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明确区域风险源的空间分布及生产安全事故的空间相关性,探索区域生产安全事故的时空演变规律。以四大经济区划分下我国国内(不含港澳台,下同)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5—2020年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多种时空特征分析方...为了明确区域风险源的空间分布及生产安全事故的空间相关性,探索区域生产安全事故的时空演变规律。以四大经济区划分下我国国内(不含港澳台,下同)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5—2020年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多种时空特征分析方法可视化展示我国国内生产安全事故的时空分布特征,并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ESDA)方法分析其空间相关性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生产安全状况的空间分布由“高-高”集聚转为“低-低”集聚为主,事故空间分布不平衡问题显著;目前事故空间集聚稳步提高,区域差异减小,对周边地区有正面空间溢出效应,东部沿海地区通过“涓滴效应”逐步改善了周边省份和地区的生产安全状况。研究结果可为具体调整各区域生产安全状况提供参考。展开更多
以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为对象,基于1999—2013年间3次的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采用森林蓄积量扩展法定量评估森林碳储量,并结合空间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ESDA),研究其时空变化特征及空间自相...以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为对象,基于1999—2013年间3次的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采用森林蓄积量扩展法定量评估森林碳储量,并结合空间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ESDA),研究其时空变化特征及空间自相关性。结果表明,我国的森林碳储量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碳储量较高的省区分布在中国西部、西南和东北区域,而东部和中部区域碳储量总体较低;较高的省区如内蒙古、黑龙江、福建、云南等地同时具有较快的增长速度,区域性差异日趋凸显。展开更多
文摘为了明确区域风险源的空间分布及生产安全事故的空间相关性,探索区域生产安全事故的时空演变规律。以四大经济区划分下我国国内(不含港澳台,下同)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5—2020年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多种时空特征分析方法可视化展示我国国内生产安全事故的时空分布特征,并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ESDA)方法分析其空间相关性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生产安全状况的空间分布由“高-高”集聚转为“低-低”集聚为主,事故空间分布不平衡问题显著;目前事故空间集聚稳步提高,区域差异减小,对周边地区有正面空间溢出效应,东部沿海地区通过“涓滴效应”逐步改善了周边省份和地区的生产安全状况。研究结果可为具体调整各区域生产安全状况提供参考。
文摘以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为对象,基于1999—2013年间3次的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采用森林蓄积量扩展法定量评估森林碳储量,并结合空间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ESDA),研究其时空变化特征及空间自相关性。结果表明,我国的森林碳储量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碳储量较高的省区分布在中国西部、西南和东北区域,而东部和中部区域碳储量总体较低;较高的省区如内蒙古、黑龙江、福建、云南等地同时具有较快的增长速度,区域性差异日趋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