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隔离型直流变压器的快速电磁暂态等效建模方法
1
作者 王渝红 周奕辰 +3 位作者 高仕林 张巍 廖建权 郑宗生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1-171,共11页
电磁暂态仿真对于掌握直流变压器的运行特性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的模块化变流器高速等效建模方法对非隔离型变压器较少提及。同时,现有非隔离型直流变压器电磁暂态仿真模型存在开关状态计算复杂、内部节点数多的问题,导致系统仿真效率... 电磁暂态仿真对于掌握直流变压器的运行特性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的模块化变流器高速等效建模方法对非隔离型变压器较少提及。同时,现有非隔离型直流变压器电磁暂态仿真模型存在开关状态计算复杂、内部节点数多的问题,导致系统仿真效率低下。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开关状态预测和戴维南等效的非隔离型直流变压器快速电磁暂态等效建模方法。首先,提出一种非隔离型直流变压器中子模块的开关状态预测方法。其次,基于开关状态得到直流变压器桥臂的等效电路,并对其进行戴维南等效,得到桥臂的两节点等效电路模型。然后,建立自耦变压器的等效电路模型,综合桥臂和自耦变压器等效电路,获得直流变压器的等效电路,并据此建立直流变压器的节点电压方程。最后,基于高斯消元对方程进行降阶,实现非隔离型直流变压器仿真模型的内节点收缩。算例分析表明,所提非隔离型直流变压器的快速电磁暂态等效建模方法与传统详细建模方法精度接近,仿真效率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变压器 戴维南等效 电磁暂态仿真 等效 开关状态预测 内节点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级联型电力电子拓扑电磁暂态仿真的N端口网络通用等效建模方法 被引量:5
2
作者 徐晋 吴盼 +2 位作者 汪可友 高晨祥 李子润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632-3644,I0025,共14页
级联型电力电子设备复杂的拓扑结构给电磁暂态仿真带来巨大的计算压力。常见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等效建模方法相对成熟。然而,近年来出现大量复杂的新型级联型拓扑,目前仍缺乏通用的等效建模方法... 级联型电力电子设备复杂的拓扑结构给电磁暂态仿真带来巨大的计算压力。常见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等效建模方法相对成熟。然而,近年来出现大量复杂的新型级联型拓扑,目前仍缺乏通用的等效建模方法。为此,该文提出一种适用于任意拓扑N端口子模块、以任意级联方式组成的电力电子设备通用等效建模方法,利用状态空间表达式的形式将原始电路经数值积分代换后的端口特性提取出来,再根据得到的状态空间表达式反向构造等效电路模型。算例分析表明,所提方法不仅能消去子模块内部节点、提升仿真效率,还可自定义子模块拓扑结构和级联方式,相比传统等效建模方法更加灵活、通用,已有的MMC等效建模方法可以视为本文所提通用方法的一种特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联 电力电子 电磁暂态仿真 N端口网络 等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拓扑重构与分网解耦的新能源场站多尺度仿真建模
3
作者 韩华春 袁晓冬 周子凡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46-852,共7页
“双碳”目标的确立推动了新能源的快速发展,使得大量电力电子设备接入到新型电力系统中,从而改变了传统电力系统以同步发电机为主的运行特性。新型电力系统的仿真过程时间尺度跨度大,对数值计算稳定性和精度的要求也都高于传统的电力... “双碳”目标的确立推动了新能源的快速发展,使得大量电力电子设备接入到新型电力系统中,从而改变了传统电力系统以同步发电机为主的运行特性。新型电力系统的仿真过程时间尺度跨度大,对数值计算稳定性和精度的要求也都高于传统的电力系统仿真。针对含高比例电力电子变换器新能源场站的仿真需求,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拓扑重构的新能源场站多尺度仿真建模方法,可以实现不同电力电子拓扑的小步长高效仿真。同时,针对新能源场站快慢动态特性混合的特点,文章提出了一种电力电子变换器支路与主系统之间无须插入延时的分网解耦方法,实现了多步长的高精度并行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场站 电力电子 并行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特快速暂态仿真的大型电力变压器线圈频域分段建模 被引量:18
4
作者 杨钰 王赞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66-71,共6页
针对超高压和特高压电力变压器特快速暂态仿真的需要以及以线匝为单元的多传输线模型难以用于完整绕组的建模、在单一模型中难以在近10MHz频率范围内确定频率依赖参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频域分段建模的方法。在低于4MHz频率范围内采用新... 针对超高压和特高压电力变压器特快速暂态仿真的需要以及以线匝为单元的多传输线模型难以用于完整绕组的建模、在单一模型中难以在近10MHz频率范围内确定频率依赖参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频域分段建模的方法。在低于4MHz频率范围内采用新型的集总参数RLC电路模型,在高于4MHz频率范围内采用无损多传输线(multitransmission line,MTL)电路模型进行建模,在保证求解准确度的基础上,比单纯采用MTL模型有效降低了求解的复杂度,因而可用于具有大量线匝的绕组的建模。在分段模型中,频率依赖的损耗参数和电感参数可以分别考虑,避免了在单一模型中确定这些参数的困难;同时,在所关心的10MHz以下频率范围内以100kHz,4MHz为2个分界点,从低频到高频分别采用1,10和50kHz3种分辨率求解频域方程,既提高了低频段求解精度,又减少了高频段计算时间。理论分析和实例仿真表明该方法适用于大型电力变压器特快速暂态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快速暂态过电压 电力变压器:仿真 集总参数电路 多传输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绕组电力变压器内部短路稳态分析 (一)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12
