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7篇文章
< 1 2 8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维变量下电力系统不确定性分析的快速Nataf变换方法
1
作者 汤奕 王洪儒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71-2679,I0003-I0005,共12页
电力系统中不确定性变量如新能源、负荷,易受到气象、人类活动等相似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变化上的相关性,是电力系统不确定性分析面临的关键挑战之一。Nataf变换是电力系统不确定性分析中处理相关性的基本范式之一,但存在计算效率问题,在... 电力系统中不确定性变量如新能源、负荷,易受到气象、人类活动等相似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变化上的相关性,是电力系统不确定性分析面临的关键挑战之一。Nataf变换是电力系统不确定性分析中处理相关性的基本范式之一,但存在计算效率问题,在高维电力系统应用中耗时可长达数小时。为提升Nataf转换的计算效率,提出了一种快速Nataf计算方法,通过数据驱动技术从历史计算数据提取相关系数的映射规律,将其继承到新的Nataf计算应用中以实现新计算应用的加速。为保证数值的精确性,该方法在保留传统数值逼近法的核心原理之上,对其中的初值点和积分环节进行针对性优化,实现了数值方法的精确性和数据驱动方法的快速性的结合。为解决不确定性变量边缘分布类型对Nataf计算结果的影响,采用了多阶统计矩来向量化异质概率分布特征,使得异质概率分布的数据经验可进行融合。所提出的快速Nataf方法在应用时,可在保障同数值方法计算精度的基础上加速计算流程达95%以上,可为大型电力系统不确定性分析缩减计算时间和计算成本带来显著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性分析 Nataf 电力系统 新能源 负荷 数据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oopman算符理论在新型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中的应用与挑战
2
作者 郑乐 王子涵 +3 位作者 沈沉 徐式蕴 赵兵 李庚银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5881-5901,I0011,共22页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不断深入、新能源电源的占比不断增加,电力系统的动态特性发生显著变化,传统预案式分析模式失配风险加剧。响应驱动式分析与控制模式是保障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支撑。作为连接响应信息与复杂非线性系...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不断深入、新能源电源的占比不断增加,电力系统的动态特性发生显著变化,传统预案式分析模式失配风险加剧。响应驱动式分析与控制模式是保障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支撑。作为连接响应信息与复杂非线性系统动态特性的桥梁,Koopman算符使得基于量测数据分析复杂大电网特征成为可能,从而为响应驱动式分析与控制提供新的研究框架。该文首先对Koopman算符的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进行归纳梳理;在此基础上,从电力系统感知、评估和控制3大应用场景出发,分类综述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工作及关键技术评述,并分析Koopman算符应用的挑战;最后,结合响应驱动式分析与控制的特点和需求,重点阐述Koopman算符在响应驱动的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研究中的前景,对其应用场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oopman算符 响应驱动 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风电低出力事件多维度评估与分布特性分析
3
作者 畅广辉 单瑞卿 +5 位作者 李翔硕 薛盖超 马瑞杰 苏盛 吴坡 阮冲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69-1378,共10页
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电力系统中,大面积静风和低风速导致风电出力显著低于预期造成的风电低出力事件,对电力系统电力电量平衡带来了重大挑战。由于高比例风电接入时间较短,历史数据尚未覆盖各种复杂气象场景,难以形成对风电低出力的深入认... 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电力系统中,大面积静风和低风速导致风电出力显著低于预期造成的风电低出力事件,对电力系统电力电量平衡带来了重大挑战。由于高比例风电接入时间较短,历史数据尚未覆盖各种复杂气象场景,难以形成对风电低出力的深入认知。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气象数据反演的低风力事件评估方法,从低出力强度、持续时间等多个维度分析其年内、年际、极值等分布特征。方法首先结合1979—2023年再分析气象数据反演历史小时尺度区域风电出力序列,接着采用滑动平均检测法识别低出力事件,分析其年内、年际统计分布特性和长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趋势,最后提出了低出力事件“多年一遇”重现期水平指标。研究结果可为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电力系统灵活性规划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风电低出力事件 欧洲天气预报中心再分析气象数据 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 电力电量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数据库与图计算在电力系统调度运行应用综述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沛 杨马婧 +6 位作者 张放 谢桦 刘广一 李文云 路学刚 王珍意 翟苏巍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9-131,共13页
