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辅助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观察
1
作者 尹卓莲 王丽 石志霞 《山东医药》 2025年第2期111-114,共4页
目的观察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辅助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临床效果。方法产后PFD患者25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9例。对照组予常规盆底肌训练治疗,观察组予常规盆底肌训练+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两组治疗... 目的观察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辅助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临床效果。方法产后PFD患者25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9例。对照组予常规盆底肌训练治疗,观察组予常规盆底肌训练+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两组治疗2个月后评价临床疗效;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检测两组Oxford骨盆底肌力、盆底肌力及盆底电位,检测阴道壁组织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MP-2)、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 mRNA,检测血清MMP-9,并评估性生活质量。结果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Oxford骨盆底肌力正常率、前静息肌电值、后静息肌电值、Ⅰ类肌纤维最大电位、Ⅱ类肌纤维最大电位、阴道壁组织TIMP-2 mRNA表达、女性性功能量表评分提高,阴道壁组织MMP-2 mRNA表达及血清MMP-9水平降低,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变化更显著(P均<0.05)。结论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辅助治疗产后PFD可提高盆底肌力和盆底电位,改善盆底支撑结构功能,提高性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 盆底肌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底肌康复训练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2
作者 熊莹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3期153-155,共3页
目的 探讨盆底肌肉康复训练结合电刺激生物反馈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22年2月至2023年4月收入的98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盆底肌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盆底肌康复训练... 目的 探讨盆底肌肉康复训练结合电刺激生物反馈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22年2月至2023年4月收入的98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盆底肌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盆底肌康复训练+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盆底肌肌力、尿失禁情况、漏尿情况、尿流动力学。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96%,高于对照组85.71%(P<0.05);治疗后观察组Ⅰ类和Ⅱ类肌纤维的肌力均高于对照组,疲劳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漏尿量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最大尿道闭合压(MUCP)、腹部漏尿点压(ALPP)、最大尿流率(Qmax)、膀胱顺应性(BC)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底肌康复训练结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技术,对于改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效果明显,能提高盆底肌肌力,改善尿失禁和漏尿情况,调节尿流动力学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肌康复训练 产后 电刺激生物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底康复训练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轻度子宫脱垂的效果分析
3
作者 寇小莉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2期145-147,共3页
目的:分析盆底康复训练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轻度子宫脱垂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2年1月钟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轻度子宫脱垂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及常规护理康... 目的:分析盆底康复训练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轻度子宫脱垂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2年1月钟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轻度子宫脱垂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及常规护理康复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盆底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康复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Ⅰ类、Ⅱ类肌纤维肌电值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Ⅰ类、Ⅱ类肌纤维疲劳度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治疗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康复训练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轻度子宫脱垂的效果显著,能够增强患者盆底肌力,改善负性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脱垂 电刺激生物反馈 盆底康复训练 盆底肌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督脉熏蒸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在产后康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4
作者 桂平 孙燕 +1 位作者 代文静 代静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1期81-83,共3页
目的:分析中药督脉熏蒸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在产后康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7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收治的60例产后康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生物反馈电刺... 目的:分析中药督脉熏蒸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在产后康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7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收治的60例产后康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药督脉熏蒸治疗。比较两组盆底肌力、并发症发生情况、盆底功能、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盆底肌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治疗后,两组盆底功能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督脉熏蒸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在产后康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盆底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康复 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 中药督脉熏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康复训练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对产后盆底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郑文玲 周芸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5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对产妇产后盆底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我院79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40例,常规组39例。