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新型电力系统信息模型的重点区域高压输电线路损毁态势感知预警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齐立忠 张苏 +1 位作者 武宏波 高群策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3-140,共8页
由于高压输电线路通常具有复杂的结构和特性,受到自然灾害、设备故障等影响,使得数据采集难度加大,且存在较多噪声,导致线路损毁态势感知预警结果不理想。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新型电力系统信息模型的重点区域高压输电线路损毁态势感知预... 由于高压输电线路通常具有复杂的结构和特性,受到自然灾害、设备故障等影响,使得数据采集难度加大,且存在较多噪声,导致线路损毁态势感知预警结果不理想。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新型电力系统信息模型的重点区域高压输电线路损毁态势感知预警方法。文章采集重点区域高压输电线路数据,采用最大重叠离散小波变换(maximum overlapping 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MODWT)算法滤波处理重点区域高压输电线路数据。采用混合递阶遗传算法优化处理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结构和参数,将经过滤波处理的重点区域高压输电线路数据作为RBF神经网络的输入,实现重点区域高压输电线路损毁态势感知。通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获取的重点区域高压输电线路损毁态势感知预警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可以为重点区域高压输电线路稳定运行提供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信息模型 重点区域 高压输电线路 损毁态势感知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信息的XML描述 被引量:10
2
作者 牛春霞 宋玮 张坤峰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34-37,共4页
把可扩展标记语言(XML)应用于电力系统中,利用其利于跨平台的数据交换和系统的互操作、良好的数据存储格式、可扩展性、高度结构化等优点,很好地解决了异构平台之间的数据传输。详细介绍了面向设备的XML描述方法以及用XML描述电力系统... 把可扩展标记语言(XML)应用于电力系统中,利用其利于跨平台的数据交换和系统的互操作、良好的数据存储格式、可扩展性、高度结构化等优点,很好地解决了异构平台之间的数据传输。详细介绍了面向设备的XML描述方法以及用XML描述电力系统信息的方法。以变压器为例,说明了XML Schema制定及相应的XML描述,其步骤包括:进行XML类型声明,包括版本和编码形式;Schema声明语句,包含Schema命名空间的声明;声明一个元素名为Substation的用户自定义的复杂数据类型,并通过嵌入复杂数据类型的定义实现用户自定义的复杂数据类型;声明一个Transformer元素;各个独立子元素的声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扩展标记语言 电力系统信息 XML SCHE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OAP的电力系统信息传输的实现
3
作者 曹厚继 贾云辉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61-64,70,共5页
针对当前电力系统信息无法在异构平台之间实现共享的问题,把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OAP)应用到电力系统信息传输中。利用可扩展标记语言(XML)对电力信息进行了描述,建立了信息传输模型,并基于Java编程语言对该模型进行了编程实现。利用SOAP... 针对当前电力系统信息无法在异构平台之间实现共享的问题,把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OAP)应用到电力系统信息传输中。利用可扩展标记语言(XML)对电力信息进行了描述,建立了信息传输模型,并基于Java编程语言对该模型进行了编程实现。利用SOAP的跨平台性、可扩展性、良好的数据存储格式以及可以顺利通过防火墙等优点,解决了上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信息 可扩展标记语言 简单对象访问协议 信息传输 变电站 网络服务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物理电力系统耦合网络仿真综述及展望 被引量:36
4
作者 盛成玉 高海翔 +1 位作者 陈颖 孙振权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0-105,共6页
