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8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相界面调控在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韩子姗 邹亢 杨雪 《应用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01-913,共13页
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CO_(2)RR)可高效合成高值化学品与燃料,为缓解大气CO_(2)浓度上升及可再生能源存储提供重要技术途径。本综述系统梳理了电催化CO_(2)RR中构建稳定三相界面的研究进展,重点关注增强CO_(2)传质的调控策略以及影响... 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CO_(2)RR)可高效合成高值化学品与燃料,为缓解大气CO_(2)浓度上升及可再生能源存储提供重要技术途径。本综述系统梳理了电催化CO_(2)RR中构建稳定三相界面的研究进展,重点关注增强CO_(2)传质的调控策略以及影响膜电极/气体扩散电极体系稳定性的解决方案,并探讨了这些策略的适用范围以及对电催化CO_(2)RR性能的影响。最后,基于三相界面,进一步指出了CO_(2)RR在面向工业化应用过程中所面临的科学与技术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还原反应 三相界面调控 二氧化碳传质 体系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催化二氧化碳和硝酸根共还原合成尿素研究进展
2
作者 范晓娅 赵镇 彭强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856-2869,共14页
尿素是一种关键的农业氮肥,是作物生长不可或缺的原料。电催化CO_(2)和NO_(3)^(-)共还原的C-N偶联反应制尿素被认为是实现清洁和可持续生产的一种有前途的策略,引起了广泛关注。相比于传统的Bosch-Meiser工艺,C-N偶联反应具有降低能耗... 尿素是一种关键的农业氮肥,是作物生长不可或缺的原料。电催化CO_(2)和NO_(3)^(-)共还原的C-N偶联反应制尿素被认为是实现清洁和可持续生产的一种有前途的策略,引起了广泛关注。相比于传统的Bosch-Meiser工艺,C-N偶联反应具有降低能耗和减少碳排放的潜力。本文综述了电催化CO_(2)和NO_(3)^(-)共还原合成尿素的最新研究进展,深入探讨了该反应的机理,结合原位表征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揭示了促进C-N偶联和提升尿素合成效率的微观机制。本文还总结了提高尿素产率的关键催化剂设计策略,包括杂原子掺杂、缺陷工程、异质结构构建、合金化和原子尺度等调控策略。最后,本文提出了未来研究及工业化应用的挑战与展望,特别关注如何在大规模生产中实现高效、低能耗的尿素合成,同时分析了催化剂的结构设计和精细调控,为实现可持续尿素生产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 催化 可持续性 NO_(3)^(-)还原反应 CO_(2)还原反应 尿素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陷铜铋复合氧化物高效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制备甲酸
3
作者 王镪 魏呵呵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1-351,共11页
为提高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为甲酸的效率,并有效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采用盐模板法制备了一系列含不同铜铋比例的复合材料。通过引入氯化钠,促进了氧缺陷的形成,从而增强了催化剂的电化学性能。特别是Cu_(1)Bi_(18.2)O_(x)催化剂,在-1... 为提高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为甲酸的效率,并有效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采用盐模板法制备了一系列含不同铜铋比例的复合材料。通过引入氯化钠,促进了氧缺陷的形成,从而增强了催化剂的电化学性能。特别是Cu_(1)Bi_(18.2)O_(x)催化剂,在-1.0 V(相对于可逆氢电极,即vs.RHE)的电位下,展现出了高达99.4%的甲酸法拉第效率。此外,Cu_(1)Bi_(18.2)O_(x)催化剂还表现出较大的电化学活性面积和较低的电荷转移电阻,且在34 h连续运行后,甲酸的法拉第效率仍然能维持在95%以上。研究结果不仅为盐模板法在电催化剂制备过程提供了新的见解,也为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提供了一种高效的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二氧化碳还原 甲酸 盐模板法 氧化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陷改性商业碳纳米管用于耐毒化二氧化碳电还原
4
作者 李承育 尚露 张铁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4-91,共8页
