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辩护律师申请调查取证权的实现 被引量:8
1
作者 甄贞 郑瑞平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17,107,共4页
对辩护律师的申请调查取证权,我国立法上早有规定但缺乏可操作性。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改以后,最高人民法院在司法解释中作出了一些细化的规定,但是在准许理由、决定主体、权利行使的时间起点上仍存在漏洞,不利于该权... 对辩护律师的申请调查取证权,我国立法上早有规定但缺乏可操作性。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改以后,最高人民法院在司法解释中作出了一些细化的规定,但是在准许理由、决定主体、权利行使的时间起点上仍存在漏洞,不利于该权利的行使。而在刑事辩护实践当中,律师调查取证仍然面临不少顽固的障碍,这显然不利于实现被追诉人和辩护律师的权利,造成了公正诉讼价值的遗失。因此有必要提出具体的措施来推动辩护律师申请取证权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护律师 申请调查取证 准许调查书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律师持令取证的实践现状与制度构建——以浙江省为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胡铭 赵青航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8-68,158,共12页
"律师取证难"是困扰民事诉讼司法实践的突出问题。本文以浙江省的裁判文书和律师访谈为样本,对律师取证方式进行实证研究,以便揭示律师取证的实践现状。实证分析显示,律师自行取证和申请取证这两种传统的法定取证方式的效果不... "律师取证难"是困扰民事诉讼司法实践的突出问题。本文以浙江省的裁判文书和律师访谈为样本,对律师取证方式进行实证研究,以便揭示律师取证的实践现状。实证分析显示,律师自行取证和申请取证这两种传统的法定取证方式的效果不佳,而地方自行推行二十余年的律师持令取证展现出强劲的现实需求和实践效果。但调查令制度存在缺乏法律依据、有地域适用限制等问题,导致律师持令取证时常受阻。从立法层面亟需建立一套系统的调查令法律制度,从而适度拓宽律师的取证渠道,助力法院更加准确、全面地查清案件事实,促进司法公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行取证 申请取证 持令取证 协同主义诉讼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律师侦查阶段调查取证权新探 被引量:9
3
作者 董坤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3-121,共9页
从论理解释的话语切入,横向比较英美和大陆法系国家的立法与司法实践,修改后的新《刑事诉讼法》在"实然"与"应然"间赋予了辩护律师侦查中的调查取证权。然而,侦查阶段引入辩护律师调查取证权并非意在形成实质平等... 从论理解释的话语切入,横向比较英美和大陆法系国家的立法与司法实践,修改后的新《刑事诉讼法》在"实然"与"应然"间赋予了辩护律师侦查中的调查取证权。然而,侦查阶段引入辩护律师调查取证权并非意在形成实质平等的两造对抗,而在于规范修正侦查行为,遏制非法侦查以及保证侦查的客观全面,其对案件侦查带有"补遗"、"纠偏"的辅助性效果。因此,面对侦查权,辩护律师的调查取证权应予必要限制,保持"谦抑",在具体实践中要比照任意侦查,从明显有利于犯罪嫌疑人的事项入手。除此以外,侦查机关与辩护律师的观念转变,相关配套制度、措施也应有效跟进,为新制度的推行提供坚实的条件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律师辩护权 调查取证 新《刑事诉讼法》 申请取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证搜集裁判:模式比较与本土改造 被引量:8
4
作者 曹志勋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51-160,共10页
引入两大法系共通的书证搜集裁判,有利于解决我国当事人提交书证能力不足的现实问题。在裁判模式上,大陆法系和美国在基本问题上达成共识,其书证搜集裁判的适用范围大致相似,并且裁判本身都在解决纠纷过程中发挥决定作用。在裁判效果上... 引入两大法系共通的书证搜集裁判,有利于解决我国当事人提交书证能力不足的现实问题。在裁判模式上,大陆法系和美国在基本问题上达成共识,其书证搜集裁判的适用范围大致相似,并且裁判本身都在解决纠纷过程中发挥决定作用。在裁判效果上,妨碍书证搜集的一方应当在不同情况下分别于证据、事实、请求和程序层面承担不利后果。从现有制度出发,法院依申请取证制度应当引入比较法上书证类型的共识并且区分法官的裁判义务事项和自由裁量事项,同时从条件和过程两方面控制法官的裁量权,强调以裁判的形式加以保障。我国《证据规定》第75条正是书证搜集裁判的现行法基础,有必要重塑和细化其规范要件,并且建构层次清晰的裁判效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证搜集裁判 文书提出命令 证据开示 申请取证 证明妨碍 《民事诉讼 法》修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证据保全制度新论——化解关键证人出庭难的新思路 被引量:4
5
作者 古卫爽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0-96,共7页
我国没有刑事证据保全制度,现辩护人申请取证制度不能代替证据保全制度。域外法治国家的证据保全制度在功能、程序及方式等方面受审判中心主义理论影响较大。欧洲人权法院认可保全的证据免受传闻证据规则约束,但保全中必须保障对质询问... 我国没有刑事证据保全制度,现辩护人申请取证制度不能代替证据保全制度。域外法治国家的证据保全制度在功能、程序及方式等方面受审判中心主义理论影响较大。欧洲人权法院认可保全的证据免受传闻证据规则约束,但保全中必须保障对质询问权。应按照审判中心主义要求,建构我国刑事证据保全体系,即建立诉讼化审批结构,法院居中裁判、控辩各持一方的三角结构;建立对抗式保全实施方式,将庭审中的对质程序延伸至证据保全中;要坚持适用条件上的唯一性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判中心主义 证据保全 申请取证 对质询问权 证人出庭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