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力电子设备远程监控与故障诊断系统设计(英文) 被引量:16
1
作者 马皓 韩思亮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0-55,共6页
针对电力电子设备中监控与故障诊断实时性要求高、数据传输量大、诊断原因复杂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具有强兼容性的基于工控机(IPC)和 PLC 现场控制分布式远程监控与故障诊断系统的新思路。结合电力电子技术、故障诊断技术以及网络技术,... 针对电力电子设备中监控与故障诊断实时性要求高、数据传输量大、诊断原因复杂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具有强兼容性的基于工控机(IPC)和 PLC 现场控制分布式远程监控与故障诊断系统的新思路。结合电力电子技术、故障诊断技术以及网络技术,设计开发了一种三层 C/S 结构与 Internet 结合的电力电子设备远程监控与故障诊断网络系统,着重介绍了具有强兼容性的系统结构、现场监控兼容性设计、数据采集子系统和实时监控子系统等各部分子系统的设计和通信协议设计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设备 远程监控 故障诊断 C/S结构 兼容 混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SN在电力电子设备EMI测试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晓辉 张晓 孙新贺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131-133,共3页
电力电子设备产生的电磁发射通常在较低频率范围内,根据GB/T6133.1中关于电气设备性能的测试要求,通常只需要测量其传导干扰。文中详述了在电力设备EMI测试中的重要辅助设备电源线阻抗稳定网络LISN(Line ImpedanceStabilization Net-wo... 电力电子设备产生的电磁发射通常在较低频率范围内,根据GB/T6133.1中关于电气设备性能的测试要求,通常只需要测量其传导干扰。文中详述了在电力设备EMI测试中的重要辅助设备电源线阻抗稳定网络LISN(Line ImpedanceStabilization Net-work)的结构、原理、分类及工作特性,分别阐述了在电力电子设备测量共模干扰和差模干扰时的使用方法,说明了在实际测量过程中LISN的使用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设备 EMI 测试 电源线阻抗稳定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用电力电子设备远程监控与故障诊断系统设计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马皓 应葑蔚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212-215,共4页
针对电力电子设备中监控与故障诊断实时性要求高、数据传输量大、诊断原因复杂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通用的对电力电子设备实行远程监控与故障诊断的思路,着重介绍了通用电力电子设备远程监控与故障诊断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法。
关键词 电力电子设备 远程 通用 监控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电子设备高占比电力系统电磁振荡分析与抑制综述 被引量:119
4
作者 姜齐荣 王玉芝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7185-7200,共16页
大功率电力电子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改变了电网的运行方式和动态特性,其导致的新型电磁振荡问题已威胁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学术界对相关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该文介绍了由电力电子设备引发的典型振荡... 大功率电力电子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改变了电网的运行方式和动态特性,其导致的新型电磁振荡问题已威胁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学术界对相关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该文介绍了由电力电子设备引发的典型振荡事件。在此基础上,阐述振荡的发生机理,梳理目前已有的振荡建模和分析方法,然后对振荡的抑制措施进行总结归纳。最后指出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所面临的挑战,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设备 电磁振荡 非线性 系统稳定性 抑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电力电子设备测试性设计现状及技术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吴旭升 杨刚 +2 位作者 孙盼 熊胜 肖寰煜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18,共5页
为提高系统供电的连续性水平,舰船电力系统对设备自身的状态可感知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测试性是实现该要求的有效途径。针对舰船电力电子设备在设计阶段未充分考虑测试性问题而导致故障诊断、使用管理和维修保障困难问题,阐述了目前舰... 为提高系统供电的连续性水平,舰船电力系统对设备自身的状态可感知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测试性是实现该要求的有效途径。针对舰船电力电子设备在设计阶段未充分考虑测试性问题而导致故障诊断、使用管理和维修保障困难问题,阐述了目前舰船电力电子设备测试性设计的研究现状;结合舰船电力电子设备的特点,对测试性需求分析、测试性建模和测试性验证等测试性设计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设备 测试性 舰船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电子设备通用脉冲发生专用集成电路