随着先进的量测、通信和网络技术的应用,电力系统正逐步演化发展为信息物理电力系统(cyber physical powersystem,CPPS)耦合网络。CPPS的稳定性、安全性分析和控制器校验,均依赖于其动态仿真。文章综述了CPPS仿真领域的相关研究。首先指... 随着先进的量测、通信和网络技术的应用,电力系统正逐步演化发展为信息物理电力系统(cyber physical powersystem,CPPS)耦合网络。CPPS的稳定性、安全性分析和控制器校验,均依赖于其动态仿真。文章综述了CPPS仿真领域的相关研究。首先指出CPPS是由连续动态和离散时间耦合的混成系统,并概括其基本特点。随后,围绕CPPS耦合网络的联合仿真问题,从系统建模、平台构建、关键技术和仿真应用4个方面对已有工作进行了回顾和综述,特别关注了如何将连续动态和离散事件系统的仿真模型与框架结合起来,形成统一的联合仿真平台,实现仿真过程中两者的相互配合。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实现CPPS耦合网络仿真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即仿真模型的合理简化与高效协调机制的设计,为后续相关研究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物理电力系统 耦合网络 联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渗流理论的信息物理融合电力系统连锁故障模型 被引量:54
5
作者 韩宇奇 郭创新 +1 位作者 朱炳铨 徐立中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30-37,共8页
基于改进渗流理论,提出了考虑物理层电网潮流分析与信息层延时的信息物理融合电力系统连锁故障模型。将连锁故障的动态发展描述为故障在信息层、物理层交替传播扩大的多阶段过程,在分析故障在物理层传播的阶段中考虑物理层电网潮流,在... 基于改进渗流理论,提出了考虑物理层电网潮流分析与信息层延时的信息物理融合电力系统连锁故障模型。将连锁故障的动态发展描述为故障在信息层、物理层交替传播扩大的多阶段过程,在分析故障在物理层传播的阶段中考虑物理层电网潮流,在脆弱度指标中综合拓扑完整度、信息层延时增量及物理层实际运行指标。对信息层、物理层不同对应依靠策略及节点攻击策略的连锁故障建模仿真表明拓扑中心度对应依靠策略呈现较低的脆弱度;物理层分区设立分布式控制中心与集中式控制中心的结构相比,能提高连锁故障发展中信息层的运行实时性。同时,节点蓄意攻击相比于随机攻击能造成发展更迅速,影响范围更广的连锁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物理融合电力系统 复杂网络 连锁故障 渗流理论 脆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软件失效的信息物理融合电力系统智能变电站安全风险评估 被引量:60
6
作者 韩宇奇 郭嘉 +1 位作者 郭创新 黄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00-1508,共9页
随着信息与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不断加深,电力系统由传统的电力设备物理层发展为信息物理融合电力网络。将应用软件定义网络思想到信息物理融合电力系统可以提高电网的灵活度及新功能和业务提供空间。在此背景下,智能变电站安全... 随着信息与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不断加深,电力系统由传统的电力设备物理层发展为信息物理融合电力网络。将应用软件定义网络思想到信息物理融合电力系统可以提高电网的灵活度及新功能和业务提供空间。在此背景下,智能变电站安全风险评估有必要考虑运行层信息通信硬件和应用层软件带来的影响。该文结合软件定义网络和信息物理融合电力系统的结构特征,将软件定义信息物理融合电力系统划分为应用层、控制层、信息设备运行层和物理设备运行层的多层次结构。在使用功能分解法建立软件定义信息物理融合电力系统下的智能变电站功能图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综合考虑应用层设备应用软件和应用层电网管理服务系统软件失效影响的智能变电站系统安全风险计算方法。最后以T1-1型连接变电站为例,计算并分析考虑应用层软件失效的智能变电站系统安全风险以及系统安全风险随软件失效率变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物理融合电力系统 智能变电站 安全风险评估 软件失效 软件定义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DN的动态优化路由策略在信息物理融合电力系统连锁故障中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4
7
作者 韩宇奇 何宜倩 +2 位作者 楼凤丹 王彦波 郭创新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620-2629,共10页
信息物理融合电力系统连锁故障中,信息层延时对故障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为了降低系统故障风险,有必要在故障环境下分析降低延时的方法及其影响。为了缓解信息层信息传输延时和拥塞,首先将软件定义网络(soft defined networks,SD... 信息物理融合电力系统连锁故障中,信息层延时对故障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为了降低系统故障风险,有必要在故障环境下分析降低延时的方法及其影响。为了缓解信息层信息传输延时和拥塞,首先将软件定义网络(soft defined networks,SDN)的构架引入信息物理融合电力系统信息层,提出基于SDN的信息层动态优化路由策略。进而对比了小世界信息层网络和无标度信息层网络下,采用静态路由策略和SDN动态优化路由策略时的传输延时和节点拥堵情况。最后,回到信息物理融合电力系统连锁故障模拟场景,对比讨论了两种路由策略对不同规模连锁故障发展的影响。在小世界信息层网络和无标度信息层网络中,采用SDN动态优化路由策略平衡了不同节点的排队压力,缓解了拥堵程度,降低了最长信息传输延时和平均信息传输延时。连锁故障模拟表明,信息层动态优化路由策略提高了故障中物理电网安全控制的准确性且降低了连锁故障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物理融合电力系统 连锁故障 软件定义网络 信息传输延时 动态优化路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构电力信息系统柔性动态报表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5
