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力多元转换(Power-to-X):技术路径、应用与挑战 被引量:5
1
作者 李亚楼 王丹丹 +1 位作者 赵飞 李芳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09-1820,I0001,共13页
碳中和目标驱动下,新能源装机比重迅速提升,但其随机性与波动性将给电力系统消纳和安全运行带来巨大挑战。电力多元转换(Power-to-X)可以将可再生能源发电转换为其他各类绿色燃料,利用化学能实现对电能的吸收、储存和运输,为电力系统电... 碳中和目标驱动下,新能源装机比重迅速提升,但其随机性与波动性将给电力系统消纳和安全运行带来巨大挑战。电力多元转换(Power-to-X)可以将可再生能源发电转换为其他各类绿色燃料,利用化学能实现对电能的吸收、储存和运输,为电力系统电能储存和利用提供了新思路;同时,通过电力多元转换,也加强了各种能源形式的耦合,降低了不同领域的碳排放,对推进我国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着重介绍了Power-to-X涉及的各个关键环节,包括电解制储氢、碳捕集以及绿氢转换的技术发展现状;重点比较了4类典型Power-to-X路径——电转甲烷、电转甲醇、电转醚类和电转氨的技术流程;此外,该文针对当前国内外Power-to-X实施情况,具体介绍了各类示范项目的应用进展;进一步地,该文从能效、碳源以及制氢技术等方面出发,剖析了Power-to-X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最后,针对当前问题,该文提出了相应应对措施,并对Power-to-X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电力多元转换 电解制氢 绿氢转换 绿色燃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催化及其在电力多元转换的应用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天宇 孙静 +2 位作者 高钰婷 屈仲平 周仁武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5461-5481,共21页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多元转换(Power-to-X)已逐渐成为低碳转型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技术能够很好地兼容风、光等可再生能源供电系统的间歇性和波动性,已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解决方案。通过在温和条件下利用...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多元转换(Power-to-X)已逐渐成为低碳转型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技术能够很好地兼容风、光等可再生能源供电系统的间歇性和波动性,已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解决方案。通过在温和条件下利用可再生电力产生等离子体直接驱动高值化产品的生产和减排,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该文首先介绍了常见的等离子体放电类型,并结合实例阐述了等离子体与催化剂之间可能存在的复杂协同效应;其次,对国内外在等离子体催化CO_(2)转化、等离子体催化固氮及等离子体催化CH_(4)重整三种典型研究实例的进展进行了概述;最后,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等离子体催化应用在Power-to-X技术中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对等离子体催化的实验室研究与商业化实现提出了展望。总之,进一步研究等离子体催化技术及其在可持续发展和低碳经济方面的重要应用,对于推动清洁能源的使用和减少碳排放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催化 电力多元转换(Power-to-X) 协同效应 量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熵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进展
3
作者 薛大香 代元元 牛强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5-59,共5页
概述了近年来高熵材料的研究进展,综述了高熵材料的性质、制备方法以及电催化应用,重点探讨了电沉积法制备过程中脉冲沉积、直流电流沉积、溶剂选择、电流以及电压调变等控制因素。总结并展望了高熵材料的未来前景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电力多元转换技术 氢能 高熵材料 制备 电催化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