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机器视觉的电主轴轴承损伤识别与检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罗良传 郭伟科 +3 位作者 张华伟 陈浩 王翔 廖菲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30-135,共6页
轴承是电主轴的核心回转部件,其稳定可靠的运行是确保电主轴正常运行的关键。针对高速电主轴核心回转部件轴承表面的裂纹损伤、润滑油污染等损伤识别检测难度大等问题,提出基于机器视觉的电主轴轴承损伤识别与检测系统。基于OpenCV库,... 轴承是电主轴的核心回转部件,其稳定可靠的运行是确保电主轴正常运行的关键。针对高速电主轴核心回转部件轴承表面的裂纹损伤、润滑油污染等损伤识别检测难度大等问题,提出基于机器视觉的电主轴轴承损伤识别与检测系统。基于OpenCV库,对采集到的电主轴回转部件角接触球轴承的图像进行特征分类与形态学预处理以及损伤特征图像的灰度化处理,并对轴承损伤特征图像进行标记以及边缘特征提取,基于Visual Studio自主开发的轴承损伤特征识别算法对分类的轴承损伤特征进行识别和检测,实现了对电主轴轴承损伤的在线实时识别与检测,且具有较高的识别速度与检测率,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主轴轴承 机器视觉 损伤识别与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电主轴轴承的油气润滑及其应用 被引量:16
2
作者 杨柳欣 李松生 《轴承》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25,共3页
油气润滑是轴承润滑的理想方式 ,在高速电主轴行业 ,油气润滑技术以其众多的优点成为高速主轴轴承润滑方式的首选。本文以高速电主轴的实际应用阐述油气润滑的优越性及其如何合理应用。
关键词 高速电主轴轴承 油气润滑 磨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主轴轴承油气润滑试验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姚银歌 郭丽娟 王广辉 《轴承》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2-34,共3页
介绍了电主轴轴承的润滑方式及工作原理,通过试验分析了油气量对电主轴轴承振动、振动稳定性及温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泵油间隔时间为120~150 s。
关键词 电主轴轴承 油气润滑 振动 温升 泵油间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主轴轴承高速性能的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许敏 赵冬初 +1 位作者 查全 周玉茹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135-141,共7页
根据Jones套圈控制理论建立的动静分析法,确定考虑球离心力和回转力矩,球和滚道之间的接触状态和运动状态,进而预测旋滚比.分析了影响高速性能的因素和实现高速化的途径.所得结论和计算程序对高速轴承的开发应用有实用价值.
关键词 轴承 旋滚比 套圈控制 高速性能 电主轴轴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润滑高速电主轴轴承零泄漏密封结构设计与仿真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杨霞 任洁琦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56-59,共4页
文章设计一种新型的迷宫密封与高压气体密封相结合的密封方式,利用Gambit和Fluent相关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基于两相流和瞬态模型模拟新型密封方式的密封原理,分析该系统的内部流场和压力分布。根据不同入口压力和密封间隙条件下的气液... 文章设计一种新型的迷宫密封与高压气体密封相结合的密封方式,利用Gambit和Fluent相关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基于两相流和瞬态模型模拟新型密封方式的密封原理,分析该系统的内部流场和压力分布。根据不同入口压力和密封间隙条件下的气液两相图,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最优密封压力和密封间隙。分析结果表明该非接触、动力密封结构密封效果良好,为水润滑高速电主轴轴承密封结构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主轴轴承 气体密封 水润滑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数控机床电主轴陶瓷球轴承的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汪建平 巫少龙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08年第8期86-87,90,共3页
文章对数控机床电主轴的支承进行分析,对球轴承的主要参数额定动载荷和预负荷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设计,并通过MATLAB软件优化编程。说明该软件对于高速电主轴优化设计的优越性。
关键词 电主轴轴承 优化设计 MATLAB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传递矩阵法识别电主轴系统滑动轴承油膜特性系数 被引量:2
7
作者 毛文贵 杨理诚 +1 位作者 李建华 王高升 《应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48-353,共6页
针对高速电主轴系统在重载下滑动轴承油腔复杂的情况,以及油膜特性系数不便于直接获取的难题,提出了基于改进的传递矩阵法识别滑动轴承油膜特性系数的参数识别方法。该方法将参数识别问题转化为最优化问题,通过最小化电主轴系统不平衡... 针对高速电主轴系统在重载下滑动轴承油腔复杂的情况,以及油膜特性系数不便于直接获取的难题,提出了基于改进的传递矩阵法识别滑动轴承油膜特性系数的参数识别方法。该方法将参数识别问题转化为最优化问题,通过最小化电主轴系统不平衡响应的实验值和计算值的偏差来识别滑动轴承油膜特性系数。针对建立电主轴系统动力学模型时要考虑电机转子的自重和电磁转矩的问题,提出改进Riccati传递矩阵法,建立滑动轴承油膜特性系数和转子不平衡量参数识别中的流固耦合动力学模型,引入电机的自重和电磁转矩,扩大状态向量维数为十维,获得计算电主轴系统的不平衡响应的位移传递矩阵模型。并采用隔代映射遗传算法来寻优。最后通过数值算例对这一方法的效率和精度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轴承-电主轴系统 参数识别 改进的传递矩阵法 油膜特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立式加工中心主轴轴承油气润滑设计 被引量:3
