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直流电力系统多时间尺度全过程仿真和建模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42
1
作者 汤涌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1-8,共8页
综述了以电力系统分析软件为基础的交直流电力系统多时间尺度全过程仿真和建模研究的新成果。在仿真方面的新成果有电力系统机电暂态-电磁暂态混合仿真、机电暂态-中长期动态全过程仿真、大规模电力系统小扰动稳定性计算、短路电流计算... 综述了以电力系统分析软件为基础的交直流电力系统多时间尺度全过程仿真和建模研究的新成果。在仿真方面的新成果有电力系统机电暂态-电磁暂态混合仿真、机电暂态-中长期动态全过程仿真、大规模电力系统小扰动稳定性计算、短路电流计算、静态电压稳定计算、最优潮流计算等;在建模方面的新成果有发电厂电力系统模型、发电机励磁和调速系统新模型、风力发电、直流输电系统模型、FACTS装置模型、负荷模型、保护与控制系统模型等。这些研究成果丰富和完善了交直流电力系统仿真能力,进一步提高了我国电力系统仿真与建模的技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电力系统 多时间尺度 混合仿真 全过程 仿真 电力系统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时滞影响的电力系统稳定分析和广域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65
2
作者 江全元 邹振宇 +1 位作者 曹一家 韩祯祥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共7页
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广泛应用,使得电力系统的监测、分析和控制方式向着广域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在此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信号传输和处理过程中时滞的影响。文中首先对... 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广泛应用,使得电力系统的监测、分析和控制方式向着广域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在此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信号传输和处理过程中时滞的影响。文中首先对广域测量系统的时滞特性进行了分析,接着对国内外考虑时滞影响的电力系统建模、稳定分析和广域控制3个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指出常规电力系统稳定分析方法与考虑时滞的状态估计方法相结合具有工程实践价值,并认为在电力系统时滞特性的定量分析、信息和电力网络综合建模、考虑时滞的状态估计以及基于时滞电力系统动力模型的稳定控制方面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最后展望了时滞电力系统稳定分析和广域控制可能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稳定 电力系统建模 广域控制 广域测量系统 时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域灵敏度及其在电力系统参数辨识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3
作者 鞠平 郭磊 +4 位作者 高昌培 陈谦 宁艳 孙斌 赵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8期19-24,共6页
在以往的电力系统参数辨识研究中,灵敏度分析都是在时域进行的。分析和实践表明,时域灵敏度分析并不能完全地区分重要参数与次要参数,有可能出现时域灵敏度大但参数辨识误差也大的情况。定义几个频域灵敏度指标,提出计算频域灵敏度的2... 在以往的电力系统参数辨识研究中,灵敏度分析都是在时域进行的。分析和实践表明,时域灵敏度分析并不能完全地区分重要参数与次要参数,有可能出现时域灵敏度大但参数辨识误差也大的情况。定义几个频域灵敏度指标,提出计算频域灵敏度的2种数值方法,即基于传递函数的计算方法和基于傅氏变换的计算方法;指出要得到参数辨识的精度和难易度,需要综合分析时域灵敏度、频域灵敏度、功率谱等因素;推导基于电流变量的电力负荷传递函数模型。通过IEEE9节点系统算例进行频域灵敏度和时域灵敏度分析,并获得了有意义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建模 电力负荷 参数辨识 频域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灵敏度计算的电力系统参数可辨识性分析 被引量:48
4
作者 谢会玲 鞠平 +3 位作者 罗建裕 宁艳 朱寰 王小英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7-21,共5页
对于简单电力系统建模中参数可辨识性问题,以往采用解析方法可以进行分析。但对于大规模电力系统,解析方法难以进行。文中发现了电力系统参数的可辨识性与灵敏度之间的关系。提出先根据灵敏度的相位来判断参数能否唯一辨识,再根据灵敏... 对于简单电力系统建模中参数可辨识性问题,以往采用解析方法可以进行分析。但对于大规模电力系统,解析方法难以进行。文中发现了电力系统参数的可辨识性与灵敏度之间的关系。提出先根据灵敏度的相位来判断参数能否唯一辨识,再根据灵敏度的大小来选择可辨识的重点参数,最后采用蚁群算法优化重点参数。通过算例分析,证明了上述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建模 参数可辨识性 轨迹灵敏度 特征根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高性能电磁暂态云仿真技术 被引量:28
5
作者 陈颖 高仕林 +3 位作者 宋炎侃 黄少伟 沈沉 于智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854-2863,共10页
