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轨道交通车辆牵引电传动系统的调制与控制策略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治国 郑泽东 +1 位作者 李永东 李贵彬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223-232,共10页
针对轨道交通车辆牵引电传动系统,研究适应全速度范围的多模式调制方法以及与之相应的混合控制方法。首先,分析轨道车辆牵引电传动系统的特点,提出与之对应的多模式调制方法。其次,在分析多模式调制方法特点以及改进矢量控制方法存在问... 针对轨道交通车辆牵引电传动系统,研究适应全速度范围的多模式调制方法以及与之相应的混合控制方法。首先,分析轨道车辆牵引电传动系统的特点,提出与之对应的多模式调制方法。其次,在分析多模式调制方法特点以及改进矢量控制方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由矢量控制和转差频率控制构成的混合控制方法。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多模式调制方法以及混合控制方法的有效性。混合控制方法避免了单脉冲调制模式下的磁场定向和弱磁控制,简化了控制算法,提高了单脉冲调制时系统控制的可靠性。矢量控制和转差频率控制之间的切换方法是混合控制方法实现的关键,本文对该切换方法进行了详细讨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保证两种控制方法之间的平滑切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车辆 牵引电传动系统 多模式调制策略 混合控制策略 矢量控制和转差频率控制之间的切换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履带车辆电传动系统发动机的建模、控制与仿真 被引量:4
2
作者 张豫南 葛蕴珊 +1 位作者 颜南明 谢永海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14,共5页
履带车辆电传动系统是全电战斗车辆的基础 ,柴油机—发电机机组又是电传动中的重要部分。如何对柴油机进行建模与控制是很重要的问题。首先用RBF神经网络对发动机进行辨识、建模 ,其次以特定的“复合”功率—转速特性曲线为目标 ,对发... 履带车辆电传动系统是全电战斗车辆的基础 ,柴油机—发电机机组又是电传动中的重要部分。如何对柴油机进行建模与控制是很重要的问题。首先用RBF神经网络对发动机进行辨识、建模 ,其次以特定的“复合”功率—转速特性曲线为目标 ,对发动机进行模糊控制 ,最后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到的控制方法和结论对电传动系统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履带车辆 电传动系统 发动机 柴油机 建模与控制 仿真结果 功率 RBF神经网络 模糊控制 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履带车辆电传动系统减速机构热特性 被引量:4
3
作者 马田 王志涛 +2 位作者 张欣 庞大千 高晓宇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170-2179,共10页
为进一步提升履带车辆的运行稳定性,采用一维与三维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履带车辆电传动系统减速机构热特性研究。利用一维软件快速计算减速机构各润滑冷却孔口出口压力和流量,以及功率损失和热量传递路径,作为三维软件的仿真边界条件;利用... 为进一步提升履带车辆的运行稳定性,采用一维与三维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履带车辆电传动系统减速机构热特性研究。利用一维软件快速计算减速机构各润滑冷却孔口出口压力和流量,以及功率损失和热量传递路径,作为三维软件的仿真边界条件;利用三维软件仿真润滑流场和温度场,得到减速机构温度分布情况。分析履带车辆电传动系统机械构件热特性研究流程,研究过程充分显示了一维与三维软件相结合的仿真方法在齿轮热特性分析中的有效性,提升了仿真结果精度,缩短了仿真时间,为履带车辆电传动系统热特性研究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履带车辆 电传动系统 减速机构 热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甲车辆混合电传动系统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庞宾宾 廖自力 +1 位作者 闫之峰 藏克茂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5-258,共4页
装甲车辆混合电传动系统作为新兴的陆战平台动力推进系统,出现了各式各样的传动方案,为了选择较优的方案,实现装甲车辆混合电传动系统方案的优化设计,利用模糊聚类的相似关系与粗集理论,采用基于可辨识矩阵的启发式约简法对混合电传动... 装甲车辆混合电传动系统作为新兴的陆战平台动力推进系统,出现了各式各样的传动方案,为了选择较优的方案,实现装甲车辆混合电传动系统方案的优化设计,利用模糊聚类的相似关系与粗集理论,采用基于可辨识矩阵的启发式约简法对混合电传动系统的属性进行约简,并通过模糊聚类法形成粗糙集下的决策信息系统,计算出约简后各属性的权重,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加权求和的方法对各方案进行综合性能的评价。最后,对目前比较典型的四种混合电传动方案的评估,得到了混合电传动方案性能优劣的排序,并对排序结果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电传动系统 粗集理论 约简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间优化微型电动车电传动系统优化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杨磊 宋欣 +1 位作者 李艳聪 王莉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36-241,共6页
微型电动车电传动系是机、电、磁、热等多种能量耦合的复杂系统,在电源存储技术未有较大突破前,对整车驱动系统的零部件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使其合理匹配,可改善电动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通过建立电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微型电动... 微型电动车电传动系是机、电、磁、热等多种能量耦合的复杂系统,在电源存储技术未有较大突破前,对整车驱动系统的零部件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使其合理匹配,可改善电动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通过建立电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微型电动车在行驶工况下的能量功率损失、续驶里程数学模型,建立了优化算法的目标函数;根据设计要求,建立了加速度性能、爬坡性能等约束条件,然后引入区间优化算法,得到了较为理想的速比范围。根据机电相似系统的概念,引入电学中最大传输功率原理,利用阻抗匹配的概念来分析电动车的经济性,然后采用区间优化与阻抗匹配相结合的方法确定驱动系统各参数的具体值,使各参数之间达到最优匹配,传递功率最大,能耗损失最小,经济性最好。结果证明采用区间优化算法选择参数与阻抗匹配确定参数的方法具有很强的机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动车 区间优化 阻抗匹配 电传动系统 参数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内燃机车电传动系统及牵引电机的技术进步
