反映系统时域特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框图结构的模型构建与辨识方法。通过对二阶系统频率特性中-90°特征点的测量,即可得到系统二阶模型各参数,以便在计算机中对伺服系统进... 针对用频域法解得的电动伺服系统传递函数模型不能很好反映系统时域特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框图结构的模型构建与辨识方法。通过对二阶系统频率特性中-90°特征点的测量,即可得到系统二阶模型各参数,以便在计算机中对伺服系统进行控制算法的仿真和改进,从而改善电动伺服系统的性能。由于工程中大多数的电动伺服系统均可近似为二阶振荡环节,因此该方法在工程应用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递函数 相关法 电动伺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故障模式下的电动伺服系统故障建模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高智刚 李朋 周军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5-140,共6页
针对电动伺服系统的多重故障建模问题,提出了基于仿真模型重构和故障模型嵌套组合的多重故障建模方法。将电动伺服系统划分为若干功能单元,在各功能单元仿真模型基础上,提炼故障描述函数,利用统一故障表达式构建各功能单元故障模型。为... 针对电动伺服系统的多重故障建模问题,提出了基于仿真模型重构和故障模型嵌套组合的多重故障建模方法。将电动伺服系统划分为若干功能单元,在各功能单元仿真模型基础上,提炼故障描述函数,利用统一故障表达式构建各功能单元故障模型。为了有效描述系统多重故障,提出了功能单元内多故障模型逐层嵌套+功能单元间故障模型组合的故障建模方法,重点分析并给出了不同类型多重故障的故障模型嵌套原则。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故障模型可有效描述多重故障发生时的系统工作性能,提出的多重故障建模方法合理有效,具有普遍适用性,为故障诊断、构建故障知识库和容错控制仿真验证等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伺服系统 故障建模 多重故障 故障模型嵌套 功能单元 模型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小型位置反馈式电动伺服系统的设计及实现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磊磊 《航空兵器》 2012年第2期22-24,57,共4页
设计了一种小型位置反馈式电动伺服系统,该系统具有响应快速、超调小、性能稳定优良、体积小、重量轻、实用价值高等优点。首先介绍了该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与组成,然后对该系统控制电路的关键设计——PWM控制、二次电源电路、反馈电路以... 设计了一种小型位置反馈式电动伺服系统,该系统具有响应快速、超调小、性能稳定优良、体积小、重量轻、实用价值高等优点。首先介绍了该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与组成,然后对该系统控制电路的关键设计——PWM控制、二次电源电路、反馈电路以及H桥功放电路进行着重分析,并对可能影响该伺服系统性能和控制精度的关键技术、关键器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反馈式电动伺服系统 PWM控制 二次电源电路 反馈电路 H桥功放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导弹双摆喷管电动伺服系统运动分析及建模仿真 被引量:4
6
作者 徐永壮 何华锋 何耀民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4-79,共6页
首先分析了某导弹双摆喷管电动伺服系统的结构原理,通过对系统的运动分析和建模,研究了2个垂直安装位置的机电作动器的非线性运动特性和耦合干扰情况,给出了控制器在任意摆角指令下对作动器伸缩位移的解耦运算;同时,研究了摆动力臂与喷... 首先分析了某导弹双摆喷管电动伺服系统的结构原理,通过对系统的运动分析和建模,研究了2个垂直安装位置的机电作动器的非线性运动特性和耦合干扰情况,给出了控制器在任意摆角指令下对作动器伸缩位移的解耦运算;同时,研究了摆动力臂与喷管摆角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含有非线性环节的单个伺服机构数学模型,调节控制器参数,分别采用基于时域的阶跃响应法和基于频域的正弦相关分析法,在Simulink仿真平台上进行仿真,通过与真实实验数据的比对,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为后续深入研究该型伺服机构性能测试打下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伺服系统 双摆喷管 交联耦合 建模仿真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伺服系统中减速器最佳传动比的选择
7
作者 刘桂贤 王萌 《煤炭技术》 CAS 2002年第5期3-5,共3页
讨论了在各种负载条件下使负载加速度最大的最佳传动比选择问题。
关键词 电动伺服系统 减速器 传动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大功率电动伺服系统功率驱动设计及验证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崔业兵 冯伟 +2 位作者 姚尧 蔡福门 牟筱宁 《上海航天(中英文)》 CSCD 2022年第5期51-57,共7页
针对运载火箭30 kW以上功率等级电动伺服控制驱动器的研制要求,设计了一种强环境适应的大功率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功率驱动模组。通过对火箭固体助推发动机工作环境分析,设计了基于光耦驱动器件的功率驱动与保护电路;为有效提升功... 针对运载火箭30 kW以上功率等级电动伺服控制驱动器的研制要求,设计了一种强环境适应的大功率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功率驱动模组。通过对火箭固体助推发动机工作环境分析,设计了基于光耦驱动器件的功率驱动与保护电路;为有效提升功率驱动模组在高压大电流工作时的可靠性,采用降低功率主回路杂散电感与IGBT有源钳位闭环控制相结合的方法,有效抑制IGBT在大电流关断时的电压尖峰;通过对动力电进行滤波处理,有效解决高压高频信号通过线缆传输时对控制驱动器内、外部的电磁干扰问题;通过IGBT功率驱动电路的单双脉冲测试及连续功率测试,有效验证IGBT功率驱动模组的高压驱动能力,为大功率电动伺服系统的可靠性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伺服系统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 有源钳位 电磁干扰 脉冲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提高火箭电动伺服系统动态性能的方法 被引量:5