5
作者 唐起超 王赞基 王维俭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44-47,74,共5页
电力变压器线圈之间的耦合特性使其内部短路故障的外部特性具有复杂性。为了正确设计和整定变压器内部故障的继电保护方案,必须逐个地针对每种变压器内部短路故障分布情况找到外部故障特征。文中提出了一种分析电力变压器内部短路故障... 电力变压器线圈之间的耦合特性使其内部短路故障的外部特性具有复杂性。为了正确设计和整定变压器内部故障的继电保护方案,必须逐个地针对每种变压器内部短路故障分布情况找到外部故障特征。文中提出了一种分析电力变压器内部短路故障的电路模型和分析方法,并以一台双绕组变压器为例,对线圈内部对地短路、匝间短路、相间短路分别进行了仿真计算,给出了外特性随故障类型和故障位置变化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变压器 内部故障 继电保护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的建模与仿真技术 被引量:8
6
作者 张爱军 邢华栋 +1 位作者 任思宇 王国英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6-75,共10页
随着分布式能源的大量入网以及直流负荷的增加,多端交直流配电网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成为其核心设备。采用串联H桥拓扑结构的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中因含有大量的全桥模块以及DAB模块,同时开关频率较高等诸多因素,... 随着分布式能源的大量入网以及直流负荷的增加,多端交直流配电网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成为其核心设备。采用串联H桥拓扑结构的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中因含有大量的全桥模块以及DAB模块,同时开关频率较高等诸多因素,导致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的开关器件的仿真非常困难。尤其是多台电力电子变压器互联的交直流配电网场合下,系统仿真几乎不可能完成。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暂态平均模型,通过对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进行建模与化简,稳态时采用解锁模型进行仿真,可以支持多端系统的协调控制等系统级的研究与仿真验证;故障时通过解锁等效电路与闭锁等效电路的切换完成系统的故障仿真,提高了仿真速度。最后通过系统直流故障下的仿真对比,证明了所提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 故障仿真 暂态平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电子变压器电磁暂态并行仿真等效建模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孙昱昊 许建中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829-2839,共11页
电力电子变压器(power electronic transformer,PET)具有模块化、多节点、频率高的特点,其详细模型的电磁暂态仿真(electromagnetic transient,EMT)效率低下,仿真提速需求迫切。从模型自身提速与提高CPU计算效率两方面入手,提出了PET电... 电力电子变压器(power electronic transformer,PET)具有模块化、多节点、频率高的特点,其详细模型的电磁暂态仿真(electromagnetic transient,EMT)效率低下,仿真提速需求迫切。从模型自身提速与提高CPU计算效率两方面入手,提出了PET电磁暂态并行仿真等效建模方法,并以级联H桥型PET(cascaded H-bridge type power electronic transformer,CHB-PET)为例进行了理论推导与仿真验证。首先,以导纳是否可定为标准,将功率模块(power module,PM)划分为不同导纳单元电路的组合;其次,从有载二端口的角度出发,推导出H桥单元对外仅含2种等效导纳,可简化为二值导纳单元;将各单元的导纳参数预存,利用叠加定理求取端口短路电流,即可快速获取PM诺顿等效电路参数,聚合形成CHB-PET串行等效模型;最后,结合该模型的高度并行性构建了并行仿真框架。在PSCAD/EMTDC中进行仿真验证,该模型实现了对详细模型的多工况高度拟合,最大误差小于3%。当单相模块数为48时,最佳并行等效模型可实现对详细模型10000多倍的仿真提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变压器 级联H桥型 导纳单元预存 并行等效 多线程并行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模—动模混合仿真系统的接口建模与稳定性分析
8
作者 李振兴 贾倩薇 +1 位作者 林龙剑 冷凤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9-218,共10页
