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肠息肉切除术后电凝综合征的临床转归与危险因素 被引量:10
1
作者 黄丽韫 毛华 余建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50-952,共3页
目的:分析大肠息肉电切术后电凝综合征(PPCS)的临床转归及危险因素。方法:对2008-2013年于我院行内镜下大肠单发息肉切除术的5 476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内容包括患者相关因素、息肉相关因素及治疗方式等,获得电凝综合征的发生率、临床表... 目的:分析大肠息肉电切术后电凝综合征(PPCS)的临床转归及危险因素。方法:对2008-2013年于我院行内镜下大肠单发息肉切除术的5 476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内容包括患者相关因素、息肉相关因素及治疗方式等,获得电凝综合征的发生率、临床表现及转归,并应用Logistic回归筛选其危险因素。结果:5 476例患者中有46例出现大肠PPCS(0.84%),所有患者均通过内科保守治疗治愈。所有PPCS患者平均禁食、住院及应用抗生素时间分别为(3.0±2.1)、(5.6±3.2)及(7.3±3.4)d。病死率为0。Logistic回归得出高血压,大病灶,无蒂样外观为大肠息肉切除术后电凝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黏膜下注射为其保护因素。结论:电凝综合征死亡率为0,高血压患者、大病灶、无蒂样外观及黏膜下注射与大肠PPCS显著相关。对高危患者进行黏膜下注射、术后密切观察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镜 息肉切除术 息肉切除术后电凝综合征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结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后迟发性肠穿孔保守治疗成功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4
2
作者 曹远 石益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9期3689-3691,共3页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现已广泛应用于消化道黏膜表浅病变的治疗。电凝综合征和迟发性肠穿孔作为内镜下治疗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两者早期临床表现相似,但治疗方法和预后存在较大差异,迟发性肠穿孔保守治疗效果欠...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现已广泛应用于消化道黏膜表浅病变的治疗。电凝综合征和迟发性肠穿孔作为内镜下治疗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两者早期临床表现相似,但治疗方法和预后存在较大差异,迟发性肠穿孔保守治疗效果欠佳。本文报道1例横结肠息肉患者行EMR后发生迟发性肠穿孔,经抗感染、腹腔穿刺及引流等保守治疗后,患者恢复良好,为迟发性肠穿孔保守治疗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息肉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肠穿孔 电凝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