8
作者 王维 杨秀俊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0-62,共3页
对立式加工中心高速电主轴(轴承)油气润滑方式进行设计,包括润滑管路设计及主轴机械结构设计,主要讲述管路构成、优点及条件和实现油气润滑的机械结构分析。
关键词 高速 电主轴轴承 油气润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机组主轴用双列调心滚子轴承结构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8
9
作者 褚景春 袁凌 +2 位作者 潘磊 李少亮 李英昌 《轴承》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共5页
针对双馈式风电机组用双列调心滚子轴承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偏载的问题,对轴承结构进行改进。在保证轴承整体结构及尺寸不变的前提下,将轴承外圈滚道沿中心旋转2°,同时内圈滚道也做相应旋转。并将改进后结构的承载特性进行理论分... 针对双馈式风电机组用双列调心滚子轴承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偏载的问题,对轴承结构进行改进。在保证轴承整体结构及尺寸不变的前提下,将轴承外圈滚道沿中心旋转2°,同时内圈滚道也做相应旋转。并将改进后结构的承载特性进行理论分析及有限元法验证,改进后的结构有效地缓解了偏载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列调心滚子轴承 电主轴轴承 承载特性 结构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角接触球轴承摩擦力矩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雷春丽 贾希斌 +2 位作者 巩宝儒 赵明齐 程毅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68-72,116,共6页
为更加准确地描述高速电主轴轴承热位移和预紧力对其摩擦力矩的影响,建立角接触球轴承摩擦力矩数学模型。结合修正的拟静力学理论建立轴承受力平衡方程,分析轴承热位移和预紧力对轴承摩擦力矩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轴承热位移随转速的... 为更加准确地描述高速电主轴轴承热位移和预紧力对其摩擦力矩的影响,建立角接触球轴承摩擦力矩数学模型。结合修正的拟静力学理论建立轴承受力平衡方程,分析轴承热位移和预紧力对轴承摩擦力矩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轴承热位移随转速的增加而增大,在高速条件下其值较大;轴承摩擦力矩随径向热位移的增加而增加,随轴向热位移增加而缓慢增加;轴承转速越低,轴承热位移对摩擦力矩的影响越明显;轴承摩擦力矩随着轴向预紧力的增加而增加;轴承热位移和预紧力对轴承差动滑动摩擦力矩影响最大,对自旋摩擦力矩影响次之,对弹性滞后摩擦力矩的影响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电主轴轴承 热位移 预紧力 摩擦力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力发电机组双列圆锥滚子轴承载荷分布及寿命计算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润林 段博志 +2 位作者 杨明川 邹荔兵 贺小兵 《轴承》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共6页
针对传统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内部载荷计算模型中未考虑挡边变形、轴承径向游隙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坐标向量模拟轴承内圈、滚子变形及接触点位置的方法,通过坐标变换来反映滚道与滚子接触变形,在模型中考虑了挡边变形、轴承游隙。通过建... 针对传统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内部载荷计算模型中未考虑挡边变形、轴承径向游隙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坐标向量模拟轴承内圈、滚子变形及接触点位置的方法,通过坐标变换来反映滚道与滚子接触变形,在模型中考虑了挡边变形、轴承游隙。通过建立滚子和外圈的静力学平衡方程及变形方程求解滚道载荷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寿命计算方法。并以某风力发电机用双列圆锥滚子轴承为例分析,得到了载荷分布情况,该类轴承径向游隙为-0.18^-0.15 mm时寿命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列圆锥滚子轴承 电主轴轴承 载荷分布 寿命 游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BPMSMS输出性能研究
12
作者 白郭蒙 单文桃 恽之恒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4-79,89,共7页
针对无轴承电机支撑的永磁同步电主轴运行时的电流响应不灵敏、转矩脉动和转子振动等问题,提出基于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BPMSMS控制策略。在完整的BPMSMS电压模型基础上,考虑转矩电流和转子位移的影响,进一步推导悬浮绕组模型预测... 针对无轴承电机支撑的永磁同步电主轴运行时的电流响应不灵敏、转矩脉动和转子振动等问题,提出基于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BPMSMS控制策略。在完整的BPMSMS电压模型基础上,考虑转矩电流和转子位移的影响,进一步推导悬浮绕组模型预测电流方程,建立完整的无轴承永磁同步电主轴模型预测控制下的电流数学模型。根据使用的代价函数分别求出转矩控制和悬浮力控制的最优开关状态量,使得实际电流与参考电流误差更小,以此获得更好的转矩控制效果和转子振动抑制效果。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下,BPMSMS具有更好的电流跟踪效果,转矩脉动小;在外加负载和干扰力时也能实现转子的稳定悬浮,系统鲁棒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轴承永磁同步电主轴 模型预测控制 稳定悬浮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