在二氧化碳电还原反应(ECO_(2)RR)中,催化材料面临着实际应用条件复杂的挑战,尤其是在耐毒化方面.本文使用商业化多壁碳纳米管(MWCNT),通过先引入氮元素再脱除的方法,制备了富含石墨化碳缺陷的材料,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球差校正... 在二氧化碳电还原反应(ECO_(2)RR)中,催化材料面临着实际应用条件复杂的挑战,尤其是在耐毒化方面.本文使用商业化多壁碳纳米管(MWCNT),通过先引入氮元素再脱除的方法,制备了富含石墨化碳缺陷的材料,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球差校正的环形明场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AC ABF-STE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拉曼光谱仪(Raman)对催化剂的形貌、晶体结构、元素组成和缺陷程度进行分析表征.基于流动池测试体系的结果表明,具有缺陷的碳纳米管的电化学CO_(2)还原活性远高于未经处理的原始碳纳米管,且催化性能随缺陷程度的增大而升高.其中缺陷程度最高的MWCNT-N-800在宽电位范围内展现出优异的将CO_(2)还原为CO的活性,CO法拉第效率最高可达99%以上,电流密度大于200 mA/cm^(2).此外,在模拟含有毒化物质的烟道气条件下,MWCNT-N-800的CO法拉第效率依然保持在96%以上,展现出良好的耐毒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还原 催化 碳缺陷 商业碳纳米管 抗毒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催化氮集成二氧化碳还原反应合成有机氮化合物
5
作者 孔燕 危伟 +1 位作者 徐乐凯 陈晨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7,共4页
以化石能源如煤、石油和天然气为主要能源的社会发展模式,不仅导致不可再生资源枯竭,还引发大气中CO_(2)浓度持续上升的问题。随着人们对能源结构认识的深化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寻求有效的清洁CO_(2)固定和转化技术已成为研究热... 以化石能源如煤、石油和天然气为主要能源的社会发展模式,不仅导致不可再生资源枯竭,还引发大气中CO_(2)浓度持续上升的问题。随着人们对能源结构认识的深化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寻求有效的清洁CO_(2)固定和转化技术已成为研究热点。这些技术可利用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和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促进人工碳循环、碳储存,并缓解环境恶化。在众多CO_(2)固定和催化转化技术中,常温常压下的CO_(2)还原技术受到可再生能源的驱动,有助于人工碳循环、碳储存,减轻环境退化。目前,水溶液中的电催化CO_(2)还原研究已取得显著进展,但在制造其他重要的有机小分子,如尿素、酰胺、胺及其衍生物,甚至氨基酸方面,仍有未开发的潜力。这些产品在肥料、化学品合成、医药化学和航空工业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引起了广泛研究兴趣。通过氮集成的电催化CO_(2)还原反应制造有机氮化合物,能显著提高CO_(2)电还原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同时也为生物小分子的起源提供参考,因此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该过程涉及CO_(2)和含氮无机物的电化学耦合,包含多步电子和质子转移过程,因此面临着缓慢的动力学和复杂的反应机制。在本综述中,我们详细讨论了氮集成电催化CO_(2)还原生成不同产物的具体反应路径和合理的催化剂设计策略,这对于指导高效电催化剂的设计至关重要。尽管已经通过一系列策略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挑战,这限制了它们在大规模实际应用中的发展。最后,我们对该领域的发展限制和改进的可能方向进行了讨论,希望这能有助于氮集成电催化CO_(2)还原反应催化剂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还原反应 含氮化合物 有机氮化合物 催化 C-N偶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基二氧化碳还原电催化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武泽林 王聪伟 +2 位作者 张晓祥 郭全贵 王俊英 《新型炭材料(中英文)》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0-130,共31页
通过电化学方法来减少二氧化碳(CO_(2)),同时生产燃料和高附加值化学品,是一种克服全球变暖问题的有效策略,对于缓解能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CO_(2)稳定的分子结构,设计高选择性、高能效和低成本的电催化剂是关键... 通过电化学方法来减少二氧化碳(CO_(2)),同时生产燃料和高附加值化学品,是一种克服全球变暖问题的有效策略,对于缓解能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CO_(2)稳定的分子结构,设计高选择性、高能效和低成本的电催化剂是关键。石墨烯及其衍生物因其独特且优异的物理、力学和电学性能,相对较低的成本,使其在CO_(2)电还原方面具有竞争力。此外,石墨烯基材料的表面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改性,包括掺杂、缺陷工程、构建复合结构和包覆形状。首先,本文综述了电化学CO_(2)还原的基本概念、评价标准,以及催化原理和过程。其次,简要介绍了石墨烯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并按照催化位点的类别,总结了石墨烯基催化剂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最后,对CO_(2)电还原技术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二氧化碳还原 催化 纳米材料 可再生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电还原制乙醇催化体系与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挺 章文文 +2 位作者 毛庆 吕丽 刘长珍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0,68,共11页
