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输电线路短路电流对埋地管道电位抬升及抑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段绍辉
宗伟
+3 位作者
周灵杰
阮江军
黄道春
陈辉荣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9-94,共6页
针对城市中输电线路与埋地油气金属管道临近问题,通过建立架空导/地线-杆塔-接地网-埋地管道一体化电磁场计算模型,综合考虑导线和避雷线对金属管道的感性耦合影响以及杆塔入地电流对管道的阻性耦合影响。基于此模型研究土壤电阻率、临...
针对城市中输电线路与埋地油气金属管道临近问题,通过建立架空导/地线-杆塔-接地网-埋地管道一体化电磁场计算模型,综合考虑导线和避雷线对金属管道的感性耦合影响以及杆塔入地电流对管道的阻性耦合影响。基于此模型研究土壤电阻率、临近距离、管道参数、交叉跨越角度以及不同供流方式对金属管道电位、防腐层耐受电压的影响规律,并开展管道电位抬升的抑制方法研究,可以为输电线路发生接地短路故障时临近燃油(气)管道安全防护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埋地金属管道
电位抬升
抑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牵引变电所地返回电流及接地网电位抬升研究
被引量:
12
2
作者
贾秀芳
马益锋
+1 位作者
黄俊
赵成勇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6-119,126,共5页
分析了交流电气化铁路中牵引回流在钢轨和地中的分布,推导了流经牵引变电所接地网的地返回电流和接地网电位抬升。在PSCAD/EMTDC环境下搭建牵引供电系统仿真模型,研究了钢轨大地间泄漏电导、大地电阻率和牵引变电所接地网接地电阻对地...
分析了交流电气化铁路中牵引回流在钢轨和地中的分布,推导了流经牵引变电所接地网的地返回电流和接地网电位抬升。在PSCAD/EMTDC环境下搭建牵引供电系统仿真模型,研究了钢轨大地间泄漏电导、大地电阻率和牵引变电所接地网接地电阻对地返回电流及地网电位抬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返回电流和地网电位抬升受钢轨大地泄漏电导和接地网接地电阻影响较大,受大地电阻率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化铁路
牵引回流
地返回电流
接地网
电位抬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初始长连续电流引起的地电位抬升和SPD损坏
被引量:
5
3
作者
陈绍东
张义军
+3 位作者
颜旭
杜赛
吕伟涛
张阳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6-246,共11页
在电子电气系统接地领域,地电位抬升对电子设备的破坏效应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基于触发闪电技术,开展了地网地电位抬升冲击电涌保护器(surge protective device,SPD)的观测试验,重点分析了触发闪电初始长连续电流过程对SPD的冲击和损...
在电子电气系统接地领域,地电位抬升对电子设备的破坏效应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基于触发闪电技术,开展了地网地电位抬升冲击电涌保护器(surge protective device,SPD)的观测试验,重点分析了触发闪电初始长连续电流过程对SPD的冲击和损坏效应.结果发现,触发闪电注入地网后,闪电的初始长连续电流和继后回击的共同作用下很容易造成额定通流量的SPD损坏,当流经SPD的能量累积达到一定程度时仅初始长连续电流过程也会损坏SPD;冲击SPD的效应与初始长连续电流过程的不同的波形密切相关,当长连续电流过程叠加上升沿较快幅值较大的初始连续电流脉冲(ICCP,initial continuous current pulse)时,流经SPD的能量会迅速增加,是长连续电流过程中SPD损坏的最为关键因子.个例分析发现,当初始长连续电流过程持续时间和平均电流量级达到100 ms和200 A左右,泄放电量为25 C,流经SPD的能量达1000 J左右,易造成标称放电电流20 kA甚至更高的SPD损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发闪电
初始长连续电流
地
电位抬升
SPD
损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触发闪电产生的地网地电位抬升及暂态效应
被引量:
7
4
作者
颜旭
张义军
+2 位作者
杜赛
陈绍东
吕伟涛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7-256,共10页
对2019年夏季广州市从化区3个雷暴过程中7次触发闪电过程的39次继后回击和10次M分量及其对应的地电位抬升(ground potential rise,GPR)电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发现:39次继后回击对应的地电位抬升电压峰值几何平均值能达到-138.97 kV...
