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氢钼青铜修饰铂电极对甲醇氧化的电催化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都君华 李伟善 +3 位作者 李红 黄启明 陈红雨 袁中直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511-514,619,共5页
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氢钼青铜在铂电极上的修饰作用和修饰铂电极在c(H2 SO4 ) =0 5mol/L溶液中对甲醇的催化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铂电极因钼酸盐的还原和钼青铜的氧化而得到修饰 ,低电位范围内修饰铂电极对甲醇的氧化有催化作用 ,催... 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氢钼青铜在铂电极上的修饰作用和修饰铂电极在c(H2 SO4 ) =0 5mol/L溶液中对甲醇的催化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铂电极因钼酸盐的还原和钼青铜的氧化而得到修饰 ,低电位范围内修饰铂电极对甲醇的氧化有催化作用 ,催化氧化电流是未修饰电极上的1 6倍。酸性条件下 ,含高价态钼的钼青铜不稳定 ,会不断溶解对铂失去修饰作用 ,对甲醇的氧化效果与未修饰铂电极上的效果相同 ;而低电位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钼青铜 修饰铂 甲醇 氧化 电催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钼酸修饰铂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及对甲醇氧化的电催化作用 被引量:16
2
作者 魏杰 杨红 +1 位作者 杨玉光 张忠林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945-949,共5页
通过循环伏安扫描法制备了PMo12修饰Pt/Pt电极,并研究了该修饰电极在硫酸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研究结果表明:虽然磷钼酸具有较大的分子尺寸,但在Pt/Pt电极上仍能发生吸附作用,并且由于PMo12在电极上的吸附,降低了Pt/Pt电极上氢区和氧区... 通过循环伏安扫描法制备了PMo12修饰Pt/Pt电极,并研究了该修饰电极在硫酸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研究结果表明:虽然磷钼酸具有较大的分子尺寸,但在Pt/Pt电极上仍能发生吸附作用,并且由于PMo12在电极上的吸附,降低了Pt/Pt电极上氢区和氧区的荷电量,另外在0.02V左右还观察到磷钼酸的氧化-还原峰。通过稳态极化曲线和循环伏安曲线研究了PMo12修饰Pt/Pt电极对甲醇氧化的电催化作用。测试结果表明:PMo12修饰铂基电极不但对甲醇的电氧化具有较高的活性,而且还有一定的抗CO中毒性。该修饰电极还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钼酸 修饰 化学行为 甲醇氧化 电催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荧光素薄膜修饰电极对多巴胺的电催化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周谷珍 孙元喜 黄想成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31-333,共3页
利用聚荧光素薄膜修饰电极对多巴胺(DA)的电催化作用,建立了一种定量检测痕量多巴胺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DA的浓度在5.27×10-6~2.03×10-4mol·L-1范围内,氧化峰电流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可达2.1×10-7m... 利用聚荧光素薄膜修饰电极对多巴胺(DA)的电催化作用,建立了一种定量检测痕量多巴胺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DA的浓度在5.27×10-6~2.03×10-4mol·L-1范围内,氧化峰电流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可达2.1×10-7mol·L-1。用于盐酸多巴胺针剂样品的测定, 8次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5%,样品回收率为1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荧光素 修饰 多巴胺 电催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胺对DMcT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催化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李红 马文石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2-35,共4页
采用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法研究了聚苯胺 (PAn)对 2 ,5 二巯基 1,3 ,4 噻二唑 (DMcT)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催化作用及其DMcT/PAn复合物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 ,PAn膜电极在含饱和DMcT电解质溶液中不仅可以形成DMcT/PAn复合物 ,而且复合... 采用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法研究了聚苯胺 (PAn)对 2 ,5 二巯基 1,3 ,4 噻二唑 (DMcT)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催化作用及其DMcT/PAn复合物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 ,PAn膜电极在含饱和DMcT电解质溶液中不仅可以形成DMcT/PAn复合物 ,而且复合物电极呈现的氧化还原的峰电位差较电极未修饰前明显减少。DMcT/PAn复合物电极和PAn电极在 1.0mol/LHCl溶液中呈现相似的复数平面图 ,但在开路电位下在高频段的半圆的直径前者大于后者 ,而在 1.0V电位下则前者小于后者。因此认为在DMcT/PAn复合物中 ,DMcT是主要的电活性物质 ,PAn则可以较大程度地提高复合物的导电性和电荷传递速度 ,对DMcT的氧化还原反应有显著的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2 5-二巯基-1 3 4-噻二唑 电催化作用 循环伏安法 化学阻抗谱 DMcT 氧化还原反应 隔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反应法合成Pt/MoO_3及其电催化作用
5
作者 王青 周益明 +5 位作者 邵阳 季益刚 许娟 唐亚文 陆天虹 沈涛 《电化学》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20-323,共4页
 采用固相合成的方法制得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催化甲醇氧化的Pt/MoO3.XRD分析、循环伏安测试表明,Pt/MoO3对甲醇的氧化具有较好的催化作用,氧化峰电位出现在0.63V(vs.SCE),峰电流密度可达78.1mA·cm-2.