8
作者 李晓明 高军 +2 位作者 杨光糯 张红乐 刘志刚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4期56-58,69,共4页
介绍了基于3层结构的多异构电力信息系统柔性动态报表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法。它将报表数据与格式分离,使报表数据变量化、报表格式可塑化、数据处理模板化,从而解决了报表模板和数据固化的问题。此外,还可以从异构电力系统的多个数据源... 介绍了基于3层结构的多异构电力信息系统柔性动态报表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法。它将报表数据与格式分离,使报表数据变量化、报表格式可塑化、数据处理模板化,从而解决了报表模板和数据固化的问题。此外,还可以从异构电力系统的多个数据源中动态地获取数据,是一个柔性的、功能强大的报表生成系统。该报表已在江西吉安供电局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信息管理 异构电力信息系统 柔性动态报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E-CMM的电力信息安全工程评估 被引量:17
9
作者 李志民 丛琳 +2 位作者 郑颖 潘明惠 偏瑞琪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3期37-40,共4页
研究了利用系统安全工程能力成熟度模型(SSE-CMM)进行电力信息系统安全工程过程能力评估的方法和步骤,提出了结合BS 7799(ISO/IEC 17799)指导安全工程过程评估内容的新思路,讨论了一种通过问卷答案来生成量化评估结果的评分体系。在该... 研究了利用系统安全工程能力成熟度模型(SSE-CMM)进行电力信息系统安全工程过程能力评估的方法和步骤,提出了结合BS 7799(ISO/IEC 17799)指导安全工程过程评估内容的新思路,讨论了一种通过问卷答案来生成量化评估结果的评分体系。在该评分体系中,通过定义“完成指数”这一概念使得评估流程易于实现,增强了SSE-CMM应用于电力信息安全评估的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办公自动化 电力系统信息安全 系统安全工程能力成熟度模型 能力评估 SSE—CM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信息物理融合交直流混联电网的系统保护风险评估模型 被引量:12
10
作者 马世英 韩宇奇 +1 位作者 宋墩文 郭创新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2-49,共8页
研究信息物理融合交直流混联电网环境下,系统保护的构架,并应用复杂网络理论建立系统保护层模型。首先,对系统保护层面临的故障威胁进行归纳,从系统保护层信息流和物理电网能量流两方面出发建立系统保护风险评估模型;然后,对无标度和小... 研究信息物理融合交直流混联电网环境下,系统保护的构架,并应用复杂网络理论建立系统保护层模型。首先,对系统保护层面临的故障威胁进行归纳,从系统保护层信息流和物理电网能量流两方面出发建立系统保护风险评估模型;然后,对无标度和小世界智能保护系统中,保护延时、信息误传、信息中断和节点及路径失效风险以及每个节点的综合风险进行评估;最后,提出降低智能系统保护风险的措施。采用无标度网络的系统保护拓扑,升级物理层传输容量,筛选大风险节点,提高系统保护通信与数据处理设备及算法的可靠性,对降低系统保护整体风险及节点风险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物理融合电力系统 交直流混联电网 系统保护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DN的配电网信息-物理协同恢复策略 被引量:5
11
作者 钟剑 陈晨 别朝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193-4209,I0003,共18页
随着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配电网中信息物理耦合关系日益紧密。这种耦合性使得配电网更容易被多方面极端事件所影响,在通信网络发生故障时会降低系统的态势感知和控制能力,从而制约配电网的灾后负荷恢复能力,因此通信网络恢复对灾后配电... 随着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配电网中信息物理耦合关系日益紧密。这种耦合性使得配电网更容易被多方面极端事件所影响,在通信网络发生故障时会降低系统的态势感知和控制能力,从而制约配电网的灾后负荷恢复能力,因此通信网络恢复对灾后配电网负荷恢复至关重要。该文提出一种通信网络恢复和负荷恢复的协同优化决策方案,该方案将环网通信网络与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SDN)技术相结合,灵活恢复灾后的配电网通信网络,进而控制配电网拓扑重构形成以分布式电源为中心的微电网以恢复负荷电力供应,并进一步使用一种信息物理协同的启发式计算方法实现恢复方案的快速计算。最后,使用IEEE 33节点和IEEE 123节点测试系统验证所提出方法的优点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物理电力系统 配电网灾后恢复 软件定义网络 信息物理耦合 微网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频率控制功能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风险定级和高危环节筛选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宜倩 韩宇奇 郭创新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66-73,78,共9页