随着新能源的广泛接入和大电网的互联,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发生变革,数据量激增,对信息处理的时效性要求更高,系统关联性也更为复杂。为满足新型电力系统大规模、瞬时性、关联复杂等特征,实现高效的数据分析与计算,需要探索更先进的技术手... 随着新能源的广泛接入和大电网的互联,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发生变革,数据量激增,对信息处理的时效性要求更高,系统关联性也更为复杂。为满足新型电力系统大规模、瞬时性、关联复杂等特征,实现高效的数据分析与计算,需要探索更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图数据库和图计算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调研和综述。首先介绍图数据库和图计算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历程,然后系统梳理这些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具体应用案例,并进行分类概括。调研发现,图数据库和图计算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已初见成效,能够有效处理大规模、复杂关联的数据,提升电力系统数据分析与计算的效率和准确性,且在电力系统中应用前景广阔。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图数据库和图计算将在电力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和高效化运行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数据库 图计算 电网一张图 电力系统分析 能量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电力系统风险评估与应急管理
5
作者 龙亚 《农电管理》 2025年第4期60-61,共2页
2024年12月16日,国家能源局出台政策文件《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电力安全治理以高水平安全保障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能发安全[2024]90号,以下简称《意见》)中提出,电力安全事关国计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 2024年12月16日,国家能源局出台政策文件《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电力安全治理以高水平安全保障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能发安全[2024]90号,以下简称《意见》)中提出,电力安全事关国计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份《意见》是国家层面首次专门就全方位加强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治理出台的政策文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管理 电力系统 大数据分析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AHP-CRITIC二维云模型的舰船电力系统韧性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胡涛 刘昊邦 +3 位作者 陈童 王宇江 李明贵 杜凯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7-229,共13页
舰船电力系统是舰船正常运行的关键,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模糊性,导致难以对其韧性做出准确、客观地评价。对此,基于对舰船电力系统主要任务的分析,对舰船电力系统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采用区间层次分析法(interval analytic hierarc... 舰船电力系统是舰船正常运行的关键,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模糊性,导致难以对其韧性做出准确、客观地评价。对此,基于对舰船电力系统主要任务的分析,对舰船电力系统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采用区间层次分析法(interval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IAHP)和层间相关性准则重要性法(criteria importance though intercrieria correlation,CRITIC)分别求解评价指标体系的主、客观权重,并运用改进博弈论方法确定组合权重,降低权重计算的主观性和随机性。结合二维云模型从防御能力和恢复能力两个维度对舰船电力系统韧性进行评价,更为全面、客观地反映舰船电力系统韧性。示例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解决舰船电力系统韧性评价中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问题,有利于得到更为准确、客观的评价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电力系统 二维云模型 韧性评价 区间层次分析 层间相关性准则重要性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域模态法的新能源电力系统振荡稳定性评估
