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博士生入学申请制的实施及其完善的政策建议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丽敏 于书林 《重庆高教研究》 2013年第5期63-67,共5页
"入学申请制"是深化我国博士招生制度改革、完善博士招生选拔机制的一项重大举措。文章在简要回顾我国博士生招生制度发展的基础上,介绍了入学申请制的原则、特点和作用,并通过对入学申请制招生政策进行文本分析,总结目前国... "入学申请制"是深化我国博士招生制度改革、完善博士招生选拔机制的一项重大举措。文章在简要回顾我国博士生招生制度发展的基础上,介绍了入学申请制的原则、特点和作用,并通过对入学申请制招生政策进行文本分析,总结目前国内高校入学申请制的实施情况,再结合海(境)内外院校博士招生的相关政策,对在我国进一步推行入学申请制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学申请制 监督机 动态选聘 博士生资格考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竞争申请制”:可持续发展政策试点与央地关系重构 被引量:19
2
作者 朱旭峰 张超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0-176,共7页
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提出,开启了人类可持续发展领域最宏大的政策实验,也为开展国际视野的比较公共政策研究提供了难得机遇。执行SDGs及国家可持续发展政策需要处理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关系,而政策试点是协调这一关系的重要政策... 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提出,开启了人类可持续发展领域最宏大的政策实验,也为开展国际视野的比较公共政策研究提供了难得机遇。执行SDGs及国家可持续发展政策需要处理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关系,而政策试点是协调这一关系的重要政策工具。已有文献对经济政策试点做了较充分的研究,然而对旨在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政策试点,现有研究尚缺乏成型理论。在复杂央地关系格局下,对于需持续投入成本且成果难以界定的可持续发展政策试点,其具有怎样的不同于经济政策试点的机制?此外,众多西方学者将美国作为政策试点研究的制度基础并视其为“民主实验室”。然而,政策试点在以中国为代表的不同体制国家中同样存在,并以多样的机制发挥作用。那么,不同国家体制内的可持续发展政策试点又有哪些异同?政策试点影响下中国既有的央地关系发生了怎样的重构?对此,本文基于最典型案例原则,选取中国与美国响应SDGs分别开展的政策试点进行比较研究。笔者识别了不同体制下试点机制的异同,指出中国基于“竞争申请制”开展的可持续发展政策试点强化了中央部委与地方政府间关系,形成了地方官员的可持续发展激励,保障了政策试点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 政策试点 央地关系 竞争申请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下博士生招考“入学申请制”改革热的冷思考 被引量:12
3
作者 董向宇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2013年第4期53-57,76,共6页
在阐明优秀博士生候选人应当具有的素质基础上,借助信号理论分析"入学考试制"功能失范的原因及"入学申请制"的适切性,并就当下博士生招考方式的改革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博士生招考 入学申请制 入学考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美国《专利法》第102条看发明人先申请制的实质 被引量:13
4
作者 金海军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3-85,共13页
《美国发明法》在2011年9月16日正式生效。这项综合性改革方案使美国国会终于完成了长达30年的专利法革命,并牵涉到美国专利法的几乎每一个基本的方面。其对美国专利制度的影响之大,被认为是仅次于1952年《专利法》的一项制度性革命。... 《美国发明法》在2011年9月16日正式生效。这项综合性改革方案使美国国会终于完成了长达30年的专利法革命,并牵涉到美国专利法的几乎每一个基本的方面。其对美国专利制度的影响之大,被认为是仅次于1952年《专利法》的一项制度性革命。而其中最为重要的,也是最受世人关注的是一项改革,就是对《专利法》第102条的修改。2013年3月16日之后,美国结束了自1790年首次制定专利法以来所奉行的"先发明制",而改为"发明人先申请制"。与一般理解相反的是,它并没有完全采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普遍采用的"先申请制"。同样应当注意的是,尽管人们理解AIA对《专利法》第102条的修改具有革命性,但它实际并未完全抛弃现行专利法的基本规则、基本概念与原理。因此,为了正确理解美国专利法的发明人先申请制,有必要从《专利法》第102条的文本入手,比较其在AIA实施前后关于新颖性、现有技术、宽限期、披露等概念与规则的异同,以及它们与其他国家专利法相关制度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法《美国发明法》先发明 申请制 发明人先申请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士招生“申请制”:动因、价值及改进——供给侧改革视角 被引量:6
5
作者 时广军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2017年第5期18-23,共6页
博士生招生申请制是顺应供给侧改革潮流的重要举措。随着国内高等教育需求的多样化,以及传统教育供给的竞争弱势,申请制以其在考核对象、考核主体、考核内容和考核时间上的特色引起关注。同时,申请制可以提高人才供给质量、调整人才供... 博士生招生申请制是顺应供给侧改革潮流的重要举措。随着国内高等教育需求的多样化,以及传统教育供给的竞争弱势,申请制以其在考核对象、考核主体、考核内容和考核时间上的特色引起关注。同时,申请制可以提高人才供给质量、调整人才供给结构、优化人才供给体制以形成有效的人才供给。然而申请制也存在种种不足,从供给侧的角度可以做出相应改进:加强改革,破除制度障碍;引领转型,转变招考方式;激励创新,提高要素活力;健全保障,防范底线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生 招生 申请制 供给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士生“申请—考核”制导师招生权的规制机理与逻辑进路
6
作者 徐靖 姚雨蒙 《研究生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75,共8页