利用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CO_(2)RR)技术可将CO_(2)直接转化为燃料或高附加值化学品,是当前缓解资源、环境等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在CO_(2)RR产物中,乙醇具有相对较高的能量密度和经济附加值,但由于基元过程复杂且易受传质与副产析氢的影... 利用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CO_(2)RR)技术可将CO_(2)直接转化为燃料或高附加值化学品,是当前缓解资源、环境等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在CO_(2)RR产物中,乙醇具有相对较高的能量密度和经济附加值,但由于基元过程复杂且易受传质与副产析氢的影响,该过程常常伴随高过电位、低反应速率等系列问题。为此,重点介绍利用体系耦合的“过程串联”,活性位点耦合的“反应串联”,以及凸显“电子效应”、“应变效应”和“限域效应”的“反应协同”进行CO_(2)RR制乙醇催化体系的设计思路及相关电催化材料的研究进展。最后,指出“串联催化”和“协同催化”是当前电催化体系设计的两种主要策略;在不同的电催化策略下,基于机理的催化材料设计是CO_(2)RR制乙醇过程活性提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还原 串联催化 协同催化 催化 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制备气态产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旭升 李泽洋 +1 位作者 杨宇森 卫敏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85-2408,共24页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CO_(2)排放量预计将持续上升,CO_(2)捕获、储存和再利用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在各类CO_(2)转化技术中,电催化技术因其反应条件温和可控、能耗低、环境污染小等优点,是最有前途的策略之一。近些年来,CO_(2...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CO_(2)排放量预计将持续上升,CO_(2)捕获、储存和再利用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在各类CO_(2)转化技术中,电催化技术因其反应条件温和可控、能耗低、环境污染小等优点,是最有前途的策略之一。近些年来,CO_(2)选择性地转化为气态产物如一氧化碳、合成气、甲烷、乙烯和乙烷已有许多报道。本文对电催化CO_(2)还原生成气体产物的反应机理和催化剂设计策略进行了介绍;对电催化CO_(2)还原进行了总结与展望,包括新型电催化剂、机理研究、外部因素的影响以及级联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CO_(2)还原 气态产物 反应机理 催化剂设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框架衍生镍纳米颗粒在宽电位窗口内高效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 被引量:1
9
作者 邵碧珠 董慧君 +5 位作者 龚云南 梅剑华 蔡锋石 刘金彪 钟地长 鲁统部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3-198,共6页
电催化二氧化碳(CO_(2))还原被认为是将CO_(2)转化为可再生能源产品的一种有前途的方法。开发性能优异的电催化剂高效完成这一重要反应是关键。镍基催化剂广泛应用于电催化CO_(2)还原研究,但是,镍纳米颗粒经常表现较差的催化性能。在本... 电催化二氧化碳(CO_(2))还原被认为是将CO_(2)转化为可再生能源产品的一种有前途的方法。开发性能优异的电催化剂高效完成这一重要反应是关键。镍基催化剂广泛应用于电催化CO_(2)还原研究,但是,镍纳米颗粒经常表现较差的催化性能。在本文中,通过在氮气气氛中高温热解镍基金属有机骨架(MOF)、尿素和炭黑混合物,获得了镍纳米颗粒负载于多孔碳氮中的催化材料(NiNPs-NC)。有趣的是,NiNPs-NC在H型和流动相电池中都表现出优异的CO_(2)电还原性能。在H型电解池和-0.67–-1.07 V vs.RHE(可逆氢电极)电位窗口内,NiNPs-NC催化CO_(2)还原为CO的法拉第效率大于90%,其中,在-0.87 V vs.RHE时,CO的法拉第效率约为100%。在流动相电解池和-0.50–-0.70 V vs.RHE电位窗口内,NiNPs-NC催化CO_(2)还原为CO的选择性大于95%。电化学阻抗谱图和塔菲尔斜率表征显示,NiNPs-NC的高催化活性归因于其在催化过程中的快速电荷转移。本文提供了一种制备高效CO_(2)电还原催化剂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纳米颗粒 催化 二氧化碳还原 金属有机框架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配位提升二氧化碳还原铁基电催化剂性能研究
10
作者 陈志强 赵楠楠 +3 位作者 蒋榕培 孙海云 刘梦然 方涛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3-168,174,共7页