随着我国特高压直流建设的阶跃式发展,受端电网的稳定问题相对以往变得更加突出,其中频率稳定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在此背景下,对考虑节点失效和信息传输失效场景下的系统保护频率控制性能恶化情况进行了研究,在考虑直流协调控制、抽蓄切... 随着我国特高压直流建设的阶跃式发展,受端电网的稳定问题相对以往变得更加突出,其中频率稳定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在此背景下,对考虑节点失效和信息传输失效场景下的系统保护频率控制性能恶化情况进行了研究,在考虑直流协调控制、抽蓄切泵控制、切除可中断负荷控制三种方式和常规机组的出力变化的基础上,对IEEE-39节点系统进行风险模拟,定义了系统保护频率控制危险指数和危险等级。通过比较各个节点的危险指数和危险等级,筛选出大容量发电机节点、拓扑连接节点、重负荷节点是重要节点。同时,提出了对系统使用分别考虑直流协调控制、抽蓄切泵、切除可中断负荷控制和节点保护四种缓解策略来降低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风险。验证了对重要节点施加保护能有效降低因节点失效和信息传输失效对系统保护频率控制性能的影响。证明了所提出的考虑频率控制功能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风险定级和高危环节筛选以及相应的缓解策略对降低系统风险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物理融合电力系统 频率稳定控制 信息传输失效 风险定级 高危环节筛选 节点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系统融合 实时监控同期日线损
13
作者 王忠阳 柯艳轻 《农村电工》 2020年第8期53-53,共1页
当前,电力系统信息化水平日益提高,同期日线损已经成为供电企业重要的管理指标。各种电力信息系统的应用水平及数据质量是影响同期日线损的重要因素。如何通过系统应用深度化、数据分析融合化,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线损情况,实时监控... 当前,电力系统信息化水平日益提高,同期日线损已经成为供电企业重要的管理指标。各种电力信息系统的应用水平及数据质量是影响同期日线损的重要因素。如何通过系统应用深度化、数据分析融合化,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线损情况,实时监控同期日线损,提升同期日线损精细化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电企业 电力信息系统 实时监控 数据分析 系统融合 电力系统信息 线损精细化管理 深度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物理融合视角下的电流纵差保护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满礼 陈学通 +1 位作者 刘东洋 丁卫东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5-31,共7页
现代电网已经具备信息-物理紧密融合的特征,电流差动保护是信息物理紧密耦合的典型应用,因此,有必要从信息物理融合的视角研究其可靠性。从物理-量测-通信-决策的完整闭环控制过程出发,分析线路电流、互感器测量误差、通信延时及保护判... 现代电网已经具备信息-物理紧密融合的特征,电流差动保护是信息物理紧密耦合的典型应用,因此,有必要从信息物理融合的视角研究其可靠性。从物理-量测-通信-决策的完整闭环控制过程出发,分析线路电流、互感器测量误差、通信延时及保护判据(分析决策)等信息物理因素对电流差动保护的综合影响,提出电力信息物理系统视角下电流差动保护业务的误动概率模型。然后,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并分析了影响电流差动保护误动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物理系统 延时 信息物理电力系统 差动保护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UCA体系的网络化远动通信结构 被引量:8
15
作者 周乐荣 韦岗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65-68,79,共5页
UCA为控制中心之间和变电站及馈线中的实时现场设备之间提出了互操作模型,但是对于远动协议没有确定的模型。文中概括了现有电力系统远动通信协议中存在的一些缺陷;分析了UCA两个模型分别用于网络化远动通信方案的优缺点。最后结合两种... UCA为控制中心之间和变电站及馈线中的实时现场设备之间提出了互操作模型,但是对于远动协议没有确定的模型。文中概括了现有电力系统远动通信协议中存在的一些缺陷;分析了UCA两个模型分别用于网络化远动通信方案的优缺点。最后结合两种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面向对象电力系统信息模型(O2PSIM)。O2PSIM采用统一对象对电力系统建模,并引入适配层,通过统一的适配映射,能够兼容各种对象,并能适应新的CORBA,XML等技术应用。通过统一建模,最终实现EMS和变电站的无缝通信,还可以满足今后远动通信对网络安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动 UCA 网络化 面向对象电力系统信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EC TC57 2011年会和SAC/TC82工作近况 被引量:7