9
作者 冯伟 钱昌年 +1 位作者 胡翔宇 冀娟 《上海航天》 2016年第B05期112-116,共5页
为满足新一代运载火箭电动伺服系统的高动态指标要求,对电动伺服系统的谐振特性和振荡特性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其产生机理以及对伺服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陷波滤波器的位置-电流双闭环控制算法,给出了一种陷波滤波器参数精... 为满足新一代运载火箭电动伺服系统的高动态指标要求,对电动伺服系统的谐振特性和振荡特性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其产生机理以及对伺服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陷波滤波器的位置-电流双闭环控制算法,给出了一种陷波滤波器参数精确计算的方法,介绍了双环算法参数的设计过程,有效克服了发动机负载的大惯量、低刚度、低阻尼等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法能降低系统谐振,抑制系统振荡,较好地达到系统动态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载火箭 推力矢量控制系统 电动伺服系统 发动机特性 动态性能 双闭环 控制算法 陷波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火箭三级电动伺服系统热试车成功
10
《太空探索》 2014年第5期4-4,共1页
近日,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803所研制的新一代运载火箭三级电动伺服系统参加了试样阶段的首次发动机摇摆热试车。
关键词 电动伺服系统 运载火箭 试车成功 航天技术 热试车 发动机 研究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VM-DTC大功率电动伺服系统控制方法研究
11
作者 陈童 曾凡铨 周阳 《上海航天》 2016年第1期55-60,共6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MSM)直接转矩控制(DTC)的转矩和电流脉动大,开关频率不稳定的问题,基于对表面式永磁同步电机(SPMSM)数学模型的分析,提出了一种优化的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直接转矩控制(SVMDTC)方法,讨论了磁链观测模型和定子磁链的影响...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MSM)直接转矩控制(DTC)的转矩和电流脉动大,开关频率不稳定的问题,基于对表面式永磁同步电机(SPMSM)数学模型的分析,提出了一种优化的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直接转矩控制(SVMDTC)方法,讨论了磁链观测模型和定子磁链的影响。用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了SVM-DTC三闭环电动伺服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法不影响DTC转矩与速度响应快的特点,同时具有瞬态电流畸变小,转矩脉动小,动态响应快,系统鲁棒性好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式永磁同步电机 大功率电动伺服系统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直接转矩控制 磁链观测模型 定子磁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伺服系统中减速器最佳传动比的选择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新绪 《航空兵器》 1994年第5期19-23,共5页
本文讨论了在各种负载条件下使负载加速度最大的最佳传动比选择问题,并介绍了按转动惯量最小条件进行减速器传动级数设计及各级传动比分配的方法。
关键词 电动伺服系统 减速器 传动比
全文增补中
含磁滞非线性的电动机伺服系统预设性能跟踪控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董振乐 朱忠领 +2 位作者 马大为 姚建勇 王晓锋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803-1808,共6页
针对电动机伺服系统中广泛存在的参数不确定性、不确定非线性(外干扰、非线性摩擦、磁滞等)问题,建立了包含连续可微摩擦模型和磁滞非线性的系统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预设性能控制方法,通过定义预设性能函数,实现了对跟踪误差收敛率、最... 针对电动机伺服系统中广泛存在的参数不确定性、不确定非线性(外干扰、非线性摩擦、磁滞等)问题,建立了包含连续可微摩擦模型和磁滞非线性的系统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预设性能控制方法,通过定义预设性能函数,实现了对跟踪误差收敛率、最大超调量和稳态精度的预先设定,并结合自适应鲁棒控制方法实现同时存在参数不确定性、不确定非线性时的优良跟踪,且保证了较好的瞬态跟踪性能.采用李亚普诺夫函数从理论上证明了控制器的稳定性,进一步的仿真对比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展现了优良的瞬态和稳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伺服系统 磁滞 预设性能控制 跟踪控制 连续摩擦补偿 建模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力矢量控制伺服系统的负载及负载匹配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宏博 周军 周凤岐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8期740-742,共3页
伺服系统作为控制系统的功率部件,如何选择其机械特性,使之与负载特性相适应,直接影响系统对功率的要求,也是能否减少系统尺寸的重要问题。文中介绍了如何合理地确定电动伺服系统负载的大小和判断负载是否匹配的一般方法。
关键词 推力矢量控制 电动伺服系统 摆动喷管 负载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P的导弹舵机控制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21
15
作者 林忠万 符强 李玉忍 《航天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6-49,共4页