6
作者 姚陶生 《铁道机车车辆》 2002年第B12期152-154,共3页
我国交直内燃机车的电传动系统及牵引电机随机车一起历经了 30年的发展 ,有了长足的进步 ,主要表现在设计思想系统化、设计手段现代化、材料水平提高、制造手段丰富、试验能力增强 ,应用更加成熟合理。系统、电机部件的性能指标和使用... 我国交直内燃机车的电传动系统及牵引电机随机车一起历经了 30年的发展 ,有了长足的进步 ,主要表现在设计思想系统化、设计手段现代化、材料水平提高、制造手段丰富、试验能力增强 ,应用更加成熟合理。系统、电机部件的性能指标和使用可靠性都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传动系统 牵引 技术进步 性能参数 交直流传动内燃机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电动轮矿用卡车电传动系统控制方案 被引量:7
7
作者 徐煦 包玮玮 +2 位作者 王晗 高玉 申焱华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0-38,共9页
大型电动轮矿用卡车功率需求波动大,对加速时的后备功率和制动时的能量回收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传统混合动力车辆采用的发电机组与单一动力电池并联供电的方式难以满足车辆对峰值功率和能量的双重需求。针对该问题,设计了大型电动轮矿... 大型电动轮矿用卡车功率需求波动大,对加速时的后备功率和制动时的能量回收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传统混合动力车辆采用的发电机组与单一动力电池并联供电的方式难以满足车辆对峰值功率和能量的双重需求。针对该问题,设计了大型电动轮矿用卡车电传动系统控制方案,并提出基于功率跟随与母线电压调节相结合的能量协同控制策略。在能量控制过程中,以发电机组和电池组作为主能量源跟随目标需求功率,以超级电容为辅助能量源,采用超级电容与发电机组交替工作的方式调节直流母线电压,使车辆能够根据行驶工况自动选择合适的母线电压调节方式。考虑电池最大充电能力及寿命的限制,提出了由超级电容负责电路能量回收并根据超级电容剩余电量情况缓慢向电池转移能量的方法。对特定车辆极端行驶工况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案保证了车辆具有充足的行驶动力,提高了电传动系统的效率;减少了锂电池的反复充放电次数,有利于延长锂电池的使用寿命;保证了大功率波动时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提高了电传动系统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轮矿用卡车 混合动力矿用卡车 电传动系统 能量管理 协同控制 母线压调节 超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坦克电传动系统的发展和展望 被引量:4
8
作者 孙志红 谷中丽 《四川兵工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12-14,19,共4页
叙述了电传动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所需要的电动机及其控制策略。介绍了电传动系统的研究进展,并对它的未来发展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 电传动系统 未来发展 控制策略 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机械串联式电传动系统功率匹配及其控制 被引量:2
9
作者 孟凡为 胡永彪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9-144,共6页
电传动混合动力技术向工程机械的渗透使得工程机械日益向电驱动的方向发展,因此对工程机械电传动系统的关键基础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工程机械的特殊作业工况和作业环境,在保证工程机械动力性能的前提下,以提高燃油经济性为目标,基于... 电传动混合动力技术向工程机械的渗透使得工程机械日益向电驱动的方向发展,因此对工程机械电传动系统的关键基础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工程机械的特殊作业工况和作业环境,在保证工程机械动力性能的前提下,以提高燃油经济性为目标,基于工程机械串联式电传动系统功率匹配和控制的基础理论研究,对电传动系统的功率流和功率协调控制进行分析,从而为工程机械串联式电传动系统进一步优化设计和控制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机械 串联式电传动系统 功率匹配与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多摩都1000系单轨交通电动车组电传动系统
10
作者 高永军 张辉 《都市快轨交通》 2004年第S1期57-61,共5页
介绍单轨交通车辆的电传动系统,着重分析系统中VVVF逆变器及静止辅助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及控制特点,并指明该系统在国内单轨交通车辆上的使用价值。
关键词 单轨交通车辆 动车组 电传动系统 逆变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航工业“风力发电传动系统研制”基金项目通过验收
11
作者 亿霖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18-18,共1页
2014年10月16日,中航工业发动机在湖南株洲组织召开中航工业创新基金项目“风力发电传动系统研制”验收会。来自中航工业十几家成员单位的相关专家对项目进行了验收。
关键词 电传动系统 工业创新 基金项目 风力 湖南株洲 成员单位 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驱传动高速端齿轮系啸叫机理及优化设计
12
作者 葛海龙 赵治国 陈志鑫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09-1618,共10页
为解决高速电驱传动系统的齿轮啸叫问题,在传统齿轮修形方式的基础上,基于传动系统动态啮合刚度计算,探讨了电驱传动高速端齿轮系振动响应分析及结构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将高速端齿轮系离散为齿轮副单元和轴段单元并进一步耦合轴承—壳... 为解决高速电驱传动系统的齿轮啸叫问题,在传统齿轮修形方式的基础上,基于传动系统动态啮合刚度计算,探讨了电驱传动高速端齿轮系振动响应分析及结构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将高速端齿轮系离散为齿轮副单元和轴段单元并进一步耦合轴承—壳体单元,给出了对应单元的动力学方程,建立了系统动力学模型;其次,推导了动态啮合刚度数学模型,以齿轮副传递误差和动态啮合刚度乘积作为激励力,求解了系统扭转振动响应;之后,结合某电驱传动系统,开展了振动响应仿真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系统动力学模型及基于动态啮合刚度求解振动响应的有效性;最后,研究了不同齿轮副布局形式及零件结构对动态啮合刚度和传递误差的影响,制定了结构优化方案并对优化前后实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优化后高速端齿轮系振动响应明显下降,齿轮啸叫问题得到有效改善。研究结果可为电驱传动齿轮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动系统 高速端齿轮 动力学模型 动态啮合刚度 传递误差 扭转振动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储能单元串联式电传动车辆直流母线电压鲁棒控制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宋强 李松 Saeid Habibi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35-942,共8页