“申请—考核”制下导师作为基层学术主体在招生过程中扮演核心角色,掌握考核录取的实际招生权。科研自由与教授治学是理解博士生导师招生权存在正当性的理论基础。然而,导师招生权的权力属性使其存在滥用可能,控权规则、权利救济等约... “申请—考核”制下导师作为基层学术主体在招生过程中扮演核心角色,掌握考核录取的实际招生权。科研自由与教授治学是理解博士生导师招生权存在正当性的理论基础。然而,导师招生权的权力属性使其存在滥用可能,控权规则、权利救济等约束机制的缺失引发公众对博士生招生制度的质疑。美国大学的博士生招生管理模式因集体决策、行政制衡以及学术自律等机制的设计颇具科学性与公平性。我国可以此为鉴,将导师招生权力置于制度控制之下,通过限缩自由裁量空间、推行招录集体决议制、明确导师违法责任、完善程序性规则以及强化导师队伍师德建设等多重手段,让导师招生权在合法、规范、有限的前提下发挥应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申请—考核” 导师招生权 权力滥用 招考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与自律:美国博士生招生申请机制的显著特征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传波 潘峰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9-72,共4页
介绍美国博士生招生主体的自主性与自律性,分析其相互作用机制,探讨申请制在生源选拔上取得成功的内在因素,分析其对我国现阶段试行的博士生招生申请制改革的启示。
关键词 美国 博士生 招生 申请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谁从“申请-考核”制中受益?——基于家庭资本与能力因素的实证分析
8
作者 刘潇璘 王祉静 潘仁同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41,共9页
博士生招生作为博士生培养的入口环节对高质量博士生培养具有基础性的关键作用,“申请-考核”制历经多轮改革和本土化实践已经成为当下最为主流的精英人才选拔方式。在迅速扩散、稳步发展之余,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的公平性与有效... 博士生招生作为博士生培养的入口环节对高质量博士生培养具有基础性的关键作用,“申请-考核”制历经多轮改革和本土化实践已经成为当下最为主流的精英人才选拔方式。在迅速扩散、稳步发展之余,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的公平性与有效性一直备受关注,但也饱受质疑。利用3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实证数据分析“申请-考核”制下的受益群体及内在动因。研究发现,城镇生源学生从“申请-考核”制中获益,但是其获益原因并非人情社会背后隐性的家庭资本作用于“申请-考核”制中的“寻租空间”引发的非公平性竞争所致,而是凭借更为优秀的交流能力、沟通能力和学习能力从中获益。研究证实了博士生“申请-考核”制兼具公平性和有效性双重属性,回应了当前社会各界对“申请-考核”制的质疑,并通过异质性分析,细化了“申请-考核”制的适用性与对象性,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申请-考核” 公平性 有效性 家庭资本 能力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士生招生“申请–审核”制探索 被引量:18
9
作者 王任模 屠中华 +2 位作者 刘惠琴 姚强 杨斌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9,共4页
从多样化的学科选拔和高层次创新人才选拔需要出发,阐述了博士生招生改革缘由,分析了"申请–审核"制的优势,并在实践基础上提出应从人才选拔标准、材料审查、综合考核和制度保障等方面进行制度设计,以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博士... 从多样化的学科选拔和高层次创新人才选拔需要出发,阐述了博士生招生改革缘由,分析了"申请–审核"制的优势,并在实践基础上提出应从人才选拔标准、材料审查、综合考核和制度保障等方面进行制度设计,以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博士生选拔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申请-审核” 博士生招生 创新型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申请—考核”博士招生改革制度优化路径探究 被引量:29
10
作者 陈亮 陈恩伦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9-55,共7页
针对近年来部分高校试行的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度存在对考生资格规定不合理,对博导资格要求过高,申请条件制定缺乏科学依据,考核制度和内容不够科学,相关机制不健全以及"新瓶装旧酒"等问题,认为国家应加强对其... 针对近年来部分高校试行的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度存在对考生资格规定不合理,对博导资格要求过高,申请条件制定缺乏科学依据,考核制度和内容不够科学,相关机制不健全以及"新瓶装旧酒"等问题,认为国家应加强对其改革的宏观指导,社会各界要为其提供诚信和法治支持环境,各培养单位要认真领会改革精神,采取科学的举措来完善整个制度、运行机制和内容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申请—考核” 博士生 招生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士生招生“申请–审核”制的自治路径探析 被引量:18
11
作者 潘峰 张立迁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20,共6页
近年来,一批高校相继试点探索博士生招生"申请–审核"制,并已成为我国博士生招生的重要制度形式。实践研究表明:博士生招生"申请–审核"制与自治两者间存在一定逻辑自洽,自治有助于落实招生自主权,孕育良好的博士... 近年来,一批高校相继试点探索博士生招生"申请–审核"制,并已成为我国博士生招生的重要制度形式。实践研究表明:博士生招生"申请–审核"制与自治两者间存在一定逻辑自洽,自治有助于落实招生自主权,孕育良好的博士生教育生态,契合了博士生教育特点。博士生招生"申请–审核"制,需围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这一共性目标,构建符合国情校情的规范化制度体系,并充分融入非智力因素的考察,以达至"自治"。基于学理分析、比较、调研访谈等方式,认为自治是博士生招生"申请–审核"制必然选择的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生招生 申请-审核” 自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益的公平:我国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实施状况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汶军 夏豪杰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7-82,共6页