关键词 直接甲醇燃料 甲醇氧化 铂/氧化钼 固相反应法 合成 电催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电聚吡咯膜电极上的电催化作用的研究(Ⅰ)——抗坏血酸的电催化氧化 被引量:13
6
作者 钟传建 王仲权 田昭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8年第1期62-66,共5页
研究导电聚吡咯(PP)膜电极在酸性水溶液中对抗坏血酸(AH_2)的电催化氧化反应,电化学循环伏安结果表明AH_2在PP/Pt电极上的氧化电位比在Pt电极上的氧化电位负移200~300mV。实验分析了反应的Tafel曲线并讨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实验还用XP... 研究导电聚吡咯(PP)膜电极在酸性水溶液中对抗坏血酸(AH_2)的电催化氧化反应,电化学循环伏安结果表明AH_2在PP/Pt电极上的氧化电位比在Pt电极上的氧化电位负移200~300mV。实验分析了反应的Tafel曲线并讨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实验还用XPS、ESR研究手段,探讨了AH_2与PP之间的相互作用,认为整个电催化过程可能是电子传递催化作用和化学催化作用的偶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作用 抗坏血酸 聚合物膜 PP 催化氧化 聚吡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so-四(4-磺苯基)卟啉对铕(Ⅲ)与羧酸络合物电还原的催化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乔庆东 高小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786-789,共4页
水溶液中Eu^(3+)与meso-四(4-磺苯基)卟啉(TPPS)不易形成卟啉络合物,但在乙酸、酒石酸、丙二酸等共存时,在循环伏安图上可得一对Eu^(3+)还原-氧化的可逆或准可逆峰,此峰与Eu^(3+)在NaClO_... 水溶液中Eu^(3+)与meso-四(4-磺苯基)卟啉(TPPS)不易形成卟啉络合物,但在乙酸、酒石酸、丙二酸等共存时,在循环伏安图上可得一对Eu^(3+)还原-氧化的可逆或准可逆峰,此峰与Eu^(3+)在NaClO_4底液中的还原峰相比,峰电位正移,峰电流增高。从6种Eu^(3+)-羧酸络合物与TPPS共存时的实验中证明这些络合物并没有和TPPS形成三元络合物,而是吸附在汞电极上的TPPS产生电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作用 配合物 TP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盐(C_4H_(12)O_3N)_3PW_(12)O_(40)·11H_2O的合成、表征和对亚硝酸根的电催化还原 被引量:7
8
作者 毕丽华 刘景华 +2 位作者 王恩波 黄如丹 郭树荣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02-105,共4页
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有机- 无机盐(C4H12 O3N)3PW12 O40·11H2O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和热重差热等测试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初步探讨了它的电化学性质及对NO2 -
关键词 钨磷杂多化合物 有机-无机盐 电催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催化测定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以聚亚甲基蓝-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作为工作电极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怀成 曾金祥 魏万之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33-536,共4页
制备了聚亚甲蓝-碳纳米管修饰的玻碳电极(PMB-SWCNT’s/GCE),并研究了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在此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此修饰电极对NADH表现出协同电催化作用和较好的响应性能。在pH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可观察... 制备了聚亚甲蓝-碳纳米管修饰的玻碳电极(PMB-SWCNT’s/GCE),并研究了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在此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此修饰电极对NADH表现出协同电催化作用和较好的响应性能。在pH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可观察到NADH氧化峰电位的正移及其峰电流的增加,当NADH的浓度在5.0×10^-6~7.0×10^-4mol·L^-1范围内,与相应的氧化峰电流值之间存在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N)为1.4×10^-6mol·L^-1,所提出的方法应用于生物材料样品中NADH的直接测定,测得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亚甲蓝-单壁碳纳米管 修饰玻碳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协同电催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多壁碳纳米管/二茂铁修饰玻碳电极的电催化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谢冬香 毛燕妮 马建国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1期57-59,63,共4页