采用快速焙烧结合可控诱导的策略,通过诱导铁基前驱体中的铁物种与碳载体中的氧元素生成配位键,进而达到有效提升二氧化碳还原铁基电催化剂性能的目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表征结果表明,快速焙烧结合可控诱导的策略可有效诱导Fe—O... 采用快速焙烧结合可控诱导的策略,通过诱导铁基前驱体中的铁物种与碳载体中的氧元素生成配位键,进而达到有效提升二氧化碳还原铁基电催化剂性能的目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表征结果表明,快速焙烧结合可控诱导的策略可有效诱导Fe—O键的生成,进而有效调控铁基电催化剂的电子性能。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氧配位修饰的铁基电催化剂的作用下,在410 mV(-0.56~-0.97 V)的宽电位范围内,一氧化碳的法拉第效率可持续保持接近100%的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还原 氧配位 铁基催化 法拉第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基催化剂电还原二氧化碳为甲酸研究进展
11
作者 陈富强 仲兆平 戚仁志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051-3060,共10页
电化学二氧化碳还原(ECO_(2)RR)通过可再生能源制备高能量化学品或燃料对碳中和具有巨大价值。尤其是以铜基催化剂进行的ECO_(2)RR,其成本优势和卓越的催化活性使其成为最有前景的策略。在ECO_(2)RR的各种产物中,甲酸作为优秀的储氢材... 电化学二氧化碳还原(ECO_(2)RR)通过可再生能源制备高能量化学品或燃料对碳中和具有巨大价值。尤其是以铜基催化剂进行的ECO_(2)RR,其成本优势和卓越的催化活性使其成为最有前景的策略。在ECO_(2)RR的各种产物中,甲酸作为优秀的储氢材料和内燃机燃料展现出工业化生产潜力。本文针对近年来过渡金属族的铜基催化剂在制备甲酸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从ECO_(2)RR制甲酸机理出发,综述了铜基催化剂在ECO_(2)RR制甲酸领域取得的重要研究进展,其中以典型催化剂为例分析ECO_(2)RR生成甲酸的策略,包括形貌结构、表面价态、合金化、晶面效应、空位和碳载体等,重点讨论了活性位点数量以及关键中间体*OCHO的形成对甲酸产物选择性的影响,最后总结了该领域面临的挑战以及从原位表征、科学计算和反应条件等角度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 二氧化碳还原 铜基催化 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用铜基催化剂设计策略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逸群 李敦 +2 位作者 闵媛媛 李雨窈 黄宏文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57,共17页
随着全球经济增长,对能源需求不断攀升,进而推动了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可避免导致CO_(2)排放量的持续上升。为有效应对这一环境挑战,电催化CO_(2)还原(CO_(2)RR)技术应运而生,并迅速成为研究热点。该技术不仅可将CO_(2)转换为燃料和化学... 随着全球经济增长,对能源需求不断攀升,进而推动了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可避免导致CO_(2)排放量的持续上升。为有效应对这一环境挑战,电催化CO_(2)还原(CO_(2)RR)技术应运而生,并迅速成为研究热点。该技术不仅可将CO_(2)转换为燃料和化学品,而且有助于实现可再生能源储存。在众多催化剂中,铜基催化剂因其能高效将CO_(2)直接转化为高价值多碳化学品(如乙烯和乙醇)而受到关注。近年来,铜基CO_(2)RR催化剂优化设计进展显著,主要集中在提高催化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上。重点综述了近年来电催化CO_(2)RR用铜基催化剂的优化设计策略研究进展。从调控催化活性和选择性以及稳定性2方面,分别讨论了晶面工程、合金化处理、铜氧化态调节、催化剂表面功能化和缺陷工程等代表性调控策略的研究进展,探讨了电催化剂的核心参数(组成、微观结构、形貌、尺寸等)对催化剂性能的协同效应。最后对未来电催化CO_(2)RR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并分析当前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化学还原 催化 铜基催化 纳米晶体合成 改性 高值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催化剂、电解液、反应器和隔膜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彭芦苇 张杨 +2 位作者 何瑞楠 徐能能 乔锦丽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9-62,共24页
人类社会的正常运转非常依赖化石能源,然而化石能源的消耗已导致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同时空气中CO_(2)的含量从工业革命以来一直攀升。将CO_(2)通过催化反应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燃料和化学品,不仅可以缓解环境问题,还开辟了一种燃料合成新... 人类社会的正常运转非常依赖化石能源,然而化石能源的消耗已导致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同时空气中CO_(2)的含量从工业革命以来一直攀升。将CO_(2)通过催化反应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燃料和化学品,不仅可以缓解环境问题,还开辟了一种燃料合成新路径,其中电催化CO_(2)还原技术由于条件温和、反应可控、对环境友好和产物众多受到广泛关注。电催化CO_(2)技术有四个关键步骤:(1)电荷传输(电子从导电基底传输到电催化剂);(2)表面转化(CO_(2)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并被活化);(3)电荷传输(电子从催化剂表面传输到CO_(2)中间体);(4)传质效应(CO_(2)从电解质扩散到催化剂表面,产物以反向路径扩散),前两个步骤依赖于具有丰富有效活性位点的催化剂,后两个步骤依赖于电解质的性质、隔膜的类型和电解池的配置。本文从工业化和商业化电催化CO_(2)技术出发,系统地归纳催化剂的发展、电解液的影响、反应器的进展和隔膜的类型,最后对电催化CO_(2)还原的产业化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 催化 解液 隔膜 反应 工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酸性体系研究进展