为满足现代电力系统实时仿真的发展需求,数模-动模混合仿真系统结合实时数字仿真和物理动态模拟仿真的优点,成为现代电力系统研究的重要仿真方法。接口系统是混合仿真系统设计中的核心与难点。为了深入分析混合仿真系统的稳定性,对接口... 为满足现代电力系统实时仿真的发展需求,数模-动模混合仿真系统结合实时数字仿真和物理动态模拟仿真的优点,成为现代电力系统研究的重要仿真方法。接口系统是混合仿真系统设计中的核心与难点。为了深入分析混合仿真系统的稳定性,对接口系统各个组成环节进行建模得到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分别根据劳斯判据和奈奎斯特判据研究开环传递函数中不同参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理论推导表明接口系统中滤波器截止频率、接口延时和阻抗模拟比对系统的稳定性影响较大,并通过所搭建的混合仿真系统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参数对系统的稳定性影响与理论推导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实时仿真 开环传递函数 接口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含风电场电力系统的小干扰稳定分析建模和仿真 被引量:102
9
作者 汤宏 吴俊玲 周双喜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8-41,共4页
为了研究风电场和电力系统相互作用的稳定性,提出一种用于小干扰稳定分析的风力发电机组的数学模型。应用该建模方法对风电场接入无穷大系统和接入三机系统的两种情况进行了计算,研究了风电场接入系统后影响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因素。算... 为了研究风电场和电力系统相互作用的稳定性,提出一种用于小干扰稳定分析的风力发电机组的数学模型。应用该建模方法对风电场接入无穷大系统和接入三机系统的两种情况进行了计算,研究了风电场接入系统后影响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因素。算例分析表明,与风电机强相关的振荡模式有着很好的阻尼;与电力系统相连时,风电场对与大系统中其它同步发电机强相关的振荡模式影响很小。该建模方法为包含风电场电力系统的小干扰稳定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用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风电场 数学 小干扰稳定分析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多绕组变压器模型的磁饱和式可控电抗器仿真建模方法 被引量:16
10
作者 田铭兴 杨秀川 杨雪凇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8-81,88,共5页
根据磁饱和式可控电抗器(MSCR)的结构特点,提出了基于MATLAB多绕组变压器模型的MSCR仿真建模方法。通过对MSCR基本参数关系和铁芯磁化饱和特性的分析,找到了MSCR额定容量、额定电压、额定频率、自耦比和绕组电阻等参数与MATLAB多绕组变... 根据磁饱和式可控电抗器(MSCR)的结构特点,提出了基于MATLAB多绕组变压器模型的MSCR仿真建模方法。通过对MSCR基本参数关系和铁芯磁化饱和特性的分析,找到了MSCR额定容量、额定电压、额定频率、自耦比和绕组电阻等参数与MATLAB多绕组变压器模型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明确了基于MATLAB多绕组变压器模型的MSCR仿真模型参数的设置方法。实例仿真结果说明,所建MSCR仿真模型不仅可以对绕组、晶闸管、二极管等MSCR元器件的电压和电流,以及晶闸管、二极管之间的换流过程进行仿真分析,而且具有直观简单、不依赖于MSCR结构参数和准确有效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电抗器 磁饱和 仿真 多绕组变压器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动态相量法对电力电子装置建模与仿真初探 被引量:9
11
作者 戚庆茹 焦连伟 +3 位作者 陈寿孙 严正 倪以信 吴复立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10,共5页
随着灵活交流输电系统 ( FACTS)元件在电力系统中的广泛应用 ,为适应针对包含电力电子器件的设备建立简单而又较准确的数学模型的需要 ,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时变傅里叶级数的动态相量建模方法 ,可以适用于包含电力电子器件的元件建模。该... 随着灵活交流输电系统 ( FACTS)元件在电力系统中的广泛应用 ,为适应针对包含电力电子器件的设备建立简单而又较准确的数学模型的需要 ,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时变傅里叶级数的动态相量建模方法 ,可以适用于包含电力电子器件的元件建模。该方法通过忽略系统状态变量对应的傅里叶级数中那些不重要的项而对原系统进行简化 ,建模过程中保留可以反映模型本身特性的主要级数项 ,然后由这些保留项构成动态相量模型的状态变量。经过和详细时域模型仿真计算结果的比较 ,证明动态相量模型是准确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动态相量法 电力电子装置 仿真 灵活交流输电系统 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多馈入直流引起变压器直流偏磁的等值电网仿真建模方法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薇薇 刘翀 +1 位作者 朱艺颖 蒋卫平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732-2737,共6页