6
作者 庞浩 王赞基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3期86-89,共4页
提出一款基于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的具有多种功能的电力电子设备通用脉冲发生专用集成电路(ASIC)。基于0.1°精度的相位控制,该 ASIC既可以产生起始相角和脉冲宽度可调的单脉冲触发信号,也可以依据脉冲数据发出脉宽调制(PWM)... 提出一款基于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的具有多种功能的电力电子设备通用脉冲发生专用集成电路(ASIC)。基于0.1°精度的相位控制,该 ASIC既可以产生起始相角和脉冲宽度可调的单脉冲触发信号,也可以依据脉冲数据发出脉宽调制(PWM)脉冲序列。借助一个PWM脉冲数据计算模块,该ASIC可以自行产生脉冲数据并输出PWM脉冲。同时,该ASIC的锁相功能可以满足同步脉冲发生的需要。该ASIC还具有灵活的脉冲调理、多样的控制方式、直观的状态监视、高效的数据访问管理等特点。该ASIC和基于它设计的电力电子通用脉冲发生装置,可以解决多种电力电子应用中的脉冲发生问题,便于实现控制装置的数字化和集成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用集成电路 脉冲发生 脉宽调制 锁相 可编程逻辑器件 电力电子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电力电子设备电磁干扰控制措施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徐平 万海军 +1 位作者 张勇 刘正伟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30-32,35,共4页
现代化舰船大量使用电力电子设备,其在高效指挥和控制现代化舰船的过程中,由于其自身的电磁特性,必然会带来电磁干扰问题,使得舰船上的电磁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控制其产生的电磁干扰。首先介绍了电力电子设备电磁干扰产... 现代化舰船大量使用电力电子设备,其在高效指挥和控制现代化舰船的过程中,由于其自身的电磁特性,必然会带来电磁干扰问题,使得舰船上的电磁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控制其产生的电磁干扰。首先介绍了电力电子设备电磁干扰产生的机理,然后从EMI滤波、机箱屏蔽、电路板抗干扰设计、接地和电路隔离等几个方面,对电力电子设备电磁干扰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研究。这些方面的研究可以为舰船电力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设计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 电力电子设备 电磁兼容性 电磁干扰 滤波 屏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电子设备谐波对配电网电压骤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李嘉彬 杨建华 +4 位作者 张涛 杨志杰 王维洲 凌刚 苏娟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5-41,84,共8页
分析了相关电力电子设备的结构特性、谐波产生原因与叠加机理,探讨了电力电子设备在配电网中谐波注入并引起配电网用户电压骤升的原因,构建了谐波对配电网电压影响的仿真模型;在配电网现场测量了多台电力电子设备的实际谐波含量,并以这... 分析了相关电力电子设备的结构特性、谐波产生原因与叠加机理,探讨了电力电子设备在配电网中谐波注入并引起配电网用户电压骤升的原因,构建了谐波对配电网电压影响的仿真模型;在配电网现场测量了多台电力电子设备的实际谐波含量,并以这些测量数据和实际农村低压配电网、IEEE 33节点中压配电网算例为基础,通过多个运行场景进行仿真对比,对用户电压大幅提升现象进行了验证,最后提出了治理这类电压骤升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逆变器 大功率变频器 电动车劣质充电器 电力电子设备 谐波 电压骤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比例新能源和电力电子设备电力系统的宽频振荡研究综述 被引量:307
9
作者 马宁宁 谢小荣 +1 位作者 贺静波 王衡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4720-4731,共12页
电力系统正逐步向高比例新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趋势发展,而电力电子设备与电网之间相互作用引起的宽频振荡成为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问题之一。该文首先阐述了电力系统电力电子化趋势对电力系统振荡的影响,并从广义角度对电... 电力系统正逐步向高比例新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趋势发展,而电力电子设备与电网之间相互作用引起的宽频振荡成为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问题之一。该文首先阐述了电力系统电力电子化趋势对电力系统振荡的影响,并从广义角度对电力系统宽频振荡进行定义。其次,与传统电力系统的振荡进行对比,对宽频振荡的形态特征进行总结,分析了宽频振荡的形成机制。然后,整理了宽频振荡的数学模型、时空分布特性和抑制措施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指出宽频振荡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最后,分别从宽频振荡的建模方法、特征分析、机理研究及抑制措施等4个方面,提出了电力系统宽频振荡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发电 电力电子设备 宽频振荡 时变特性 广域传播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化储能技术进展及其在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电力电子设备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姚良忠 邓占锋 +1 位作者 李建林 张彩萍 《全球能源互联网》 CSCD 2021年第5期425-426,共2页