利用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分散在壳聚糖/二茂铁形成的混合溶液,采用滴涂法对玻碳电极进行修饰,对多巴胺(DA)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修饰后的玻碳电极能够有效促进DA在电极表面的电子传递速率,并且修饰电极对DA具有很好的催化氧化作用。DA... 利用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分散在壳聚糖/二茂铁形成的混合溶液,采用滴涂法对玻碳电极进行修饰,对多巴胺(DA)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修饰后的玻碳电极能够有效促进DA在电极表面的电子传递速率,并且修饰电极对DA具有很好的催化氧化作用。DA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0.5~25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89×10-7mol/L,并且常见物质对DA检测无干扰,DA注射液样品检测回收率为98.1%~10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多壁碳纳米管 二茂铁 电催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钯原子修饰的金纳米颗粒乙醇氧化电催化剂(英文)
11
作者 陈慧梅 朱尚乾 +1 位作者 黄加乐 邵敏华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40-747,共8页
钯催化剂对碱性溶液的乙醇电催化氧化反应表现较好的催化活性.本文通过简单的化学沉积法,将钯原子成功修饰到金纳米颗粒表面,制备的催化剂对乙醇电催化氧化反应表现出比钯更好的催化性能.研究发现,钯原子不均匀地覆盖在金核表面,部分金... 钯催化剂对碱性溶液的乙醇电催化氧化反应表现较好的催化活性.本文通过简单的化学沉积法,将钯原子成功修饰到金纳米颗粒表面,制备的催化剂对乙醇电催化氧化反应表现出比钯更好的催化性能.研究发现,钯原子不均匀地覆盖在金核表面,部分金原子暴露在外层.制备的催化剂的峰电流密度是钯催化剂的4.6倍,起始电势低100 m V.该催化剂较好的催化性能可能归因于金核的电子效应和表面双功能电催化反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氧化 核壳 电催化作用 燃料 表面原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多孔Pt,PtRu及PtRuIr催化剂的电化学FTIR光谱之比较(英文) 被引量:1
12
作者 Robert M.Amussen Peter Holt-Hindle Samantha Nigro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3-272,共10页
近年来,致力于Pt基电催化剂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已取得显著成果.但随贵金属(如Pt)成本的增加,提高催化剂的活性以及降低负载量的需求也日益迫切.为此,作者合成并比较了纳米多孔Pt,PtRu及PtRuIr3种电催化剂.以扫描电镜(SEM)、能量色散谱(E... 近年来,致力于Pt基电催化剂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已取得显著成果.但随贵金属(如Pt)成本的增加,提高催化剂的活性以及降低负载量的需求也日益迫切.为此,作者合成并比较了纳米多孔Pt,PtRu及PtRuIr3种电催化剂.以扫描电镜(SEM)、能量色散谱(EDS)、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水热法制得的纳米多孔电极.CO汽提实验和甲醇氧化反应测试上述纳米多孔材料的电催化活性.结果表明,添加Ir极大改善纳米多孔PtRu的活性.采用现场电化学FTIR光谱技术研究纳米多孔Pt,PtRu及PtRuIr电极上的甲醇氧化反应,以进一步揭示这种显著增强效应的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作用 甲醇氧化 化学FTIR 纳米多孔PtRu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热催化氨氧化制硝酸的实验
13
作者 黄承松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6-8,共3页
关键词 催化 氨氧化 实验效果 调压变压器 电催化作用 四氧化三铁 制硝 使用技巧 双螺旋 红棕色
全文增补中
邻苯二胺在L-酪氨酸功能化的玻碳电极上的聚合及其性能
14
作者 廉继英 张雷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24-628,共5页
首先在非水介质中通过电化学氧化将L-酪氨酸以C—N键共价键合在玻碳电极表面,形成L-酪氨酸接枝单层膜。再在L-酪氨酸功能化的玻碳电极上对邻苯二胺进行电化学聚合,从而制备了聚邻苯二胺/L-酪氨酸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聚-o—PD-Tyr/... 首先在非水介质中通过电化学氧化将L-酪氨酸以C—N键共价键合在玻碳电极表面,形成L-酪氨酸接枝单层膜。再在L-酪氨酸功能化的玻碳电极上对邻苯二胺进行电化学聚合,从而制备了聚邻苯二胺/L-酪氨酸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聚-o—PD-Tyr/GCE)。研究发现聚-o—PD-Tyr/GCE在pH6.8的磷酸缓冲溶液(PBS)中对抗坏血酸的电化学氧化具有催化作用,其氧化电位为0.35V,比在裸玻碳电极上(0.58V)降低了0.23V,峰电流也明显升高。抗坏血酸在修饰电极上响应电流与其浓度在2.5×10^-4~1.5×10^-3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k)为43.64μmol·L^-1。经修饰的电极保存在0.1μmol·L^-1 PBS中,可至少稳定5d。对5×10^-4mol·L^-1抗坏血酸溶液连续测定10次,测得此电极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邻苯二胺/L-酪氨酸复合膜 抗坏血酸 电催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氮掺杂碳催化剂及其氧还原催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姜孟秀 张晶 +1 位作者 李月华 张蓉 《电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27-637,共11页