7
作者 高磊 马骏超 +3 位作者 吕敬 刘佳宁 王晨旭 蔡旭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21-835,I0008,I0009,共17页
随着新能源接入比例的不断提高,电力系统的次/超同步振荡风险加剧,准确评估新能源电力系统的振荡稳定性是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首先,研究了一种基于频域模态分析的新能源电力系统振荡稳定性评估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新能源机组和... 随着新能源接入比例的不断提高,电力系统的次/超同步振荡风险加剧,准确评估新能源电力系统的振荡稳定性是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首先,研究了一种基于频域模态分析的新能源电力系统振荡稳定性评估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新能源机组和场站、传输线、同步机、变压器等关键设备和场站的频域阻抗或导纳模型,根据实际系统拓扑构建系统级频域网络模型.然后,通过求解回路阻抗矩阵或节点导纳矩阵行列式的零点来评估新能源电力系统的振荡稳定性,通过计算弱阻尼振荡模式的节点参与因子矩阵定位系统薄弱点,为振荡抑制措施的实施提供依据.以国内华东地区某实际新能源电力系统为例,利用频域模态分析法评估新能源接入容量和电网运行工况变化下系统的振荡稳定性.最后,利用PSCAD/EMTDC软件搭建该系统的时域仿真模型,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电力系统 振荡稳定性 频域网络 频域模态分析 稳定性评估 薄弱点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多工况适应性的战损舰船电力系统就地-集中联合减载策略
8
作者 徐昂 魏繁荣 琚兴宝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35-1647,共13页
低频减载是应对舰船电力系统战损下频率跌落的重要手段,目前普遍使用的是与陆地电网相似的就地减载策略。但与陆地电网不同的是,舰船电网的负荷优先级会随着战斗、机动等工况需求的不同而不同,采用固定优先级的就地减载难以对工况变化... 低频减载是应对舰船电力系统战损下频率跌落的重要手段,目前普遍使用的是与陆地电网相似的就地减载策略。但与陆地电网不同的是,舰船电网的负荷优先级会随着战斗、机动等工况需求的不同而不同,采用固定优先级的就地减载难以对工况变化进行适配。更为灵活的集中式减载是一个潜在解决方案,但其对通信可靠性和实时性有很高要求。由于战损下部分信道可能失效,以及存在不确定而又不可忽视的通信/执行延时等因素,集中式减载可能出现部分负荷切除失败或延迟,导致电网垮塌。为结合就地和集中二者优势,该文提出采用就地-集中联合模式、具有多工况适应性的战损舰船电力系统低频减载策略。首先,定义了舰船在不同工况下的负荷优先级;然后,对存在部分通信失效、通信/执行时延情况的远程减载负荷响应过程进行建模,以量化分析集中式减载命令的执行效果;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考虑集中式和就地式减载联合模式下的舰船电力系统时-频域动态分析模型,以预测不同减载组合下的频率演化曲线,从而寻找最优的就地-集中减载组合方案;最后,以典型舰船电力系统为例,仿真验证了策略的多工况适应性、信道受损/不确定性延时下的可靠性,以及相对于当前减载方案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电力系统 战损 就地-集中联合减载 多工况适应性 时频域动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功能和供电功能的电力系统震后功能损失评估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付兴 胡译尹 +1 位作者 李钢 李宏男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61,共11页
为探究电力系统的地震失效概率,提出了一种结合易损性分析方法和潮流分析法的功能损失评估方法。该方法首先从结构功能和供电功能两个维度定义了电力系统的功能函数,通过专家调查问卷,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功能函数中各子系统的重要性... 为探究电力系统的地震失效概率,提出了一种结合易损性分析方法和潮流分析法的功能损失评估方法。该方法首先从结构功能和供电功能两个维度定义了电力系统的功能函数,通过专家调查问卷,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功能函数中各子系统的重要性系数以及各子系统中结构功能与供电功能的分项加权系数。然后以建筑场地设防烈度对应的峰值地震动加速度(PGA)替代了传统研究地震风险的概率分析方法,并应用《城市工程系统抗震韧性评价导则》中所提供的电力系统基础设施元件在4种极限损坏状态下的易损性曲线,对电力系统震后剩余功能进行了评估。最后考虑到电力系统前序元件的供电功能失效会影响后序元件的正常工作(级联故障),利用潮流分析方法和蒙特卡洛模拟方法,以带有7个负荷的小型电力系统为例,研究了其震后元件及系统的失效概率。结果表明:当PGA大于0.2 g(g为重力加速度)后,考虑电力系统元件间级联故障的潮流分析方法和利用易损性曲线估算方法的分析结果逐渐分离,前者失效概率更高,且剩余功能更少,因此在开展电力系统整体功能评估时,非常有必要考虑元件间的级联关系;结合易损性曲线方法和潮流分析法能够宏观评估复杂电力系统的失效概率,并且此方法可以很便利地应用到城市电力系统中,是研究电力系统韧性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功能损失评估 易损性曲线 潮流分析 失效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形态量化推演方法的总体框架与功能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健 张钧 +1 位作者 韩新阳 靳晓凌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97,共8页
