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典型电力电子接口负荷等效惯性时间常数的测量辨识
- 1
-
-
作者
秦川
金宇清
田一
魏颖
鞠平
-
机构
河海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
-
出处
《电气工程学报》
2025年第4期243-250,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837004,U2066601)
111引智计划(B14022)资助项目。
-
文摘
电力电子接口负荷(简称E负荷)的广泛接入,对综合负荷特性及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均产生重要影响。为此,提出E负荷等效惯性时间常数的测量辨识方法,以衡量其在外部电压扰动下功率变化的过渡过程持续时间。首先,给出了E负荷简化模型结构,以及E负荷等效惯性时间常数的含义和测量辨识方法。然后,基于动模试验实测数据,辨识4种典型E负荷的等效惯性时间常数。最后,结合数值仿真,进行E负荷等效惯性时间常数的聚合分析。对比分析不同负荷成分在扰动下的响应过渡过程,分析E负荷占比对综合负荷等效惯性时间常数的影响。算例结果表明,E负荷受扰时存在过渡过程,但等效惯性时间常数数值较小;随着E负荷占比的增加,综合负荷等效惯性时间常数减小。
-
关键词
电力电子接口负荷
简化模型
等效惯性时间常数
测量辨识
综合负荷
-
Keywords
Power electronic interfaced load
simplified model
equivalent inertia
measurement-based identification
composite load
-
分类号
TM743
[电气工程]
-
-
题名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负荷模型研究综述
被引量:3
- 2
-
-
作者
陶劲宇
秦川
金宇清
鞠平
李建华
-
机构
河海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
国家电网公司华东分部
-
出处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8-187,共20页
-
基金
国家电网公司总部科技项目资助(5100-202355009A-1-1-ZN)。
-
文摘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新型电力系统的显著特征是含有高比例新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和高比例新负荷,因此新型电力系统的负荷特性会发生明显变化。首先,从负荷总量和负荷成分两个方面总结了电力负荷发生的变化,分析了负荷模型面临的研究挑战。然后,从机理性和非机理性模型的角度分别介绍了电力电子接口负荷模型和含分布式电源的广义负荷模型,并指明了进一步的研究需求。最后,针对新型电力系统仿真的新需求,介绍了三类其他方面的专用负荷模型,包括电磁暂态负荷模型、短路电流负荷模型以及负荷谐波模型,并对未来研究内容给出了建议。
-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负荷模型
电力电子接口负荷
分布式电源
电磁暂态仿真
短路电流计算
负荷谐波
-
Keywords
new power system
load model
power-electronic-interfaced load
distributed generation
electromagnetic transient simulation
short-circuit current calculation
load harmonics
-
分类号
TM714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