常规组仅采用早期康复训练,研究组则在其基础上给...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对产妇产后盆底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我院79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40例,常规组39例。常规组仅采用早期康复训练,研究组则在其基础上给予电刺激生物反馈辅助康复,比较两组产妇盆底肌收缩力、生活质量及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以及性生活情况。结果经治疗,研究组盆底肌收缩力的分级升高幅度以及各项指标的评分显著比常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随访结果优良率显著比常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性生活良好例数显著比常规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能够改善产妇产后的盆底肌肌力,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性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训练 电刺激生物反馈 产后盆底肌康复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汤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王伟伟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2年第2期349-352,共4页
目的:观察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汤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于2020年5月—2021年3月收治的78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9例。采用电刺激生物反馈(对照组)和电刺激生物反馈... 目的:观察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汤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于2020年5月—2021年3月收治的78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9例。采用电刺激生物反馈(对照组)和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汤(观察组)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盆腔组织肌力、性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盆底肌纤维值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汤的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盆腔组织肌力和性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深化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生物反馈 加味补中益气汤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性生活质量 盆腔组织肌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底肌训练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用于原位新膀胱术后患者尿失禁干预 被引量:13
7
作者 彭丽仁 王惠芬 +1 位作者 刘玥 沈玲玲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17-20,共4页
目的探究盆底肌训练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用于原位新膀胱术后患者尿失禁的效果。方法将97例膀胱癌行原位新膀胱术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46例、观察组51例;对照组实施术后常规盆底肌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盆底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 目的探究盆底肌训练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用于原位新膀胱术后患者尿失禁的效果。方法将97例膀胱癌行原位新膀胱术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46例、观察组51例;对照组实施术后常规盆底肌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盆底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干预。干预2个疗程后评价效果。结果观察组尿失禁干预有效率、膀胱容量、尿流率、膀胱逼尿肌压力、排尿间隔时间及平均每次尿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盆底肌训练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可有效改善膀胱癌原位新膀胱术后患者尿失禁,提高尿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原位新膀胱术 尿失禁 盆底肌训练 电刺激生物反馈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刺激生物反馈法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8
8
作者 钱慧 孙红梅 +1 位作者 刘凤华 聂艳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12期123-126,共4页
目的研究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阴道哑铃法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PFD)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12月安徽省宣城市人民医院接诊的150例PFD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采用K... 目的研究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阴道哑铃法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PFD)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12月安徽省宣城市人民医院接诊的150例PFD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采用Kegel运动法+阴道哑铃盆底肌肉锻炼,研究组采用Kegel运动法+电刺激生物反馈法+阴道哑铃盆底肌肉锻炼。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盆底肌肉纤维肌电压、耐力收缩值和超声检查情况,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结果治疗后两组盆底肌肉Ⅰ、Ⅱ类纤维肌电压和耐力收缩值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静息状态膀胱颈至耻骨联合下缘的垂直间距(BSD)、静息及压力状态膀胱尿道后角、膀胱颈移动度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压力状态BSD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尿失禁问卷表简表评分、阴道前壁中线至处女膜缘3 cm处距离、宫颈或子宫切除后阴道顶端所处的最远端、视觉模拟评分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电刺激生物反馈法治疗产后PFD临床效果显著,能提高患者产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哑铃 电刺激生物反馈 凯格尔运动 盆底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底四维超声可评估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女性盆底肌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3
9
