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糊C均值聚类在电力负荷建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培强 李欣然 +1 位作者 唐外文 刘艳阳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1-45,共5页
针对负荷建模中统计综合法研究薄弱的现状,在某省全电网大范围调研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模糊C均值算法的分类思想,并对调查的48个枢纽变电站和纺织行业典型用户的负荷特性进行了分类研究,得到其相应聚类中心矩阵,分析了聚类结果和聚类中心... 针对负荷建模中统计综合法研究薄弱的现状,在某省全电网大范围调研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模糊C均值算法的分类思想,并对调查的48个枢纽变电站和纺织行业典型用户的负荷特性进行了分类研究,得到其相应聚类中心矩阵,分析了聚类结果和聚类中心矩阵,得出了有意义的结论,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的进行变电站的聚类和综合以及典型行业用户的精选,解决了负荷建模中变电站特性分类处理和典型用户的精选的复杂性与主观性,对综合负荷建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方法具有概念清晰,计算方便,算例论证了其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糊聚类 电力负荷建模 统计综合法 负荷静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荷建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被引量:46
2
作者 汤涌 张红斌 +1 位作者 侯俊贤 张东霞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5,共5页
回顾了国内外电力系统负荷建模技术的发展以及负荷模型对电力系统计算分析的影响。在基于仿真计算和事故校验的电力负荷校核及调整研究、统计综合法负荷模型软件开发、电力系统负荷特性监测与辨识技术研究3个课题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 回顾了国内外电力系统负荷建模技术的发展以及负荷模型对电力系统计算分析的影响。在基于仿真计算和事故校验的电力负荷校核及调整研究、统计综合法负荷模型软件开发、电力系统负荷特性监测与辨识技术研究3个课题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电力系统负荷建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负荷 电力系统仿真 电力系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双馈风电机的配网广义综合负荷建模 被引量:14
3
作者 徐振华 李欣然 +2 位作者 宋军英 邓威 李金鑫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34-242,共9页
提出考虑双馈风电机接入的配电网广义综合负荷模型。通过仿真结合机理分析指出可采用恒功率源对面向负荷建模的双馈式风电机暂态外特性进行等效描述,将其与传统配网综合负荷模型结合即可得广义综合负荷模型;在不同运行方式下分别对样本... 提出考虑双馈风电机接入的配电网广义综合负荷模型。通过仿真结合机理分析指出可采用恒功率源对面向负荷建模的双馈式风电机暂态外特性进行等效描述,将其与传统配网综合负荷模型结合即可得广义综合负荷模型;在不同运行方式下分别对样本进行多曲线拟合参数辨识,将模型拟合效果与传统内插、外推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多曲线拟合可得适应性更强的模型参数,且根据辨识结果可评估分布式电源并网容量,模型结构合理、有效;为简化广义模型结构,将恒功率源并入传统ZIP模型的恒功率部分得到广义ZIP模型并对相应参数转换关系进行推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负荷 双馈式风电机 恒功率源 广义综合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微型燃气轮机发电的配电网综合负荷建模 被引量:2
4
作者 马亚辉 李欣然 +2 位作者 李小菊 徐振华 张元胜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58-64,共7页
为了研究含微型燃气轮机发电(microturbine generation,MTG)的配电网综合负荷模型,建立了适合用于分布式发电仿真的MTG数学模型,提出了MTG三阶微分状态方程的等效描述模型,通过建模仿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含MTG的配... 为了研究含微型燃气轮机发电(microturbine generation,MTG)的配电网综合负荷模型,建立了适合用于分布式发电仿真的MTG数学模型,提出了MTG三阶微分状态方程的等效描述模型,通过建模仿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含MTG的配电网广义综合负荷模型结构——MTG等效描述模型并联传统综合负荷模型.在3种不同负荷水平、不同扰动程度条件下对该广义综合负荷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广义综合负荷模型具有较好的自描述能力、泛化能力和参数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负荷 分布式发电 微型燃气轮机 等效描述 广义综合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含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广义综合负荷模型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欣然 李小菊 +2 位作者 马亚辉 徐振华 王玲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44-49,107,共7页