高性能电磁暂态仿真是新型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必备分析工具。受建模仿真能力、计算效率、扩展性等方面的限制,传统电磁暂态仿真工具难以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需求。为此,该文通过新型电力系统电磁暂态建模、高性能并行计算、开放性电磁暂... 高性能电磁暂态仿真是新型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必备分析工具。受建模仿真能力、计算效率、扩展性等方面的限制,传统电磁暂态仿真工具难以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需求。为此,该文通过新型电力系统电磁暂态建模、高性能并行计算、开放性电磁暂态仿真平台构建等方面的创新,解决了现有电磁暂态仿真平台“大规模新型电力系统建模仿真难”、“仿真效率提升代价大”和“服务决策能力不足”3个技术难题,研发了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高性能电磁暂态云仿真平台,形成了共享、灵活的仿真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电磁暂态仿真 电力系统建模 新能源 并行计算 云边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故障持续时间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分布式控制
6
作者 陈世明 余翔 +2 位作者 张微 刘江 钱成龙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5-913,共9页
针对电力系统故障持续时间会影响暂态稳定控制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使系统在固定时间内恢复暂态稳定运行的策略.该策略通过电力系统通信拓扑建模方法为每个发电机建立“邻居发电机”,利用发电机本地信息和其邻居发电机的信息设计分布... 针对电力系统故障持续时间会影响暂态稳定控制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使系统在固定时间内恢复暂态稳定运行的策略.该策略通过电力系统通信拓扑建模方法为每个发电机建立“邻居发电机”,利用发电机本地信息和其邻居发电机的信息设计分布式控制器,通过控制储能装置作用于受扰动后的系统,使其在固定时间内恢复稳定运行.其次,此控制策略还解决了一些实际挑战,如控制器的输入延时、外部的干扰、储能装置的容量限制等.通过构建李雅普诺夫函数并利用图论知识对该策略展开了稳定性分析,推导出了稳定系统的时间界限.最后,将控制器投入新英格兰39节点测试系统中,并与其它控制器进行比较,仿真结果验证了在低容量储能装置限制下和抗干扰性上控制器性能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持续时间 暂态稳定控制 固定时间 电力系统通信拓扑 分布式控制器 储能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的电力系统分析工具包PSAT及其有效性检验 被引量:19
7
作者 常勇 徐政 王超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2-105,共4页
介绍了一种新颖的基于Matlab数学语言编写的电力系统分析软件包PSAT,详述了该软件包源代码开放的特点,介绍了PSAT比较全面的模型库,主要包括:电机、电力系统稳定器(PSS)、调速器、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ACTS)、高压直流输电系统(HVDC)、分... 介绍了一种新颖的基于Matlab数学语言编写的电力系统分析软件包PSAT,详述了该软件包源代码开放的特点,介绍了PSAT比较全面的模型库,主要包括:电机、电力系统稳定器(PSS)、调速器、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ACTS)、高压直流输电系统(HVDC)、分布式发电系统等。PSAT功能丰富,目前可完成潮流计算、连续潮流、小信号稳定分析、动态时域仿真及相量测量单元(PMU)配置等方面的分析和研究。通过对同一个典型算例进行时域仿真和特征值分析,将PSAT与商业软件PSS/E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该软件包的计算结果具有一定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LAB PSAT 电力系统建模 动态仿真 PS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仿真应用软件设计理念与发展路径 被引量:33
8
作者 沈沉 陈颖 +3 位作者 黄少伟 于智同 宋炎侃 高仕林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75-86,共12页
文中归纳总结了新型电力系统新能源发电高渗透、电力电子设备高渗透的特性给电力系统仿真带来的挑战,提出了电力系统仿真应用软件的设计理念,即模型完备、建模准确、计算高效、场景全面、接口开放、服务灵活这6个方面;基于仿真是认识和... 文中归纳总结了新型电力系统新能源发电高渗透、电力电子设备高渗透的特性给电力系统仿真带来的挑战,提出了电力系统仿真应用软件的设计理念,即模型完备、建模准确、计算高效、场景全面、接口开放、服务灵活这6个方面;基于仿真是认识和改造新型电力系统的工具而非目的,以及仿真应适应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电力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的认知,指出了国产电力系统仿真应用软件的功能定位要从单纯的仿真工具向电力系统仿真应用软件开发平台和运行环境过渡,并提出了一条助力用户业务自动化、平台使用便捷化、应用开发生态化的发展路径。最后,通过介绍所研发的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仿真应用软件开发平台和运行环境——CloudPSS,展示了上述设计理念与发展路径对软件研发和推广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电力系统建模 电力系统仿真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轮机及其调速系统建模与参数辨识方法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悝 张靖 +2 位作者 孙海顺 文劲宇 程时杰 《水电能源科学》 2006年第4期79-82,共4页
介绍了时域法、频域法和遗传算法等常用的电力系统模型辨识方法。以现场试验数据为基础,分别用PLPF法和遗传算法对水轮机及调速系统进行了参数辨识,结果表明遗传算法能较准确地辨识出系统各个环节的数学模型,仿真曲线更接近实际,体现了... 介绍了时域法、频域法和遗传算法等常用的电力系统模型辨识方法。以现场试验数据为基础,分别用PLPF法和遗传算法对水轮机及调速系统进行了参数辨识,结果表明遗传算法能较准确地辨识出系统各个环节的数学模型,仿真曲线更接近实际,体现了遗传算法在非线性模型辨识方面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建模 水轮机及调速系统 遗传算法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区域配电系统建模与故障仿真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威 施伟锋 张俊深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2-46,共5页