对2019年夏季广州市从化区3个雷暴过程中7次触发闪电过程的39次继后回击和10次M分量及其对应的地电位抬升(ground potential rise,GPR)电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发现:39次继后回击对应的地电位抬升电压峰值几何平均值能达到-138.97 kV,且波形具有明显的次峰,次峰几何平均值为-90.09 kV,约为最大峰值的64.86%;继后回击引起的地电位抬升电压主要由雷电流泄放引起(相关系数为0.94),感应耦合作用相对较弱(相关系数为0.55),而M分量过程对应的地电位抬升电压则均由雷电流泄放引起(相关系数为0.99).在雷电流瞬间冲击下,继后回击和M分量过程时的冲击接地电阻均小于工频接地电阻,M分量过程的冲击接地电阻平均值为12.02Ω,继后回击过程为10.87Ω.M分量半峰宽度可达毫秒量级,会使浪涌保护器长时间处于动作状态,极易引起浪涌保护器热崩溃损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发闪电
地
电位抬升
电压
继后回击
M分量
冲击接地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次触发闪电地电位抬升引发的氧化锌电涌保护器损坏事件分析
被引量:
4
5
作者
陈绍东
张义军
+3 位作者
颜旭
杜赛
吕伟涛
张阳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20-328,共9页
基于触发闪电开展了电流注入地网后地电位抬升反击氧化锌电涌保护器的试验研究。结合真实雷电环境下测量的电涌保护器两端残压和流经电流的数据,对一次触发闪电引发的氧化锌电涌保护器损坏事件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电流注入地网后,回...
基于触发闪电开展了电流注入地网后地电位抬升反击氧化锌电涌保护器的试验研究。结合真实雷电环境下测量的电涌保护器两端残压和流经电流的数据,对一次触发闪电引发的氧化锌电涌保护器损坏事件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电流注入地网后,回击过程瞬间的大能量和长连续电流过程累积的能量相互叠加共同作用损坏了氧化锌电涌保护器。回击发生时,较大的地电位抬升反击特别是电压的快速上升阶段,氧化锌电涌保护器内部半导体结构(晶界层或晶粒)很容易遭到局部破坏,形成穿孔,电压波沿着破坏的晶界层“漏洞”迅速通过,氧化锌电阻片失去钳制作用,而当电压缓慢下降时,电压在氧化锌电涌保护器内部晶界层的分布趋于均匀,没有损坏的晶界结构又恢复了氧化锌电涌保护器的钳制功能。长连续电流过程形成的残压较小,但其持续时间很长,可达几十甚至上百毫秒,事件中多次致使SPD钳制功能的失效。4次回击过程地电位抬升反击流经氧化锌电涌保护器的电流峰值最大为7.1 kA,平均值5.4 kA,占触发闪电注入电流的28.9%。流经SPD的电量范围0.15~0.58 C,平均值0.44 C,其值大于8/20μs标称放电电流20 kA单脉冲释放的电量(0.37 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触发闪电
地
电位抬升
残压
流经SPD电流
氧化锌电涌保护器
损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次触发闪电引起的地网地电位抬升观测及分析
被引量:
5
6
作者
颜旭
揣国权
+3 位作者
王孝波
李哲
杜赛
张义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120-4128,共9页
雷电流通过地网泄放时,会使地网上的电位显著升高,极具破坏性。因此,基于人工触发闪电技术,分析了触发闪电雷电流波形特征和对应的地电位抬升波形特征,并结合CST软件进行了仿真建模与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发现,4次回击过程引起的...
