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广域网的电力远动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39
1
作者 朱永利 黄敏 邸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19-124,共6页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力远动系统将面临重大的技术革新。该文分析了基于广域网的新型电力远动系统网络结构和智能电子设备(IED)直接上网的远动信息传输方式,以最新国际标准IEC61850为基础建立了IED的数据抽象模型和远...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力远动系统将面临重大的技术革新。该文分析了基于广域网的新型电力远动系统网络结构和智能电子设备(IED)直接上网的远动信息传输方式,以最新国际标准IEC61850为基础建立了IED的数据抽象模型和远动通信服务模型。同时,为解决远动系统的分布异构和快速传输问题,提出了将IED远动通信服务模型映射到实时CORBA--TAO技术的实时事件服务方法。通过实验室初步原型系统的开发和试验,验证了IED远动通信模型的正确性和IED直接上网传输远动信息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远动系统 电力系统 通信网 广域网 数据抽象模型 IEC618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新老电力远动系统整合方案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卢怀国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2-114,共3页
随着国家铁路建设的加快,新、老电力远动系统(SCADA)之间的整合越来越成为铁路运营单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从铁路远动系统整合的实际需求和关键技术出发,讨论新的电力远动系统数据传输模型需要满足的技术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发布... 随着国家铁路建设的加快,新、老电力远动系统(SCADA)之间的整合越来越成为铁路运营单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从铁路远动系统整合的实际需求和关键技术出发,讨论新的电力远动系统数据传输模型需要满足的技术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发布/订阅模型(DDS)的新一代电力远动系统的系统构建方式,并结合洛襄铁路电化改造项目,详细介绍新老电力远动系统整合的一个具体方案,对系统整合的原则、方法和特点进行总结评述,期望能够对各供电段的新、老电力远动系统的整合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电力 电力远动系统 SCADA DDS 系统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力远动系统的高铁贯通线故障定位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宏刚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7-71,共5页
研究目的:利用高速铁路电力远动系统,结合设置于铁路沿线的箱式变电站和10 kV配电所的故障录波数据,解决铁路区间贯通线发生故障后需铁路局调度所值班人员逐一调取故障前后的电流数据、人工分析判断故障线路、手动隔离故障区域的问题,... 研究目的:利用高速铁路电力远动系统,结合设置于铁路沿线的箱式变电站和10 kV配电所的故障录波数据,解决铁路区间贯通线发生故障后需铁路局调度所值班人员逐一调取故障前后的电流数据、人工分析判断故障线路、手动隔离故障区域的问题,从而实现自动故障隔离与定位,提高供电可靠性。研究结论:(1)根据铁路10 kV配电所的微机保护装置和RTU装置记录的故障前、后电压电流数据,可自动选择出区间贯通线的故障区段;(2)利用故障区段的双端箱变内设的RTU装置故障测量数据,可精确地计算出故障距离;(3)本故障测距方法可有效消除电缆长度冗余、电缆容性效应以及过渡电阻造成的测量误差,解决全电缆线路的故障定位问题,缩短高速铁路区间贯通线的故障恢复时间,提高区间贯通线的供电可靠性,从而确保了动车组的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远动系统 高铁贯通线 故障定位 自动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准线电力远动系统方案简介 被引量:2
4
作者 孙芳营 《铁道标准设计》 2004年第1期80-81,共2页
介绍大准铁路电力远动系统的构成及功能 ,重点分析电力调度系统利用既有设备进行改造方案存在的问题 。
关键词 大准铁路 电力远动系统 电力调度系统 设备改造 铁路配电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动技术在新长铁路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秦治国 《铁道标准设计》 2004年第1期82-83,共2页
介绍远动技术在新长铁路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具体介绍电力远动系统的构成。
关键词 动技术 电力远动系统 系统构成 铁路供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EC61850的电力远动信息网络化传输的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朱永利 黄敏 +1 位作者 刘培培 任蒙兴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45-48,67,共5页