上海地区有4回直流输电工程接入,逆变侧附近的变电站不断增多,变压器直流偏磁现象出现频繁。针对由多直流馈入而引起的交流变压器中性点直流电流增大的问题,建立了适用于这种情况的地区等值电网仿真模型。搭建了地上和地下2部分等值电... 上海地区有4回直流输电工程接入,逆变侧附近的变电站不断增多,变压器直流偏磁现象出现频繁。针对由多直流馈入而引起的交流变压器中性点直流电流增大的问题,建立了适用于这种情况的地区等值电网仿真模型。搭建了地上和地下2部分等值电网模型,地上部分为详细的4回直流输电系统模型以及上海地区交流网架的合理等值,地下部分为直流输电系统接地极电阻以及接地极到所研究交流变压器的地网电阻串并联拟合而成。利用三沪二回大负荷试验期间以及向上直流单极—大地方式运行期间实地测量的交流变中性点直流电流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校核,仿真结果证明本建模方法有效可行。最后基于此模型研究了多回直流处于不同运行方式对流入交流变直流电流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多直流落点地区变压器中性点直流电流的抑制措施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 直流偏磁 变压器中性点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杂电力系统频率紧急控制的Petri网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14
13
作者 吕书强 秦世引 宋永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8,共5页
分析了混杂电力系统频率紧急控制问题的典型结构和动态方程 ,然后采用能对连续变量系统和离散事件动态系统建模和分析的有效工具——微分 Petri网 ,建立了混杂电力系统频率紧急控制的 Petri网模型 ,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控制策略。在此基... 分析了混杂电力系统频率紧急控制问题的典型结构和动态方程 ,然后采用能对连续变量系统和离散事件动态系统建模和分析的有效工具——微分 Petri网 ,建立了混杂电力系统频率紧急控制的 Petri网模型 ,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控制策略。在此基础上 ,对紧急状态下混杂电力系统的频率调控过程进行了仿真计算 ,其结果表明文中所提出的模型与控制方案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杂电力系统 PETRI网 频率紧急控制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变压器的宽频带建模及阻抗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杨钰 王赞基 邵冲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15,共5页
为了能够在设计阶段正确地预测变压器线圈中快速暂态过电压的分布,需要对变压器线圈进行宽频范围的建模。将多传输线模型应用于变压器线圈宽频率范围的建模并计算等值电路的入端阻抗,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线圈中自然频率分布及暂态响应的... 为了能够在设计阶段正确地预测变压器线圈中快速暂态过电压的分布,需要对变压器线圈进行宽频范围的建模。将多传输线模型应用于变压器线圈宽频率范围的建模并计算等值电路的入端阻抗,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线圈中自然频率分布及暂态响应的频率特性,并比较容易地通过测量模型变压器的入端阻抗,验证电路模型的频率有效范围。本文首先分析了基于柱坐标的环形多传输线模型与基于直角坐标的直线多传输线模型的等效性,推导了相模转换的计算公式,从而获得传输线π型等值电路参数,然后采用节点法求得入端阻抗和电压传递函数。模型线圈入端阻抗测试结果验证了电路模型在约20MHz频率以内可以满足工程计算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快速暂态过电压 电力变压器 多传输线 入端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电子变压器隔离级并联双有源变换器的控制与建模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春艳 段青 +3 位作者 刘君 刘海军 李玉凌 施永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4-199,239,共7页
电力电子变压器中隔离级采用多双有源桥变换器模块并联结构时,隔离级需要同时实现低压直流母线电压控制以及模块电流均衡控制,对此,文章提出了采用低压直流母线电压外环和并联模块电流内环的双环控制结构。给出多双有源桥并联系统小信... 电力电子变压器中隔离级采用多双有源桥变换器模块并联结构时,隔离级需要同时实现低压直流母线电压控制以及模块电流均衡控制,对此,文章提出了采用低压直流母线电压外环和并联模块电流内环的双环控制结构。给出多双有源桥并联系统小信号建模方法,建立多双有源桥变换器并联的小信号模型,分析了电压调节器和电流调节器参数变化对系统特性的影响,为参数选取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建模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变压器 双有源桥变换器 控制方法 小信号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电力系统多时间尺度全过程仿真和建模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42
16
作者 汤涌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1-8,共8页
