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力深度视觉:基本概念、关键技术与应用场景 被引量:22
1
作者 王波 马富齐 +3 位作者 董旭柱 王朋 马恒瑞 王红霞 《广东电力》 2019年第9期3-10,共8页
采用深度学习方法对电力系统中采集到的视觉影像进行分析和处理,可实现快速、准确地识别出电力设备中存在的故障缺陷,为此探究了电力深度视觉的基本概念、关键技术和主要应用场景。首先阐述了电力深度视觉产生的技术和时代背景;然后探... 采用深度学习方法对电力系统中采集到的视觉影像进行分析和处理,可实现快速、准确地识别出电力设备中存在的故障缺陷,为此探究了电力深度视觉的基本概念、关键技术和主要应用场景。首先阐述了电力深度视觉产生的技术和时代背景;然后探讨电力深度视觉的基本概念、内涵的应用领域;介绍了电力深度视觉的关键技术,包括目标检测、语义分割、目标跟踪、边缘计算等;最后在泛在感知和数字电网的需求下,举例说明电力深度视觉的典型应用场景,并对其发展和应用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深度视觉 电力设备 深度学习 智能巡视 智能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视觉边缘智能:边缘计算驱动下的电力深度视觉加速技术 被引量:42
2
作者 马富齐 王波 +3 位作者 董旭柱 王红霞 罗鹏 周胤宇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020-2029,共10页
电力物联网和透明电网的背景下,电力系统智能终端感知的海量视觉影像对传统的云计算处理模式提出了重大挑战,边缘计算作为云计算的重要补充已经得到了电力系统的广泛关注。为此,首先梳理了边缘计算的演变历程,阐述了电力视觉边缘智能的... 电力物联网和透明电网的背景下,电力系统智能终端感知的海量视觉影像对传统的云计算处理模式提出了重大挑战,边缘计算作为云计算的重要补充已经得到了电力系统的广泛关注。为此,首先梳理了边缘计算的演变历程,阐述了电力视觉边缘智能的基本概念,然后构建了云–边–端协同的电力视觉边缘智能结构框架,重点讨论了边缘计算驱动下边缘智能的关键技术,最后列举了电力视觉边缘智能的几种典型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智能 电力深度视觉 边缘计算 智能巡视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电力生产精细化风险解译的高度相似防护工具智能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马富齐 王波 +2 位作者 董旭柱 冯磊 贾嵘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71-980,I0010,共11页
电力生产通常面临高低电压、强弱电流等复杂工作环境转换,不同作业场景有严格的防护工具使用标准,因此,研究生产作业过程防护工具的精细辨识对保障人员安全及电网安全意义重大。已有研究可实现安全帽、工作服等基础着装类检测,而实际生... 电力生产通常面临高低电压、强弱电流等复杂工作环境转换,不同作业场景有严格的防护工具使用标准,因此,研究生产作业过程防护工具的精细辨识对保障人员安全及电网安全意义重大。已有研究可实现安全帽、工作服等基础着装类检测,而实际生产中存在大量形态高度相似的实体防护工具,如绝缘手套与线手套、绝缘杆与验电杆等。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代表性度量学习的相似防护工具智能检测方法。将目标类别特征学习转换为以差异化表达不同目标特征距离为目的的嵌入式空间特征学习,得到表征不同目标的深度代表性特征向量,通过计算未知目标与代表性特征向量的距离进行类别判断,最后以现场图像进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实现了对形态相似防护工具的特征差异表达和精准辨识,相比于常见目标检测模型具有更优越的辨识性能,从而提高电力生产安全风险辨识的精细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安全防护 安全影像解译 电力深度视觉 高度相似目标 深度度量学习 嵌入特征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目立体感知和安全区域分割的大型施工机械近电安全距离智能预警方法研究
4
作者 马富齐 王嘉勋 +2 位作者 贾嵘 王波 马恒瑞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554-2566,I0009,共14页
大型施工机械是电力检修、改造等作业的重要工具,其近电作业过程的安全距离有严格要求,因此,研究施工机械安全距离智能测量方法对保障本质安全生产意义重大。但其作业过程具有作业范围广、带电环境复杂等特点,现有方法表现出明显局限性... 大型施工机械是电力检修、改造等作业的重要工具,其近电作业过程的安全距离有严格要求,因此,研究施工机械安全距离智能测量方法对保障本质安全生产意义重大。但其作业过程具有作业范围广、带电环境复杂等特点,现有方法表现出明显局限性。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双目立体感知和安全区域分割的施工机械安全距离智能测量方法。首先,通过PSMNet立体感知模型获取作业场景的双目视差值,并基于坐标转换的三维重建方法得到作业场景的三维世界空间坐标信息;然后,通过区域元素辨识和Canny边缘检测模型精确识别施工机械位置与安全区域边界;最后,通过监测施工机械与安全区域边界间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最小欧式距离变化,实现对大型施工机械作业安全距离的量化及动态预警。实验数据表明,所提方法对于实际施工机械复杂场景的三维空间重建平均误差仅3.3%,对于该场景多元化作业元素的识别精确度达到94.5%,相比现有方法表现出更好的检测性能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电作业 电力深度视觉 安全距离测量 双目立体感知 安全区域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工业安全影像解译:基本概念与技术框架 被引量:25
5
作者 马富齐 王波 +2 位作者 董旭柱 姚良忠 王红霞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58-474,共17页