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是对中国传统的博士普通招考制度的变革。在实践与完善的过程中,该制度表现出了渐进式改革的特征。在"申请-考核"制实践中,各高校在维护招考公平的前提下,更加重视考察学生的学术能力与综合素... 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是对中国传统的博士普通招考制度的变革。在实践与完善的过程中,该制度表现出了渐进式改革的特征。在"申请-考核"制实践中,各高校在维护招考公平的前提下,更加重视考察学生的学术能力与综合素养,力图招收学术能力与综合素养并优的博士生,提高"申请-考核"制招生的效益,实现公平与效益的平衡。招生只是博士生培养的初始环节,各高校应以招生制度改革为契机,在确保招生过程有效益的公平前提下深化培养制度变革,注重发挥导师在博士生培养中的关键性作用,切实提升博士生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招生 申请-考核” 效益 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的双向匿名评价系统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周伟 张弛 徐昶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25,共5页
针对实施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过程中,导师自主权增大带来的风险,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双向匿名评价模型。用Paa S平台和数据驱动思想开发了双向匿名评价信息系统。实践表明:使用双向匿名评价系统在扩大学术共同体... 针对实施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过程中,导师自主权增大带来的风险,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双向匿名评价模型。用Paa S平台和数据驱动思想开发了双向匿名评价信息系统。实践表明:使用双向匿名评价系统在扩大学术共同体自主权的同时合理制约了个体导师的权力,更有利于选拔科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考生,保障了招生的公平公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 层次分析法 匿名评价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士生选拔申请审核制改革刍议 被引量:11
14
作者 陈一远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2014年第6期22-26,31,共6页
从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大局出发,分析博士生选拔申请审核制改革的现实背景、基本模式、可能进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要通过完善配套制度确保改革收到实效。
关键词 博士生选拔 申请审核 现实背景 可能利弊 配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士研究生“申请-审核”制度探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安萍 陈若愚 胡秀英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4-82,93,共10页
博士研究生"申请-审核"制招生的社会基础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不是国家教育考试,没有专门的教育考试机构统一组织实施,其权威性、规范性和整体性不如国家教育考试强;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不是大规模高利害考试,... 博士研究生"申请-审核"制招生的社会基础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不是国家教育考试,没有专门的教育考试机构统一组织实施,其权威性、规范性和整体性不如国家教育考试强;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不是大规模高利害考试,具有自主性大、分散性强等特点。其院校基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博士研究生"申请-审核"制招生与早已实施多年的"硕博连读"相似,在选拔机制上是如出一辙的,"硕博连读"可以看作另一种形式的"申请-审核"制,是"申请-审核"制的一种变化形态;院校博士研究生的教育目标与"申请-审核"制招生的设计初衷相契合:相对于普通考试能够考查学生的显性知识而言,"申请-审核"制能够考查出学生内化的默会知识,这种难以用考试的方式考查出来的默会知识对于博士研究生教育而言,是其从事科学研究及创新性思维乃至获得更大科研成果的重要基础;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中隐含了严格的淘汰机制。只有将招生考试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结合起来,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在培养过程中"淘汰"不合格的学生,才能真正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研究生 申请-审核” 招生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申请考核”制入学的博士生培养质量更高吗?——基于“研究生满意度调查”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传毅 李福林 程哲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28,共11页