新型电力系统形态推演研究是超前研判中国能源电力发展的重要内容,对统筹布局源网荷储各要素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新型电力系统形态的量化推演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该方法的总体框架,并设计了主要功能。首先,阐述新型电力系统形态的发... 新型电力系统形态推演研究是超前研判中国能源电力发展的重要内容,对统筹布局源网荷储各要素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新型电力系统形态的量化推演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该方法的总体框架,并设计了主要功能。首先,阐述新型电力系统形态的发展逻辑,提出新型电力系统形态的主要驱动力包括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并对其推动作用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新型电力系统形态量化推演的计算流程,主要包括驱动力分析、形态分析、综合评价3个环节,实现形态推演和政策机制需求建议推演两大功能。其次,将新型电力系统形态推演分析分为电源、输电网、配电网、负荷、储能等要素的形态分析,并对各要素形态推演分析的功能进行了设计。最后,从绿色、安全、经济、民生4个维度,设计了新型电力系统形态的综合评价功能。研究成果能够指导新型电力系统形态分析相关模型工具设计开发,为新型电力系统发展量化推演研究提供坚实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形态推演 驱动力分析 源网荷储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世蓉 安会玲 崔冲 《贵州农机化》 2024年第1期50-54,共5页
针对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现有教学方式难以适应地方高校新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状况,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带实验、考核方式四个方面开展教学改革探索,并将所提改革策略应用于教学实践。实践结果表明,学生在知识掌握、知识应... 针对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现有教学方式难以适应地方高校新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状况,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带实验、考核方式四个方面开展教学改革探索,并将所提改革策略应用于教学实践。实践结果表明,学生在知识掌握、知识应用、能力培养方面均有显著提升,改革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应用型人才 电力系统分析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考核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关机会目标规划的电力系统备用优化研究
12
作者 赵书强 赵蓬飞 +1 位作者 李志伟 李令仪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0-546,共7页
针对风光新能源和负荷的不确定性,采用相关机会规划处理考虑不确定性的功率平衡问题,建立基于相关机会目标规划的源-荷-储多元参与的备用容量优化模型,通过不确定模型的确定性转化,实现采用求解器对模型的求解。改进的IEEE30节点系统算... 针对风光新能源和负荷的不确定性,采用相关机会规划处理考虑不确定性的功率平衡问题,建立基于相关机会目标规划的源-荷-储多元参与的备用容量优化模型,通过不确定模型的确定性转化,实现采用求解器对模型的求解。改进的IEEE30节点系统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有效降低电力系统的总运行成本,并可提高新能源消纳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备用 新能源 电力系统 不确定分析 目标规划 相关机会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移频滤波的电力系统谐波分析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建闽 曹远远 +2 位作者 姚文轩 梁成斌 于佳琪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4015-4024,共10页
随着非线性负荷和冲击性负荷的不断增加以及新能源的大规模并网,电网环境日趋复杂,各类电能质量问题日益凸显。其中,谐波问题尤为突出,准确估计谐波参数不仅是谐波治理的关键,也是电力企业和用户评价电能质量的重要依据。为此,该文提出... 随着非线性负荷和冲击性负荷的不断增加以及新能源的大规模并网,电网环境日趋复杂,各类电能质量问题日益凸显。其中,谐波问题尤为突出,准确估计谐波参数不仅是谐波治理的关键,也是电力企业和用户评价电能质量的重要依据。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移频滤波的电力系统谐波分析方法。首先,对电网谐波信号进行初次移频滤波操作,以获得信号实际基波频率;然后,根据信号实测基波频率,对信号进行二次移频滤波处理,进而准确获取各次谐波的幅值和相角;最后,仿真实验表明,该文所提算法能够有效地克服非同步采样和噪声的影响,并且具有测量精度高、实时性好和适应性强等特点。此外,通过实际构建的硬件测试平台,进一步验证了所提算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分析 电能质量 电网谐波 移频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不确定性静态建模及量化分析方法评述 被引量:5
