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格服务的未来电力系统控制中心概念设计 被引量:22
1
作者 周华锋 吴复立 倪以信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6,共6页
将网格技术引入电力系统控制中心的设计,有利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开放、集成和灵活的分布式控制中心系统。提出了一个基于网格服务的未来控制中心的概念模型,对其可行性和实现方案进行了分析,并就网格门户、数据服务、应用服务、信息安... 将网格技术引入电力系统控制中心的设计,有利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开放、集成和灵活的分布式控制中心系统。提出了一个基于网格服务的未来控制中心的概念模型,对其可行性和实现方案进行了分析,并就网格门户、数据服务、应用服务、信息安全服务及其他支撑服务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控制中心 网格技术 分布式系统 WEB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控制新进展”专题征文
2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67-67,共1页
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和三峡工程的投运,国家确定了“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联网”的发展战略,规划了全国联网的基本格局,联合电网的动态安全控制稳定问题不论是从其内容的复杂程度和广度上,还是从安全稳定破坏对社会和经济所... 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和三峡工程的投运,国家确定了“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联网”的发展战略,规划了全国联网的基本格局,联合电网的动态安全控制稳定问题不论是从其内容的复杂程度和广度上,还是从安全稳定破坏对社会和经济所造成的影响程度和波及面上,都越来越重要。电力市场机制的实施一方面给电力系统稳定控制增加了难度,同时又给稳定控制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都表明,电力系统控制理论和应用是一个对我国电力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为此,本刊编辑部拟邀请英国Bath大学王海风博士作为专题特约主编,组织一期“电力系统控制新进展”专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控制 编辑部 电力系统稳定控制 专题征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七届IEE电力系统控制、运行和管理新进展国际会议(APSCOM2006)征文通知
3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1期44-44,共1页
第七届IEE电力系统控制、运行和管理新进展国际会议(APSCOM2006)定于2006年10月31日~11月2日在香港召开。本次会议由IEE香港电力和能源分部主办,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和香港工程师学会电气分部协办,会议主题为:应用创新科技推动电力工业的... 第七届IEE电力系统控制、运行和管理新进展国际会议(APSCOM2006)定于2006年10月31日~11月2日在香港召开。本次会议由IEE香港电力和能源分部主办,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和香港工程师学会电气分部协办,会议主题为:应用创新科技推动电力工业的可靠、高效和持续发展。会议论文集将由EI收录。详情请见网站http://www.iee.org.hk/ APSCOM2006。现将会议征文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控制 IEE APSCOM200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网型技术主动支撑新型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
4
作者 辛焕海 杨永恒 付强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1,共2页
在国家能源转型及“双碳”背景下,电力系统呈现高比例新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发展趋势,导致电力系统强度变弱、抗扰性下降、稳定性降低等问题。目前,在实际工程中广泛使用的变流器采用跟网型控制架构,其特点是将变流器控制为电流... 在国家能源转型及“双碳”背景下,电力系统呈现高比例新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发展趋势,导致电力系统强度变弱、抗扰性下降、稳定性降低等问题。目前,在实际工程中广泛使用的变流器采用跟网型控制架构,其特点是将变流器控制为电流源,电压、频率支撑能力差、设备短路比耐受极限低、弱连接场景易失稳。而构网型控制借鉴同步发电机的运行机理,将变流器控制为电压源,克服了跟网型变流器的固有缺陷,提高了变流器的电压、频率支撑能力,改善了电力系统强度,增强了电力系统稳定性和抗扰性。为展示构网型技术主动支撑新型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的最新研究成果,《电力工程技术》编辑部策划组织了本期“构网型技术主动支撑新型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专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技术 新型电力系统 电力电子设备 电力系统强度 电力系统稳定性 同步发电机 变流器控制 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oopman算符理论在新型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中的应用与挑战
5