为实现《巴黎协定》目标,推动能源生产及消费向清洁低碳化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风电及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得到了迅速发展。2013-2020年期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长了45%,预计到2040年将达到总发电量的40%。由于可再生能源具有很强的波... 为实现《巴黎协定》目标,推动能源生产及消费向清洁低碳化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风电及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得到了迅速发展。2013-2020年期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长了45%,预计到2040年将达到总发电量的40%。由于可再生能源具有很强的波动性和随机性,且电力系统中可再生能源的高占比带来系统转动惯量下降、电压支撑能力变弱及高度电力电子化等问题,给含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的运行灵活性及安全稳定带来了巨大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电力电子设备 总发电量 《巴黎协定》 实现可持续发展 低碳化转型 波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电力电子设备在线阻抗建模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建涛 阎毓杰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8-71,共4页
从二端口网络分析出发,设计一种基于差分方式的在线阻抗测试方法。运用人工神经网络的优化方法,提出一种阻抗等效电路参数的提取算法,由此建立在线阻抗等效电路模型。应用该方法实现了电力电子设备阻抗的在线工程测量,实测与仿真结果表... 从二端口网络分析出发,设计一种基于差分方式的在线阻抗测试方法。运用人工神经网络的优化方法,提出一种阻抗等效电路参数的提取算法,由此建立在线阻抗等效电路模型。应用该方法实现了电力电子设备阻抗的在线工程测量,实测与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该建模方法所获得的阻抗等效电路能准确反映设备在线运行的阻抗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兼容 舰船 电力电子设备 在线阻抗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电子设备接入电压支撑强度量化评估指标综述 被引量:46
12
作者 于琳 孙华东 +3 位作者 徐式蕴 赵兵 张健 李宗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99-514,共16页
当前,大规模新能源发电、柔性直流输电等电力电子设备接入系统存在规模受限、暂态过电压、控制失稳等问题,其严重程度与系统的电压支撑强度密切相关。该文以电力电子设备并网系统为背景,对电压支撑强度的量化评估指标——短路比指标、... 当前,大规模新能源发电、柔性直流输电等电力电子设备接入系统存在规模受限、暂态过电压、控制失稳等问题,其严重程度与系统的电压支撑强度密切相关。该文以电力电子设备并网系统为背景,对电压支撑强度的量化评估指标——短路比指标、阻抗比指标的构建与应用进行综述。分析电力系统强弱的关键特性及其与量化评估指标之间的关联,阐述了电压支撑强度的概念。一方面,短路比作为量化评估系统电压支撑强度的重要指标,根据电力电子设备并网后的系统特征,发展不同形式的构建方法。采用短路比指标衡量电压支撑强度时,临界短路比是划分系统强弱的重要判据,与系统静态电压稳定密切相关,当前临界短路比应用于新能源系统时存在计算方法及数值不统一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推导阻抗比与临界短路比之间的数学关系,分析阻抗比对电压支撑强度的影响,确定短路比与阻抗比在电压支撑强度量化评估应用中的配合关系。该文对现有的电压支撑强度量化评估指标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建议在评估电压支撑强度时将短路比指标作为主要指标,将阻抗比指标作为辅助指标,为衡量系统对电力电子设备接纳能力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支撑强度 短路比 临界短路比 阻抗比 电力电子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化储能技术进展及其在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电力电子设备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专题征稿启事
13
《全球能源互联网》 CSCD 2021年第2期204-205,共2页