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工具并运用总体测辨建模的方法,研究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对配电网侧综合负荷建模的影响。通过对暂态过程中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动态运行特性分析,将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看做一个功率消耗为负的广义动态负荷,并采用二阶... 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工具并运用总体测辨建模的方法,研究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对配电网侧综合负荷建模的影响。通过对暂态过程中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动态运行特性分析,将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看做一个功率消耗为负的广义动态负荷,并采用二阶微分状态方程建立其动态行为的数学模型,进而提出用感应电动机并联燃料电池和静态负荷的广义综合负荷模型来等效描述含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配电网侧综合负荷特性。对3种典型运行方式下系统受到不同的扰动强度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的广义综合负荷模型的有效性、内插外推能力和参数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负荷建模 燃料电池 感应电动机 总体测辨法 广义综合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机电动态模型 被引量:49
6
作者 王玲 李欣然 +3 位作者 马亚辉 李小菊 曹一家 黎灿兵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40-47,共8页
随着燃料电池在电力系统中的装机容量日益增大,包含燃料电池(fuel cell,FC)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综合负荷建模成为研究热点,阐述了燃料电池的仿真数学模型,并采用适合燃料电池并网的滞环电流控制策略,构建了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 随着燃料电池在电力系统中的装机容量日益增大,包含燃料电池(fuel cell,FC)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综合负荷建模成为研究热点,阐述了燃料电池的仿真数学模型,并采用适合燃料电池并网的滞环电流控制策略,构建了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的FC发电系统。通过对FC发电系统的稳态和动态运行特性的仿真分析,提出了FC的2阶动态微分方程的等效描述模型。通过对不同扰动强度下的仿真建模比较分析,对该等效描述模型的有效性、泛化能力和参数的稳定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负荷建模 分布式电源 燃料电池 广义动态负荷 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测响应空间的负荷动特性直接综合方法 被引量:16
7
作者 林舜江 李欣然 +5 位作者 李培强 刘杨华 陈辉华 唐外文 罗安 刘光晔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1期36-42,共7页
明确指出了负荷动特性的分类与综合在面向实用化过程中所必须解决的3个层次问题。以基于实测响应空间的负荷动特性分类方法为基础,提出了一种负荷动特性直接综合方法:采用重心法原理确定各类负荷特性的聚类中心作为其等效实测响应样本;... 明确指出了负荷动特性的分类与综合在面向实用化过程中所必须解决的3个层次问题。以基于实测响应空间的负荷动特性分类方法为基础,提出了一种负荷动特性直接综合方法:采用重心法原理确定各类负荷特性的聚类中心作为其等效实测响应样本;通过对各个聚类中心等效样本进行参数辨识以得到相应类的综合模型参数;运用判别分析法确定新实测样本的所属负荷特性类别并形成修正后的新的聚类中心等效样本;对加入新样本后的聚类中心等效样本进行参数辨识以得到相应类的修正综合模型参数。以某一变电站采集的负荷特性数据为例,验证了提出的方法简便、准确、有效。总结了考虑负荷时变性的总体测辨法建立某一综合负荷点的模型的大体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负荷建模 负荷动特性综合 重心法 判别分析法 实测响应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动态模型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马亚辉 李欣然 +1 位作者 李小菊 尹丽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860-1867,共8页
阐述了太阳电池的仿真数学模型,并采用适合太阳电池并网的双环控制方式,构建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并具有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的PV发电系统。通过对PV发电系统稳态和暂态运行特性的仿真分析,得出将PV看作一个功率消耗为负的广义动... 阐述了太阳电池的仿真数学模型,并采用适合太阳电池并网的双环控制方式,构建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并具有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的PV发电系统。通过对PV发电系统稳态和暂态运行特性的仿真分析,得出将PV看作一个功率消耗为负的广义动态负荷,进而提出PV的3阶微分状态方程的等效描述模型。通过对不同扰动强度下的仿真建模比较分析,对该等效描述模型的有效性和参数的稳定性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负荷建模 分布式电源 太阳电池 广义动态负荷 等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梯度聚类算法在负荷动特性聚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政 李欣然 +1 位作者 陈辉华 宋军英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1-47,共7页
文中提出将基于数据挖掘原理的密度梯度聚类算法应用于电力系统负荷动特性的聚类。通过计算实测响应空间各样本间的密度分布,得到原始聚类中心,再利用类与类之间边界点的分布情况进行合并,从而达到负荷动特性分类。聚类中心在分类过程... 文中提出将基于数据挖掘原理的密度梯度聚类算法应用于电力系统负荷动特性的聚类。通过计算实测响应空间各样本间的密度分布,得到原始聚类中心,再利用类与类之间边界点的分布情况进行合并,从而达到负荷动特性分类。聚类中心在分类过程中产生,以此聚类中心作为该类的等效样本,对其进行参数辨识即可得到同类负荷特性的通用负荷模型。分类和综合在同一过程中完成,具有快速简便的优点。对某一变电站现场采集的负荷特性数据进行聚类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聚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负荷建模 数据挖掘 实测响应空间 负荷动特性聚类 密度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