14
作者 孙亚洲 徐沙 +2 位作者 邹金含 吴智华 谢顺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1-56,共6页
利用可再生能源提供的电能电催化还原CO_(2)制高值化学品和燃料,为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危机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具有巨大的实际应用潜力。目前研究较多的碱性和中性反应体系中CO_(2)易与氢氧根(OH^(-))反应生成碳酸盐或碳酸氢盐,造... 利用可再生能源提供的电能电催化还原CO_(2)制高值化学品和燃料,为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危机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具有巨大的实际应用潜力。目前研究较多的碱性和中性反应体系中CO_(2)易与氢氧根(OH^(-))反应生成碳酸盐或碳酸氢盐,造成CO_(2)损失的同时会降低反应体系的能量转化效率和稳定性。研究开发酸性体系的电催化还原CO_(2)反应(CO_(2)RR),有望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针对CO_(2)电催化还原的酸性体系展开讨论,系统整理了反应装置、催化剂、反应微环境对CO_(2)RR性能的影响以及酸性体系中的微观反应机理,最后针对酸性体系中催化剂设计、反应机理研究、反应微环境调控、反应器设计优化等提出前瞻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催化 还原 酸性解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普鲁士物前驱体铜基催化剂用于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制备多碳产物的研究
15
作者 李晶正 刘鑫宇 +1 位作者 姚琳 薛渊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6-161,共6页
以合成的铜铁类普鲁士物为前驱体,通过热解、还原及脱铁法制备了纳米铜催化剂颗粒,系统研究了热解温度(250、400℃)对催化剂性质及催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的热解温度导致CuFe-250含有更多碳氮元素残留,并导致了不同的催化效果。... 以合成的铜铁类普鲁士物为前驱体,通过热解、还原及脱铁法制备了纳米铜催化剂颗粒,系统研究了热解温度(250、400℃)对催化剂性质及催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的热解温度导致CuFe-250含有更多碳氮元素残留,并导致了不同的催化效果。与CuFe-250相比,CuFe-400拥有更高的乙烯和一氧化碳选择性,其中乙烯的法拉第效率峰值可达52%。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在二氧化碳电催化过程中,受催化剂影响的三相界面结构对产物的选择性具有关键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催化还原 类普鲁士物 铜基催化 多碳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基复合催化剂用于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性能研究
16
作者 罗丹洋 刘鑫宇 薛渊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0-166,共7页
由可再生能源驱动的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是碳中和的有效途径,但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仍存在低选择性、低产率、低稳定性和过电位等问题。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的性能与催化剂的结构和组成密切相关,因此,设计高活性的催化剂对二氧化碳电化学... 由可再生能源驱动的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是碳中和的有效途径,但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仍存在低选择性、低产率、低稳定性和过电位等问题。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的性能与催化剂的结构和组成密切相关,因此,设计高活性的催化剂对二氧化碳电化学的商业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煅烧三聚氰胺制备的C_(3)N_(4)作为银纳米颗粒的载体合成均匀分布的Ag/C_(3)N_(4),用于提高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制备一氧化碳的活性。C_(3)N_(4)含有富电子氮原子,作为载体能够改性金属Ag的电子结构,从而优化复合催化剂的电催化活性;Ag纳米颗粒均匀分散在C_(3)N_(4)载体上可以提高活性面积、避免团聚,进而提高反应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Ag/C催化剂和纯Ag纳米催化剂,Ag/C_(3)N_(4)催化剂提高了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制备一氧化碳的选择性、反应速率和稳定性。在电流密度为100 mA/cm^(2)以上反应7 h后,一氧化碳法拉第效率仍维持在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催化还原 金属-载体相互作用 银基催化 C_(3)N_(4) 氧化碳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金属在二氧化碳电还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7