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自动化等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力远动系统在通信性能方面有望取得显著提升,从而为实现电力系统的协调保护与控制做出贡献。该文以最新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系列标准IEC61850为基础,将其面向对象的建模思想和裁减后... 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自动化等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力远动系统在通信性能方面有望取得显著提升,从而为实现电力系统的协调保护与控制做出贡献。该文以最新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系列标准IEC61850为基础,将其面向对象的建模思想和裁减后的通信服务模型用于远动系统,同时从系统的网络拓扑、设备的信息模型和通信模型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设计,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分布式变电站设备和调度中心之间的远动信息网络化传输方式。基于该模型,在广域分组交换网上采用CORBA+JAVA的模式开发了面向对象的远动信息传输试验系统,通过试验初步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以及建立基于广域网络的电力远动通信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远动系统 网络 IEC 61850 面向对象 CORB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onderware平台的分布式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桐浩 赵丽敏 赵士达 《现代电子技术》 2014年第21期104-107,共4页
深入研究了Wonderware平台下的分布式报警系统的原理,设计并实现了一套适用于铁路电力远动系统的实时报警软件。该系统具有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报警信息过滤和报警方式设置等优点,有效解决了Wonderware平台原有报警控件的缺陷,实现了对铁... 深入研究了Wonderware平台下的分布式报警系统的原理,设计并实现了一套适用于铁路电力远动系统的实时报警软件。该系统具有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报警信息过滤和报警方式设置等优点,有效解决了Wonderware平台原有报警控件的缺陷,实现了对铁路电力远动系统实时报警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NDERWARE 分布式报警系统 电力远动系统 信息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使用(48,40)循环码的远动抗干扰编译码算法的改进 被引量:2
8
作者 潘荣译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60-64,共5页
(48,40)循环码是电力运动系统中最常用的一种抗干扰码,利用该码进行编译码时,一般使用软件查表法,这种方法具有占用内存少、编译码速度快等特点,但是这种算法只能检错,不能纠错,实际上是一种检错编译码算法。本文针对数传... (48,40)循环码是电力运动系统中最常用的一种抗干扰码,利用该码进行编译码时,一般使用软件查表法,这种方法具有占用内存少、编译码速度快等特点,但是这种算法只能检错,不能纠错,实际上是一种检错编译码算法。本文针对数传信道差错控制的需要,对这种算法进行了改进,经实际使用证明,改进后的算法在保留原算法占用内存开销少、编译码速度快等特点的基础上,纠错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在不增加任何硬件设备的条件下,能纠码字内一个长度为8的突发干扰,或一个码字内8个随机错误的一些特定的组合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码 抗干扰码 电力系统 电力远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发布《铁路电力设计规范》(TB10008-2007)的通知——铁建设[2007]37号
9
《铁道标准设计》 2007年第7期120-120,共1页
各铁路局、投资公司、各铁路公司(筹备组):《铁路电力设计规范》(TB10008-2007),经审查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铁路电力设计规范》(TB10008-99)、《电气化铁路电力设计规定》(TBJ23-89)、《铁路电力远动系统工程设... 各铁路局、投资公司、各铁路公司(筹备组):《铁路电力设计规范》(TB10008-2007),经审查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铁路电力设计规范》(TB10008-99)、《电气化铁路电力设计规定》(TBJ23-89)、《铁路电力远动系统工程设计规范》(TB10064-2000)、《铁路电力变、配电所设计规范》(TB10065-2000)同时废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设计规范 铁路电力 电力远动系统 铁路公司 设计规定 铁路局 电气化 配电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10kV自闭、贯通线单相接地故障定位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起殿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2-95,共4页
对铁路10 kV配电网的单相接地故障进行理论分析,总结了单相接地故障的查找方法,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接地故障查找方法——基于特殊信号注入原理的接地故障检测方法,并对其进行深入探讨,详细论述了其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并可利用电力远动系... 对铁路10 kV配电网的单相接地故障进行理论分析,总结了单相接地故障的查找方法,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接地故障查找方法——基于特殊信号注入原理的接地故障检测方法,并对其进行深入探讨,详细论述了其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并可利用电力远动系统的通道和平台,实现调度中心对自闭、贯通接地故障线路接地故障点的自动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信号 检测 电力远动系统 单相接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