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力系统惯性的时空特性及分析方法 被引量:82
1
作者 曾繁宏 张俊勃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0-58,共9页
随着风电及光伏渗透率的提高,电力系统的惯性在特点及形式上发生新的变化。传统的电力系统惯性研究主要集中在系统或区域层面,没有针对电力系统各节点进行惯性研究,无法把握电力系统惯性的时空特性,难以为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更多有价... 随着风电及光伏渗透率的提高,电力系统的惯性在特点及形式上发生新的变化。传统的电力系统惯性研究主要集中在系统或区域层面,没有针对电力系统各节点进行惯性研究,无法把握电力系统惯性的时空特性,难以为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更多有价值的细节信息。针对这一问题,该文从惯性的物理属性出发,首先,对电力系统的惯性特征进行阐述;然后,定义电力系统的节点惯性,并给出其物理解释和表征方法;其次,基于节点频率在大扰动下和小扰动下的动态特性,分析电力系统惯性的时空特性,并从小扰动下节点频率频谱中提取指标对惯性时空特性进行可视化,实现对电力系统惯性的实时监控。最后,以10机39点系统为例进行仿真分析,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惯性 惯量支撑 节点频率 节点惯性 时空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电力系统惯性秒级追踪的高效在线算法 被引量:11
2
作者 黄思维 张俊勃 曾繁宏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519-3527,共9页
电力系统惯性高效连续追踪本质上涉及两个环节,1)低计算代价辨识数据匹配度最高的模型;2)限时提高惯性时间常数提取值与实际值契合率。因此,采用何种算法实现上述两个环节,直接决定了惯性评估与追踪的效果。针对环节1,采用递归思想大幅... 电力系统惯性高效连续追踪本质上涉及两个环节,1)低计算代价辨识数据匹配度最高的模型;2)限时提高惯性时间常数提取值与实际值契合率。因此,采用何种算法实现上述两个环节,直接决定了惯性评估与追踪的效果。针对环节1,采用递归思想大幅降低模型辨识耗时和空间占用;针对环节2,采用基于最大似然估计的贝叶斯网络提高每一时步惯性时间常数提取值与实际值契合率;同时,在算法设计上采用多线程并行计算,极大降低计算耗时。IEEE 39节点系统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估计的惯性时间常数相对误差均小于5%;耗时较已有方法降低97%;单次模型更新所需通信量仅为16字节,较已有方法大大降低通信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惯性的快速追踪和实时监控 惯性识别 类噪声信号 贝叶斯网络 递归法 多线程并行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跟网型风电机组“虚拟惯性常数”常数化计算方法
3
作者 李世春 石明达 +3 位作者 张业丽 杨跳 刘蒙恩 李振兴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1-150,共10页
针对跟网型风电机组“虚拟惯性常数”无法聚合求解系统等效惯性常数以及不能构建完整的SFR模型问题,提出跟网型风电机组“虚拟惯性常数”常数化计算方法。首先,建立具有最相近风机转子动能变化量的目标函数,并考虑动能变化关键节点和动... 针对跟网型风电机组“虚拟惯性常数”无法聚合求解系统等效惯性常数以及不能构建完整的SFR模型问题,提出跟网型风电机组“虚拟惯性常数”常数化计算方法。首先,建立具有最相近风机转子动能变化量的目标函数,并考虑动能变化关键节点和动能变化动态过程的约束条件。其次,根据虚拟惯量响应过程动能变化阶段相异特征,分段求解具有“等效惯量和能量支撑”效果的常数化“虚拟惯性常数”,实现系统等效惯性常数的可聚合求解。最后,通过建立系统频率响应模型,结合时域仿真法和相关评价指标验证了计算结果的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网型风电机组“ 虚拟惯性常数”常数化计算 等效能量变化 电力系统等效惯性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量约束下电力电子并网装备的最优频率控制 被引量:17
4
作者 高晖胜 訾鹏 +4 位作者 黄林彬 王冠中 谢欢 赵天骐 辛焕海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9-22,共14页