深化博士生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保障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前提。本研究采用“研究生满意度调查”数据,实证考察了“申请考核”制与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申请考核”制入学的博士生在学期间学术能力与通用能力提升更高... 深化博士生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保障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前提。本研究采用“研究生满意度调查”数据,实证考察了“申请考核”制与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申请考核”制入学的博士生在学期间学术能力与通用能力提升更高,在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消除了样本自选择问题后,结论依然成立;个体努力程度在申请考核生的学术能力与通用能力提升方面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即“申请考核”制不仅挑选出更加具有学术能力和通用能力潜质的申请人,也挑选出更加努力的申请人。为此,我国应充分发挥“申请考核”制在选拔高素质博士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高“申请考核”制的内部信度,探索建立申请材料结构化数据的核验与评分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生 申请考核” 学术能力 通用能力 培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改革的反思与重构 被引量:10
17
作者 陈涛 白中英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9-37,共9页
“申请考核”制作为我国新型博士生招生方式,体现了研究生招考方式多样化改革动向。这一招考方式源自西方国家,在我国实践中出现了传统笔试统考的路径依赖、名校出身的招考资格歧视、半公开下的导师权力失范等问题。西方博士生“申请考... “申请考核”制作为我国新型博士生招生方式,体现了研究生招考方式多样化改革动向。这一招考方式源自西方国家,在我国实践中出现了传统笔试统考的路径依赖、名校出身的招考资格歧视、半公开下的导师权力失范等问题。西方博士生“申请考核”制经历了制度塑型、制度构型、制度转型三个阶段,呈现师徒角色社团化、教育分流双轨化、招生选拔标准化等特征,反映出这一制度安排在西方社会的自洽性。中西方在社会关系结构下的招考文化、社会分层结构下的教育制度和社会权力结构下的导师权责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基于此,我国博士生“申请考核”制需要挖掘笔试统考优势,建构考核兼容模式;打破名校身份限制,推行二轨并行体制;建立权力协管机制,划定导师权力范围,继续深化本土化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生 申请考核” 人才选拔 本土化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平正义诉求下的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探微 被引量:18
18
作者 陈亮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7-111,共5页
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是我国近年来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的一大亮点。但在试行过程中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质疑。当下,迫切需要我们思考制度中的价值取向与程序正义。基于对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的内容拷问,... 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是我国近年来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的一大亮点。但在试行过程中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质疑。当下,迫切需要我们思考制度中的价值取向与程序正义。基于对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的内容拷问,以公平正义的视角审视其出现的利益纠葛,从完善制度的准入制标准、合理规约导师招生权、拓宽招考监督与申诉路径及创建多元利益主体的正义程序四个方面来跨越与突破现实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生 申请——考核” 公平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士生招生实施“申请–考核”制的几点思考——以武汉大学为例 被引量:13
19
作者 宋朝阳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14,共5页
与传统博士研究生招生模式相比,"申请–考核"制有利于明确选拔标准、优化选拔方式,实现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导师为主导"的转变,发挥特色和优势,提高效率和质量。但切忌注重形式而忽视内涵,应加深思考和认识,通过完... 与传统博士研究生招生模式相比,"申请–考核"制有利于明确选拔标准、优化选拔方式,实现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导师为主导"的转变,发挥特色和优势,提高效率和质量。但切忌注重形式而忽视内涵,应加深思考和认识,通过完善制度建设、优化运行机制发挥其制度优势。结合武汉大学2010年以来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试点工作的实际,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研究生 申请-考核” 考试招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的价值诉求及现实选择 被引量:18
20
作者 吴迪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2015年第4期53-57,共5页
始于2007年的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理应彰显发挥导师自主选拔学生的积极作用、优化招考制度、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等价值诉求。但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申请资格要求有失教育公平、考核内容... 始于2007年的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理应彰显发挥导师自主选拔学生的积极作用、优化招考制度、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等价值诉求。但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申请资格要求有失教育公平、考核内容不够完整、考核程序趋于功利化等问题。要使博士招生"申请—考核"政策有效实施,必须完善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的准入条件,合理约束导师的自主招生权,搭建博士招考的申诉与监督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生 申请-考核” 政策价值 公平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