16
作者 吴维宁 辛耀中 +3 位作者 姚建国 张官元 刘国定 姜海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共5页
概述了2011年9月在中国上海召开的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第57技术委员会(TC57)年会的情况。详细介绍了IEC TC57各工作组当前的工作动态。描述了全国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82)近期的工作进展情况。
关键词 IECTC57 SAC/TC82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 智能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EC TC57 2010年会和SAC/TC82工作近况介绍 被引量:4
17
作者 姜海 辛耀中 +2 位作者 南贵林 赵江河 刘国定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1-5,共5页
概述了2010年5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第57技术委员会(TC57)2010年会的情况。详细介绍了IEC TC57各个工作组当前工作动态。最后介绍了全国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82)近期的工作进展... 概述了2010年5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第57技术委员会(TC57)2010年会的情况。详细介绍了IEC TC57各个工作组当前工作动态。最后介绍了全国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82)近期的工作进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电工委员会 TC57 SAC/TC82 国际标准 工作组 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 智能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NET考虑延时特性的小干扰稳定仿真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胡剑锋 唐浩然 +1 位作者 陈中 王俊杰 《广东电力》 2017年第10期70-74,共5页
广域测量系统(wide-area measurement system,WAMS)的应用和发展给解决大电网互联中引发的区域间振荡提供了新方法,但其通信过程中产生的延时对采用广域信号的阻尼控制器控制效果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着电力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性。搭建... 广域测量系统(wide-area measurement system,WAMS)的应用和发展给解决大电网互联中引发的区域间振荡提供了新方法,但其通信过程中产生的延时对采用广域信号的阻尼控制器控制效果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着电力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性。搭建信息物理融合电力系统(cyber-physical power system,CPPS)动态联合仿真平台有助于深入研究信息系统对于阻尼控制器以及小干扰稳定的影响。为此利用通信仿真工具OPNET,结合MATLAB搭建了CPPS联合仿真平台,并提出了可通过正态分布延时模拟现实随机延时的方法。通过联合仿真平台对电力系统的小干扰稳定进行仿真,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物理电力系统 低频振荡 联合仿真 延时 OP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EC TC57 2005年会和SAC/TC82工作近况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国定 王力科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共4页
概述了2005年IEC第69届大会和IEC TC57的年会情况,详细介绍了TC57各工作组当前动态。同时回顾了全国电力系统控制及其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82)5年来的工作,说明了新近换届成立的第四届SAC/TC82改名为全国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 概述了2005年IEC第69届大会和IEC TC57的年会情况,详细介绍了TC57各工作组当前动态。同时回顾了全国电力系统控制及其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82)5年来的工作,说明了新近换届成立的第四届SAC/TC82改名为全国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理由。最后陈述了5个国内标准化工作组近期的主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C TC57 标准化委员会 标准化工作组 电力系统控制及通信 电力系统管理及信息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