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导致现代电力系统的旋转惯量相对减少,频率动态特性变差。为支撑系统频率,通常要求新能源发电装备具备一定的惯量模拟或一次调频等附加控制功能,但目前在新能源的最优频率支撑方面研究较少。文中以最优控制为切入点,初... 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导致现代电力系统的旋转惯量相对减少,频率动态特性变差。为支撑系统频率,通常要求新能源发电装备具备一定的惯量模拟或一次调频等附加控制功能,但目前在新能源的最优频率支撑方面研究较少。文中以最优控制为切入点,初步探讨了当参与调频的新能源存在能量约束时,作为并网接口的电力电子装备的最优功率支撑轨迹以及近似的最优控制结构。首先,从理论上推导并给出了多机系统的频率共模分量。该共模分量主导了电网的频率跌落特性。然后,基于高斯伪谱法研究了能量约束下电力电子装备在系统频率跌落时的最优支撑轨迹。最后,探索了电力电子并网装备支撑电网频率的最优反馈控制结构,指出虚拟惯量控制加下垂控制近似于最优的控制结构,且在可调用的能量较小时单独使用虚拟惯量控制优于下垂控制。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和所讨论的频率最优控制结构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电力系统 最优频率控制 能量约束 虚拟惯量 电网频率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件触发的速动一次调频方法与控制策略 被引量:7
5
作者 孟庆伟 肖尧 陈红州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8-203,共6页
在当前电力系统惯性相对较弱的情况下,速动一次调频技术对维持系统稳定尤为重要。以传统电厂的一次调频为基础,利用频率扰动信号在通信网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其在电网中的传播速度的特性,提出速动一次调频的概念,在传统惯性作用区增加一次... 在当前电力系统惯性相对较弱的情况下,速动一次调频技术对维持系统稳定尤为重要。以传统电厂的一次调频为基础,利用频率扰动信号在通信网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其在电网中的传播速度的特性,提出速动一次调频的概念,在传统惯性作用区增加一次调频控制以提升系统的稳定性。为了实现速动一次调频,提出一种事件触发控制的全网速动一次调频方法,并给出事件触发后的单机速动一次调频控制策略。搭建2区域4机系统模型进行对比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加快频率稳定性的恢复速度,减小频率的波动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频 速动一次调频 事件触发 电力系统惯性 2区域4机系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飞轮储能的网/储协调虚拟同步机控制策略的小信号模型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许振宇 石梦璇 +2 位作者 周建宇 陈霞 文劲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6536-6547,共12页
针对储能元件自身惯性与并网变流器接口虚拟惯性的配合问题,分析电力系统惯性的物理意义,并规定其表征形式——转动惯量。将储能装置与变流器接口对电网表现的惯性量化为等效转动惯量和虚拟转动惯量,以虚拟同步机控制的飞轮储能系统为例... 针对储能元件自身惯性与并网变流器接口虚拟惯性的配合问题,分析电力系统惯性的物理意义,并规定其表征形式——转动惯量。将储能装置与变流器接口对电网表现的惯性量化为等效转动惯量和虚拟转动惯量,以虚拟同步机控制的飞轮储能系统为例,研究两转动惯量之间的配合关系。将并网控制的飞轮储能系统划分为3个模块进行小信号建模,并根据各模块输入输出量之间的关系,建立全系统的小信号模型。通过参量根轨迹分析,探究虚拟转动惯量与飞轮储能的等效转动惯量的配合规律,系统的惯性与两惯量中的较小值处在同一水平,电路参数在设定的变化范围中对系统的惯性无明显影响,控制器参数使系统惯性在设定值附近波动,并因惯性水平的不同具有不同的敏感性。搭建系统的时域仿真,验证了小信号建模结论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惯性 转动惯量 虚拟同步机 小信号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