鉴于一般串联式电传动车辆带有一定容量的储能单元,导致系统体积大、成本高、寿命低等缺陷,提出一种无储能单元的串联式电传动系统,并针对取消储能单元带来的母线电压波动问题,在传统电压和电流双闭环PI控制基础上加入模糊控制,制定了... 鉴于一般串联式电传动车辆带有一定容量的储能单元,导致系统体积大、成本高、寿命低等缺陷,提出一种无储能单元的串联式电传动系统,并针对取消储能单元带来的母线电压波动问题,在传统电压和电流双闭环PI控制基础上加入模糊控制,制定了模糊自适应PI控制的直流母线电压控制策略,提出了PI参数的在线自整定方法。搭建无储能单元串联式电传动系统的Matlab/Simulink模型,对模型和控制策略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模糊自适应PI控制策略有利于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减小电压的超调量,增强系统鲁棒性,有更好的静、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式电传动系统 储能单元 直流母线 模糊自适应PI控制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钢自主研发交流电传动矿用自卸车成功运行
14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6-126,共1页
日前,首钢矿业在河北迁安首钢水矿召开自主研发交流电传动矿用自卸车成功运行的新闻发布会。交流电传动系统190t矿用自卸车研制的成功,标志着首钢矿业跻身于国际上可生产交流电传动系统的四家公司(卡特彼勒(Caterpillar)、GE公司... 日前,首钢矿业在河北迁安首钢水矿召开自主研发交流电传动矿用自卸车成功运行的新闻发布会。交流电传动系统190t矿用自卸车研制的成功,标志着首钢矿业跻身于国际上可生产交流电传动系统的四家公司(卡特彼勒(Caterpillar)、GE公司、西门子(Siemens))之一。国内生产的大吨位矿车电控系统(核心控制系统)完全实现了国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传动 矿用自卸车 自主研发 首钢 运行 电传动系统 新闻发布会 卡特彼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牵引变压器传导干扰建模与仿真
15
作者 王庆峰 周秋皓 +1 位作者 张健穹 李相强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8-92,共5页
为准确分析电力机车与电动车组牵引电传动系统的传导干扰问题,有必要建立一种牵引变压器的宽频等效电路模型。通常牵引变压器内部构造是未知的,只能基于牵引变压器外部端口测试的方法进行建模,因此采用三电容等效电路模型的建模方法。此... 为准确分析电力机车与电动车组牵引电传动系统的传导干扰问题,有必要建立一种牵引变压器的宽频等效电路模型。通常牵引变压器内部构造是未知的,只能基于牵引变压器外部端口测试的方法进行建模,因此采用三电容等效电路模型的建模方法。此外,对实际牵引变压器进行了测试,得到相关参数并建立模型,最后对比仿真与试验的结果,进一步验证了牵引变压器三电容等效电路模型的正确性。最后将该模型应用于牵引电传动系统,对其传导干扰进行了仿真,也体现了该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电传动系统 牵引变压器 传导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sis on Thermal Current Field in Powertrain Cabin of Tracked Vehicles With Electric Transmission System Configuration-2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豫南 李瀚飞 +4 位作者 颜南明 尚颖辉 王冬 李源 袁文涛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07年第1期1-6,共6页
The electric transmission system congfiguration-2 is one of the main electric drives for tracked vehicles. The geometrical model for the power-train cabin is established and the preliminary design for its cooling syst... The electric transmission system congfiguration-2 is one of the main electric drives for tracked vehicles. The geometrical model for the power-train cabin is established and the preliminary design for its cooling system is implemented. The mathematic model is established for thermal current field computation,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in the powertrain cabin. The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the powertrain cabin is optimized. The validity of the cooling system design is proved. The foundation for optimizing the whole electric transmission system configuration is lai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履带车辆 电传动系统 传系舱室 热流场 结构优化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n Modeling and Control Strategy for Electric Drive Motor of Tracked Vehicles 被引量:1
17
作者 廖自力 黄苏融 +1 位作者 马晓军 庞宾宾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CAS 2012年第2期65-69,共5页