雷电流通过地网泄放时,会使地网上的电位显著升高,极具破坏性。因此,基于人工触发闪电技术,分析了触发闪电雷电流波形特征和对应的地电位抬升波形特征,并结合CST软件进行了仿真建模与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发现,4次回击过程引起的地电位抬升最大值可达-353.49 kV,平均值为-254.69 kV,电压波形半峰宽度明显大于对应过程的雷电流波形,约为后者的1.8倍;雷电流直击地网时,由于地网暂态效应作用,当回击电流较大时(-25.80 kA),冲击接地电阻偏小,其值约是工频接地电阻的86.5%;当回击电流较小时(-9.07 kA),冲击接地电阻偏大,其值约是工频接地电阻的1.4倍。通过Heidler函数和双指数函数可以较好地模拟雷电流波形,地电位抬升模拟结果显示,上升沿和峰值较为接近观测值,半峰宽度比实测值小,模型难以模拟自然过程的火花效应,是造成模拟与实测结果存在偏差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触发闪电
回击电流
地网
地
电位抬升
冲击接地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输电线路短路电流对埋地管道电位抬升及抑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段绍辉
宗伟
周灵杰
阮江军
黄道春
陈辉荣
机构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
出处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9-9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977152)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科技项目(SZKJXM20170894)。
文摘
针对城市中输电线路与埋地油气金属管道临近问题,通过建立架空导/地线-杆塔-接地网-埋地管道一体化电磁场计算模型,综合考虑导线和避雷线对金属管道的感性耦合影响以及杆塔入地电流对管道的阻性耦合影响。基于此模型研究土壤电阻率、临近距离、管道参数、交叉跨越角度以及不同供流方式对金属管道电位、防腐层耐受电压的影响规律,并开展管道电位抬升的抑制方法研究,可以为输电线路发生接地短路故障时临近燃油(气)管道安全防护提供指导。
关键词
输电线路
埋地金属管道
电位抬升
抑制方法
Keywords
transmission line
buried metal pipeline
potential rise
suppression method
分类号
TM75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牵引变电所地返回电流及接地网电位抬升研究
被引量:
12
2
作者
贾秀芳
马益锋
黄俊
赵成勇
机构
华北电力大学电力系统保护与动态安全监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6-119,126,共5页
基金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E2011502097)~~
文摘
分析了交流电气化铁路中牵引回流在钢轨和地中的分布,推导了流经牵引变电所接地网的地返回电流和接地网电位抬升。在PSCAD/EMTDC环境下搭建牵引供电系统仿真模型,研究了钢轨大地间泄漏电导、大地电阻率和牵引变电所接地网接地电阻对地返回电流及地网电位抬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返回电流和地网电位抬升受钢轨大地泄漏电导和接地网接地电阻影响较大,受大地电阻率影响较小。
关键词
电气化铁路
牵引回流
地返回电流
接地网
电位抬升
Keywords
electrified railway
traction return current
earth-return current
grounding grid
ground potential rise
分类号
TM922.4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TM862 [电气工程—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初始长连续电流引起的地电位抬升和SPD损坏
被引量:
5
3
作者
陈绍东
张义军
颜旭
杜赛
吕伟涛
张阳
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大气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雷电物理和防护工程实验室
出处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6-246,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2017YFC15015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5007)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8Z003)。
文摘
在电子电气系统接地领域,地电位抬升对电子设备的破坏效应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基于触发闪电技术,开展了地网地电位抬升冲击电涌保护器(surge protective device,SPD)的观测试验,重点分析了触发闪电初始长连续电流过程对SPD的冲击和损坏效应.结果发现,触发闪电注入地网后,闪电的初始长连续电流和继后回击的共同作用下很容易造成额定通流量的SPD损坏,当流经SPD的能量累积达到一定程度时仅初始长连续电流过程也会损坏SPD;冲击SPD的效应与初始长连续电流过程的不同的波形密切相关,当长连续电流过程叠加上升沿较快幅值较大的初始连续电流脉冲(ICCP,initial continuous current pulse)时,流经SPD的能量会迅速增加,是长连续电流过程中SPD损坏的最为关键因子.个例分析发现,当初始长连续电流过程持续时间和平均电流量级达到100 ms和200 A左右,泄放电量为25 C,流经SPD的能量达1000 J左右,易造成标称放电电流20 kA甚至更高的SPD损坏.
关键词
触发闪电
初始长连续电流
地
电位抬升
SPD
损坏
Keywords
triggered lightning
initial long continuous current
ground potential rise
surge protective de-vice
damage
分类号
P427.3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触发闪电产生的地网地电位抬升及暂态效应
被引量:
7
4
作者
颜旭
张义军
杜赛
陈绍东
吕伟涛
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大气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雷电物理和防护工程实验室
出处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7-256,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2017YFC1501506)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18LASW-B14)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8Z003)。
文摘
对2019年夏季广州市从化区3个雷暴过程中7次触发闪电过程的39次继后回击和10次M分量及其对应的地电位抬升(ground potential rise,GPR)电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发现:39次继后回击对应的地电位抬升电压峰值几何平均值能达到-138.97 kV,且波形具有明显的次峰,次峰几何平均值为-90.09 kV,约为最大峰值的64.86%;继后回击引起的地电位抬升电压主要由雷电流泄放引起(相关系数为0.94),感应耦合作用相对较弱(相关系数为0.55),而M分量过程对应的地电位抬升电压则均由雷电流泄放引起(相关系数为0.99).在雷电流瞬间冲击下,继后回击和M分量过程时的冲击接地电阻均小于工频接地电阻,M分量过程的冲击接地电阻平均值为12.02Ω,继后回击过程为10.87Ω.M分量半峰宽度可达毫秒量级,会使浪涌保护器长时间处于动作状态,极易引起浪涌保护器热崩溃损坏.