作者 韦秋圆 陈光莲 +1 位作者 王景妹 黄素静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5期900-904,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盆底四维超声评估女性盆底肌功能障碍患者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120例产后女性盆底肌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予以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4个疗程,并在治疗前、治疗... 目的探讨基于盆底四维超声评估女性盆底肌功能障碍患者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120例产后女性盆底肌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予以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4个疗程,并在治疗前、治疗结束后行盆底四维超声检查。评估入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治疗后盆底肌力分级、1 h尿垫试验、盆底肌收缩压、四维超声参数(静息时、Valsalva动作时)、膀胱颈移动度和尿道旋转角,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治疗后膀胱颈移动度、尿道旋转角与盆底肌力分级、盆底肌收缩压的关系。结果120例患者经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总有效率为84.17%。治疗后盆底肌力分级、盆底肌收缩压比治疗前明显升高,1 h尿垫试验较之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肛提肌厚度(静息时、Valsalva动作时)较之治疗前均明显升高,肛提肌裂孔左右径、肛提肌裂孔面积、膀胱后角、膀胱颈移动度、尿道旋转角较之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膀胱颈移动度与盆底肌力分级、盆底肌收缩压呈负相关关系(r=-0.746、-0.781,P<0.001);尿道旋转角与盆底肌力分级、盆底肌收缩压呈负相关关系(r=-0.779、-0.792,P<0.001)。结论经盆底四维超声可以较好评估盆底肌功能障碍患者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前后盆底肌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肌功能障碍 盆底四维超声 电刺激生物反馈 肛提肌裂孔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10
作者 佟脆霞 杨丽媛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34期87-88,共2页
目的探讨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108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盆底肌锻炼... 目的探讨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108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盆底肌锻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盆底肌纤维肌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Ⅰ类肌纤维肌力、Ⅱ类肌纤维肌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81%(8/54),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48%(17/54),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中施以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可有效减少患者的尿失禁、器官脱垂症状的发生,并能有效提高盆底肌纤维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 盆底肌锻炼 电刺激生物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底康复训练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轻度子宫脱垂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玉兰 王丽芳 +1 位作者 邹敏 黄霄行 《临床医药实践》 2021年第8期582-584,共3页
目的:探讨盆底康复训练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轻度子宫脱垂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2月治疗的轻度子宫脱垂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予以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 目的:探讨盆底康复训练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轻度子宫脱垂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2月治疗的轻度子宫脱垂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予以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盆底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盆底肌力及生活质量量表(SF-36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Ⅰ类、Ⅱ类肌纤维肌电值和疲劳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F-36量表评分均有所上升,且观察组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康复训练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轻度子宫脱垂效果好,可以改善患者盆底肌力,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康复训练 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 轻度子宫脱垂 临床疗效 盆底肌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后盆底肌自我训练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对预防盆底功能障碍的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笑卿 张秀菊 童翠兰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21期35-39,共5页
目的:探讨产后盆底肌自我训练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对预防盆底功能障碍(PFD)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在广州市荔湾区人民医院完成顺产的单胎初产妇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训练组、刺激组、联合组,每组各30例。训练... 目的:探讨产后盆底肌自我训练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对预防盆底功能障碍(PFD)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在广州市荔湾区人民医院完成顺产的单胎初产妇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训练组、刺激组、联合组,每组各30例。训练组给予盆底肌自我训练,刺激组给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联合组给予盆底肌自我训练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三组的盆底功能、腹直肌分离(DRA)情况及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三组产后60 d及90 d的盆底Ⅰ类、Ⅱ类肌纤维肌电值和肌力等级相比,联合组均高于刺激组,刺激组均高于训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后60 d及90 d的肛提肌裂孔面积相比,联合组均小于刺激组,刺激组均小于训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后60 d及90 d的膀胱颈移动度相比,联合组均低于刺激组,刺激组均低于训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后60 d及90 d的DRA距离相比,联合组均小于刺激组,刺激组均小于训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后90 d盆底并发症的治愈率相比,联合组高于刺激组,刺激组高于训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盆底肌自我训练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可改善产妇的盆底功能及DRA情况,有利于预防PFD的发生,降低产后盆底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肌自我训练 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 盆底功能障碍 腹直肌分离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盆底肌锻炼法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 被引量:3
13
作者 曾慧娟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1期12-13,共2页
目的:研究用盆底肌锻炼法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期间广西柳州市柳江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产妇单纯使用... 目的:研究用盆底肌锻炼法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期间广西柳州市柳江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产妇单纯使用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进行治疗,对观察组产妇使用盆底肌锻炼法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进行治疗,然后对两组产妇进行经阴道超声检查,观察其盆底功能相关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接受治疗后两组产妇的BSD-R、PUVA-R、PUVA-S、BND及UVJ-M均小于接受治疗前,其BSD-S大于接受治疗前,而且观察组患者的BSD-R、PUVA-R、PUVA-S、BND及UVJ-M均小于对照组患者,其BSD-S大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用盆底肌锻炼法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对盆底功能障碍产妇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其盆底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 盆底肌锻炼法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综合运动疗法对中老年非重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病情严重指数的影响