Aimed at the requirements for electric transmission system of a military tracked vehicle, the motor's design indexes were analysed and calculated. A model based on saturate inductance parameter of interior permane... Aimed at the requirements for electric transmission system of a military tracked vehicle, the motor's design indexes were analysed and calculated. A model based on saturate inductance parameter of 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 (IPM) synchronous motor was brought forward by using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And its control strategy based on the largest running capability was studied also. The experiment results for a scale model show that the modelling method improves the model's accuracy, and the motor's control strategy is effec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用履带车辆 控制策略 驱动 建模方法 电传动系统 有限元分析 感参数 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获国家政策支持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18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8-48,共1页
为支持株洲构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体系,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部门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加强轨道交通装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着力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支持株洲突破交流电传动系统及网络控制、制动系统、牵引... 为支持株洲构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体系,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部门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加强轨道交通装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着力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支持株洲突破交流电传动系统及网络控制、制动系统、牵引电机和变压器等核心技术并实现产业化,占领全球技术创新制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装备 新兴产业 轨道 技术创新 家政 国家发改委 电传动系统 制造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机车和动车组车辆的制造技术
19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73-73,共1页
在TRAXX技术平台上,设计制造国际联运机车系列和未来的高速电动车组,是保证将来列车在欧洲各国铁路网无障碍运行的重要步骤。在这样的机车和动车上,采用符合欧洲统一技术运营标准的创新技术,包括牵引电传动系统、机车自动信号系统... 在TRAXX技术平台上,设计制造国际联运机车系列和未来的高速电动车组,是保证将来列车在欧洲各国铁路网无障碍运行的重要步骤。在这样的机车和动车上,采用符合欧洲统一技术运营标准的创新技术,包括牵引电传动系统、机车自动信号系统、转向架及机械装置部分等。车辆的构造特点,能够根据不同用户提出的要求进行改装,满足运营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动车组 制造技术 机车 车辆 电传动系统 技术平台 国际联运 设计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of active steering system with force and displacement coupled control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万忠 孙培坤 +1 位作者 刘顺 林逸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4期974-981,共8页
A novel active steering system with force and displacement coupled control(the novel AFS system) was introduced,which has functions of both the active steering and electric power steering.Based on the model of the nov... A novel active steering system with force and displacement coupled control(the novel AFS system) was introduced,which has functions of both the active steering and electric power steering.Based on the model of the novel AFS system and the vehicle three-degree of freedom system,the concept and quantitative formulas of the novel AFS system steering performance were proposed.The steering road feel and steering portability were set as the optimizing targets with the steering stability and steering portability as the constraint conditions.According to the features of constrained optimization of multi-variable function,a multi-variable genetic algorithm for the system parameter optimization was designed.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based on parametric optimization of the multi-objective genetic algorithm,the novel AFS system can improve the steering road feel,steering portability and steering stability,thus the optimization method can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novel AFS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hicle engineering active steering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multi-objective genetic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