14
作者 林超凡 别朝红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4-27,共14页
中国正处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加速转型期。新型电力系统在源网荷侧呈现的强不确定性发展趋势以及其高维度、强相关、多样化特点给传统的不确定性建模及分析方法带来挑战。文中围绕新型电力系统不确定性静态建模及量化分析方法展开评述... 中国正处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加速转型期。新型电力系统在源网荷侧呈现的强不确定性发展趋势以及其高维度、强相关、多样化特点给传统的不确定性建模及分析方法带来挑战。文中围绕新型电力系统不确定性静态建模及量化分析方法展开评述。首先,梳理不确定性静态建模和量化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框架;然后,以近几年文献调研为基础,重点从先验不确定性和后验不确定性的视角对不确定性静态建模方法进行整理和评述,以及从模型驱动和数据驱动两个层面对不确定性量化分析方法及其应用场景加以归纳和总结;最后,结合调研结果展望了未来新型电力系统不确定性静态建模和量化分析方法,指出应着力提高建模和分析方法的广度、计算效率、计算准确度并推动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新能源 不确定性 概率 静态建模 量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电力系统损伤分析与重构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柯强军 苏九铮 陈于涛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30-135,共6页
下一代舰船电力系统应具备快速自重构和自愈能力,如何在舰船受到损伤情况下,实现电力系统高韧性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Matlab建立舰船电力系统网络Simulink仿真模型,对电网及设备运行性能进行模拟,采用Java建立JSON文件格式的电网... 下一代舰船电力系统应具备快速自重构和自愈能力,如何在舰船受到损伤情况下,实现电力系统高韧性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Matlab建立舰船电力系统网络Simulink仿真模型,对电网及设备运行性能进行模拟,采用Java建立JSON文件格式的电网拓扑结构图,采用舰船电网量化性能指标,对电网受损后的运行能力进行整体评估,建立基于遗传算法的电网损伤重构模型,分析舰船电力系统在典型损伤场景下的可重构性。本文研究为提高舰船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韧性建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仿真模型 遗传算法 损伤分析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lepian和Parzen互卷积窗插值FFT的电力系统谐波分析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曹远远 李建闽 +3 位作者 林海军 杨宇祥 卢笑 张甫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2-178,共7页
谐波是电力系统中最为突出的电能质量问题之一。谐波参数的准确估计是电力企业和用户评价电能质量的重要参考依据。目前,电网谐波参数的估计方法主要基于傅里叶变换算法,但该算法在分析和处理信号时需要对原始信号进行截断和离散化处理... 谐波是电力系统中最为突出的电能质量问题之一。谐波参数的准确估计是电力企业和用户评价电能质量的重要参考依据。目前,电网谐波参数的估计方法主要基于傅里叶变换算法,但该算法在分析和处理信号时需要对原始信号进行截断和离散化处理,会不可避免地导致频谱泄露和栅栏效应,从而严重影响电网谐波参数的准确测量。而具有优良旁瓣特性的窗函数以及插值算法可有效改善因频谱泄露和栅栏效应所带来的参数估计误差。为此,文中提出一种基于Slepian窗和Parzen窗的新型互卷积窗(slepian and parzen mutual convolution window,SPMCW)插值FFT的谐波分析方法。SPMCW具有较低的旁瓣电平和快速的旁瓣衰减速率,因而可有效抑制频谱泄露,进而实现弱谐波幅值的检测。在MATLAB下的仿真实验验证了文中算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实际构建的硬件平台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epian窗 PARZEN窗 互卷积窗 插值FFT 谐波分析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铁路牵引负荷接入的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姜晓锋 韩晓言 +1 位作者 潘鹏宇 陈刚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69,共9页
随着电气化铁路的飞速发展,电气化铁路牵引负荷已成为中国电力系统中最大的单体负荷,但其负荷特性对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影响尚不明晰。为此,首先建立电气化铁路牵引负荷等效数学模型,并基于此构建考虑牵引负荷接入的电力系统小干扰... 随着电气化铁路的飞速发展,电气化铁路牵引负荷已成为中国电力系统中最大的单体负荷,但其负荷特性对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影响尚不明晰。为此,首先建立电气化铁路牵引负荷等效数学模型,并基于此构建考虑牵引负荷接入的电力系统小干扰模型;其次利用特征值分析方法,分析牵引负荷机车速度、机车数量以及牵引负荷接入位置和占比对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影响;最后通过特征值根轨迹寻找同步发电机励磁参数的调节范围,并分析牵引负荷接入前、后和不同牵引负荷参数对电力系统励磁参数调节范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牵引负荷接入后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性降低,系统励磁参数调节范围收缩,系统稳定裕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小干扰稳定性 特征值分析 牵引负荷 特征值根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碳排放计量与分析方法综述 被引量:33