14
作者 刘佳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20期34-37,共4页
目的:研究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综合运动疗法对中老年非重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病情严重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间在云梦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中老年非重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90例入组研究,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为对... 目的:研究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综合运动疗法对中老年非重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病情严重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间在云梦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中老年非重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90例入组研究,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综合运动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压力性尿失禁严重指数、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评分及尿动力学指标﹝包括膀胱容量(FDV)、最大尿流率(Qmax)及Qmax下的逼尿肌压力(Pdet.Qmax)﹞。结果:(1)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2)治疗前,两组的压力性尿失禁严重指数对比,P>0.05;治疗2周后、4周后及8周后,观察组的压力性尿失禁严重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两组ICE-Q-SF中的1周内漏尿次数、主观漏尿量、对日常生活影响程度评分相比,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ICE-Q-SF中的1周内漏尿次数、主观漏尿量、对日常生活影响程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治疗前,两组的FDV、Qmax、Pdet.Qmax对比,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的FDV、Qmax、Pdet.Qmax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综合运动疗法治疗中老年非重度压力性尿失禁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压力性尿失禁严重指数,缓解其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生物反馈 综合运动 中老年非重度压力性尿失禁 病情严重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匮肾气丸、针刺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肾气亏虚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效果
15
作者 陈晓敏 于敬会 +3 位作者 赵丽 刁发文 阿娜克孜·吾吉 努尔帕夏·塔力普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4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金匮肾气丸、针刺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肾气亏虚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4年7—9月于喀什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中医科就诊的60例肾气亏虚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 目的:探讨金匮肾气丸、针刺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肾气亏虚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4年7—9月于喀什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中医科就诊的60例肾气亏虚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金匮肾气丸联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盆底肌力改善情况和尿失禁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盆底肌收缩肌电值、盆底肌收缩动态压力、盆底肌收缩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盆底肌收缩肌电值、盆底肌收缩动态压力升高,盆底肌收缩时间延长,且研究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评分和24 h尿失禁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CIQ-SF评分和24 h尿失禁次数下降,且研究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匮肾气丸、针刺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肾气亏虚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盆底肌力、尿失禁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肾气亏虚 针刺 生物反馈刺激 金匮肾气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对人工流产术后康复的影响分析
16
作者 古扎努尔·吉力力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9期126-128,共3页
目的:分析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对人工流产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于柯坪县人民医院接受人工流产术的64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2023年2—10月),采用双盲法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生... 目的:分析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对人工流产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于柯坪县人民医院接受人工流产术的64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2023年2—10月),采用双盲法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对比两组术后阴道出血时间、月经恢复时间、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阴道出血时间、月经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天,两组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月经来潮第15天,两组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厚度高于术后第1天,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后进行常规干预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有助于术后康复,缩短月经恢复时间,促进子宫复旧,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流产术 生物反馈刺激疗法 生物刺激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托特罗定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合并轻度认知障碍: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2
17