以尿素做氮源、醋酸钴做金属源,用湿法合并高温热处理法合成了钴/氮共掺杂碳的非贵金属氧还原催化剂Co-N/C-T.采用循环伏安(CV)法和线性扫描法(LSV)探究了氮源和金属源用量以及热处理温度对氧还原反应电催化活性的影响,活性最好的催化剂... 以尿素做氮源、醋酸钴做金属源,用湿法合并高温热处理法合成了钴/氮共掺杂碳的非贵金属氧还原催化剂Co-N/C-T.采用循环伏安(CV)法和线性扫描法(LSV)探究了氮源和金属源用量以及热处理温度对氧还原反应电催化活性的影响,活性最好的催化剂Co_(0.13)-N_(0.3)/C-800的峰电位达到0.829V(vs.RHE),接近商用Pt/C的活性,但比商用Pt/C有更好的耐甲醇性和稳定性.同时,采用SEM、TEM、BET、XRD和XPS方法表征了催化剂结构和组分特征,并提出催化剂可能的电催化活性氧还原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氮共掺杂碳催化 氧还原 电催化作用 活性位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二氧化锰-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高灵敏过氧化氢传感器 被引量:7
16
作者 范慧敏 邓春艳 +1 位作者 阳明辉 司士辉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9-464,共6页
本文以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和KMnO4为原料,通过直接氧化还原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MnO2-C纳米复合材料,将其滴涂在玻碳(GC)电极表面,成功制备出一种非酶型H2O2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研究了该传感器对H2O2的电催化氧化行为。... 本文以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和KMnO4为原料,通过直接氧化还原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MnO2-C纳米复合材料,将其滴涂在玻碳(GC)电极表面,成功制备出一种非酶型H2O2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研究了该传感器对H2O2的电催化氧化行为。实验结果表明,与GC电极和MWCNTs修饰电极相比,该电极对H2O2氧化显示出更好的催化活性。实验对影响电极性能的各种参数,包括pH值、工作电位及MnO2-C修饰量进行了探讨。在最佳实验条件下,传感器对H2O2响应的线性范围为5.0×10-7~0.2mol·L-1,检测限(S/N=3)为1.4×10-7 mol·L-1。该传感器选材新颖,制备方法简单,重现性好,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O2-C纳米复合材料 碳纳米管 过氧化氢 电催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第42卷(2006年)总目次
17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I0001-I0006,共6页
关键词 化学分册 理化检验 电催化作用 目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rroelectric polarization-enhanced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heterostructured BaTiO_(3)@TiO_(2) via interface engineering 被引量:5
18
作者 FAN Bao-yan LIU Hai-bo +7 位作者 WANG Zhen-hui ZHAO Yi-wen YANG Sen LYU Si-yi XING An ZHANG Jun LI He LIU Xiao-y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12期3778-3789,共12页
A catalyst of ferroelectric-BaTiO_(3)@photoelectric-TiO_(2) nanohybrids(BaTiO_(3)@TiO_(2))with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was synthesized via a hydrolysis precipitation combined with a hydrothermal approach.Comp... A catalyst of ferroelectric-BaTiO_(3)@photoelectric-TiO_(2) nanohybrids(BaTiO_(3)@TiO_(2))with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was synthesized via a hydrolysis precipitation combined with a hydrothermal approach.Compared to pure TiO_(2),pure BaTiO_(3) and BaTiO_(3)/TiO_(2) physical mixture,the heterostructured BaTiO_(3)@TiO_(2) exhibit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and cycling stability in decomposing Rhodamine B(RhB)and the degradation efficiency is 1.7 times higher than pure TiO_(2) and 7.2 times higher than pure BaTiO_(3).These results are mainly attributed to the synergy effect of photoelectric TiO_(2),ferroelectric-BaTiO_(3) and the rationally designed interfacial structure.The mesoporous microstructure of TiO_(2) is of a high specific area and enables excellent photocatalytic activity.The