应用TMS32 0F2 4 0DSP设计了全数字无刷直流电机的新型导弹舵机伺服驱动系统 ,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组成原理、硬件设计及控制策略。试验结果表明 ,此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和静态特性。
关键词 DSP 导弹 舵机控制系统 电动伺服系统 数字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重构的航天器部件级故障建模方法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睿 李朋 +1 位作者 周军 刘莹莹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46-549,共4页
提出了基于模型重构的航天器部件级故障建模方法,从对象固有模型出发通过模型重构建立对象故障模型,定义了统一故障模型形式。将功能单元作为研究故障的最小单位,定义了功能单元的划分准则。建模过程包括对象仿真模型建立、对象功能单... 提出了基于模型重构的航天器部件级故障建模方法,从对象固有模型出发通过模型重构建立对象故障模型,定义了统一故障模型形式。将功能单元作为研究故障的最小单位,定义了功能单元的划分准则。建模过程包括对象仿真模型建立、对象功能单元划分、功能单元分析、功能单元故障建模、部件级故障建模、正常模型仿真与故障模型仿真结果对比6个步骤完成。最后以电动伺服系统的功率驱动器为例详细说明了功能单元故障模型建立过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故障建模方法便于操作且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重构 故障建模 功能单元 故障模型 电动伺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企业简讯
17
《航天工业管理》 2014年第4期39-40,共2页
我国成功发射实践十一号06星2014年3月31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实践十一号06星送入太空。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负责研制,主要用于开展空间科学与技术试验。用... 我国成功发射实践十一号06星2014年3月31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实践十一号06星送入太空。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负责研制,主要用于开展空间科学与技术试验。用于发射卫星的火箭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89次飞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企业 东方红卫星 空间科学 热试车 紧固件 航空航天 高超声速风洞 电动伺服系统 设计评审 柔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direct torque control to electric screw presses for speeding up torque response and reducing starting current 被引量:1
18
作者 冯仪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CAS 2009年第2期97-104,共8页
Fast response and stable torque output are crucial to the performance of electric screw presse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sign of a direct torque control (DTC) system for speeding up torque response and reducing t... Fast response and stable torque output are crucial to the performance of electric screw presse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sign of a direct torque control (DTC) system for speeding up torque response and reducing the starting current of electric screw presse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he J58K series of numerical control electric screw presses with a dual-motor drive. The DTC drive system encompasses speed control, torque reference control, and switching frequency control. Comparison of the DTC dual-AC induction motor drive with corresponding AC servo motor drive showed that for the J58K-315 electric screw press, the DTC drive system attains a higher maximum speed (786 r/min) within a shorter time (1.13 s) during a 250 nun stroke and undergoes smaller rise in temperature (42.0 ℃) in the motor after running for 2 h at a 12 min-1 strike frequency than the AC servo motor drive does (751 r/min within 1.19 s, and 50.6 ℃ rise). Moreover, the DTC AC induction motor drive, with no need for a tachometer or position encoder to feed back the speed or position of the motor shaft, enjoys increased reliability in a strong-shock work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ging machines electric screw press direct torque control flux vector control AC induction motor AC servo mo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