作者 郑乐 王子涵 +3 位作者 沈沉 徐式蕴 赵兵 李庚银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5881-5901,I0011,共22页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不断深入、新能源电源的占比不断增加,电力系统的动态特性发生显著变化,传统预案式分析模式失配风险加剧。响应驱动式分析与控制模式是保障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支撑。作为连接响应信息与复杂非线性系...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不断深入、新能源电源的占比不断增加,电力系统的动态特性发生显著变化,传统预案式分析模式失配风险加剧。响应驱动式分析与控制模式是保障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支撑。作为连接响应信息与复杂非线性系统动态特性的桥梁,Koopman算符使得基于量测数据分析复杂大电网特征成为可能,从而为响应驱动式分析与控制提供新的研究框架。该文首先对Koopman算符的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进行归纳梳理;在此基础上,从电力系统感知、评估和控制3大应用场景出发,分类综述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工作及关键技术评述,并分析Koopman算符应用的挑战;最后,结合响应驱动式分析与控制的特点和需求,重点阐述Koopman算符在响应驱动的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研究中的前景,对其应用场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oopman算符 响应驱动 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惯量-频率“云-网-端”感知与控制技术展望 被引量:6
6
作者 朱介北 罗贺予 +3 位作者 俞露杰 徐思旸 郭力源 邓兆顺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090-3104,共15页
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下,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是电力系统低碳转型的必然趋势。然而随着大规模新能源的接入,电力系统正逐步向高比例新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双高”趋势发展,未来电力系统将面临严峻的频率稳定问题。为应对新... 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下,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是电力系统低碳转型的必然趋势。然而随着大规模新能源的接入,电力系统正逐步向高比例新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双高”趋势发展,未来电力系统将面临严峻的频率稳定问题。为应对新型电力系统惯量-频率安全运行与控制方面的挑战,围绕调频资源优化“云”、实时惯量感知预警“网”和新能源惯量补偿“端”3个维度,阐述了开展新型电力系统感知与控制研究的必要性和技术体系,论述了开展基于系统近实时频率动态预测的调频资源优化配置方法研究进展,探讨了基于同步相量测量单元的全网惯量态势感知及可视化预警技术方法,归纳了基于超级电容储存能量的新能源构网惯量模拟技术研究现状,最后对未来新型电力系统惯量-频率“云-网-端”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稳定 电力系统控制 电力系统运行 频率动态优化 惯量感知预警 新能源惯量模拟 构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免疫优化的电力系统电压安全非线性预测控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艳君 David J.Hill 吴铁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6期25-31,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免疫优化的非线性预测控制方法来求解电力系统电压安全控制问题。采用基于非线性微分一代数方程的电力系统模型来预测系统行为。提出一种目标分段协调方法,以便在不同的预测时段根据系统响应情况调整各子目标的重要性,通... 提出了一种基于免疫优化的非线性预测控制方法来求解电力系统电压安全控制问题。采用基于非线性微分一代数方程的电力系统模型来预测系统行为。提出一种目标分段协调方法,以便在不同的预测时段根据系统响应情况调整各子目标的重要性,通过Pareto意义下的目标加权将这些子目标集成为一个集总目标函数。提出一种免疫算法,用具有多基因链结构的抗体来表达复杂优化问题的候选解特征;采用模式识别技术提取优良抗体的基因模式,并利用算法的学习和记忆能力识别各预测时段内已求解的优化问题类型,为未来预测时段内的最优解搜索过程估计出较好的初始解,加快最优解搜索速度。将此方法和基于树搜索算法的非线性预测控制方法通过一个6母线电力系统实例进行了仿真研究,性能比较的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具有更强的优化搜索能力和更好的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非线性系统 免疫算法 电压安全控制 电力系统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稳定控制用高温超导磁储能装置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28
8
作者 王少荣 彭晓涛 +3 位作者 唐跃进 文劲宇 程时杰 徐德鸿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44-50,共7页
超导磁储能稳定控制装置是将超导电力技术、大功率电力电子技术和控制理论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电力系统稳定控制装置。它从及时补偿系统中由于各种原因产生的不平衡功率这一个新的角度出发考虑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问题,可望为解决由于功... 超导磁储能稳定控制装置是将超导电力技术、大功率电力电子技术和控制理论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电力系统稳定控制装置。它从及时补偿系统中由于各种原因产生的不平衡功率这一个新的角度出发考虑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问题,可望为解决由于功率不平衡产生的电力系统失稳问题提供一条新的途径。理论研究结果表明,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电力系统稳定控制措施。为了促进这一成果的广泛应用,同时进一步研究这种装置在实现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该作者在实验室环境中研制了一套基于直接冷却技术的高温超导磁储能控制装置样机,并在电力系统动态模拟实验室环境下,对该样机的性能进行了实验,得到了满意的结果。该文在简述利用超导磁储能控制装置进行电力系统稳定控制原理和特点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研制的高温超导磁储能稳定控制装置实验样机的构成和功率调节特性实验结果,以及将它用于电力系统动态模拟系统进行稳定控制的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稳定控制 超导磁储能装置 应用超导 高温超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能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稳定控制中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51