作者 张进生 乔政 +4 位作者 刘宁 渠渊 刘春林 刘良颖 张磊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73-676,683,共5页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托特罗定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合并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8年4月55例OAB合并MCI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27例(口服酒石酸托特罗...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托特罗定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合并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8年4月55例OAB合并MCI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27例(口服酒石酸托特罗定缓释片及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和托特罗定组28例(口服酒石酸托特罗定缓释片),4周后比较治疗前后及治疗后2组间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Overactive Bladder Symptom Score,OABSS)、膀胱过度活动症问卷(Overactive Bladder Questionnaire,OAB-q)、排尿日记、尿动力检查指标,评价2组治疗效果。结果2组治疗后OABSS及OAB-q得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的OABSS、OAB-q得分分别为(5.4±3.3)分、(45.4±4.1)分,明显低于托特罗定组治疗后的(7.6±3.5)分、(49.1±3.3)分(P<0.05)。2组治疗后白天平均排尿次数、平均夜尿次数、每日平均尿急次数、每日平均急迫性尿失禁次数、每次平均排尿量均有显著改善(P<0.05),联合治疗组的白天平均排尿次数、每日平均尿急次数、每次平均排尿量分别为(6.1±1.6)次、(1.1±1.0)次、(239.1±14.3)ml,明显优于托特罗定组的(7.5±1.8)次、(1.7±1.1)次、(202.4±13.1)ml(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的初始尿意容量、最大膀胱测量容量分别为(153.1±33.4)ml、(274.1±42.0)ml,明显优于托特罗定组的(133.0±36.2)ml、(243.4±47.7)ml(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托特罗定可以有效地改善OAB合并MCI患者的排尿功能障碍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过度活动症 轻度认知障碍 托特罗定 生物反馈刺激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对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102
18
作者 孙利 沈孟荣 +2 位作者 陈东颖 王绍兰 杜宁宁 《安徽医学》 2017年第1期81-83,共3页
目的应用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方法联合盆底肌功能锻炼治疗孕妇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分析其与单纯盆底肌功能锻炼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亳州市人民医院门诊收治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64例,初次就诊时随机纳入... 目的应用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方法联合盆底肌功能锻炼治疗孕妇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分析其与单纯盆底肌功能锻炼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亳州市人民医院门诊收治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64例,初次就诊时随机纳入观察组或对照组,对照组32例,进行单纯的盆底肌功能锻炼;观察组32例,在盆底肌功能锻炼的基础上同时接受个性化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半年后,分别从治疗情况、肌力情况、漏尿情况的改善程度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7%,高于对照组的7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盆底肌力的改善程度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67,P=0.008);治疗半年后复查患者的漏尿情况,观察组及对照组尿垫质量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尿垫试验阳性率(6.25%)低于对照组(21.88%),两组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功能训练可明显改善产后盆底肌力,是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馈刺激 压力性尿失禁 功能锻炼 盆底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中益气丸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盆底肌锻炼对产后盆底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51
19
作者 李云 董永梅 +2 位作者 詹娜 吴玲 钟家芳 《环球中医药》 CAS 2019年第1期101-104,共4页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丸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盆底肌锻炼对产后盆底肌力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13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肌力为Ⅱ~Ⅳ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丸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盆底肌锻炼对产后盆底肌力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13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肌力为Ⅱ~Ⅳ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进行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补中益气丸进行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静息压与盆底收缩压、治疗后盆底肌电压、治疗后盆底肌疲劳度值、产后并发症发生率、FSFI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1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静息压、盆底收缩压均依次明显升高,但观察组升高更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Ⅰ、Ⅱ类肌纤维盆底肌电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Ⅰ、Ⅱ类肌纤维盆底肌疲劳度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产后并发症发生率8. 77%(5/57)明显低于对照组21. 43%(12/56),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SFI评分(9. 31±1. 2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 62±0. 87)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5. 193,t=3. 021,P <0. 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 49%(55/57)明显高于对照组76. 79%(43/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 452,P <0. 05)。结论补中益气丸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盆底肌锻炼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安全有效,可有效促进患者盆底功能恢复,产后性功能明显提高且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中益气丸 生物反馈刺激疗法 盆底肌锻炼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反馈电刺激结合盆底训练在产后盆底康复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3
20
作者 李明群 董金菊 +1 位作者 王华 洪莉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第12期2086-2088,共3页
目的 通过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训练比较产后盆底肌肉功能康复效果.方法 将产科住院的200例顺产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盆底肌肉训练加盆底肌肉电刺激治疗,对照组只进行盆底肌肉训练,在产后42d、干预3个疗程... 目的 通过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训练比较产后盆底肌肉功能康复效果.方法 将产科住院的200例顺产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盆底肌肉训练加盆底肌肉电刺激治疗,对照组只进行盆底肌肉训练,在产后42d、干预3个疗程后对两组的盆底肌肉康复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通过对盆底肌力测定,POP-Q测定,阴道静息、收缩压、临床典型症状以及结合阴道超声等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产后42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3个疗程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物反馈电刺激对于产后盆底康复具有明显效果,能有效预防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 盆底肌锻炼 生物反馈刺激 盆底功能 阴道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