ferroelectric polarization induced built-in electric field in BaTiO_(3) nanoparticles,and the intimate interfacial interactions at the interface of BaTiO_(3) and TiO_(2) are effective in driving the separation and transport of photogenerated charge carriers.This strategy will stimulate the design of heterostructured photocatalysts with outstanding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via interface enginee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terostructured BaTiO_(3)@TiO_(2) ferroelectric polarization interfacial interactions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rong electronic metal-support interactions for enhanced hydroformylation activity and stability over Rh single-atom catalysts through phosphorus doping
19
作者 Boyang Fu Ping Ma +11 位作者 Xiaoyang Ding Kaifu Cai Limin Sun Yujin Zhu Qiwei Yin Yihao Sun Tianle Liu Yuzhen Li Yuxing Xu Jian Gu Haowen Ma Junling Lu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2025年第3期2-10,1,I0001,共11页
By simplifying catalyst-product separation and reducing phosphorus waste,heterogeneous hydroformylation offers a more sustainable alternative to homogeneous processes.However,heterogeneous hydroformylation catalysts d... By simplifying catalyst-product separation and reducing phosphorus waste,heterogeneous hydroformylation offers a more sustainable alternative to homogeneous processes.However,heterogeneous hydroformylation catalysts developed thus far still suffer from the issues of much lower activity and metal leaching,which severely hinder their practical application.Here,we demonstrate that incorporating phosphorus(P)atoms into graphitic carbon nitride(PCN)supports facilitates charge transfer from Rh to the PCN support,thus largely enhancing electronic metal-support interactions(EMSIs).In the styrene hydroformylation reaction,the activity of Rh_(1)/PCN single-atom catalysts(SACs)with varying P contents exhibited a volcano-shaped relationship with P doping,where the Rh_(1)/PCN SAC with optimal P doping showed exceptional activity,approximately 5.8-and 3.3-fold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Rh_(1)/g-C_(3)N_(4)SAC without P doping and the industrial homogeneous catalyst HRh(CO)(PPh_(3))_(3),respectively.In addition,the optimal Rh_(1)/PCN SAC catalyst also demonstrated largely enhanced multicycle stability without any visible metal aggregation owing to the increased EMSIs,which sharply differed from the severe metal aggregation of large nanoparticles on the Rh_(1)/g-C_(3)N_(4)SAC.Mechan-istic studies revealed that the enhanced catalytic performance could be attributed to electron-deficient Rh species,which reduced CO adsorption while simultaneously promoting alkene adsorption through increased EMSIs.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uning EMSIs is an effective way to achieve SACs with high activity and dur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terogeneous hydroformylation Rh single-atom catalysts electronic metal-support interactions phosphorus dop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