船舶区域配电系统作为船舶电力系统的发展方向用于电力推进船舶和军用舰船,目前其故障与安全可靠性研究成为国际研究热点之一。运用计算机数字仿真技术建立了某电力推进船舶区域配电系统数字仿真模型,仿真了系统正常运行、单相接地故障... 船舶区域配电系统作为船舶电力系统的发展方向用于电力推进船舶和军用舰船,目前其故障与安全可靠性研究成为国际研究热点之一。运用计算机数字仿真技术建立了某电力推进船舶区域配电系统数字仿真模型,仿真了系统正常运行、单相接地故障和三相短路故障的工况,分析了不同故障类型及同一故障类型发生在系统不同区域时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其数据对船舶区域配电系统的设计、调试及控制方法的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舰船工程 船舶区域配电系统 故障仿真分析 船舶电力系统建模 单相接地 三相短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电网框架下的开放式电网模型管理系统 被引量:18
11
作者 邢佳磊 杨洪耕 +1 位作者 陈文波 赵睿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227-232,共6页
从IEC61970标准,面向服务架构SOA和具体实现技术三个层面出发,提出了开放式电网模型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通过直接处理CIM对象、应用CIM对象集与CIMXML互映射技术及其他业务层服务实现一体化构建和管理由CIMXML、可缩放矢量图形SVG和E... 从IEC61970标准,面向服务架构SOA和具体实现技术三个层面出发,提出了开放式电网模型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通过直接处理CIM对象、应用CIM对象集与CIMXML互映射技术及其他业务层服务实现一体化构建和管理由CIMXML、可缩放矢量图形SVG和E文件组成的电网全模型。采用SOA设计理念,对系统内部进行'细粒度'的服务组件开发,通过企业服务总线ESB对外开放'粗粒度'的通用数据访问GDA等服务接口,为应用系统提供标准精确的模型信息,并对该系统在智能电网框架下的应用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公共信息型CIM 组件接口规范CIS 面向服务架构SOA 电力系统建模 面向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机调节系统模型仿真校核技术 被引量:11
12
作者 盛锴 朱晓星 +1 位作者 倪宏伟 刘复平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52-58,共7页
汽轮机及其调节系统模型参数实测是电力系统建模的重要组成部分,仿真校核是保证模型参数正确性的关键。针对汽轮机及其调节系统模型参数仿真校核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研究了其解决方法并开发了一套基于该解决方法的汽轮机及其调节系统模... 汽轮机及其调节系统模型参数实测是电力系统建模的重要组成部分,仿真校核是保证模型参数正确性的关键。针对汽轮机及其调节系统模型参数仿真校核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研究了其解决方法并开发了一套基于该解决方法的汽轮机及其调节系统模型参数仿真校核的软件。软件能够根据实际汽轮机及其调节系统的特性调整模型实现仿真,并且能够根据仿真和实际结果自动计算校核指标。软件能够减少使用者的工作量同时保证校核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调节系统 电力系统建模 仿真校核 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荷建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被引量:46
13
作者 汤涌 张红斌 +1 位作者 侯俊贤 张东霞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5,共5页
回顾了国内外电力系统负荷建模技术的发展以及负荷模型对电力系统计算分析的影响。在基于仿真计算和事故校验的电力负荷校核及调整研究、统计综合法负荷模型软件开发、电力系统负荷特性监测与辨识技术研究3个课题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 回顾了国内外电力系统负荷建模技术的发展以及负荷模型对电力系统计算分析的影响。在基于仿真计算和事故校验的电力负荷校核及调整研究、统计综合法负荷模型软件开发、电力系统负荷特性监测与辨识技术研究3个课题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电力系统负荷建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负荷 电力系统仿真 电力系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双馈风电机的配网广义综合负荷建模 被引量:14
14
作者 徐振华 李欣然 +2 位作者 宋军英 邓威 李金鑫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34-242,共9页
提出考虑双馈风电机接入的配电网广义综合负荷模型。通过仿真结合机理分析指出可采用恒功率源对面向负荷建模的双馈式风电机暂态外特性进行等效描述,将其与传统配网综合负荷模型结合即可得广义综合负荷模型;在不同运行方式下分别对样本... 提出考虑双馈风电机接入的配电网广义综合负荷模型。通过仿真结合机理分析指出可采用恒功率源对面向负荷建模的双馈式风电机暂态外特性进行等效描述,将其与传统配网综合负荷模型结合即可得广义综合负荷模型;在不同运行方式下分别对样本进行多曲线拟合参数辨识,将模型拟合效果与传统内插、外推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多曲线拟合可得适应性更强的模型参数,且根据辨识结果可评估分布式电源并网容量,模型结构合理、有效;为简化广义模型结构,将恒功率源并入传统ZIP模型的恒功率部分得到广义ZIP模型并对相应参数转换关系进行推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负荷 双馈式风电机 恒功率源 广义综合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微型燃气轮机发电的配电网综合负荷建模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亚辉 李欣然 +2 位作者 李小菊 徐振华 张元胜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58-64,共7页