关键词
触发闪电
地
电位抬升
电压
继后回击
M分量
冲击接地电阻
Keywords
triggered lightning
ground potential rise
return stroke
M-component
impulse grounding re-sistance
分类号
P427.3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次触发闪电地电位抬升引发的氧化锌电涌保护器损坏事件分析
被引量:
4
5
作者
陈绍东
张义军
颜旭
杜赛
吕伟涛
张阳
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复旦大学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20-328,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5007)
广东省气象局科学技术研究项目(GRMC2017M01)共同资助。
文摘
基于触发闪电开展了电流注入地网后地电位抬升反击氧化锌电涌保护器的试验研究。结合真实雷电环境下测量的电涌保护器两端残压和流经电流的数据,对一次触发闪电引发的氧化锌电涌保护器损坏事件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电流注入地网后,回击过程瞬间的大能量和长连续电流过程累积的能量相互叠加共同作用损坏了氧化锌电涌保护器。回击发生时,较大的地电位抬升反击特别是电压的快速上升阶段,氧化锌电涌保护器内部半导体结构(晶界层或晶粒)很容易遭到局部破坏,形成穿孔,电压波沿着破坏的晶界层“漏洞”迅速通过,氧化锌电阻片失去钳制作用,而当电压缓慢下降时,电压在氧化锌电涌保护器内部晶界层的分布趋于均匀,没有损坏的晶界结构又恢复了氧化锌电涌保护器的钳制功能。长连续电流过程形成的残压较小,但其持续时间很长,可达几十甚至上百毫秒,事件中多次致使SPD钳制功能的失效。4次回击过程地电位抬升反击流经氧化锌电涌保护器的电流峰值最大为7.1 kA,平均值5.4 kA,占触发闪电注入电流的28.9%。流经SPD的电量范围0.15~0.58 C,平均值0.44 C,其值大于8/20μs标称放电电流20 kA单脉冲释放的电量(0.37 C)。
关键词
人工触发闪电
地
电位抬升
残压
流经SPD电流
氧化锌电涌保护器
损坏
Keywords
artificially triggered lightning
ground potential rise
residual voltage
current flowing through SPD
ZnO surge protective device
damage
分类号
P427.3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次触发闪电引起的地网地电位抬升观测及分析
被引量:
5
6
作者
颜旭
揣国权
王孝波
李哲
杜赛
张义军
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州市气象局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电子工程学院
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大气科学研究院
出处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120-4128,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1501506)
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2018LASW–B14)。
文摘
雷电流通过地网泄放时,会使地网上的电位显著升高,极具破坏性。因此,基于人工触发闪电技术,分析了触发闪电雷电流波形特征和对应的地电位抬升波形特征,并结合CST软件进行了仿真建模与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发现,4次回击过程引起的地电位抬升最大值可达-353.49 kV,平均值为-254.69 kV,电压波形半峰宽度明显大于对应过程的雷电流波形,约为后者的1.8倍;雷电流直击地网时,由于地网暂态效应作用,当回击电流较大时(-25.80 kA),冲击接地电阻偏小,其值约是工频接地电阻的86.5%;当回击电流较小时(-9.07 kA),冲击接地电阻偏大,其值约是工频接地电阻的1.4倍。通过Heidler函数和双指数函数可以较好地模拟雷电流波形,地电位抬升模拟结果显示,上升沿和峰值较为接近观测值,半峰宽度比实测值小,模型难以模拟自然过程的火花效应,是造成模拟与实测结果存在偏差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人工触发闪电
回击电流
地网
地
电位抬升
冲击接地电阻
Keywords
artificially triggered lightning
return stroke current
grounding grid
ground potential rise
impulse grounding resistance
分类号
TM862 [电气工程—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输电线路短路电流对埋地管道电位抬升及抑制方法研究
段绍辉
宗伟
周灵杰
阮江军
黄道春
陈辉荣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牵引变电所地返回电流及接地网电位抬升研究
贾秀芳
马益锋
黄俊
赵成勇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初始长连续电流引起的地电位抬升和SPD损坏
陈绍东
张义军
颜旭
杜赛
吕伟涛
张阳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触发闪电产生的地网地电位抬升及暂态效应
颜旭
张义军
杜赛
陈绍东
吕伟涛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一次触发闪电地电位抬升引发的氧化锌电涌保护器损坏事件分析
陈绍东
张义军
颜旭
杜赛
吕伟涛
张阳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1次触发闪电引起的地网地电位抬升观测及分析
颜旭
揣国权
王孝波
李哲
杜赛
张义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