9
作者 程时杰 余文辉 +2 位作者 文劲宇 孙海顺 王海风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97-108,共12页
基于储能原理的稳定控制装置通过向电力系统提供系统不平衡有功和无功功率的补偿可以有效地提高交流输电系统的稳定性。详细分析了这类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并建立了其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特征值和时域仿真分析,以探讨其工作特... 基于储能原理的稳定控制装置通过向电力系统提供系统不平衡有功和无功功率的补偿可以有效地提高交流输电系统的稳定性。详细分析了这类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并建立了其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特征值和时域仿真分析,以探讨其工作特性。作为应用实例,较详细介绍了两种基于不同储能原理的电力系统稳定控制装置,一种是基于超导磁储能原理的电力系统稳定控制装置;另一种是基于飞轮储能原理的电力系统稳定控制装置。基于超导磁储能原理的电力系统稳定控制装置由超导磁体、电力电子变换装置和相应的控制系统组成。文中研究了该装置向小扰动情况下的大型互联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提供阻尼和在大扰动情况下增强系统暂态稳定性的能力。此外,还介绍了作者研制的基于超导磁储能电力系统稳定控制装置的样机,并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了控制装置的特性试验。对于基于飞轮储能的电力系统稳定控制装置,介绍了控制装置的基本原理和系统构成,并用数字仿真的方法对其工作特性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稳定控制 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 电能存储装置 超导磁储能 飞轮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切机/切负荷紧急控制方案的研究 被引量:40
10
作者 张瑞琪 闵勇 侯凯元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8期6-12,共7页
提出了一种电力系统紧急控制中寻找切机/切负荷方案的新方法,该方法将非线性系统稳定域边界理论与稳定控制措施结合起来,通过控制措施所引起的系统平衡点的位移在稳定域边界外法向量方向上的投影来表征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运... 提出了一种电力系统紧急控制中寻找切机/切负荷方案的新方法,该方法将非线性系统稳定域边界理论与稳定控制措施结合起来,通过控制措施所引起的系统平衡点的位移在稳定域边界外法向量方向上的投影来表征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运用线性化方法使控制方案的非线性搜索过程线性化,从而在保证结果准确性的前提下,使计算量大大下降。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在线构造对策表、形成紧急控制方案具有实际的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稳定控制 稳定域边界 紧急控制 切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域测量系统的电力系统稳定控制 被引量:17
11
作者 陆超 谢小荣 +1 位作者 吴小辰 吴京涛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20-27,共8页
近年随着电网规模扩大、区域系统互联,电力系统出现一些现有方法难以解决的稳定问题,例如,如何持久有效地抑制区间低频振荡等,而同步相量测量技术的发展及广域测量系统(WAMS)的建设为此提供了新的手段.重点结合实际系统应用说明了当前... 近年随着电网规模扩大、区域系统互联,电力系统出现一些现有方法难以解决的稳定问题,例如,如何持久有效地抑制区间低频振荡等,而同步相量测量技术的发展及广域测量系统(WAMS)的建设为此提供了新的手段.重点结合实际系统应用说明了当前世界上WAMS发展现状及其在电力系统保护与稳定控制中的应用实例.首先,介绍了PMU及WAMS的基本原理与历史发展过程;其次,在详细说明美国与中国WAMS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概述了各主要WAMS的规模和PMU的性能水平.最后,从非连续控制及连续反馈控制2个方面介绍了WAMS在电力系统稳定控制中的实际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量测量单元 广域测量系统 电力系统稳定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新型电力系统调频能力的受控负荷阻尼因子控制器 被引量:6
12
作者 孙元章 徐箭 +4 位作者 廖思阳 柯德平 张喆 王博 胡耀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68-877,共10页