18
作者 刘昱良 李姚旺 +5 位作者 周春雷 宋金伟 邓皓元 杜尔顺 张宁 康重庆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20-2235,I0011,共17页
碳排放的准确计量与分析是电力部门实现低碳转型与深度脱碳的基础和前提。该文分析电力系统中碳排放的来源与特性,阐明电力系统中直接碳排放与间接碳排放的含义与区别,说明电力系统中精准碳计量与分析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分别研究和... 碳排放的准确计量与分析是电力部门实现低碳转型与深度脱碳的基础和前提。该文分析电力系统中碳排放的来源与特性,阐明电力系统中直接碳排放与间接碳排放的含义与区别,说明电力系统中精准碳计量与分析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分别研究和归纳电力系统直接和间接碳排放的计量与分析方法;对现有相关研究中提出的碳计量与分析方法进行总结,围绕原理、优缺点以及应用现状等方面对不同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对电力系统直接和间接碳排放计量与分析方法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相关研究成果可为我国电力系统碳排放计量与分析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提供参考,助力电力系统的低碳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电力系统 碳计量与碳分析方法 直接碳排放 间接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趋势分析的电力系统态势感知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冶 曹世龙 +2 位作者 蔡颖凯 回茜 许晶晶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06,共8页
电力系统态势感知是系统安全防御的重要环节。针对目前电力系统态势感知方法无法定量描述当前系统安全距离以及未来系统演化趋势速度的问题,提出基于趋势分析的电力系统态势感知方法。基于趋势分析,提出新型态势感知框架;在信息获取的... 电力系统态势感知是系统安全防御的重要环节。针对目前电力系统态势感知方法无法定量描述当前系统安全距离以及未来系统演化趋势速度的问题,提出基于趋势分析的电力系统态势感知方法。基于趋势分析,提出新型态势感知框架;在信息获取的基础上,引入N-1静态安全距离模型评估系统当前状态和未来状态的安全等级;通过将安全距离模型与定性趋势分析相结合,自动捕捉未来变化状态下运行点的移动方向和趋势变化率,从而对系统安全进行态势感知。经过IEEE 118母线系统和实际电力系统的应用结果表明,文章所提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系统运行人员监测、预测和预防潜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趋势分析 N-1静态安全域 态势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知识证明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分析及展望
20
作者 许伦 刘文杰 +2 位作者 李昀 李宁峰 王蓓蓓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14-130,共17页
新型电力系统数据资产价值日益受到重视,但信息安全领域的隐私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组成的“不可能三角”对数据资产的有效应用提出挑战。零知识证明技术在保证新型电力系统数据质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然而,其技术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导致电... 新型电力系统数据资产价值日益受到重视,但信息安全领域的隐私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组成的“不可能三角”对数据资产的有效应用提出挑战。零知识证明技术在保证新型电力系统数据质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然而,其技术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导致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呈现分散化和孤岛化。针对于此,该文详细介绍零知识证明技术的基本概念,并通过从属性(条件证明和范围证明)、主体(发电、用电和电网)和功能(身份认证、数据计量、市场交易和调度协调)3个维度对目前零知识证明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进行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3个典型应用场景展示零知识证明在未来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潜力。最后,对零知识证明在电力系统中的大规模应用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零知识证明 数据质量 维度分析 应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