为了研究含微型燃气轮机发电(microturbine generation,MTG)的配电网综合负荷模型,建立了适合用于分布式发电仿真的MTG数学模型,提出了MTG三阶微分状态方程的等效描述模型,通过建模仿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含MTG的配... 为了研究含微型燃气轮机发电(microturbine generation,MTG)的配电网综合负荷模型,建立了适合用于分布式发电仿真的MTG数学模型,提出了MTG三阶微分状态方程的等效描述模型,通过建模仿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含MTG的配电网广义综合负荷模型结构——MTG等效描述模型并联传统综合负荷模型.在3种不同负荷水平、不同扰动程度条件下对该广义综合负荷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广义综合负荷模型具有较好的自描述能力、泛化能力和参数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负荷 分布式发电 微型燃气轮机 等效描述 广义综合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二次设备的智能防误操作票系统 被引量:11
16
作者 叶雷 殷自力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5-149,共5页
传统防误操作票系统未涉及二次保护设备建模,因而不能体现二次设备对一次设备的保护效果。文中提出了一、二次设备建模的智能防误操作票系统,采用保护设备建模、规则库管理以及操作票与检修票闭环管理等设计方案,在原有防误操作票系统... 传统防误操作票系统未涉及二次保护设备建模,因而不能体现二次设备对一次设备的保护效果。文中提出了一、二次设备建模的智能防误操作票系统,采用保护设备建模、规则库管理以及操作票与检修票闭环管理等设计方案,在原有防误操作票系统的基础上实现了电网图形完整拓扑分析功能、智能推理生成操作票功能和根据检查票生成操作票功能,提高了防误操作票系统的智能化水平。该公司的应用证明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误操作票系统 电力系统一、二次设备 电力系统保护 智能推理 闭环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单相并网中谐波失真研究
17
作者 孟宁 王桂英 《农业工程》 2013年第6期56-59,共4页
光伏(PV)与电网的连接系统是一门新兴的技术,光伏电网中的谐波问题因此也备受关注。该文针对光伏并网系统的开关频率所导致的谐波失真问题进行探讨,运用变换张量的模式建立光伏仿真模型,并且通过将仿真结果和已发表的测量值进行比较,从... 光伏(PV)与电网的连接系统是一门新兴的技术,光伏电网中的谐波问题因此也备受关注。该文针对光伏并网系统的开关频率所导致的谐波失真问题进行探讨,运用变换张量的模式建立光伏仿真模型,并且通过将仿真结果和已发表的测量值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由于开关频率的范围不同,系统参数值、电能质量都会受到不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失真 光伏发电系统 电能质量 电力系统建模 电力系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eling of electrode system for three-phase electric arc furnace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琰 毛志忠 +2 位作者 田惠欣 李妍 袁平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3期560-565,共6页
To simulate the process of electrode operation, a dynamic model describing the electrode system of three-phase electric arc furnace was developed. This new model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ubmodels in terms of the pra... To simulate the process of electrode operation, a dynamic model describing the electrode system of three-phase electric arc furnace was developed. This new model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ubmodels in terms of the practical situation. They are the power supply system model the electric arc model and the hydraulic actuator system model. According to the basic circuit theory, the power supply system model where the high voltage transmission circuit and mutual inductances were considered, was set up. The electric arc model, which was novel for the electrode control, served as the electrical load and was connected to the power supply system model. The hydraulic actuator system model consists of the proportional valve part that is modeled to capture the dead-zone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hydraulic cylinder part where the impact of the load force is taken into account. By comparing simulation data and actual dat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lectrode system model is proved to be accur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ic arc furnace electrode system model electric arc model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