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有效途径。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大规模建设并入网,常规以化石能源为燃料的大型发电机组将会被逐步替换,这种情况将导致新型电力系统的调频与调峰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同时随着用... 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有效途径。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大规模建设并入网,常规以化石能源为燃料的大型发电机组将会被逐步替换,这种情况将导致新型电力系统的调频与调峰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同时随着用电负荷设备中电力电子的渗透和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在电力系统调频中使用的负荷阻尼常数D,即负荷有功对系统频率变化的自然响应,也发生了相当大的改变。很多单个家用电器及其组合对系统频率的变化不响应或基本不响应,这意味着负荷阻尼常数D会变得很小。由此,提出1种受控负荷阻尼因子的新概念、控制器的设计理论和实现方法,将大幅提升负荷有功功率对系统频率变化的受控响应,有效增强了新型电力系统的调频能力。根据2021年全国负荷水平计算,按照所提理论,可以给全国电网增加的调频容量达到(15000~20000)MW/0.1Hz,为解决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接入电网面临的调频难题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控负荷阻尼因子 负荷阻尼常数 电力系统频率控制 新型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自动控制实验台的研制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纯 彭建春 +3 位作者 张兰 郭上华 王磊 曹国剑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2003年第3期97-101,共5页
电力系统自动控制实验台 ,集模拟同步发电机组调速、励磁、并列等功能于一体 ,采用全数字控制。它物理模拟单机对无穷大系统 ,能完成与《电力系统自动控制技术》课程相配套的全部实验。本文介绍该实验台的功能、结构 ;论述其微机测控系... 电力系统自动控制实验台 ,集模拟同步发电机组调速、励磁、并列等功能于一体 ,采用全数字控制。它物理模拟单机对无穷大系统 ,能完成与《电力系统自动控制技术》课程相配套的全部实验。本文介绍该实验台的功能、结构 ;论述其微机测控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法 ,调速及励磁控制方法 ,以及其它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自动控制实验台 微机测控系统 电力系统自动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库系统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在线预防性控制算法 被引量:6
14
作者 钟德成 房大中 +1 位作者 黄杰波 崔凯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40-44,共5页
提出结合动态安全数据库系统进行在线预防性安全调控的方法。首先介绍了在线预防性安全调控的概念和实现电力系统在线安全控制的意义。随后介绍了预防性安全调控数据库系统的特点、结构、管理及应用程序的接口技术。结合数据库系统进行... 提出结合动态安全数据库系统进行在线预防性安全调控的方法。首先介绍了在线预防性安全调控的概念和实现电力系统在线安全控制的意义。随后介绍了预防性安全调控数据库系统的特点、结构、管理及应用程序的接口技术。结合数据库系统进行在线动态安全分析和最佳控制的算法是一种新构想,其优点是可以提高分析的速度、可靠性和合理性。最后通过算例说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安全控制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 关系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电力系统稳定控制装置 被引量:3
15
作者 程时杰 文劲宇 潘垣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8,12,共9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FACTS装置——多功能柔性功率调节器(FPC),它将飞轮储能技术和传统的同步调相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同时采用交流励磁和矢量控制等先进技术进行控制。这种装置具有储能、发电、调相等多种功能,将其用于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控... 提出了一种新型FACTS装置——多功能柔性功率调节器(FPC),它将飞轮储能技术和传统的同步调相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同时采用交流励磁和矢量控制等先进技术进行控制。这种装置具有储能、发电、调相等多种功能,将其用于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控制,可实现动态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同时双向大范围的快速调节,具有增强电力系统稳定性的能力。详细论述了柔性功率调节器的工作原理,建立了装置的稳态等值电路模型,分析了装置在不同运行方式下的功率传递关系。同时,还介绍了FPC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基于SPWM的双VSC变频控制器以及三相SVC的矢量控制原理。用数字仿真的方法研究了FPC与电网进行四象限功率交换的特性。最后,用一个单机无穷大系统,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FPC所具有的巨大的稳定电力系统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稳定控制 柔性功率调节器 飞轮储能 同步调相电机 交流励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恢复过程中过电压校正控制序列的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志毅 赵秀英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1期33-36,共4页
针对电力系统故障恢复初期出现的持续工频过电压问题,文章采用模糊多属性决策的方法,以控制变量关于电压越限节点的电压控制灵敏度,控制变量调节裕度大小及反应控制变量性质的优先级相对大小的模糊加权组合为模糊效用函数,用模糊集排序... 针对电力系统故障恢复初期出现的持续工频过电压问题,文章采用模糊多属性决策的方法,以控制变量关于电压越限节点的电压控制灵敏度,控制变量调节裕度大小及反应控制变量性质的优先级相对大小的模糊加权组合为模糊效用函数,用模糊集排序方法对模糊效用函数进行比较,得到控制变量的最佳排序。利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对恢复过程中的过电压进行校正时的校正控制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多属性决策 电力系统恢复控制 过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协调控制 被引量:5