作者 蒋昕皓 张承龙 +3 位作者 王瑞雪 马恩 陈胜文 张西华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9-140,共12页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化石燃料的重度依赖导致全球大气中的CO_(2)浓度逐年上涨,已经引起了温室效应加剧、导致全球气温上升和海水酸化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已经成为当前科研领域的热点之一。现阶段,针对CO_(2)的...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化石燃料的重度依赖导致全球大气中的CO_(2)浓度逐年上涨,已经引起了温室效应加剧、导致全球气温上升和海水酸化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已经成为当前科研领域的热点之一。现阶段,针对CO_(2)的减排问题有捕获封存和资源化利用两个方向,而其中CO_(2)的资源化化学利用备受关注,科研工作者开发了各种还原催化剂,其中液态合金是近几年来广泛应用于二氧化碳还原领域的新兴材料,它避免了传统固态催化剂容易产生催化点位结焦而导致失活的问题。综述了近年液态金属在二氧化碳电还原中的应用和作用机理,最后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液态金属 催化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凌 李明时 孟益民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76-81,共6页
用复合电镀法制备 In-TiO_2、Sn-TiO_2复合电极;合金电镀法制备不同组成的 Pb-Sn 合金电极.用电化学测量方法考察了上述电极及相应的纯金属电极对 CO_2在 DMSO+0.1M Bu_4NBr溶液中还原反应的电催化活性.并对反应主要产物及其电流效率进... 用复合电镀法制备 In-TiO_2、Sn-TiO_2复合电极;合金电镀法制备不同组成的 Pb-Sn 合金电极.用电化学测量方法考察了上述电极及相应的纯金属电极对 CO_2在 DMSO+0.1M Bu_4NBr溶液中还原反应的电催化活性.并对反应主要产物及其电流效率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选择适当的复合材料有可能制各出对特定反应具高活性的复合电催化电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还原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反应的铜基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雷文 肖卫平 王得丽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55-466,共12页
二氧化碳(CO2)电催化还原对于解决目前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能产生一定经济效益.本文简要概述了水溶液体系中电化学还原CO2的发展现状,从铜基催化剂的结构/形貌两方面着手,介绍了近年来的最新研究进展... 二氧化碳(CO2)电催化还原对于解决目前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能产生一定经济效益.本文简要概述了水溶液体系中电化学还原CO2的发展现状,从铜基催化剂的结构/形貌两方面着手,介绍了近年来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结合当前发展状况,从能源和经济等角度出发,对未来铜基电极材料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催化 还原 极材料 铜基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应力效应调控钯纳米晶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性能 被引量:1
20
作者 包信和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51-652,共2页
目前,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液体燃料、化学品、电和热等主要依赖石油、煤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经过工业炼制或高效燃烧等过程转化。在转化过程中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对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提供... 目前,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液体燃料、化学品、电和热等主要依赖石油、煤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经过工业炼制或高效燃烧等过程转化。在转化过程中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对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提供了一条将作为排放物的CO2高效转变为高值化学品新途径。简单地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还原 二氧化碳 还原性能 应力效应 纳米晶 调控 表面 转化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