能源供应侧的清洁替代和消费侧的电能替代,是能源部门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推动了电力系统中可再生能源发电和电力电子设备比例不断提高,也给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灵活性、经济性、韧性等方面不断带来新的挑战。电储能作为能量... 能源供应侧的清洁替代和消费侧的电能替代,是能源部门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推动了电力系统中可再生能源发电和电力电子设备比例不断提高,也给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灵活性、经济性、韧性等方面不断带来新的挑战。电储能作为能量双向流动的电气元件,有潜力独立应用或集成于其他技术中成为解决这些挑战的重要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发电 电力电子设备 能量双向流动 电力系统 电气元件 规模化储能 能源供应 电能替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网型技术主动支撑新型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
14
作者 辛焕海 杨永恒 付强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1,共2页
在国家能源转型及“双碳”背景下,电力系统呈现高比例新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发展趋势,导致电力系统强度变弱、抗扰性下降、稳定性降低等问题。目前,在实际工程中广泛使用的变流器采用跟网型控制架构,其特点是将变流器控制为电流... 在国家能源转型及“双碳”背景下,电力系统呈现高比例新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发展趋势,导致电力系统强度变弱、抗扰性下降、稳定性降低等问题。目前,在实际工程中广泛使用的变流器采用跟网型控制架构,其特点是将变流器控制为电流源,电压、频率支撑能力差、设备短路比耐受极限低、弱连接场景易失稳。而构网型控制借鉴同步发电机的运行机理,将变流器控制为电压源,克服了跟网型变流器的固有缺陷,提高了变流器的电压、频率支撑能力,改善了电力系统强度,增强了电力系统稳定性和抗扰性。为展示构网型技术主动支撑新型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的最新研究成果,《电力工程技术》编辑部策划组织了本期“构网型技术主动支撑新型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专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技术 新型电力系统 电力电子设备 电力系统强度 电力系统稳定性 同步发电机 变流器控制 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比例电力电子电力系统过电压(一):定义、分类及相关要求 被引量:10
15
作者 孙华东 徐式蕴 +3 位作者 贺静波 王一鸣 李文锋 赵兵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33,I0002,共13页
随着新能源发电设备的大量投运和大容量交直流输电工程的相继投产,我国已初步形成高比例电力电子电力系统的基本格局,以过电压为代表的安全问题日渐凸显。然而,高比例电力电子电力系统过电压起因众多、产生机理繁复,对新能源外送及直流... 随着新能源发电设备的大量投运和大容量交直流输电工程的相继投产,我国已初步形成高比例电力电子电力系统的基本格局,以过电压为代表的安全问题日渐凸显。然而,高比例电力电子电力系统过电压起因众多、产生机理繁复,对新能源外送及直流输电能力构成了严重制约。为解决上述问题,该文从大电网安全稳定视角出发,首先明确电力系统过电压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分析高比例电力电子电力系统中不同过电压的起因与波形特征。进一步围绕3个实际电网过电压问题较为突出的场景,分析不同场景下过电压产生的原因、各类设备的过电压耐受能力及限制因素,论述传统交流设备过电压及新型电力电子设备在过电压场景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最后,总结了高比例电力电子电力系统过电压的分析流程,并结合时域仿真算例进行论述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比例电力电子电力系统 过电压 电力电子设备 安全稳定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系统电压动力学演化过程分析的电力电子并网设备内电势幅值运动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万民惠 袁小明 胡家兵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7592-7604,共13页
系统电压和频率演化机制认识一直是开展电力系统稳定、控制和保护等研究的重要基础。针对系统频率演化问题,已有研究以转子运动方程所刻画的内电势频率运动机制为核心形成了频率同步过程的直观认识。而针对系统电压演化问题,由于不明确... 系统电压和频率演化机制认识一直是开展电力系统稳定、控制和保护等研究的重要基础。针对系统频率演化问题,已有研究以转子运动方程所刻画的内电势频率运动机制为核心形成了频率同步过程的直观认识。而针对系统电压演化问题,由于不明确驱使内电势幅值运动的激励力和支撑内电势幅值运动的物质特性,没有形成与内电势频率运动机制相对应的内电势幅值运动机制认识,更未能结合网络特性开展物理概念明确的电压动力学演化过程研究。随着电力电子设备持续大规模并网,电压问题愈加凸显,亟需更加深入地认识系统电压演化过程。因此,文中首先从设备调节内电势幅值/频率的基本原理出发,明确无功不平衡是驱使内电势幅值运动的主要激励力,并以双馈风机(doubly-fedinduction generator-based wind turbine,DFIG-based WT)为例构建无功/端电压不同控制目标下内电势幅值/频率响应模型。然后,基于三相系统动态过程中无功功率的物理内涵,建立支撑内电势幅值运动的无功不平衡存储特性的直观认识,从而通过类比频率运动机制,指出内电势幅值是反映无功不平衡存储水平的状态。最后,在含DFIG-basedWT单机系统中分析考虑不同控制目标时的电压动力学演化过程,并初步探讨多机系统电压动力学演化过程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演化过程 内电势幅值/频率 运动机制 无功功率 电力电子设备 双馈风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赋能的新型电力系统控制与网络安全”专刊特约主编寄语
17
作者 朱继忠 董朝阳 席磊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共3页