电力工业安全风险识别及防控对保障电力安全生产和人员自身安全意义重大。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以电力现场感知影像为基础,借助目标检测等计算机视觉方法进行生产风险识别得到广泛关注。然而电力生产是复杂的人-机-物多元融合... 电力工业安全风险识别及防控对保障电力安全生产和人员自身安全意义重大。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以电力现场感知影像为基础,借助目标检测等计算机视觉方法进行生产风险识别得到广泛关注。然而电力生产是复杂的人-机-物多元融合交互过程,现有智能识别方法效果有限,亟需结合电力生产知识实现智慧化安全风险认知。为此,该文在分析电力工业安全风险的基本特性及研究现状基础上,提出电力工业安全影像解译的基本概念,阐述电力工业安全影像解译的必要性和研究意义;然后提出电力安全风险解译的技术框架,并重点讨论电力工业安全风险解译各环节的关键技术、电力特殊问题及解决思路;最后,对未来电力工业安全影像解译的应用和挑战进行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工业安全影像解译 电力深度视觉 边缘智能 知识图谱 场景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域适应网络的电力设备不规则外表面缺陷高精度检测方法 被引量:6
6
作者 张迎晨 王波 +3 位作者 马富齐 罗鹏 张嘉鑫 李怡凡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516-4526,共11页
电力设备外表面不规则缺陷具有特征不明显、形态多变的特点,当前常规端到端的图像识别算法表现出特征提取能力不足、泛化性差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域适应网络的设备外表面不规则缺陷图像检测模型。该模型首先构建了包含特征生成... 电力设备外表面不规则缺陷具有特征不明显、形态多变的特点,当前常规端到端的图像识别算法表现出特征提取能力不足、泛化性差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域适应网络的设备外表面不规则缺陷图像检测模型。该模型首先构建了包含特征生成器和分类器的域适应架构,以增强模型的泛化能力;然后通过添加纹理提取支路、辅助损失支路的方式增强特征生成器对纹理信息的提取能力;最后通过模型的对抗学习,实现在目标域上的准确识别。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在角度、光照差异较大的目标域锈蚀和渗漏油图像中依然保持较高的识别精度,其中针对漏油、锈蚀隐患交并比指标分别达到了89%、85%。所提模型可为设备缺陷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规则缺陷 域适应 电力深度视觉 纹理特征 缺陷识别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式目标检测框架的低漏报率缺陷识别方法 被引量:22
7
作者 罗鹏 王波 +3 位作者 马恒瑞 马富齐 王红霞 朱丹蕾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54-462,共9页
针对输电线路机巡影像缺陷识别中低漏报率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组合式深度目标检测框架的输电线路低漏报率缺陷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典型目标检测算法在输电线路巡检图像数据集上进行训练,得到输电线路设备缺陷的特征提取网络;随... 针对输电线路机巡影像缺陷识别中低漏报率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组合式深度目标检测框架的输电线路低漏报率缺陷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典型目标检测算法在输电线路巡检图像数据集上进行训练,得到输电线路设备缺陷的特征提取网络;随后引入位置随机分布函数改进目标预测的方式,并利用自适应非极大值抑制判别器,对2个网络的特征提取结果进行自适应融合,最终得到巡检图片中缺陷的类型和位置。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巡检图像缺陷识别的漏报率,采用该方法得到的主要缺陷的平均漏报率远低于其他深度学习模型,可同时实现多类缺陷的检测,能有效促进输电线路常规巡检中缺陷自动识别的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深度视觉 低漏报率 组合神经网络 缺陷识别 自适应融合 输电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目立体匹配和场景元素识别的变电人员近电安全距离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雷雄 王波 +2 位作者 马富齐 董旭柱 姚良忠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10-1021,共12页
考虑到变电站带电设备周边环境中存在的强电场、暂态电击、稳态电击以及静电感应等安全影响因素,近电安全距离作为风险防护的重要指标对保障电力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及作业人员生命安全至关重要。为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目立体匹配和场... 考虑到变电站带电设备周边环境中存在的强电场、暂态电击、稳态电击以及静电感应等安全影响因素,近电安全距离作为风险防护的重要指标对保障电力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及作业人员生命安全至关重要。为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目立体匹配和场景元素识别的变电人员近电安全距离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基于通道注意力模块的多阶段双目立体匹配模型获取作业场景空间信息,其次通过场景元素高效识别模型区分人与带电设备,然后基于空间信息和识别结果计算元素空间表面中心,最后基于空间表面中心计算人员近电安全距离,实现人员与带电设备间实时高精度距离检测。实际数据表明,该文方法实现了对现场作业人员与带电设备近电安全距离的实时准确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电作业 安全距离 双目立体匹配 目标检测 注意力机制 电力深度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