17
作者 徐庆中 丁玎 詹昕 《广东电力》 2013年第9期72-76,共5页
区域间低频振荡的可能性和危害性日益增加,严重威胁着电网的安全稳定,为此,阐述电力系统稳定器(power system stabilizer,PSS)各环节抑制低频振荡的原理。建立电力系统模型,以系统模型为基础对发电机励磁系统与电力系统的低频振荡之间... 区域间低频振荡的可能性和危害性日益增加,严重威胁着电网的安全稳定,为此,阐述电力系统稳定器(power system stabilizer,PSS)各环节抑制低频振荡的原理。建立电力系统模型,以系统模型为基础对发电机励磁系统与电力系统的低频振荡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利用相位补偿法对PSS进行参数设计;利用MATLAB程序对2区4机电力系统进行单机分别配置PSS参数;利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配置PSS参数进行协调控制。通过仿真计算,验证了利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协调配置PSS参数对抑制系统低频振荡的效果比单机分别配置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振荡 电力系统稳定器协调控制 非线性动态惯性权重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边智能:电力系统运行控制的边缘计算方法及其应用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87
18
作者 白昱阳 黄彦浩 +3 位作者 陈思远 张俊 李柏青 王飞跃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97-410,共14页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电力系统的运行与控制面临的挑战,对边缘计算的发展背景和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阐述了云边协同和边边协同的功能与特征,并对边缘协同技术下的边缘智能技术进行了探讨.结合电力系统的层级式构架,讨论了在电网部署边缘...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电力系统的运行与控制面临的挑战,对边缘计算的发展背景和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阐述了云边协同和边边协同的功能与特征,并对边缘协同技术下的边缘智能技术进行了探讨.结合电力系统的层级式构架,讨论了在电网部署边缘计算层的方法,提出利用云边协同、边边协同、边缘智能等技术解决电力系统面临的实时性高、数据周期短、任务复杂等难题,在减轻边缘节点与云中心通信压力的同时,提高业务服务质量,保障边缘节点的数据隐私.通过对边缘计算在“源网荷”各环节的应用前景进行分析与讨论,阐述了边缘计算在电网中的可行性与实用性.最后,对边缘计算的应用范式与方案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在未来电力系统中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计算 云计算 云边协同技术 边缘智能 电力系统运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6年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综述与建议 被引量:17
19
作者 傅书逷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9,27,共10页
IEEE PES 2006年度学术会议和国际大电网会议(CIGRE)2006基本上代表了当今电力技术的最高水平和最新研究方向,其论文集对我国电力系统运行和科研工作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本文对上述2个会议的论文集进行了综述,主要内容包括动态安全评估... IEEE PES 2006年度学术会议和国际大电网会议(CIGRE)2006基本上代表了当今电力技术的最高水平和最新研究方向,其论文集对我国电力系统运行和科研工作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本文对上述2个会议的论文集进行了综述,主要内容包括动态安全评估、广域量测系统、广域控制系统、系统恢复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介绍与经验总结。最后结合我国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方面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运行 电力系统控制:动态安全评估(DSA) 广域量测系统(WAMS) 广域控制系统(WACS) 系统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力系统稳定边界理论的紧急控制决策方法研究
20
作者 霍捷 闵勇 侯凯元 《现代电力》 2005年第5期7-12,共6页
提出了一种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控制中发电机快关/切负荷紧急控制决策的新方法。该方法应用非线性动力系统稳定边界理论,沿稳定边界上主导不稳定平衡点处的法向量在角度空间中的投影向量方向外推主导不稳定平衡点,来扩大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 提出了一种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控制中发电机快关/切负荷紧急控制决策的新方法。该方法应用非线性动力系统稳定边界理论,沿稳定边界上主导不稳定平衡点处的法向量在角度空间中的投影向量方向外推主导不稳定平衡点,来扩大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域,将电力系统经典模型下的发电机快关、切负荷紧急控制决策问题描述为一线性规划模型,大大降低了控制方案搜索过程的计算量。将这一线性规划模型应用于实际电力系统故障算例时,为了得到工程实际中便于操作的紧急控制策略表,进一步采用时域仿真的方法对线性规划模型求解得到的候选控制措施进行甄别。通过很少次数的数值积分,便可以快速准确地遴选出保持系统暂态稳定的控制方案。在New England 10机39节点系统上的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稳定控制 紧急控制 稳定边界 快关 切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