随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力系统由传统电网迈向了智能化新型电力系统时代。新型电力系统的“双高”特性(高比例新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日益显著,而新能源在调频、调压及优化运行与控制等方面的... 随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力系统由传统电网迈向了智能化新型电力系统时代。新型电力系统的“双高”特性(高比例新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日益显著,而新能源在调频、调压及优化运行与控制等方面的主动支撑能力尚显不足,亟需在提升系统的调节能力、保障稳定性与安全之间做好统筹规划。同时,随着电力系统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推进,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如何保障新型电力系统的网络安全,确保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已成为构建安全可靠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 电力电子设备 新型电力系统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源学报》2024年第4期电力电子系统中的电磁兼容专辑征文通知
18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I0001-I0001,共1页
电磁兼容性是电力电子系统安全、稳定工作的基础,是现代电力电子设备实现高效、高频、大容量与高功率密度的关键技术约束和有力保证。随着新一代宽禁带半导体功率器件(WBG)的快速发展,电力电子系统的电磁兼容分析、预测理论和设计方法... 电磁兼容性是电力电子系统安全、稳定工作的基础,是现代电力电子设备实现高效、高频、大容量与高功率密度的关键技术约束和有力保证。随着新一代宽禁带半导体功率器件(WBG)的快速发展,电力电子系统的电磁兼容分析、预测理论和设计方法面临着新挑战和机遇,需要开展创新性研究。当前,我国电力电子系统的电磁兼容性理论与产业技术也在快速发展和不断进步,为了展现电力电子系统电磁兼容的机理、预测、测试及电磁干扰抑制技术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电源学报》现开展“电力电子系统中的电磁兼容”专辑征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系统 电磁兼容性 电力电子设备 宽禁带半导体 创新性研究 高功率密度 电磁兼容分析 预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电子化并网设备激励下网络不对称故障分析的时变幅频对称分量法 被引量:8
19
作者 袁小明 周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5811-5822,共12页
随着电力电子化并网设备的大规模应用,电力电子化并网设备激励下的网络故障特征与传统同步发电机激励下的网络故障特征迥异,给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故障分析尤其是网络不对称故障分析带来了新的挑战。然而现有的故障分析没有充分认识到网... 随着电力电子化并网设备的大规模应用,电力电子化并网设备激励下的网络故障特征与传统同步发电机激励下的网络故障特征迥异,给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故障分析尤其是网络不对称故障分析带来了新的挑战。然而现有的故障分析没有充分认识到网络激励电压的时变幅频特征,更没有认识到网络故障点电压/电流的时变幅频本质,相关的时变幅频内电势激励下网络不对称故障分析的方法缺失。为此,该文提出电力电子化并网设备激励下网络不对称故障分析的时变幅頻对称分量法。首先,说明多样化设备内电势的时变幅频本质;然后,指出故障过程中网络电压/电流是由故障边界条件约束的时变幅频内电势激励下的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组的解,并结合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组解的形式和时域仿真说明时变幅频内电势激励下网络电压/电流的时变幅频本质;最后,提出电力电子化并网设备激励下网络不对称故障分析的时变幅频对称分量法,并结合仿真进行验证。所提的时变幅频对称分量法可用于电力电子化并网设备激励下的网络不对称故障分析,为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设计与选型、继电保护装置配置与参数整定以及事故分析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化并网设备 内电势 不对称故障分析 网络 时变幅频对称分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强噪声电子电力设备微弱故障信号获取系统 被引量:1
20
作者 唐玉兵 樊明哲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100-102,共3页
故障信号获取在船舶电子电力设备故障检测中具有重要作用,获取的故障信号质量越高,检测结果越好。为此,针对传统故障信号获取系统在面对强噪声干扰下,采集到的信号质量较差的问题,研究一种强噪声下船舶电子电力设备微弱故障信号获取系... 故障信号获取在船舶电子电力设备故障检测中具有重要作用,获取的故障信号质量越高,检测结果越好。为此,针对传统故障信号获取系统在面对强噪声干扰下,采集到的信号质量较差的问题,研究一种强噪声下船舶电子电力设备微弱故障信号获取系统。该系统在软件程序指导下,利用传感设备、通信设备以及DSP实现信号采集、处理、传输、分析、显示等功能。经测试,面对强噪声干扰,本系统采集到电子电力设备微弱故障信号信噪比要大于传统系统,由此说明本系统获取的信号质量更高,更有利于设备故障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噪声 电子电力设备 微弱故障信号 信号获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