综述了以电力系统分析软件为基础的交直流电力系统多时间尺度全过程仿真和建模研究的新成果。在仿真方面的新成果有电力系统机电暂态-电磁暂态混合仿真、机电暂态-中长期动态全过程仿真、大规模电力系统小扰动稳定性计算、短路电流计算... 综述了以电力系统分析软件为基础的交直流电力系统多时间尺度全过程仿真和建模研究的新成果。在仿真方面的新成果有电力系统机电暂态-电磁暂态混合仿真、机电暂态-中长期动态全过程仿真、大规模电力系统小扰动稳定性计算、短路电流计算、静态电压稳定计算、最优潮流计算等;在建模方面的新成果有发电厂电力系统模型、发电机励磁和调速系统新模型、风力发电、直流输电系统模型、FACTS装置模型、负荷模型、保护与控制系统模型等。这些研究成果丰富和完善了交直流电力系统仿真能力,进一步提高了我国电力系统仿真与建模的技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电力系统 多时间尺度 混合仿真 全过程 仿真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的串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5
17
作者 陆秀令 曹才开 张松华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5,共5页
分析串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工作原理,并对其控制方法进行研究.利用MATLAB仿真软件建立串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串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对电压型谐波源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有源电力滤波器 MATLAB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浸式变压器多物理场建模仿真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郝海玲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04-907,共4页
基于流体力学以及传热学理论建立油浸式变压器的多物理场耦合分析模型。本文研究了油浸式变压器油流速度以及变压油的热导率对油浸式变压器温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油流速度的增加,各部件最高温度均逐渐减小。由于油流速度增大的影响... 基于流体力学以及传热学理论建立油浸式变压器的多物理场耦合分析模型。本文研究了油浸式变压器油流速度以及变压油的热导率对油浸式变压器温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油流速度的增加,各部件最高温度均逐渐减小。由于油流速度增大的影响,各部件最高温度的位置在逐渐向各部件上端移动。变压器油热导率主要影响油浸式变压器温度的幅值,而对于温度场分布影响很小。随着热导率增大,变压器各部件的最高温度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浸式变压器 物理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技术在电力系统仿真建模中的应用
19
作者 刘益青 陈超英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36-39,共4页
组件对象模型COM(ComponentObjectModel)技术是一种新的软件开发标准,它提供了跨越编程语言、操作系统甚至网络访问组件对象的通用途径。阐述了其基本概念、特点和实现方法,讨论了将COM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数字仿真的元件建模中。把电力... 组件对象模型COM(ComponentObjectModel)技术是一种新的软件开发标准,它提供了跨越编程语言、操作系统甚至网络访问组件对象的通用途径。阐述了其基本概念、特点和实现方法,讨论了将COM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数字仿真的元件建模中。把电力系统元件的仿真模型封装成COM组件,元件数学模型的形成与解算通过组件的接口实现,这样不但满足了同一元件仿真模型多样性的要求,增强了仿真软件的灵活性,且方便了仿真模型的修改与升级。目前,利用VisualC++开发环境中集成的ATL模板可以高效率地开发COM组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技术 电力系统 仿真 组件对象 数字仿真 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电力物联网的LoRa通信建模与性能仿真分析 被引量:19
20
作者 薛宏利 蔡泽祥 +3 位作者 谭炜豪 孙宇嫣 胡凯强 岑伯维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8-115,共8页
远距离无线电(long range radio,LoRa)具有低成本、低功耗和部署灵活等特点,能够有效满足电力物联网领域许多场景的通信需求。现阶段缺少评价LoRa在电力物联网领域中性能表现的分析工具和研究方法,使得相关研究和大规模应用难以开展。因... 远距离无线电(long range radio,LoRa)具有低成本、低功耗和部署灵活等特点,能够有效满足电力物联网领域许多场景的通信需求。现阶段缺少评价LoRa在电力物联网领域中性能表现的分析工具和研究方法,使得相关研究和大规模应用难以开展。因此,深入剖析了LoRa通信网络规约,并基于OPNET仿真软件建立了LoRa通信的报文信息和关键设备等模型,从而为定量分析LoRa的应用性能提供了有效分析工具;进一步结合电力物联网中低压集抄和环境监测的业务场景,通过配置业务类型、设备数量和接入距离等进行多场景LoRa通信性能仿真,定量分析LoRa通信网络在电力物联网中的实时性、可靠性等表现。仿真结果验证了建模方法的有效性,同时相应的评价结论为LoRa在电力物联网等领域的工程化应用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物联网 LoRa OPNET 通信 网络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